中印邊界再起爭端。
9月8日凌晨,解放軍公布,印軍於7日再次非法越線,在行動中,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
印度背棄了雙方在近期會晤中達成的一系列共識,打破中印邊境45年來沒有槍聲的紀錄。
三天前,9月4日,雙方表達出談判善意。
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印度防長辛格在莫斯科會晤。雙方都表達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加強對一線部隊管控,儘快實現一線部隊全面脫離接觸,避免採取使局勢升級或複雜化的舉措,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就在人們認為風平浪靜的時候,中印邊界響起槍聲。
9月8日,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表示,印軍首先開槍挑釁,嚴重違反1993年和1996年兩國籤署的兩個邊境協定,背棄了雙方在近期會晤中達成的一系列共識,打破中印邊境45年來沒有槍聲的紀錄,也打破了雙方邊防部隊長期保持的默契。
考慮到國際國內的形勢,理智分析,中國不會主動挑釁。
那麼,印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印度此舉有三大原因:一是國內民粹主義盛行,在經濟下行期轉嫁矛盾,二是以為可以得到更多的籌碼,三是幕後可能有黑手。
印度民粹盛行 經濟暴跌
9月7日,《參考消息》報導,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阿比南·雷傑的文章《經濟困境使印度戰略態勢複雜化》,稱當前印度經濟的混亂局面或將使其戰略態勢複雜化。
據印度國家統計局8月31日發布的報告,今年第二季度,印度GDP萎縮23.9%,創下自1996年開始公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
不止於此,9月8日,惠譽發表最新預測,將印度年度經濟增速進一步下調5個百分點,預計今年全年將衰退10.5%。
這對印度經濟是個沉重打擊。
從1991年推行經濟改革以來,印度戰略前景與經濟態勢一直緊密相連。
從2003年到2007年,印度GDP每年增長7.5%以上。但是,到了2008年,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加之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UPA)在第二任期內執政不力,印度經濟難題突顯。
印度一直拿中國當作追趕目標。
2019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前印度央行行長拉古拉姆·拉詹表示,印度經濟規模最終將超過中國。印度經濟將繼續增長,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
表面上看,確實如此。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印度GDP發展到2.59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中國GDP為12.23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是,中國已經成為工業化國家(哪怕是中低端的),印度還沒有。
上世紀60年代,中國GDP總量為$47,200M,比印度大約多$10,000M,兩國經濟實力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到了2015年,中國的GDP總量已經接近印度的5倍,經濟實力遠遠超越了印度。
從產業結構上看,中國的第一產業產值佔比已經下降到10%以下,第二產業產值佔比從最高時的48%回落到40%左右,第三產業產值佔比超過了50%。
印度第一產業產值佔比17%,第二產業產值佔比仍未達到35%,第二產業的總量僅相當於中國的1/7-1/6。
印度有著野心勃勃的經濟發展計劃。
印度總理莫迪被很多人看作神人,他喊出的口號是,5年內達到5萬億美元的GDP!
2007年,印度GDP正式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2018年來到了2.72萬美元美元。要達到5萬億美元,意味著在未來5年,印度每年的實際經濟增長必須達到11%左右。
這非常困難。
印度要發展經濟,還面臨著文化、法律、種性制度、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難題。
我2019年春節去印度,霧霾跟國內一樣嚴重,哞哞牛在要道上閒庭信步,壟斷企業成型,各幫之間、種性之間分歧嚴重。
當時就認為,印度雖然融入全球產業鏈的寬容度遠遠好於中國,但他們在國內遭遇到的障礙遠遠大於中國。
龍象之爭,是個偽命題。
就拿這次疫情來看,同樣顯示出印度的管治不力。印度是14億人口的大國,但發展中國家基礎,和薄弱的防疫能力,使印度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
截止9月7日,印度超過巴西,成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第二多的國家。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疫情數據,過去24小時,印度新增新冠確診病例90802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420萬例。從8月以來,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全球最多。
印度有龐大的貧民窟,基礎設施落後,人口密集。目前,大約60%的確診病例來自安得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這些邦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有公共衛生專家認為,印度窮人面臨「絕望的選擇」,要麼「立即死亡」,要麼「死亡隨時會到來」。
印度沒有能力實行全員檢測,全員診斷,全民防治。
印度衛生部高級官員拉傑什·布尚上周在一場記者會上說:「生命固然重要,生計同樣重要」,這意味著,印度只能進行全民免疫。
2016年,印度政府頒布廢鈔令;2017年,印度政府推行商品和服務稅改革使經濟遭受衝擊。2020年3月24日起,印度全國範圍「封城」,百萬人失業。
所有這一切,對印度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印度需要一個轉嫁的出口,一個發洩的渠道。
在特殊階段 印度希望得到更多籌碼
印度是真想打嗎?未必,而是以武逼談。
清華大學錢峰教授表示,印度前期「以壓促談」思路不僅沒有任何變化,現在擺出了「以武逼談」的架勢。
此前,印度用同樣的辦法,在喜馬拉雅山脈各國撈到不少好處。
吞併錫金,就是一步步蠶食的結果。
1947年,印度獨立,繼承了英國人在錫金的地位。印度與錫金籤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
1950年12月5日,籤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條約規定,錫金在內政方面享有自治權,但印度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郵政、銀行、紅十字會、國際援助等權利。錫金成為藩屬國。
1968年,強行鎮壓反印示威,擊傷擊斃錫金民眾63200餘人,逮捕主張國家獨立的「激進分子」3327名,處死336名。
到1975年4月,出動軍隊廢黜錫金國王,4月23日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把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
冷戰期間,美蘇袖手。
2003年6月23日,中國正式承認錫金為印度的一個邦,錫金消失了。
不丹沒有像錫金一樣消失,但受到印度深度影響。
仍然是傳承自英國的影響,1949年,不丹與印度籤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印度名正言順、制度化的幹預不丹的內政外交。
印度不可能吞併不丹,不丹加入了聯合國,有自己的外交和貨幣,宗教信仰上屬於藏傳佛教,跟印度教有本質不同。
但印度在不丹的影響根深蒂固。
如今,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夥伴、援助國和債權國。在不丹和中國的邊境上,常年駐守的除了不丹軍隊,還有印度方面派駐不丹的指揮官。
那麼,印度跟相對大的國家尼泊爾怎麼樣呢?四個字,劍拔弩張。
尼泊爾在印尼邊境的15個地方,部署了武裝警察部隊。
雖然,這是象徵性的。
尼泊爾只有陸軍沒有海、空軍,總兵力約十萬人,下轄八個師、十九個旅、一個兵種部和三個兵種局,還有不到四萬人的武警部隊。跟印度不能比。
中印有領土糾紛,印度和尼泊爾也有領土糾紛。
6月13日,尼泊爾宣布要重新修訂他們國家的地圖,將他們與印度存在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了他們國家的新版地圖中,這讓他們的國土面積比之前遠遠多出了335平方公裡。
印度外交部直接拒絕承認。
但這是印度主動挑釁的結果。去年11月,印度修改了憲法,將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地區納入印度領土,還將與尼泊爾的爭議地區納入領土。
印度在爭議地區增修道路,建立軍事設施。印度的國防部長辛格宣布,要為一條長約80公裡的道路剪彩,這條道路連接著印度內地和爭議地卡拉帕尼。
尼泊爾立馬說,這是印度的「入侵」。
尼泊爾陸軍總司令普爾納·錢德拉·塔帕訪問了有爭議的卡拉帕尼地區附近的蘇杜帕西姆邦西部邊界哨所,是一種明顯的警示姿態。
下面這張圖,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爭議地區。
印度實際上佔領部分爭議地區卡拉帕尼,還是因為蠶食。
1962年,印度與中國邊境戰失敗,在撤退過程中出兵佔領了這塊戰略要地。
自從獨立以來,印度進行了三次印巴戰爭,和我國發生邊界衝突,吞併了錫金,控制不丹的內政外交,試圖蠶食尼泊爾領土。
有些印度媒體甩鍋中國,說是中國和巴基斯坦讓尼泊爾「硬氣」。
印度Zee新聞網發布陰謀論,表示近幾個月來,尼泊爾統一國民陣線領導人帕尼德拉一直在與巴基斯坦和中國駐加德滿都使館官員會面。
中尼雙方確實有巨大合作前景,但這不是愚蠢的陰謀論的理由。
2018年6月,尼泊爾總理沙爾瑪·奧利閣下訪問中國,籤署了14項重要協議,決定發展跨喜馬拉雅多維網際網路下的互聯基礎設施,葛洲壩等公司在尼泊爾修建了大型的水電站。
2017年,中國是尼泊爾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外國遊客來源國。
當年,雙方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尼泊爾與中國有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加徳滿都跟香港、拉薩、廣州、成都、昆明和西安等中國主要城市之間,都開通了直航,在吉隆-拉蘇瓦加迪和尼亞拉穆-科達裡這兩個邊境點,有通暢的公路。
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對信仰佛教的人來說,那是聖地。互相投資互惠互利,有什麼不好?中國企業在印度還有大量投資呢,有什麼陰謀?
中印關係究竟如何?
歷史上看,1962年中印戰爭奠定基礎,1993年,雙方達成「關於在中印邊界實控線保持和平與安定的協議」,兩國軍隊各自從自認的實控線後撤至少15公裡。
這是理智的選擇。
近一年來走勢日益激化。
印度不斷增加兵力,宣示主權。
《印度時報》今年3月14日報導,隨著天氣轉暖,印度正計劃在中印邊界地區增加47個邊界哨所和12個「臨時營地」。印度沿實控線部署了180個邊界哨所,每個哨所大約100名士兵。這些哨所起到了釘子作用。
2017年6月18日,發生了中印洞朗對峙事件。
我方進行基建施工,在施工時,印度邊防人員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邊界線,進入中方境內阻撓。
當年8月28日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
班公湖附近,一方的基建特色充分被調動了。有人說,從6月份到現在,班公湖附近修了公路,建了橋梁,鋪了停機坪,蓋了軍營,部署了殲20,通了5G……
有人開玩笑,印方軍隊是為了磳網。
美俄當時起到了調停作用。
現在,面臨內憂外患,中國遭遇到複雜的國際形勢,印度要坐實南亞霸主,排斥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6月初,印度軍隊再次越過班公湖北側公路的實控線,雙方士兵發生肢體衝突。
此後,印度向拉達克地區以及藏南地區大舉增兵,僅在中印邊境西側就部署了超過20萬的軍隊,AH-64E武裝直升機、蘇-30MKI戰機、T-90S主戰坦克以及剛剛到貨的「陣風」戰機等都被部署到了離邊境不遠的軍事基地。
接著,印度宣稱,在德普桑平地地區發現中國的重裝合成旅,不得不在該地區部署有坦克、裝甲車組成的戰鬥「小組」來應對威脅。
印度某些人一直在亮肌肉。
看來,親美的莫迪政府認為,現在已經到了劃分陣營的時候,亮一下肌肉對內對外都有交待。
印度亮肌肉,我估計,近期主要是為了爭奪談判籌碼。
前不久,印度外長蘇傑生公開表態,中印兩國達成和解至關重要,「必須在外交領域找到解決當前印中危機的辦法。」
隨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就此表態稱:「前進之路是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舉行談判,印方堅定致力於通過和平對話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
9月6日,印度媒體「ThePrint」網站9月6日報導,據來自印度外交和國防高層的消息人士透露,新德裡目前尚未正式邀請澳大利亞參加由印度、美國和日本參與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
這是不想撕破臉,給談判留個餘地。
9月10號在莫斯科召開的上合組織會議,中印雙方外長參加,交鋒和談判還將繼續。
兩個神秘的大國 對中印關係至關重要
印度在軍事上是泥足巨人。
無論在服役士兵規模還是軍費預算方面,印度一直居於世界前列,近年來費用在不斷上升。
印度擁有世界上第二大規模的軍隊、世界最大志願軍部隊、世界上第三多的軍費預算,是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
瑞士瑞信銀行2015年發布報告,印度擁有世界第五強的軍隊,而在世界軍力排名網「全球火力排行榜」 2020榜單上,印度軍隊已躍升為世界第四強軍隊,僅次於美、俄、中。
但是,印度的軍事裝備,主要來自於俄羅斯。
對俄羅斯的依賴。
7月24日,《參考消息》報導,據《印度快報》網站披露的美國智庫研究,印度軍隊超過8成的軍備來自俄羅斯,超過55%的國防進口來自俄羅斯,對俄制武器依賴嚴重。
在印度軍隊服役的裝備、武器和平臺有86%來自俄羅斯,印度海軍超過41%,印度空軍有三分之二的裝備是俄制,陸軍達到驚人的90%,印度陸軍大約1萬件軍事裝備是俄羅斯生產的。
印度海軍唯一現役航母「超日王」號及其唯一現役核攻擊潛艇「查克拉」-2號都產自俄羅斯。印度陸軍的T-90和T-72主戰坦克也已在拉達克地區部署。印度空軍的主力——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在納希克製造的蘇-30MKI戰鬥機——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印度唯一能攜帶核彈頭的超音速巡航飛彈「布拉莫斯」飛彈是由俄印合資的一家企業生產的。
即使現在就著手改變,由於某些平臺具有路徑慣性,依賴還會持續幾十年。
俄羅斯對印度有巨大的影響力。
印度向俄羅斯求助。
9月4日,俄新社報導,印度國防部長辛格近日出席了在莫斯科召開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聯席會議,第二天深夜密會俄軍高管,會晤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
印度花費10多億美金買了米格29戰機上的雷達。甚至邀請俄羅斯參加自己在馬六甲海峽附近舉行的軍事演習。
辛格當場提出一項要求,重申希望儘可能快的交付S400防空系統,希望在2021年就拿到了第一批S400。
另外一個軍購大單,就是從俄羅斯手中採購AK203步槍,印度的需求總量是77萬把,但是只有10萬把是從俄羅斯進口,剩下的在印度和西方生產。
現在,印度將主要精力放在東段邊境,部署S400來提防西段的巴基斯坦。
俄羅斯當然願意做成生意,但無論中印、印巴邊界發生什麼事,俄羅斯都不會介入,在這樁事情裡,俄羅斯是個單純的生意人角色。
小衝突不斷、訂單不斷,是符合生意人的理想狀態的。雙方你死我活、頭破血流,沒什麼好處。
所以,俄的戰略是均衡的,雙方都不得罪。有消息指出,俄羅斯同意單兵武器採購,回絕了S400的要求。
印度轉而向以色列等國求助。
最近幾個月,以色列已經向印度出售了許多的裝備,籤了不少的合同,總的來說規模不大,不是印度沒有錢,而是心急慌忙,以色列拿不出太多的東西。
那麼,另一個大國美國呢?
印度擁有大量現役美國軍事裝備,但與俄制裝備相比,數量較少。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搜集的數據,即使在2014年印度人民黨執政後,俄羅斯仍是印度首要國防供應國,對印度的國防出口額為93億美元。
美國排名第二,同期對印度的國防出口價值為23億美元。
美國的「阿帕奇」和「奇努克」直升機以及為印度陸軍提供的M777榴彈炮都部署在拉達克地區。C-17和C-130J運輸機是印度空軍戰略空運能力的支柱,印度海軍在購入8架P-8I反潛巡邏機後,將再購買4架同款飛機。
中印衝突,美國樂觀其成,把印度當槍使,既可遏制中國,也能挑起亞洲事端。
莫迪政府除了和美國頻繁進行聯合演習,還跟美國籤訂了多項軍事合作協議,包括情報合作。
2018年9月,美印「2+2」部長級會談(外交部長+國防部長)之後,雙方籤訂了份量最重的《通訊兼容與安全協議》(COMCASA)。
其中規定,美國可以應印度軍方請求,向印度軍方提供實時衛星照片,可以向印度提供自己偵察到的解放軍的軍事部署情況。
今年2月3日,印度突然扣押了中國過境印度駛往巴基斯坦的貨輪——大翠雲號,理由是該船可能搭載可用於製造飛彈或衛星的產品而未申報。
大翠雲號被迫繳納了擔保金和可疑貨物「高壓釜」,才得以離港。
這次貨船被扣事件,好就好在曝光了美印情報合作之深。據印度媒體披露,美國向印度調查分析局(RAW)提供了情報,RAW立刻給港口去了電話。
印軍的背後矗立著兩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出售裝備,美軍提供情報(地理信息數據)。
美國為了遏制對手,無所不用其極。
33年前,中印桑多洛河谷邊境衝突,美軍向我方通風,遏制印度背後的蘇聯,現在,美方向印度通風報信,以遏制中國。
8月28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放風,美國將在9月和10月進行四方高級別會談,組建四方聯盟,包括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目標是構建亞洲版北約,包圍中國。
8月31日,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比根在印美戰略夥伴論壇上發表講話,指責中國在中印邊界加勒萬河谷和南太平洋地區「對別國領土領海聲索主權」,實施「掠奪性經濟行為」、進行「技術盜竊」。
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反駁:
中印邊界問題,中方歷來主張通過和平友好協商,找到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印有能力通過雙邊渠道妥善處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爭議,不需要域外國家指手畫腳,更不接受其插手挑撥,危及地區和平與安定。
中印都是發展中大國和新興經濟體,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們相信,中印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雙邊關係,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不要他人指手畫腳,有人挑撥關係。矛頭所指,非常明顯。
印度為了發展,感覺必須向美國遞交投名狀。
實際上,除了增加軍費開支,印度的疫情和經濟不會因此好轉,英國給印度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社會,美國同樣不會踏入印度這個泥潭。
事實證明,在亞洲,無論是朝鮮還是越南,局部的戰爭,對美國都是泥潭。
美國想撇開中國重構全球產業鏈,從人口基數和土地面積上看,印度是惟一能取代中國的國家。
印度對此很上心。
2014年大選前夕,有美國戰略學者希望振興印度經濟。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在2014年發布的一份文件,指出:「無論是印度還是全世界——尤其是像美國這樣的夥伴——都沒有能力再等5年,並看著財富逃離新德裡。」
印度排除中國的野心昭然若揭。
9月3日,莫迪表示,2020年至今,印度吸引了超過200億美元(約1367億元人民幣)的外國投資,美國、歐洲以及澳大利亞等都對該國投下了支持票。
印度內部批准了自印出口手機的相關建議,同時還定下了約1000億美元(約6800億元人民幣)的出口目標。
印度在圍追堵截中國。
4月份印度修訂外商投資政策,從4月底到8月中旬,總計共有超過200個中企對印的投資申請,尚無一個獲批。
9月2日,印度宣布禁用118款中企APP,短短3個月時間裡,第三次對中國APP採取限制措施。
印度急於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要把中國企業擠死,做得到嗎?
看個數據。2019年,印度市場出貨1.58億臺智慧型手機,約1.14億臺(佔72%)是中國品牌,小米、vivo、酷我和Oppo領跑。
以印度目前的實力,不足以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哪怕把在印投資的中國企業全部穿上小鞋,也沒用。
只要中國自己不出錯,印度想擠死中國,是種可怕的幻覺。
葉檀老師重磅分享乾貨之後,接下來要上點不一樣的內容:9月8日到9月11號,這4天市場格外緊張,因為……拼多多百億補貼99大促狂歡節,全品類補貼加碼,開啟新一輪狂歡啦!作為拼多多多年的老朋友,這麼多驚喜,葉檀財經自然要第一時間和檀香們分享。華為麒麟一機難求,拼多多不但有貨,而且價格非常給力,Mate 30 補貼後4049元,P40 Pro 補貼後5559元。除了華為,國貨小米、魅族、vivo各種機型均有補貼價 。點擊直達手機專場蘋果夠大牌吧,iPhone 11 限時狂補4天,3899元起,是歷史新低價了,其他平臺上從未見到過的價格。點擊直達蘋果專場茅臺太搶手吧,飛天茅臺更是加價搶都困難,但拼多多告訴我們,53度飛天茅臺500ml補貼後只要2499元。中秋節要到了,月餅、大閘蟹禮盒同樣都準備好了。點擊直達酒類月餅專場女士們這次拼多多為了你們可算是豁出去了,化妝品補貼後價格集體亮瞎眼,LA MER精粹液在全網低價749元的基礎上,再降150元,99大促狂歡節只要599元;SK-II 大紅瓶日常售價1239元,拼多多99大促價低至666.9元,蘭蔻第二代小黑瓶 100ml,更是真愛,599元即可拿回家。點擊直達美妝專場另外,本次百億補貼99大促狂歡節,拼多多還奉上美年大健康七星級豪華體驗套餐,全國400+家門店通用,拼多多官方直補1000元,補貼後價格僅為2500元。點擊直達體檢套餐更多優惠大牌,盡在拼多多百億補貼,想買什麼?用拼多多搜搜看。拼多多的終極目標是「讓消費者每天都過618,每晚都過雙11」。同時為保正品,還聯合中國人保財險推出「正品險」,承諾假一賠十。從百億補貼初衷來看,平臺比用戶更擔心有假,砸招牌,低價買大牌正品,來百億補貼,沒錯的。拼多多百億補貼一年多了,敢這麼玩,對自己得多自信,拼多多說自己會堅持拼大牌、拼好貨、拼正品,百億補貼未完待續……點擊下面的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的小程序連結,即刻享受正品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