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點素材 | 日本宣布核廢水倒入大海,這真的樣「核」適嗎?

2021-12-29 高考語文寶典

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海。此舉不僅引發日本國民的不滿和質疑,中國、韓國等周邊國家也都紛紛表示反對: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日本為什麼這麼做?由此帶來的影響是什麼?核廢水入海,真能「一倒了之」嗎?日本核廢水入海,「核」適嗎?

今天lulu就為大家找了一些素材,一起來看看~

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等有害的核廢水,經過濾並稀釋後將排入大海,核廢水總量超過100萬噸,排放工作約在兩年後開始。日本政府反覆給出的解釋是,日本國土面積太小,承擔不了填埋等處理辦法。而相對於像蒸汽釋放、排入大海這類的操作更便捷,技術更成熟,更重要的是,成本更低。有日本國內環境專家說,在現有技術手段之下,把核廢水儲存在陸地上,也就是現在正在採用的辦法,其實就是最優的解決方案,而排放入海是一種又偷懶、又不負責任的做法。所以實際上日本就是選擇了不把核廢水儲存在自己國家的選項。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繼續謀求包括中韓兩國在內的各個鄰國的理解非常重要。外相茂木敏充也說會基於科學依據,細緻說明,努力謀求國際社會的理解,應對形象受損。所以對於反對,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日本政府其實都是要解釋、要說明、要努力獲得理解,所有的解釋都是為了更順理成章地執行今天作出的這個決定。所以接下來日本政府應該要著手很多實際工作了。韓國政府要求日本要公開透明主動及時地以嚴格、準確、公開、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我們看到,雖然日本政府一再宣稱說排放入海的核廢水安全性是可控的,但在韓國看來這樣的說法並非完全可靠,因為回顧過去數年間,日本政府應對和處理方式福島核事故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所以韓國方面認為,日本能不能保證未來做的和現在說的一樣完美,需要讓國際社會來進行有效的監督,以確保處理和排放過程是安全的,這點一直是韓國關注的問題。

韓國從政府到市民團體,再到普通消費者,大家共同的擔憂是對於韓國海洋環境的危害,對於韓國水產品安全性的威脅,還有對於韓國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因為這些關係到每一個韓國人的生活。

今天韓國市民團體進行了抗議集會。抗議中示威者在強調韓國和日本如此靠近,也共享著很多海洋資源,日本政府在核廢水處理和排放過程中,做的沒有說得好。所以在今天的示威現場,韓國市民團體負責人也把日本政府的做法稱作是一種「核恐怖」,這個詞表達的態度也非常強硬。

另外,示威者還向記者介紹,未來對於韓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能夠在源頭上控制住日本水產品的進口,禁止這些水產品流入韓國市場,流向市民餐桌,來保證韓國人的身體健康。

鄰國反感,離得遠的國家未必同樣反感。

作為一個政府官方表態,又是涉及日本是否符合國際標準的問題上,美國國務院卻用了非常模稜兩可的描述,模糊掉個別關鍵信息,那麼,美國這個國際大國在支持這個關乎全人類的決策時,到底知不知道日本這種做法是否符合標準呢?若以後日本一旦因為這件事情被追責,美國可以借著模糊表述推掉責任。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核環境工程教研所所長 王毅:日本公布的數據是否真實,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事情,除了目前公布的放射性物質「氚」以外,還有沒有其它物質、尤其是α放射性核素,這個很關鍵,數據必須要弄準確。我個人覺得目前日本的數據不夠公開透明,需要同所有利益相關國保持緊密溝通。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核環境工程教研所所長 王毅:這是完全有必要的,因為海洋是整個人類的共同財產,不是日本一個國家的,不是它的「後池塘」,尤其是對中韓兩國作為鄰居來講,必須要打招呼。另外,應該由中韓等有能力進行檢測的國家,對日本核廢水的真實數據進行核驗,這是最起碼的。再有,整個排放過程,比如每年排放的流量以及排放的地點都必須公開透明,在環太平洋國家的監督之下進行,這才是一個國家,該有的負責任的態度。

環保       命運共同體       責任擔當

角度一:人類命運共同體

不能以鄰為壑,不能獨善其身,面臨重大環境問題,人類應該攜起手來,共同面對挑戰,對於破壞環境的行為,應有效應對。

中國需要加緊研究對策,盡最大努力保護我國沿海、特別是漁業的安全,為受影響的生產者對日索賠創造條件,幫助他們爭取獲得與日本漁民同樣的補償權利。決不能出現日本排廢水,主要由周邊國家民眾埋單的情況。

1.保護生態環境,誰也不能置身事外,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

2.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3.自然得病,人類遭殃;關愛自然,就是關愛人類自己。

4.地球是全人類的,沒有一個國家、地區和個人能夠獨善其身。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凝聚起磅礴合力。

5.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己。

6.環境問題事關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事關人類的前途命運。

       4月14日,在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所引發的國際反應向發言人趙立堅提問,趙立堅回應稱,「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也不是日本的下水道。」  毫無疑問,核廢水一旦入海,就是汙染太平洋,乃至危害全世界的「禍水」,對周邊國家甚至全人類的安全都將造成危害,這一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核廢水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間都會影響海洋生態環境,不確定因素難以預料,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日本政府選擇核廢水入海的方案,或許是出於本國經濟、時間、安全成本的考慮,說白了,其實是出於一己私利,「一倒了之」,禍害無窮。可是,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接受採訪時竟公開表示「那些水喝了也沒什麼事」。此言甫出,立馬引發國內外網友熱議,有日本網民留言稱,希望麻生太郎及東京電力公司的高管能夠「以身作則使用被汙染過的水源做飯,當做飲料和生活用水來喝」。  日本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核廢水入海,美國卻在背後站臺助威。就在國際輿論對日本政府的錯誤決定普遍表示質疑和反對時,美國的一些頭面人物反倒大唱讚歌。在日本發布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聲明之後,美國務院回應稱支持日本政府的決定,並表示該做法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國務卿布林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我們感謝日方在決定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水問題上所做的明顯努力。」對此,韓國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支持日本排放核廢水入海,是出於政治考慮,不符合科學判斷。  海洋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空間,對於人類社會生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洋並非任何一國私產,日本有失審慎的舉動可能殃及全球海洋,並帶來不可逆的風險。日方處理核廢水,不應讓全世界買單。  違背國際道德準則,違背國際社會公序良俗,入海核廢水這一危害世界的「禍水」,必將淹沒日本的國際信譽,矮化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會損害日本苦心經營的國際形象。日本政府倘若一意孤行,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核廢水排放是一項世界性難題,日方應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把精力放在尋求國際合作處理危機上,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應擅自啟動排海。日本正確的選擇,是與國際社會協同努力,不要讓核廢水入海成為「禍水」。

日本核廢水入海照出多少虛偽

       日本政府日前作出將核廢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引發全球輿論極大憤慨。弔詭的是,對於這一極不負責任的行為,西方主要媒體竟鮮有批評報導;美國國務院還表態稱,日本政府的決定「符合全球公認核安全標準」,國務卿布林肯更發聲「感謝日本的努力」。而在中國輿論場,亦有一些微博「大V」跳將出來,滔滔論證核廢水「無害」甚至「達到飲用標準」,強行洗地之態令人瞠目。

       按日方說辭,處理後的核廢水中,氚濃度大大稀釋,「成人每天喝2升也沒事」。但這顯然相當荒唐——如果幹淨到「能喝」,日本首相菅義偉為何拒絕飲用?即便喝不了,若真無害,大可煮沸蒸發或灌溉農地,日本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排放入海?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評估報告明確指出,福島核電站現有經過處理的含氚廢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一旦入海,放射性物質將在57天內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並在10年後蔓延至全球海域。更讓人氣憤的是,處理核廢水並非別無選擇,比如建造儲蓄罐,「60年後氚的衰變率將達到97%」。在顯然未窮盡安全處置手段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未經與周邊國家、國際社會充分協商,公然決定把太平洋當成自家下水道,圖的無非是省錢、省事。

       既然如此,為何一貫愛拿環境問題說事兒的歐美卻「大度異常」,美國甚至還放言「感謝」?直接原因有二:一則,美國自認距離遙遠,禍不及己;二則,新任政府正努力強化與日本的盟友關係,當然要「賣個面子」。再往深層看,美國自己就是海洋核汙染的「始作俑者」。位於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本是世外桃源般的風光秀麗之地,卻被迫淪為美國的核試驗場。1946年至1958年間,67個核裝置被引爆,群島傷痕累累、島民被迫搬離,美國20年後才想起來將核殘留掩埋在名為「魯尼特穹頂」的裝置之下。如今海平面升高,裝置面臨坍塌風險,美國仍不管不顧。「一個極不負責的美國,如何會斥責一個極不負責的日本呢?」更諷刺的是,美國這邊站臺支持「核廢水安全」,那邊卻嚴禁日本食品入美,真是虛偽至極。

       核廢水事件如同鏡子,照見了一些國家的不堪,也揭露了某些西方媒體及所謂環保人士的虛偽。平日裡,中國人均食肉量不及美國一半,卻被要求「對巴西森林滅亡負責」;中國人做筷子用的是速生林枝丫材,卻被「環保少女」要求換成刀叉……但對於日本這場「針對人類的犯罪」,他們卻紛紛噤聲,試想,若此次事件主角換成中國,他們又將如何?布林肯還會感謝中方的透明努力嗎?說白了,在這些傳統「雙標玩家」那裡,是非善惡都不是發聲的理由,利益與立場才是。至於那些在中國輿論場冒頭的洗地黨,上趕著鼓吹「核廢水真香」,顯然還是在販賣「西方的月亮更圓」「日本的技術更高」那套。逢西必捧、逢中必踩,無非就是以此顯示自己之與眾不同,趁熱跪舔、出個臭名、賺個流量,也好讓帶的貨銷量好些。

      公道自在人心。對那些華麗的話術,各國民眾早已看多了、看透了,對「雙標」也早已有了基本的判斷力。日本民眾上街示威,打出了「海洋在哭泣」「魚類在哭泣」等標語;韓國民眾強烈抗議,直指「大海不是垃圾桶」,日本此舉是「核恐怖主義」。美國的「感謝」推文之下,高贊評論中滿是犀利反問和嘲諷。「雙標」可鄙,「裝瞎」可恥。為一己之私不顧人類長遠共同利益,何其短視,又何其愚蠢。那些作惡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虛偽的幫兇同樣會遭到世人唾棄。

相關焦點

  • 必須警惕日本核廢水事件對中國的沉重打擊! 作者:德納
    她說:在拜登的基礎設施法案中,將把重點放在水利上,這會帶來就業,這會關係到我們賴以為生的資源,圍繞這一「珍貴商品」水進行投資,將會增強美國的國力。哈裡斯給我們釋放了這樣一種信號:未來的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各國將為了水資源而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引發戰爭。美國已經提前規劃好未來的國家發展路線。未來水會作為全球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但魚丸們也都清楚,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近,一條關於日本核廢水的新聞,看得我又立刻握緊了拳頭。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的這種行為,無異於將太平洋周邊國家所有人的生命健康置於威脅之中。可讓奔奔我更憂心的是,日本早就偷偷把核廢水倒進了太平洋。2011年4月4日,東京電力公司將福島核電站內的1.15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
  • 10年等待毀於一旦,誰是日本核廢水入海的最大反對者?
    ■ 日本政府為排核廢水百般辯護,遭國內外輿論強烈反對為消除國內外顧慮,證明其將核廢水排入大海這一決定的正當性,日本政府聲稱將通過特製裝置過濾掉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與此同時,為宣傳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氚」的安全性,日本復興廳專門製作傳單,將「放射性氚」擬化為「吉祥物」的角色,以弱化國內民眾對排廢入海決定的反對。此外,日本政府還通過宣傳「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是通行做法」,為其排放入海的決定辯護。然而,輿論並未因日本政府大力宣傳而平息。日本執政黨一些議員表示,核廢水入海欠考慮。日本漁業協會也表示「絕對無法接受」。
  • 日本福島核廢水將排向海洋,當地民眾都在反對
    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通過核分裂等方式來產生氚,並根據各國的規定進行管理,最後將氚排放到大海和大氣中[4]。那麼,作為放射性物質,氚對人體有害嗎?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氚也不例外。氚的β衰變釋放出的高速移動的電子不會穿透人體,因此只有大量吸入氚才會對人體有害。而按照日本政府的做法,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之後,氚很快會被大量的海水稀釋,並不會造成嚴重的汙染後果。
  • 這才是雷軍口中的「戰鬥天使」
    今日,小米宣布將在 2 月 20 日發布小米 9,並憑藉「戰鬥天使」的代號(即性能強,設計好看)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 小米9真機,圖/ 數碼閒聊站可是發布會日期相鄰三星 Galaxy 新品發布會,面對全面升級的 S10,雷軍真的能為小米 9 守住「戰鬥天使」的代號嗎?
  • 日本正式決定: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
    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汙水一旦被排入大海會造成什麼影響呢?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將受到影響,特別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汙水還會汙染東海。一家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汙染影響。
  • 日本核廢水入海影響有多大?57天可「廢掉」半個太平洋!
    即使在日本政府尚未作出正式決定前,這一消息已引發日本民眾的擔憂和不滿。一份民調顯示,50%的日本國民不同意「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對本國民眾負責,對國際公共利益負責。他們會把廢水裡氚的濃度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不會對海洋造成汙染。△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用於儲存核廢水的儲水罐(圖片來源/新華網)然而,中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東京電力公司設置了事故放射性廢水淨化處理裝置,用來去除事故放射性廢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設置了大量貯罐,用來貯存經處理淨化後的廢水。
  • 省事兒,日本準備把120萬噸核汙水倒海裡
    最近幾家日本媒體報導,儘管當地人強烈反對,日本政府仍將在不久後(最快本月27日)正式作出將受汙染的水從受損的福島核電站倒入海中的決定。中文自媒體上一片譁然,甚至認為「這將是日本軍國主義之後,對人類社會生存犯下的又一罪行」。
  • 美國竟然誇獎日本排放核廢水!
    12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將福島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水排放至海洋,並稱此舉「不可避免」「刻不容緩」。
  • 臺海一周丨疫苗、核廢水、臺鐵、阿扁...
    本周,臺灣島內依然亂象紛紛:臺灣AZ疫苗過期也打不完,而同款已被丹麥下架,猶如恐怖故事般引發島內擔憂;日本以鄰為壑,拍板核汙水排入大海,臺「駐日代表」謝長廷則秒變「助日代表」滿嘴對日本卑躬屈膝;太魯閣號事件臺鐵「太魯閣號」列車脫軌事故偵結,但看完太魯閣號事故起訴書,臺灣網友又憤怒了;綠營提案涉陳水扁弊案,引發國民黨強力抗議,藍綠陣營新一輪爭鬥又上演.
  • 艦娘被惡搞素材正式商品化
  • 日本突然宣布一個大動作!可怕!
    接受全球科研機構的監測了嗎?連日本國內漁業協會和福島民眾也強烈反對這一做法。汙水一旦進入海洋,周邊國家何去何從?這會讓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如果日本一旦把一定劑量的核洩漏汙染水排入大海中,會不會導致海洋生物變異?海鮮還能吃嗎?這些都需要專業機構的解答。
  • 日本核廢水入海影響到底有多大?多國聯合研究團隊這樣評估……
    ◎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將於兩年後開始把處理福島核事故所累積的廢水逐步排入海洋。這一決定立即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各國民眾亟需科學界對其影響進行定量評估。受《海洋汙染通報》邀請,中國、荷蘭、烏克蘭、韓國、西班牙、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多國科學家聯合組成科研團隊,對日本核廢水排海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用於儲存核廢水的儲水罐。圖源:新華網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海洋汙染通報》,該文第一作者為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趙昌博士,通訊作者為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喬方利。
  • 「哥斯拉」來了,留給日本的時間還有多少?
    電影中,哥斯拉毀滅的只是日本,現實中,核廢水毀滅的將是人類。圖中這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綠色小人,是日本復興廳為放射性物質「氚」設計的擬人化形象。據環球時報報導,4月13日,該形象出現在日本官方發布的傳單及視頻中,但僅僅過了兩天就被緊急叫停。畢竟畫得再可愛,這也是輻射物——說通俗點,這玩意兒可是能要人命的。
  • 日本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後,海鮮還能吃嗎?
    Q:日本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後,海鮮還能吃嗎?A:或將讓人類面臨巨大健康風險。你知道嗎?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與普通工業廢水不一樣,即使在海洋裡擴散稀釋,它們的半衰期依然有幾十年、甚至幾百上千年。這也就意味著,核汙染不可能輕易散去,海洋生物會遭到輻射汙染。那麼排入太平洋的核廢水會流到哪裡?對我國海洋生物和人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一意孤行,日本面臨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一意孤行,日本面臨的風暴才剛剛開始。福島第一核電站。來源:紐約時報 不少專家認為,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一旦被日本排入大海,對環境的影響將是空前的。 首先,日本所謂的「處理水」總體上依然達不到理想的環境排放標準。
  • 華人女記者:日本核廢水,比中國海鮮乾淨得多!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傾倒核廢水,讓所有國家都非常反感,就連美國這個口頭上支持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的國家,背後都開始偷偷的停止從福島進口任何食品,可想而知日本的核廢水危害到底有多大!但有人偏偏意識不到這一點,為了攻克中國的輿論,日本政府開始頻繁花錢讓中國公知為自己洗地,最近中國路透社駐北美記者陳一佳就公開表示,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危害,遠沒有吃中國海鮮嚴重!
  • 「衝繩控」的迷戀,它有遠比日本三年籤更值得你駐足的理由 到處走走
    那片美麗的大海能夠永恆地存在下去,我如此希望著。」每年數度造訪,如此持續10年,兩年前她甚至出版了一本觀光指南:《島上的幸福時光­­——大塚寧寧的衝繩案內》。大塚寧寧這樣的「衝繩控」,日本人中並不少見。他們每逢夏季便按時到島上打卡,和為了拿到三年籤而在國際通匆匆逗留一晚的中國人不同——他們亦是不去萬座毛和美麗海水族館的。
  • 日本生活神卡「樂天信用卡」申辦指南
    樂天信用卡在2020年「去年最容易獲得點數(昨年もっとも貯まったポイント)」、「點數綜合滿足度(ポイント総合満足度)」、「很開心能獲得點數(もらって嬉しいポイント)」審查部門中,全部奪下第一名。繳公共料金可以集點在日本電費、水費、瓦斯費這三樣都屬於公共料金的範圍,繳費方式約有4種,其中便有信用卡繳費方式,每筆帳單都可以累積點數,目前市面上的信用卡回饋點數多半為0.5%和1.0%,樂天信用卡直接回饋1.0%。直接綁信用卡不但可以掌握每月的支出、更不會忘了每月繳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