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宣稱軍艦將在2周內進入中國在南沙群島建造的部分島礁周邊12海裡內水域航行。同時,美國還極力拉攏地區內國家加入其「南海自由航行活動」。那麼美軍將會派什麼武器來闖中國12海裡領海呢?中國又當怎樣應對呢?本期出鞘,小編就和您聊聊這一話題。
從目前美軍的部署情況來看,最有可能被安排來執行衝擊中國12海裡領海的美軍軍艦便是常駐在新加坡的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排水量相對小(3000噸左右)、跑得快(最高時速可達40多節),反應靈活,且瀕海戰鬥艦長期在南海活動,熟悉海況和中方船隻,用它執行該任務最為方便。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美國瀕海戰鬥艦隻有3000多噸,在碰到中國在南海維權的執法船或艦艇時,其噸位上不佔優勢,若遭遇撞擊,其艦艇會嚴重損壞。從安全角度考慮,美國可能會派大型艦艇,如8000-9000噸級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進入到中國南海島礁12海裡範圍內。
當然,美軍也可能會派遣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以及無瑕級監測船等艦隻前來,畢竟它們也早已是南海的「熟客」了。不過小編認為美軍派誰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如何應對。本著既要維護主權又要防止衝突升級的原則,小編認為使用傳統的撞角戰術驅趕美軍最為合適。
撞角是指固定在戰艦艦艏的用以撞毀敵船的突出物,約公元前1200年時由埃及人發明,後被古代腓尼基、希臘和羅馬的槳帆船廣泛採用。在那個時期,撞角戰術最成功的戰例當屬公元前480年爆發的古希臘與波斯間的薩拉米海戰,那場海戰中古希臘海軍以400艘左右的戰船擊敗波斯800餘艘戰船。
當時希臘海軍的主力作戰艦是三層槳戰船,這些戰船最主要的武器是船艏水線下用青銅包裹的撞角。每艘戰船上有150名槳手,分坐在三層甲板上划動長槳推動戰船前進,其速度超過7節,這給予戰船撞角以巨大的衝力,被撞船會很快漏水而失去戰鬥力,令體積大、機動性差的波斯戰船叫苦不迭。
而在古代中國撞角戰術也同樣存在,本期標題中的艨艟一詞,即是中國古代用來執行撞角戰術的船隻。東漢劉熙的《釋名》一書中說:外狹而長曰朦衝(艨艟),以衝突敵船也。東漢末年水軍主要艦種是艨艟,艨艟船艏有一大椎,可以椎破敵船。
此後隨著時代發展,撞角戰術漸漸退出主流海戰戰術,但直到19世紀中葉,它仍舊時不時的出現在海戰之中。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南軍的裝甲戰列艦「維吉尼亞」號就用堅硬的撞角撞沉了北軍的一艘木質軍艦。1866年的利薩海戰中意軍義大利號被奧地利撞角軍艦斐迪南-馬克斯大公號擊沉。
當然,國人最熟悉的撞角戰術運用者當屬致遠艦。在致遠艦誕生的時代,人們認為裝了蒸汽機的戰艦航速高,更有利於使用撞角戰術,因此很多蒸汽戰機也裝上了撞角,北洋海軍超勇、揚威、致遠等艦都是這種思想的產物。甲午一戰致遠艦撞艦未成,似乎也是為這種戰術畫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到了現代,撞角戰術雖不見於正規海戰,但在低烈度海上衝突和摩擦中,仍屢見不鮮。最典型的是英國與冰島的三次「鱈魚戰爭」。鱈魚是一種西方人愛吃的海魚,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對鱈魚的需求非常大。而歐洲的鱈魚產區主要集中在冰島海域,於是許多國家的漁船進入冰島瘋狂捕撈。
這本來是一場沒懸念的衝突,一方是曾經的海上霸主英國海軍,另一方是連軍隊都不算的冰島海岸防衛隊,然而由於懼怕國際社會壓力,英國不敢真正動用武力,而冰島海岸防衛隊則使用撞角戰術,由破冰漁船改裝的冰島巡邏艇都配有破冰斧,所以衝撞能力很強,英國軍艦為此吃了大虧。
英國與冰島的「鱈魚戰爭」從1958年開始直到1976年才結束,冰島最後甚至宣布擴大禁漁界限到200海裡,而且只要皇家海軍的戰艦前去「護漁」,冰島「海軍」就直衝上去,驅漁船,割漁網,撞軍艦。英艦雖一陣射擊就可置冰島「海軍」於死地,但迫於國際壓力總是無奈的轉舵而回。
如果說「鱈魚戰爭」是現代軍艦與公務船間使用撞角戰術的典型,那麼1988年美蘇黑海撞船事件可以稱得上是軍艦與軍艦間使用撞角戰術的典型。1988年2月12日,美國海軍約克城號巡洋艦和卡倫號驅逐艦以享有「海上無害通過權」為由抵近黑海艦隊塞瓦斯託波爾基地以南7海裡的海域偵察。
蘇聯海軍迅速派出忘我號護衛艦和SKR-6號警戒艦前去攔截,並向美艦發出警告:你艦正在穿越蘇聯邊境,請向110航線轉舵。然而美艦不作應答,而是繼續前進,並聲明「我艦並未越境,享有國際法賦予的無害通過權」。此時,忘我號向美艦發出警告:你們已經跨越了蘇聯國境。
美艦這次沒有答覆,反而為了躲避蘇聯軍艦的擠壓,開始加速,蘇聯軍艦於是開始追趕。本著「能動手堅決不吵吵」的一貫原則,蘇聯軍艦發出了一個信號: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然後加速向美國軍艦開去。美國人看到蘇聯軍艦的信號卻不以為然,大概是以為蘇聯軍艦在開玩笑。
然而,美國人很快就後悔了,忘我號和SKR-6號分別從約克城號和卡倫號的左側追趕上來。11時02分,忘我號撞到約克城號左舷,並刮到後者的欄杆索和魚叉反艦飛彈的發射架。近乎同一時間,與此同時,SKR-6號也撞擊了卡倫號的尾部左舷,撞壞了卡倫號的救生艇和吊艇架。
對於中國軍迷來說,近年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撞角戰術」當屬近年來圍繞南海主權爭奪,中越公務船與民船之間發生的各種「碰碰船」事件。這其中,中國公務與民用船隻因噸位、質量、性能平均水平均好於越南公務與民用船隻而盡戰上風。
也許是被撞得無奈了,越南方面現在乾脆「復古的」在新型漁監船上直接安裝撞角,加強了鋼殼厚度,專攻撞角戰術,著實有種穿越的感覺。該船建成交付使用之前,越南總理阮晉勇還親自前往視察,可見對其寄予厚望。
其實中國海軍在2013年時,也差點給美軍來過一次撞角戰術。2013年12月,正在南海某海域訓練的遼寧艦編隊,發現美軍考彭斯號巡洋艦想進入我航母編隊區域進行偵察,並且不理會警告,因此,編隊派出一艘登陸艦搶位阻止其航行,考本斯號艦長被迫下令全面停車,兩艦險些相撞。
而根據最近消息,歐巴馬近日已授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將軍艦派往有爭議的南海地區。估計是上次沒被撞上心有不甘,想領略一次完整的撞角戰術,卻不知這次美海軍準備派誰來?又準備把誰撤職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新浪軍事
歡迎關注新華軍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