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 寶島已多年未親近:如何在美國背景下統一臺灣?

2021-02-14 海德智庫
「裡根」號7月4日、17日分別在南海參與了兩次雙航母演習,離開南海後隨即與日澳在菲律賓海舉行了三邊軍事演習。


該微博帳號同日的另一消息稱,7月30日凌晨4時許,美空軍1架RC-135S電子偵察機從日本衝繩起飛。該機型主要負責收集彈道飛彈信號特徵以及通信情報。上午8時許,美空軍1架KC-135R加油機在東海活動,推測RC-135S前往東海進行了偵察。上午10時許,美陸軍1架RC-12P前往黃海偵察。

(上述4張圖片來自微博帳號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大陸、臺灣與臺灣海峽,美國、美軍航母與「不沉的航母」。

這些名詞構成了當今討論臺灣問題的最主要元素。

最近十年,兩岸漸行漸遠。曾經的兩岸親情、同胞一家,九二共識,已成昨日雲煙。

尤其最近兩三年, 兩岸關係朝著無法逆轉的方向前進。

其中,兩個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是香港局勢的迅速演進,讓臺灣成為香港問題的背後因素之一;二是中美關係自2018年以來持續惡化。美國——這個維持兩岸在和平條件下保持現狀的最大推手,消失不見了。

如果說幾年前在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任內推行的「不統、不獨、不武」,尚能維持的話,現在,兩岸都對維持現狀不抱信心,甚至各自都有了一種緊迫感。

比如說,對於早年兩岸兩黨達到的「九二共識」,不僅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現在不予承認,大陸這邊也無意繼續將其作為一項有意義的共識。當前情況下,大陸方面不可能繼續給對岸自行解釋「一個中國」的空間。

在大陸這邊,沒有中華民國這個名詞,也沒有中華民國作為一個名稱、一個實體存在的模糊空間。

作為這種時間緊迫、政策調整和感情冷淡的標誌,武力統一,成為最近兩三年大陸各種論壇和媒體上的熱詞。

在有些人士看來,武力統一臺灣,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高效的。

為什麼最近幾年關於武力統一的聲音越來越強,並實際上已經佔據主流?

理由很簡單,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漸趨渺茫。

濠哥認為,除了香港因素、美國因素之外,臺灣政權的本地化、臺灣新生代年輕人對大陸的陌生,兩岸在民族、血緣和文化上的日趨不認同,已經使兩岸最終統一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既然和平統一看起來不可能,武力統一就必須提上日程。而且越快越好。

但最大的問題是,雖然,現在武力統一的軍事條件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對大陸方面有利,時間也在大陸一邊,但兩岸武力統一的政治條件卻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利。

換句話說,開槍越來越容易,打仗也越來越簡單,軍事上的可行性越來越高,但是一旦開槍、一旦動武,兩岸統一的政治進程就會失去控制。

我們能決定如何開始與何時開始,但我們決定不了何時結束與如何結束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因素:

一是臺灣的民意與政治勢力難以武力徵服,也難以武力控制;

二是美國必然會介入。不存在美國不介入、不武力介入的可能性,這將導致出現軍事上無法預料的結果。

我們先來推演一下武力攻臺對國家造成的影響。

濠哥認為,作為參照,可以看兩起歷史上重大的戰爭事件:一是韓戰;二是海灣戰爭或伊拉克戰爭。

其中,韓戰由北朝襲擊南韓開始,引發中國軍隊參戰、蘇聯提供政治和軍事援助,另一方則組成了聯合國軍,結成國際「反侵略戰爭」的統一戰線; 海灣戰爭或伊拉克戰爭,則肇始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軍組成多國部隊參戰,第一階段稱為海灣戰爭,伊拉克軍隊被擊敗,被迫撤出科威特;幾年後,美國小布希政府借「9.11」事件,再次發起以反恐為主題的伊拉克戰爭, 美軍領導的多國部隊攻入伊拉克領土,最終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武力統一臺灣,對世界造成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將與上述兩場戰爭同一個級別。

這樣說,是不是濠哥危言聳聽呢?

換句話,美國真有膽量與中國決一死戰嗎?美國人會為了一個臺灣與中國拚上巨大的犧牲嗎?

幾年前,俄羅斯吞併烏克蘭所屬的克裡米亞半島,美國或西方世界最後除了制裁也沒有怎麼著俄羅斯啊?

濠哥認為,中國統一臺灣與俄羅斯智取克裡米亞半島沒有可比性。

首先, 俄羅斯奪得克裡米亞半島幾乎兵不血刃,克裡米亞半島本來就是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的大本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黑海艦隊一直租借烏克蘭克裡米亞半島駐軍),半島居民也以俄羅斯族人為主。民意可取、武力可控;第二,至少從形式上, 克裡米亞半島是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加入俄羅斯的。

這些,我們都沒有,也做不到。

現在簡要討論兩個問題:

1、我們能不能以核武器嚇退美軍或阻止美國介入臺灣問題?

濠哥的答案是,不能。

作為大國,沒有核武器是不能的,但也別以為核武器是萬能的。

當年蘇聯把核飛彈放到古巴去,就是不能的。

2、在美國介入的情況下,中國還有沒有可能最終統一臺灣?

濠哥的答案是,可能。

但是在中美衝突的背景下,暫時不可能。

也就是說,如果中美處於友好關係之下,美國不支持臺獨走向並因此引發美臺矛盾;中國大陸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大陸富強文明,兩岸民心趨同、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不斷攀升,統一就會成為兩岸共同的選擇。

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個國家統一、民族統一的大夢,這是歷史情結和文化使然。

中國必將實現完全統一,這也是歷史最終的大趨勢。我們既要有這樣的自信,也要有為統一而必須堅持的耐心和韌性。

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統一臺灣的問題上,我們也要防止被一些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聲音所左右,犯下魯莽的、後悔莫及的錯誤。

對於事關國家危亡、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抉擇,歷史的教訓一再告訴我們,不是越急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

中國人還需要時間,中國的發展還需要時間,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還需要時間,中國重新改善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還需要時間,中國大陸在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上接近臺灣也需要時間。

寶島臺灣,永遠在那裡,永遠在身邊,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過往與現實。中華民族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心,配得上更美好的未來。 

特別提示: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歡迎提出建議、惠賜作品。

溝通微信:zhangzheng647867

投稿郵箱:haidezhiku@163.com

本號為全科公眾號

選文立足焦點深度,題材不限,高端盡享

相關焦點

  • 解放臺灣、統一祖國已刻不容緩!
    下一步美國還會幹什麼?很可能是蔡英文訪美,而川普則可能在白宮會見蔡英文,並且美國軍艦將會停靠臺灣,你認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嗎?特蔡不敢這麼做嗎?按現在事態發展趨勢,如果中國不強硬反擊,這種事一定會發生!川普上臺後在臺灣問題上的言行一再證明,美國已成為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最大絆腳石,和平收復臺灣、統一祖國的期望正在落空,武力解放臺灣已變得刻不容緩!
  • 統一臺灣, 責在當代,待看今朝(下)
    最後,臺灣是美國構築和經營了70多年,意在遏制中國進入西太的第一島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其在地緣政治、外交、軍事和文化上牽制中國的重要「可控戰略資產」。臺灣對美的戰略利益相關度,遠超香港。 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 能否實現和平統一,取決於我們,但更取決於臺灣,當然還有其背後的美國。
  • 宏國頭條|李毅:非戰已不能統一臺灣
    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 臺灣教授:兩岸經濟統一加速器已啟動
    31項惠臺措施,是兩岸「經濟統一」的加速器,也是大陸建構及發揮對臺磁吸效應的平臺,兩岸融合、融一也會因此逐漸形成。 31項惠臺措施出現在兩岸政經實力不對稱、不對等的情況下,主要的環境背景在於大陸持續往富而強的方向發展,臺灣則是向貧而弱傾斜,目前看來,這似乎是大勢所趨。 他指出,「統武」的說法總讓人感覺是危言聳聽。但「經統」(經濟統一)早已炮聲隆隆。大陸宣示的31項惠臺措施,在他看來,是兩岸經統的加速器。相關內容如增加青年就業、所得提升等,許多是蔡政府做不到的地方。
  • 【反獨】臺灣回歸時間表已定,怎麼統、怎麼治,徹底說清楚了
    臺海不安定因素來自美國,蔡當局若逾越紅線,兩岸或「擦槍走火」視頻來源:海陸空武器裝備臺灣寶島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連,自古一家。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寶島一直孤懸海外,先後被外國侵略勢力、國民黨殘餘勢力、臺獨分裂勢力所佔領和控制。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臺灣回歸中國,由當時的民國政府行駛管理權。
  • 美國已拉開犧牲臺灣的序幕
    輿論普遍認為,難以想像臺灣海軍會有啥軍艦需要去停靠美國的港口,反而是美國軍艦經常在東亞地區轉悠,停靠臺灣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所謂的「美臺軍艦相互停靠」在實質上是企圖為美國軍艦進入臺灣港口開綠燈。針對這種情形,中國駐美官員已發出警告,「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然而,美國政府並沒有就此罷休。
  • 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華春瑩回應彰顯高情商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卻被美國當作傷害中國的利器。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地親近美國,故意疏遠大陸。這次外交部在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時候,有記者向華春瑩提問,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華春瑩作出了高情商回復,也表明了中國對於臺灣的態度。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兩岸雖然此時未能統一,但是這並不能改變臺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 兩岸已無和平統一可能 臺灣距離被美國推下懸崖還有多遠
    儘管川普仍然保持著口頭上「最後的倔強」,但已沒有人再去懷疑明年年初美國的政權交替能否順利進行。
  • 蔡英文很焦慮:臺灣「雙十節」透出統一六大氣象!
    鬱慕明致詞時則指出,在當前情勢下,新黨昨日「反獨」,今天「促統」。因為,「臺獨」會使我們臺灣邁向戰爭的深淵,我們不可等閒視之。所以今天我們要高喊「統派加油」「打倒『臺獨』」!它作為臺灣政壇上一股重要政治勢力和反「臺獨」力量,會繼續存在。若國民黨找回黨魂,東山再起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0月9日發表「雙十講話」,痛批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包括「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臺獨」立場,同時批評民進黨執政一年多來,不斷挑動仇恨對立, 「臺灣民主已出現嚴重倒退的危機」。
  • 李毅紐約演講:北平方式統一臺灣,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2016年4月7日,《蘇起:兩岸和平已成臺獨養分》一文(見網際網路),引用了專業、細緻、可信的數據。影響臺獨支持率最大的兩個因素是:1.「大陸會不會打」,2.「美國會不會救」。根據四種不同的問法,支持臺獨的比例差別極大。1. 大陸不打、美國會救,臺獨支持率約是80%。2. 大陸不打,美國不救,臺獨支持率約是60%。3.
  • 美國已經做出選擇,統一臺灣的唯一路徑已清晰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必須統一。統一臺灣的路徑不怪乎武統與和統兩種方式。
  • 臺灣驚現「靖國鬼社」,北京震怒!統一已刻不容緩!
    臺灣驚現「靖國鬼社」,北京震怒!統一已刻不容緩!這幾天,臺灣不僅驚現靖國鬼社,甚至竟然還有臺灣年輕人認日本為父,公然主持鬼社儀式。島內漢奸如此猖獗,武統真的刻不容緩!  一、臺灣驚現靖國鬼社  在臺灣屏東縣東南方的牡丹鄉,隱藏著一座日式「高士神社」,是臺灣版的「靖國鬼社」。這個鬼東西是日本人在1939年對臺灣人進行皇民化運動而建的。
  • 美國失去臺灣就丟了南海,中國統一臺灣的時機到來
    而戰爭一開,中國打擊日菲本土就非常容易,這實際上阻止了日菲在南海與美國的聯合行動,如果你敢介入,那就是招打。兩岸統一,也阻止了美國在南海的軍事挑釁和入侵。因為美國在日本衝繩和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就在中國的近距離打擊之下。其南海的戰爭就沒有了戰略和戰術支點。如果從美國本地再來支援,茫茫太平洋上就成了中國的打擊目標。兩岸統一。
  • 伊貝之臺灣之行,帶你領略寶島臺灣十大美景!
    臺灣一直都有寶島之稱,也是臺灣伊貝之的根所在。在即將來臨的4月,我們臺灣伊貝之的優秀代理商們,也將啟程前往。
  • 美國南北戰爭對統一臺灣的啟示
    統一,奠定了美國崛起和騰飛的基石,如果將時鐘拔回到1861年那段時間,美國正面臨著極度危險局面,林肯以他的果斷和決心,用四年殘酷的戰爭以及無數人的犧牲,粉碎了分裂勢力,捍衛了國家統一,並強化了中央集權。
  • 臺灣有多重要?兩岸統一後,可以實現地緣戰略態勢突破
    眾所周知臺灣島一直被稱為「寶島」,首先是其資源豐富,臺灣省有一萬多種植物,森林覆蓋率接近百分之六十,這也使得這裡木材種類很多,除此之外這裡還有3000多種魚類和500多種鳥類棲息。因為一個強國是必須實現國家統一的,不能允許有那麼一股勢力與境外勾結遏制自己的祖國並企圖分裂。臺灣省若不統一這個問題會牽制住我國更多的精力和資源,發展就如同背上了一個大包袱一樣。長期以來臺灣當局與日本、美國等國家眉來眼去,做一些惹人憤怒的小動作,美國甚至向臺灣省出售武器,讓臺灣省作為一個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的一顆棋子。
  • 美國又打「臺灣牌」!中國核專家:美國正助力我們完成統一大業.
    當然我們現在仍然高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旗幟,我們不會放棄的。如果臺灣海峽一旦有戰事,首先受難的肯定是臺灣人民,我想臺灣人民應該對這個問題認識得很清楚。「臺獨」分子和美國勾結起來挑戰大陸底線,最後走的方向就是戰爭,這個戰爭對誰都不利。
  • 臺灣距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
    實現和平統一臺灣的三個前提和平統一臺灣,走議會道路,搞議會鬥爭,在臺灣現行政治體制下,有三個先決條件。第一,臺灣多數選民贊成統一。第二,臺灣一個贊成統一的政黨被選為臺灣執政黨,在臺灣立法院113個席位中佔據多數。第三,這個贊成統一的臺灣政黨的領導人,當選臺灣領導人。
  • 臺灣島內不祥預感!統一時間已定?
    大陸網友掐指一算「兩岸統一的時間快了,並提醒臺灣要認清歷史大勢」。對此,島內網友就開始提出不滿,聲稱這根本就不是交通規劃,而是一份統一的時間表。在島內媒體的分析看來,大陸此舉是在告訴包括臺海在內的外界,大陸有信心在2035年之前完成將鐵路修建到臺海。
  • 寶島臺灣是如何形成的?
    即便是臺灣本島,也是東邊比西邊陡峭。*另一種看法是,臺灣地層與大陸屬於同一結構,在地質年代新生代的第四紀前即距今100萬年前後,它本是大陸的一部分,同大陸連接在一起,最多是一個半島。第四紀後因地層變動,局部陸地下沉,出現了臺灣海峽,使臺灣成了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