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多重要?兩岸統一後,可以實現地緣戰略態勢突破

2021-12-26 新思想之窗

提醒:點擊上方藍字「新思想之窗」免費訂閱本刊。

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越來越急於遏制中國的發展,而中美博弈的升溫使美國越來越頻繁地打「臺灣牌」。

現在臺灣省已經成為了美國遏制中國一張很重要的牌,日本和臺灣省都是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

日本為了不與中國大陸正面衝突,不與中國大陸撕破臉皮,也會把臺灣推在最前面,所以美國和日本都在煽動臺灣當局給大陸製造麻煩。

臺灣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與中日、中印這樣國與國之間的問題都不同。

雖然日本和印度覬覦中國的島嶼和土地時間也不短了,但是臺灣問題要比這些問題複雜得多,換句話說如果臺灣問題解決,中國完成統一大業,整個中國周邊的形勢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統一


臺灣省的地緣戰略價值極高

臺灣省的面積並不大,為35886.8623平方千米(含附屬島嶼),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地區面積為36192.8155平方千米(含附屬島嶼),人口有兩千三百多萬。

臺灣島雖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但是連同附屬島嶼與我國的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很大,人口差距同樣很大。但是別看臺灣省面積不大,卻有極高的地緣戰略價值。

眾所周知臺灣島一直被稱為「寶島」,首先是其資源豐富,臺灣省有一萬多種植物,森林覆蓋率接近百分之六十,這也使得這裡木材種類很多,除此之外這裡還有3000多種魚類和500多種鳥類棲息。

臺灣省的主要是臺灣島和其他島嶼,有眾多好的港口,海運十分發達。目前有基隆港、臺中港等7座國際商港,臺灣省澎湖列島的馬公港也是萬噸級天然良港,這也是臺灣省地緣價值很重要的一部分。

臺灣省南面與菲律賓隔海相望,背面是中國大陸,中間隔著狹窄的臺灣海峽,臺灣海峽長約四百公裡,最窄處約一百三十公裡,臺灣省和菲律賓巴丹群島之間的巴士海峽更窄,平均寬度185公裡,最窄的地方連一百公裡都不到。

這兩個海峽是兩條海上重要航線,每年都有很多船舶經過這裡。比如我們鄰居日本,一個面積小人口多資源少的國家,就非常依賴這兩條航線。

臺灣省的西南方是南海,東北方向是東海,兩個海域正好將臺灣省夾在中間由臺灣海峽相連接,臺灣海峽不僅是南海與東海、黃海、渤海之間的必經之路,同時也連接著我國南海沿岸城市與東海、黃海、渤海沿岸城市。

如果有西邊國家過來的船舶抵達我國北方沿海城市也必走此路,臺灣省直接影響著這條海運之路。

從這些方面看臺灣島雖然只是廣闊海洋上的一座小島,但是它地位和價值卻是極為重要,影響的也是整個地區甚至是影響到國際形勢的變化。

臺灣海峽


實現兩岸統一,可將臺灣島地緣戰略價值演化為整個中國戰略優勢

有人把臺灣省比作我國的短板,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塊,這麼說也不無道理。

因為一個強國是必須實現國家統一的,不能允許有那麼一股勢力與境外勾結遏制自己的祖國並企圖分裂。臺灣省若不統一這個問題會牽制住我國更多的精力和資源,發展就如同背上了一個大包袱一樣。

長期以來臺灣當局與日本、美國等國家眉來眼去,做一些惹人憤怒的小動作,美國甚至向臺灣省出售武器,讓臺灣省作為一個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的一顆棋子。

要知道,雖然大陸的軍事實力雖然遠遠大於臺軍的實力,大陸的經濟實力也要遠遠強於臺灣省。

但是臺軍仍然有一定的實力,臺軍有火炮、飛彈和戰鬥機等武器,一旦發生衝突同樣會給大陸帶來很大的風險。

前面說過,臺灣海峽非常狹窄南口寬約四百公裡,北口寬約二百公裡,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百統一三十公裡,從福建廈門到臺灣省實際控制的金門島更是近在咫尺,都沒有火炮的射程遠。

中國大陸的沿海地區不僅發達的城市多,而且人口稠密,經濟發展好,這片地區集中了全國41%的人口、50%以上大中城市、7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84%的外來資源投資和90%的出口產品生產,有我們國家重要的發展成果。

在臺灣省沒有統一之前,我國的沿海地區就在臺軍戰機和飛彈的威脅之下,雖然兩岸軍力相差不是一點半點,但是只要這些地區在其攻擊範圍之內,這種風險就是存在的。

對於某些國家來說,臺當局玩火與大陸發生衝突無論是誰遭受損失都是它們希望看到的,因為兩邊都是中國的土地,損失都是中國的損失。打爛了需要中國來建設和彌補,這些國家非常想看到我們的沿海地區受到嚴重損失。

如果兩岸統一,不僅消除了威脅,還相當於我們的海上和空中防線向前推進兩三百公裡,防禦縱深在擴大,臺灣省一直被美國人稱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所以它的軍事價值很重要。

臺灣

我們的戰鬥機和軍艦若以臺灣省為起點,所能走的距離更遠,這對保衛我國沿海城市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臺灣省沒統一之前,這一遏制中國的地緣價值在美國手裡,統一後其地緣價值則有利於我國國防。

完成祖國統一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直接消除近距離的威脅,避免臺灣島內某些人玩火,給大陸和臺灣省帶來巨大損失,我們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應對來自其他方向的問題。

臺灣省成為日本和歐美國家大做文章「熱點」,前不久一個小小的立陶宛在臺灣問題挑戰中國底線,居然在國際上引起那麼大動靜。

立陶宛

歐美國家為了針對中國,會支持一切挑戰中國底線的國家和個人,所以就站出來十幾個國家給立陶宛和蔡英文當局撐腰。

我們的外交官和各方面的人員都要站出來發表聲明,表示抗議,我們網民也在網上發聲。臺灣問題拖住了我們的外交官太多的精力,還有其他各方面的人員都要對此關注、做工作。

歐美國家針對中國除了搞所謂的「自由航行」,派軍艦和飛機抵近挑釁,就是拿臺灣省做文章,要麼是發表涉臺不當言論,要麼就是與蔡英文當局搞小動作,針對中國的動作一半以上是圍繞臺灣省的,這幾年越來越頻繁。

蔡英文

如果臺灣省作為沿海地區的屏障和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支點,美國的飛機和軍艦是否還敢如此明目張胆地進進出出?如果其軍機、軍艦抵近大陸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採取行動。

完成祖國統一的第二個好處就是徹底斷了某些國家拿臺灣省大做文章的念頭。如此,這些國家其實就沒有多少招數了,美國在亞洲的棋子不多,只有日本、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

臺灣當局這個最重要的棋子失去,美國政體攪局能力就會極大的減弱。

美軍艦在臺海

能讓中國有更多精力解決其他問題,減少了某些國家給中國製造麻煩一個重要的點,解決了臺灣省這個內部問題,就可以專心應對外部問題。

所以祖國統一不僅是不給對手見縫插針的機會削弱其攪局能力,更是提升我們自己應對威脅、維護穩定的實力,一升一降。

2017年11月5日,在視察日本橫田軍事基地時美國總統川普首次闡述了他的"印太戰略"的構想,這是美國首次用"印太戰略"代替"亞太戰略"的構想,美國在印太部署了幾十萬美軍,目的就是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川普

臺灣省統一後,南海更加穩定,中國海軍走向太平洋,這個包圍圈也被一分為二。說完成祖國統一的第三個好處就要再提到臺灣省的地理位置。

美國用於封鎖圍堵中國大陸的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到菲律賓直到南邊的大巽他群島,臺灣省正處於第一島鏈的中間位置。

當我們完成祖國的統一就相當於從中間斷了它的第一島鏈,這層封鎖打開了缺口,我們軍艦便可自由出入,第一島鏈形同虛設。

更重要的是斷了其第一島鏈,我們的東海和南海與臺灣島連成一線,形成了一段維護國家安全更為穩固的鋼鐵長城。

臺灣


反之如果他國利用臺灣省阻隔,我國東部和南部的軍事力量將無法協同。

前面說過,臺灣省一邊是臺灣海峽,一邊是巴士海峽,是海上重要的航線,日本進口的各類能源百分之八十通過這兩條航線運到其國內,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這兩條航線對於日本來說不言而喻,臺灣省的位置可以直接影響到這兩條航線。

我們國家愛好和平,自然不會隨便以此相威脅,但是日本卻會因此收斂許多,更加不敢和中國正面衝突,其態度可能會來個大轉變,與此同時,也是保障了我國航線的安全。

臺海

還有一點也是不得不提的,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這麼多年以來臺灣省在文化和思想方面受美國侵蝕很嚴重,活躍在我們網絡上大量的網絡水軍很多都是臺灣省內的人。每次臺灣省有地區發生停電,網上的水軍都少很多。

臺灣省的人和大陸人說著同樣的語言,臺灣人本來就是中國人,文化思想上有相似之處,再加上臺灣省距離中國大陸比美國距離這裡近得多,便於臺灣網軍和美國在臺人員、機構收集有關大陸情報。

兩岸統一後美國也無法再利用臺灣針對大陸了。

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前出南海,有利於我國對南海的開發,南海既是交通要道,又是資源豐富之地。臺灣省優越的地理位置,可作為南海諸多島礁的後方,保障了資源開發,保障了交通線,保障了南海的安全穩定。

綜合以上所說,臺灣省對我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我們國家不可分割的領土,同時也有著很重要的價值,影響著我們眼下和未來的發展,我們不能允許某些人和某些勢力將其分裂出去,那樣對我們將是非常嚴重的損失。

完成兩岸統一,會從各方面提升我們自己的力量,削弱他國攪局的能力,臺灣島地緣戰略價值將演化為整個中國戰略優勢。

【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謝,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個讚贊

美國中情局?趙薇只是冰山一角,幕後的金主究竟是誰?大轉折,中美局勢出現新變化!看完明白了!敢動中國新疆?關鍵時刻,比利時和英國同時出手了!中方火速反擊!

拜登又下令轟炸!「一炸一路」的美國,用炸彈在世界鋪了一條鮮血之路!

這個恨國賊,終於被禁言!

多國艦艇闖入南海,關鍵時刻俄羅斯挺身而出,5艘軍軍艦南下

美國已發起40年來最大軍事威脅,也許已編好病毒溯源「入侵伊拉克」劇本!

馬芸湖畔大學「壽終」,當代「東林黨」徹底覆滅

臺灣人領到「身份證」高興壞了:光明正大做中國人,別人無法阻擋普京,新!

戰鬥在凌晨打響!以色列飛彈被全部擊落,俄羅斯痛擊美國盟友

拜登萬萬沒想到,逼中國攤牌後果嚴重,美媒:損失慘重。

350架F35也打不過中國空軍!美軍中將發聲:是一場災難

禁止中方出售!伊朗點名要買中方軍艦,80艘一次付清新疆棉花!外國品牌傻眼了故意碰瓷中國棉花後,美國從新疆進口激增

美官員:中國沒有興趣和美國開戰,但不允許中國贏?基

【陰謀】病毒來源詭異?幕後黑手

 最新,武漢疫情,美國準備發起對中國的

關注公眾號,天天觀看正能量文章!

商務合作、廣告和投稿請加微信:wang138980

希望廣大讀者給予支持轉發與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

專注是一種態度,謝謝!

相關焦點

  • 臺灣當局又要「無限高」發射,看清統一臺灣的戰略意義尤為重要
    顯然,臺灣地區已經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一把尖刀,而且隨時可以插到身體裡面。如果臺灣回歸祖國,國家安全態勢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為此,今天推出秦安戰略頭條號忠實網友德納的相關思考,請大家關注點評,為祖國統一網聚智慧、網聚力量、網聚人氣。通過爭奪海權取得世界霸權是美國國家戰略的主要部分!美國長期將控制海權作為美國制定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依據。
  • 這是臺灣最大的地緣宿命!
    從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隨後在臺駐軍,到隔三差五對臺軍售,還在中美3個聯合公報的同時搞了一個「與臺灣關係法」,不一而足。目的很明顯,就是以臺灣海峽劃線,試圖維持兩岸戰略態勢的平衡,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李敖曾經形象地說,臺灣就是大陸捏在美國手裡的GAO丸,話糙理不糙。2010年以來,事情正在起變化。
  • 兩岸視點 | 大爭初現:臺灣問題中的地緣政治角力
    即美國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得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這是中美建交的合法性基礎;其二是戰略面向,即臺灣島是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中間一環,無論對於美國圍堵亞洲大陸或是中國走向深海都有重要意義。
  • 兩岸統一必須回答的七個重大問題!統一時間或已不遠?
    這不是隨隨便便一句話,其實說明了美國對「臺獨」的態度,給錢要武器可以,要讓為了「臺獨」和大陸開戰?待一邊去吧!事實上,美國為了誰拼過命嗎?就連二戰時期,羅斯福當著史達林的面,也是出賣了邱吉爾。基於這個思考,我們就兩岸統一的七個重要問題,和大家探討。尤為重要的是,這是必須搞清楚的重大系列問題,我們必須心裡有底。
  • 從地緣政治看臺灣問題
    可以說,臺灣問題是中國海洋安全戰略中的最大的一個瓶頸因素,也是中國打開太平洋海洋困局的破局之地,更是中國民族偉大復興一個巨大挑戰,堅持和平統一臺灣是祖國大陸的戰略目標,但是不放棄以武力統一臺灣。2020年6月11日晩,臺灣還試射了天弓飛彈,進行武力炫耀。
  • 兩岸統一後的十大榮景
    大陸改革開放後,炮戰停止,但兩岸的外交爭奪,還是讓兩岸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首先是給了別的某些國家在一個中國問題、承認誰的問題上獲得了與中國討價還價的條件,為此兩岸常不得不給別國各種好處。特別是中國大陸,加入聯合國後的數十年裡,每有重要外交活動,中國常不忘要求對方公開承認一個中國,這其中付出的不知凡幾。直到最近,報導重大外交活動時才不太提承認一個中國這件事。
  • 兩岸統一後,如何治理臺灣?是時候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了
    所以,美臺再怎麼勾結,「臺獨」勢力再怎麼囂張,都無法阻擋統一大勢,畢竟,和平統一是我們的期許,但「武統」臺灣,永遠是一個選項。「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一旦觸碰紅線,反而會加快統一的節奏。既然如此,是時候討論一下:兩岸統一後,如何治理臺灣,既能讓大陸民眾更有思想準備,也能讓臺灣民眾做到心中有數。
  • 解放臺灣、統一祖國已刻不容緩!
    臺灣島處於美國遏制中國第一島鏈的中心位置,臺灣海峽為我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東南鎖鑰」之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臺灣受美國控制後,美國的軍事力量一下子推進到了中國家門口,臺灣成為了美國圍剿中國的一艘永不沉沒的航母。
  • 夏瀛洲:兩岸關係的最終走向一定是統一
    (中評社 張嘉文攝)第一屆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研討會16日在臺北舉行,主辦的中華民族團結協會名譽理事長夏瀛洲在會中表示,回顧兩岸開放交流三十年的現狀和成果,就會明白兩岸發展的態勢不可阻擋,更不可逆轉。就臺灣的政治生態而言,國民黨的大勝將使選後臺灣政治版塊出現大幅移動,朝野政黨也會開始進行內部的權力重組,甚至連政治文化都因此添加新的變化。  夏瀛洲說,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次選舉的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臺灣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兩岸好,臺灣就會好」「兩岸好,臺灣經濟就會好」。臺灣經濟的特殊性,決定其需要大陸龐大的市場。
  • 中國版圖保持大一統究竟有多重要?——歐洲和亞洲的地緣對比
    我們在歷史上有好多次差點被分成歐洲那樣的版圖,比如1900年《辛丑和約》籤訂後西方人一起動手來分中國,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他們在中國力量被調回國打仗,我們就有了機會,到1926年北伐,中國大部分地方就接近統一了;20世紀上半葉日本藉助西方的力量,利用西方把中國打碎的形勢,繼續挑撥中國內亂,到40年代,已把中國還分成四五塊了。
  • 兩岸已無和平統一可能 臺灣距離被美國推下懸崖還有多遠
    所以說無論如何,有一點已經很明確,就是兩岸難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即便國民黨重新執政,也是如此。從馬英九任內的表態就可看出,國民黨的立場是反獨但不促統,當時所提出可能的和平統一條件是,大陸實現和平演變,變成所謂自由民主的政體,這才會讓兩岸有統一的基礎。但從現實情勢來看,這就是一張以進為退的空頭支票,和當前大陸開展統一進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兩岸註定走向統一,「五大主張」指明方向
    「兩制」臺灣方案在功能定位上至少包含兩大意涵:首先,「一國兩制」絕非權宜之計。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把「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 兩岸各界代表: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指出,臺盟中央與全國臺聯、中國社科院共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回顧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抗戰禦侮、最終實現臺灣光復的光輝歷史,彰顯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展現全體中華兒女共促祖國統一、共謀民族復興的堅定決心和磅礴力量。
  • 臺灣問題專家斬釘截鐵:若不使用武力無法實現兩岸統一
    「臺獨」民粹在島內四處擴散,與此同時,大陸輿論攻勢漸漲,「武統」聲量不斷攀升,兩岸民間對抗情緒隨之高企。臺灣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還有多大?大陸對臺政策是否調整?美國大選有哪些變數,大陸又該如何提防?觀察者網就此採訪了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
  • 統一臺灣, 責在當代,待看今朝(下)
    收復臺灣,實現國家統一,大家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收復,用什麼方式統一。 關於方式,基本國策,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多數人認為應該堅持。不過,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臺灣的新現實是,只有靠武力,才能實現統一。 關於時間,有人認為,臺海形勢越來越嚴峻,宜早不宜遲,時不我待。
  • 臺灣 | 寶島已多年未親近:如何在美國背景下統一臺灣?
    (上述4張圖片來自微博帳號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大陸、臺灣與臺灣海峽,美國、美軍航母與「不沉的航母」。這些名詞構成了當今討論臺灣問題的最主要元素。美國——這個維持兩岸在和平條件下保持現狀的最大推手,消失不見了。如果說幾年前在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任內推行的「不統、不獨、不武」,尚能維持的話,現在,兩岸都對維持現狀不抱信心,甚至各自都有了一種緊迫感。比如說,對於早年兩岸兩黨達到的「九二共識」,不僅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現在不予承認,大陸這邊也無意繼續將其作為一項有意義的共識。
  • 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兩岸統一
    近年大陸頻出惠臺措施,在落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基礎上,又出臺26條措施,不斷豐富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數據顯示,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約900萬人次,臺胞來大陸超過600萬人次。兩岸貿易和臺商對大陸投資保持增長,達2280億美元和15.9億美元。「一年多來,對臺工作『克難前行』,有紮實進展。」
  • 唐永紅:兩岸必然統一 也必須統一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1945年,隨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臺灣才得以光復,重回祖國懷抱。但其後不久,在民族積弱積貧的情形下,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幹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至今分隔已屆70年。    70年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 【臺灣問題】中美關係新態勢下的臺灣問題∶走向與評估
    同時,由於臺灣重要的戰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轉型、美臺傳統關係,臺灣問題也事關美國戰略利益。川普政府時期的美臺關係是受到國內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關於川普就任總統期間的美臺關係,國內學術界關注的主要問題有∶ 第一,川普政府把臺灣納入"印太戰略"的目的及影響。
  • 唐永紅:中美及兩岸結構性矛盾的性質與中美及兩岸關係的走向
    各方多認為,在拜登及民主黨治下,美國對華政策進而對臺政策會有不同於代表共和黨且反建制的川普的做法,因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可能呈現不同的局面。中美戰略競爭的結果,如果中國勝出,而且兩岸統一了,奉行現實主義的美國才會放棄臺灣這顆棋子,中美關係將實現真正的正常化,中國得以實現復興目標;但如果中美關係破局後再去解決臺灣問題,美國出兵協防臺灣將是大概率事件,中國大陸基本上不可避免地會付出巨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