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腦會晤後,拜登接受了媒體採訪,稱不支持臺灣獨立,讓臺灣自己做出選擇。這不是隨隨便便一句話,其實說明了美國對「臺獨」的態度,給錢要武器可以,要讓為了「臺獨」和大陸開戰?待一邊去吧!事實上,美國為了誰拼過命嗎?就連二戰時期,羅斯福當著史達林的面,也是出賣了邱吉爾。基於這個思考,我們就兩岸統一的七個重要問題,和大家探討。尤為重要的是,這是必須搞清楚的重大系列問題,我們必須心裡有底。
第一問:蔡英文會不會觸碰兩岸戰爭的「紅線」?
有賊心沒有賊膽!蔡英文推行的是所謂「和平臺獨」路線,企圖依靠美國政客「以臺遏華」的做法,不斷打「擦邊球」,以「切香腸」的方式,逐步拓寬「臺獨」國際空間,甚至「引狼入室」,讓美軍入駐臺灣,最終實現其「割據政權」的狼子野心。為此,蔡英文當局嚴令臺軍不準開第一槍,但解放軍必須做好出現極端意外情況的準備,一旦戰機出現,立即以雷霆之勢,實現祖國偉大統一。
第二問:兩岸統一除武力解決外,其他辦法效果如何?
應該說,大陸始終不懈努力的,是爭取兩岸和平統一,始終不停演練的,是確保能夠武力統一。武力統一是保底,武力之外的統一是始終不懈的努力。
根據「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的分析,除武力統一外,其他和平統一的努力包括:依法促統、經濟促統、武力促統。「依法促統」,目前已經有了《反分裂國家法》。不久之前已經公布了三名「臺獨」頑固分子名單,下一步可以通過完善法規,促進統一;「經濟促統」可以根據「臺獨」頑固分子的囂張程度,對不同黨派執政的臺灣縣市,採取不同的經濟政策,必要時,可以實施全面經濟制裁,讓蔡英文當局拿不出大量的金錢去購買「以武拒統」的武器;「武力促統」是始終要進行的,面對的對手不僅僅是臺軍,還有企圖介入幹涉的美軍及其幫兇,以強大的軍事威懾力使其不敢妄動。
第三問:美國會不會為了保護「臺獨」和中國開戰,甚至打世界大戰?
回顧美國的歷史,真沒有為了別人拼過命。二戰開始,也是坐山觀虎鬥,大發戰爭財。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美軍才參戰。另一個例證,我們看看地圖就明白,如果盟軍從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範圍就會大大縮小,而蘇聯的勢力就會擴展到東歐並形成對西歐的威懾。
如果採取邱吉爾的路線,即從義大利攻入德國,則英國就會保持對整個歐洲及其戰後政治的實際影響力。令邱吉爾想不到的是,羅斯福出賣了邱吉爾,同意了史達林的從法國登陸。
如今要美軍派兵為「臺獨」而戰?可能嗎?川普明確說了不可能。對於拜登的態度,開頭我們已經講了,拜登不支持「臺獨」,讓臺灣當局自己看著辦。這也就是說,不可能為了「臺獨」讓美國大兵命喪臺海。怎麼算帳,美國參戰也不划算。這個帳,美國政客們算得清。
第四問:解放軍對臺對美軍事優勢有多大?
解放軍打臺軍,就不用說了。中美16日峰會之後,蔡英文18日很囂張地舉行60多架新F-16V戰鬥機盛大的「接裝典禮」,在綠營政客和臺媒的吹噓之下,F-16V儼然成了一款「超級武器」。事實上,一旦開戰,沒有起飛,都別殲滅了。
關鍵是說說美軍。其態勢將和朝鮮戰場完全逆轉,解放軍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優勢,具有絕對的火力優勢。美軍連進入臺海地區都非常困難,要協防臺灣,軍事上完全處於劣勢地位。如果要打核戰,冷戰時候,包括韓戰時期早打了,何況目前中國已經有了確保摧毀美國本土的核力量。
第五問:什麼是「不得不採取的斷然措施」?
中美16日峰會上,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指出,如果「臺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是什麼含義?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一是兩岸發生戰爭的原因一定是蔡英文當局分裂祖國,「臺獨」勢力和美國等外部幹涉勢力是罪魁禍首;二是大陸始終不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實施武力統一行動,是被逼無賴,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必須採取的行動;三是斷然措施就是地動山搖的雷霆之力,就是包括「斬首戰」在內的必須軍事行動。
第六問:如果「臺獨」守住紅線,把武器關到「籠子」裡,兩岸就會一直分裂下去嗎?
不會,這一代人必須解決,這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宣言。很多網友也留言問我這個問題,很多是退役老兵,戰友們的確很感人,一是願意捐款支持國家完全統一;二是希望自己有生之年看到國家統一;三是如果需要,自己義無反顧地上戰場。
第七問:祖國何時統一?
11月10日上午,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稱,「我以前聽過一首網絡歌曲《坐上高鐵去臺北》。我想,這實際上反映了兩岸民眾對實現京臺高鐵從福建到臺北這麼一個遠景規劃的美好願望。希望兩岸應通盡通,更方便地往來交流,多看兩岸美景,多品兩岸美食。我相信,這個願望是一定會實現的。」
既然如此,考慮到跨海高鐵建設的複雜性,怎麼也得留出10年時間建設。也就是說2015年就得解決兩岸一起建設高鐵的問題。如果屆時不是商談的和平統一,武力解決的時間,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因為,冬季臺灣海峽相對風平浪靜,沒有颱風襲擾,易於實施軍事行動。何況春節是團圓的日子,統一了,兩岸一起過春節,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