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美國在日本引爆兩枚原子彈的震撼場面,讓世界各國意識到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性。自此,美國成為最具威懾力國家之一。二戰結束後,蘇聯並不甘心被美國比下去,一心想要與美國爭奪霸主地位。所以,蘇聯也開始了核武器研發之路。
上世紀60年代,美蘇兩國冷戰越發激烈。在此期間,兩國以「確保互相摧毀」的戰略思想開始瘋狂軍備競賽。在部署大量戰略飛彈的同時,兩國也開始考慮核武器的安全性。
很快,美國研製出民兵彈道飛彈,在這一階段競爭中搶佔先機,這樣的情況是蘇聯絕對不能忍受的,因此,蘇聯迅速進入第四代陸基飛彈研發階段,並且成功研製出比美國原子彈厲害百倍的武器,它就是R-36M彈道飛彈。
R-36M彈道飛彈也稱撒旦,由蘇聯南方設計局設計,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現役飛彈,1975年底正式裝備部隊。因採用分導式彈頭,撒旦飛彈能以一當十,實現同時打擊不同目標的目的,而且,其精度也比美國當時的民兵-3飛彈高。最重要的是,撒旦飛彈的威力讓美國如坐針氈。
由於撒旦飛彈設計之初就是為打擊發射井等加固目標,所以,在設計中蘇聯南方設計局給該飛彈加大推力,使得其有效載荷達到近9噸,這樣一來,撒旦就可以攜帶更多核彈頭。
資料顯示,撒旦飛彈單彈頭威力甚至可以達到250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美國在日本投下廣島原子彈的1600倍!所以,在撒旦面前,就算是美國最具威懾力的原子彈,也不過是小兒科。
除超強威力外,撒旦飛彈的抗核打擊能力也很強。其採用的地下冷發射井,大大提高了發射井的抗壓強度。經過後期改良,該發射井甚至可以承受每平方釐米365千克以上壓力。另外,在抗核爆電磁脈衝的加固下,撒旦飛彈的反擊作戰能力也很強。
就是這樣一款大殺器,卻讓俄羅斯撿了個大便宜。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順勢繼承了威力強悍的撒旦飛彈。不過,由於蘇聯此前與美國籤署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俄羅斯不得不拆除所有陸基分導式多彈頭飛彈,只保留少量發射井。但是,隨著《莫斯科條約》橫空出世,撒旦飛彈因此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