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20F回顧我國反潛直升機的發展

2021-02-10 每日軍情

我國海軍即將裝備的直-20F 反潛直升機最近露面了,這種直升機被寄予厚望,它當然是055萬噸大驅的標配,052DL驅逐艦則特別為它加長了起降甲板,從直8到直9,再到俄制卡-28,雖然都是專業艦載反潛直升機,但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但也苦於無奈,一直將就著,這日子總算要到頭了。

此時回過頭來再看我國海軍反潛直升機的發展歷程,和其他海空重點裝備一樣,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過程,40年才磨得一柄利劍--直-20F。

直-20反潛直升機 圖片來自網絡 鳴謝拍攝者

我國最早的反潛直升機探索,是從第一型直-5開始的,50年代開始引進和仿製蘇聯米-4,這型直升機總產量達500架,算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平臺,60年代,一架改裝直-5成為我國第一代吊放式352型聲吶的試驗平臺,該聲吶1976年定型,技術水平相當於美國AN/AQS-4型聲吶,但直-5的活塞式發動機功率小,油耗高,噪音大,整體上也不符合上艦需要,被參試部隊官兵戲稱「海上拖沓機」。 

直-5直升機

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為打撈發射往南太平洋的洲際飛彈試驗彈頭,引進了法國SA321「超黃蜂」直升機,在完成打撈任務之後,這批直升機就交給海軍使用了,我國海軍在「超黃蜂」直升機上,進行了反潛改裝,為其配備了水面搜索雷達、法國湯姆遜公司的HS-12吊放聲吶、12-24枚主/被動聲吶浮標,機艙內安裝兩部多功能顯控臺,機身兩側加裝外掛點,掛載輕型反潛魚雷,改裝的「超黃蜂」反潛直升機具備了較強的反潛能力。

「超黃蜂」反潛直升機

「超黃蜂」改裝的有意思的地方是,搜索雷達布置在兩側的浮筒上,每部雷達負責各自120度範圍搜索,雖然達不到360度搜索,但範圍已經不小,輕型反潛魚雷是引進義大利的A-244S「白頭」魚雷,雖然這型反潛直升機完全符合使用要求,但體型實在太大,僅少量艦船可以搭載,試驗性質濃厚。

搭載「超黃蜂」直升機的105「濟南」艦

為了讓更多噸位不大的我國第二代驅護艦都能搭載反潛直升機,選擇小型直升機是唯一的辦法,當時國內並沒有合適的機型,引進對象還是法制直升機,也就是SA565「黑豹」反潛直升機,這是「海豚」直升機裡原版的專業反潛直升機,裝備有吊放聲吶、水面搜索雷達,聲吶浮標、都卜勒導航系統、綜合信息處理系統等,魚雷仍是A224S,以原裝的「黑豹」SA565為基礎,我國海軍組建了第一支艦載直升機部隊。

原裝的「黑豹」SA565反潛直升機

我國在80年代引進法國專利,生產SA365N1「海豚」直升機,命名「直-9」,到1992年實現了國產化,這樣我國以直-9為基礎,以「黑豹」為參照,研製了「直-9C」輕型反潛直升機,成為相當長時間我國海軍艦載反潛直升機的主力。直-9C反潛系統較我國早期的試驗型裝備更為完善,是較早採用數據總線的航電系統,定位導航更加精確,通過數據鏈與載艦連接,形成比較完備的反潛系統,

直-9C反潛直升機吊放聲吶

4噸級的直-9C,好處當然是體積小,052系列驅逐艦、053H2、054系列護衛艦都可以搭載,但壞處也是體積小,搭載的設備和續航時間都有很大不足,難以做到不間斷搜索、跟蹤和驅離,實際上在探測敵潛艇方面,主要還是依賴艦船本身的聲吶,發現可疑情況,直-9C才起飛進一步使用機載設備進行探測。

對於航速快,靜音性能好的高性能核潛艇,驅離或打擊時需要採取滯空時間比較長的各種針對性戰術,直-9C就更加捉襟見肘,據介紹,滯空時間僅2-3小時的直-9C,搜索範圍僅限於以載艦為中心的50公裡半徑內,這已經短於敵潛艇的潛射反艦飛彈的射程。

這也是期盼10噸級直-20反潛直升機的最直接的原因。

K-28反潛直升機

在直-9C之後,又有一型反潛直升機隨著我國引進「現代」級驅逐艦一併進入我國海軍服役,這就是俄羅斯傳統的共軸雙旋翼反潛直升機卡-28,共軸雙旋翼設計,使得該機長度短小,但比普通直升機更高,看上去不大,實際上起飛重量達12噸,與「超黃蜂」(直八)幾乎相當,卡-28是俄羅斯自用的卡-27的出口型,只是發動機功率略低,也是蘇聯時代卡-25反潛直升機的發展型號,具備相當完備的反潛探測裝備,續航時間達4.5-6小時,遠超直-9C,這也使得我國相當多的驅護艦都按照搭載卡-28的標準,建造了短而高的機庫及短小的飛行甲板。

052C153「西安」艦直升機甲板明顯短小

雖然裝備向美式看齊沒錯,但俄羅斯很多裝備還是有比較深的功力,卡-25開始定位就是專業反潛直升機,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也相當可觀,得益於較大的噸位,最大載荷4噸,可以搭載更大,功能更全面的設備和武器,卡-28配備獨有特色的「章魚」搜潛系統,由吊放聲吶、磁異探測器、雷達組成,吊放聲吶放入海水之後,先用被動方式探測潛艇噪音,確定發現潛艇後,轉入主動狀態確定敵潛艇準確位置,卡-28的磁異探測器有效搜索距離據稱可達400公裡,而機頭下部的搜索雷達可進行360度搜索,在2100米高度,可探測30公裡範圍內通氣管狀態的潛艇,機上攜帶的浮標聲吶數量也達36個,卡-28的搜索範圍可達2000平方公裡,機上計算機系統可以綜合處理聲吶、雷達、磁異探測器等得到的信息。

卡-28反潛直升機

卡-28的武器是內置在武器艙中,可攜帶2枚ARP-3E反潛飛彈或自導魚雷,或4枚OMAB-25-12D深水炸彈/10枚PLAB250-120航彈,而且還帶有自衛系統,包括雷達告警機,金屬箔條發射機和紅外幹擾彈發射設備,從反潛作戰能力上來說,直-9C算是入門版,卡-28則是正裝版,據稱,卡-28可捕獲潛深500米,航速達40節的潛艇,這妥妥的是核潛艇,常規潛艇可沒這本事。

大量的卡-28反潛直升機在我軍艦艇服役,雖然帶來了甲板、機庫高短的歷史性問題,但切切實實大幅提升了我國海軍的反潛能力。

雖然卡-28不失為一型合格的反潛直升機,我國也引進了不小的數量,但是,我國海軍並沒有考慮引進生產卡-28的想法,綜合來看,就是在有直-20存在的前提下,從直-20發展一型先進的反潛直升機前景更佳。從直升機構型來看,共軸雙旋翼並非主流,高機身帶來的高機庫對艦船隱身、重心等都有不利影響,低矮機身可摺疊尾梁才是正途,從航空電子設備來看,俄式設備已經落後,與其在卡-28的機體內整合,不如在直-20上全新開發,光纖高速數據鏈、綜合射頻系統,更先進的雷達,聲吶設備無需考慮與卡-28機身的適配,另外,跟美制MH-60「海鷹」相比,卡-28的功能過於單一,不具備光電探測、電子晝夜偵察等能力,打擊武器上,卡-28內置彈艙也不如「海鷹」的外掛短翼那麼多樣,這些直-20都可以輕鬆做到。

直-18F 反潛直升機

直-20F所用的反潛裝備,在之前出現的直-18F上都可以經過測試,13噸級(可能已經達15噸級)的直-18F是在直-8升級平臺直-18基礎上的反潛改型,專用於航母等大型作戰艦船,直-20可謂其緊湊版,從作戰角度來說,直-20F顯然機動性更佳,裝備數量也必然更龐大。

直-18F更像是在航母固定翼反潛機之前的代用品,和直-18YJ一樣,在今後勢必被固定翼機型替代,但它也為眾望所歸的直-20F鋪平了道路。

直-20海軍通用型

                               《聯合防務》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淺談直-9反潛直升機及發展
    直-9C是我國海軍目前裝備的唯一國產反潛直升機,它與卡-28反潛直升機形成高低搭配形成我國海軍反潛直升機裝備體系,並且還發展了直-9EC進口型
  • 海軍反潛直升機「老前輩」能力有限 — 直-20漸入佳境
    但卡-28畢竟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設計的,在雷達、電子設備方面與現代西方反潛直升機存在很大差距(卡-28的電子設備中仍然大量充斥著半導體技術甚至更老的電子管技術),即使與我國研製的直-9C反潛直升機的電子設備相比,卡-28在不少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
  • 直18反潛直升機加裝這個設備 表明直9即將從航母甲板退出
    直-18反潛直升機此前圖片,可以看到沒有救生絞車最近網上出現直-18反潛直升機圖片,從相關圖片能夠看到這架直-18反潛直升機有了明顯變化,增加了一個救援絞車,可以執行搜索救援任務。-9搜索救援直升機就需要建立一套後勤保障系統,既佔據了航母寶貴的內部空間,又增加了後勤保障方面難度和費用,實際上新世紀艦載直升機發展趨勢就是多用途,一架直升機能夠執行多種任務,避免編隊、需要搭載多種多型直升機,例如美國海軍的MH-60S/R直升機就可以執行多種任務。
  • 直-20 新型直升機的艦載應用前景分析
    目前看到的直-20屬於陸軍型號,按照美軍的經驗,完全可以改為艦用。直-20是我國海軍的急需。目前我國海軍使用的艦載直升機主要有直-9、直-8及其改進型、卡-28等幾個型號,這些型號各自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之處。直-9的起飛重量過輕,剩餘載荷太少。比如反潛時,搜潛探測設備與反潛武器就不能同時掛載,活動半徑基本在50千米以內;勤務運輸時,1次只能運600-700千克物資。
  • 直-20直升機華麗亮相
    雖然直-20研發過程長問世晚,但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們也抓住機會將新時代的新技術整合進藍圖。新型複合材料的使用大幅減輕了直-20 的自重,更新型的航電系統減輕了直-20飛行員的工作強度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飛行的安全性。除作為黑鷹直升機和米-171直升機在高原地帶的替補外,直-20在其他地方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 直-18:13噸級直升機,可謂大器晚成
    直-18,是一架13噸級的直升機,脫胎於SA-321「超黃蜂」通用和運輸直升機仿製而成的直-8F100,又稱AC-313,經過了三十餘年的發展,
  • 中國 直8、直9、直10、直15、直19、直20, 直升機作戰用途
    直-8是一種13噸級大型三發多用途直升機,安裝3臺渦軸-6發動機,單臺功率1128千瓦。該機正常有效載重3噸,最大吊運重量5噸,其原型是法國SA321「超黃蜂」直升機。直-8先後發展出反潛警戒型、遠程偵察型、通用運輸型、醫療救護型、空中預警型、海上防衛型,空降搜索型等軍用型號,此外還有AC313民用型。
  • 直-20「海鷹」反潛直升機新鮮出爐,054A以上最少標配一架
    一方面是缺少大噸位驅護艦艇,另一方面重要的反潛直升機為零,仿製的直-5早就過時,自主研製的直-6、直-7又遲遲無果。所以到了7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中西方關係轉暖,陸續從法國引進「超黃蜂」、「海豚」直升機技術,並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反潛型號的拓展改進。主要就是加裝吊放聲吶以及反潛魚雷,兩款機型都有一定的進展,但問題隨之而來搭載平臺明顯無法配套。
  • 反潛型直-20直升機再次亮相,性能完全不輸美「海鷹」
    目前我國海軍進步的是非常的快,卻存在一短板,這處短板想必了解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反潛能力。目前我國的反潛主要是軍港內的地面路基反潛雷達,專職反潛打擊的護衛艦和驅逐艦,再有就是在天空中進行大面積搜尋的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巡邏機。尤其是在反潛直升機方面,不僅數量少,而且還非常的落後。
  • 直20新型號再曝光,反潛型或已裝備,海軍反潛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主要是國產的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以及引進的卡-28艦載反潛直升機兩類。但前一種由於起飛重量較小,因此航程和掛載能力也就受到了比較大的制約,特別是在執行反潛任務時,通常都需要兩架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來配合完成,由此也使得運用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反潛時的效率實際上是比較低的。
  • 直-9首飛29年「波瀾壯闊」!解放軍全能直升機還在升級突進
    圖片說明:直9A-100號機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有了直-9直升機的引進、試製、國產化及多種改型,使我國航空人初步掌握了同時代先進直升機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減少了中國直升機研製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堪稱我國直升機行業發展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轉折
  • 中國海軍直9無法反潛,直20反潛型即將服役,多年空白總算補齊
    中國海軍直9無法反潛,直20反潛型即將服役,多年空白總算補齊直9直升機是一款4噸級通用直升機,在該直升機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反潛型直9
  • 除了「黑鷹」直升機:我軍直-18和直-20,都能飛上青藏高原了
    由於航空發動機都是需要氧氣的,氧氣含量的不足,將導致直升機發動機功率下降,正常的輸出功率打個七折,已經是非常牛哄哄的發動機了。以前,我軍的直升機都是飛不上高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美關係蜜月期間,我國與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籤訂合同,購買了24架當時最先進的S-70C2「黑鷹」民用型直升機,這批直升機就駐紮在成都軍區和西藏軍區的管轄範圍內。
  • 踢館 直15和直20,哪個更適合上艦反潛?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堂主,能介紹下中歐合作研製的很漂亮的直15的情況嗎,有沒有裝備部隊,記得現代艦船有一期,曾經設想了我國新一代的三體隱身護衛艦攜帶直15反潛直升機? 圖:直15,7噸級,比5噸的直9大,比10噸的直20小,當初它首飛時還沒傳出20的消息,所以大家都覺得它應該當下一代的艦載反潛直升機用 家用電器之類,有說法叫做不大不小,用著正好。
  • 反潛型直20即將服役,老式直9不靠譜,單機無法獨立完成反潛作戰
    直9直升機是一款4噸級通用直升機,在該直升機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反潛型直9一直以來都飽受詬病。由於最大起飛重量不足,反潛型直9直升機在攜帶搜潛設備之後,就無法再攜帶多餘的攻潛彈藥。如果攜帶攻潛彈藥的話,又沒有了攜帶搜潛設備的餘力。為此,海軍單機庫艦艇一直以來都在"搜潛還是攻潛"之間做選擇題。
  • 新版直20反潛直升機曝光 可兼容反艦飛彈 未來將生產上百架
    作為一款通用直升機,直-20同時被陸海空軍寄予厚望。就拿替換這個問題來說,以前海軍裝備的反潛直升機是國產直-9和進口的Ka-28。前者雖然能自產且通用性很不錯,但只是4噸級輕型直升機,不能攜帶聲吶浮標,只能使用吊裝聲吶,具備反潛魚雷搭載能力但搭載後航程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本身底子的薄弱導致其拓展性比較弱,改進的餘地不算太大,只是在有限範圍內進行不斷的升級。
  • 中國海軍第一種實用艦載反潛直升機,上世紀90年代驅護艦唯一選擇
    人民海軍艦載直升機部隊起步雖晚,但經過這些年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國產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目前裝備有直-8、直-18、直-9、卡-27/28
  • 大國重器:各種直20先後亮相,通用直升機不再是解放軍短板
    一是空地突擊能力大幅躍升。以往,解放軍只有米171系列和直8系列運輸直升機,但這兩款直升機屬於中大型直升機,主要運輸排級戰鬥人員執行作戰任務,身寬體胖靈活性不足。特別是在青藏高原這種複雜地形環境中,中大型直升機容易發生機械故障甚至墜機事故,因此解放軍非常渴望得到一款類似於美軍的通用型直升機。
  • 真尷尬 中國反潛直升機因何不能上艦?
    艦載直升機是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一種裝備,可用於搜索或攻擊隱蔽性高的潛艇。建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海軍奉行的是近岸防禦戰略,反潛任務更多依靠獵潛艇來完成,而在反潛直升機領域一直是個空白。1975年,中國從法國訂購了一批更先進的「超黃蜂」直升機並全部交由海航部隊使用。起初引進的目的是執行彈道飛彈全程試驗打撈回收艙等重大任務。
  • 反潛直升機在茫茫大海上如何發現潛艇?有一種方法你想不到!
    ,反潛直升機近些年來,已經越來越多的受到大國海軍的青睞了。應該說,作為空中平臺來說,直升機對比反潛戰艦是有著很大的優勢了,畢竟,戰艦隻是水面偵查,而直升機是可以飛的,在更廣闊的範圍之內找尋潛艇,而且,戰艦反潛的同時,潛艇對於戰艦本身也是一種威脅,說白了,一些戰艦在發現潛艇的同時,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但是反潛直升機就不一樣了,直升機只能打潛艇,但是一般情況之下潛艇是打不到直升機的(之所以說一般情況,是因為現代的一些潛艇在魚雷管裡塞了對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