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反潛直升機「老前輩」能力有限 — 直-20漸入佳境

2021-02-06 新刀口談兵
文 | 每點新防務


雖然中國海軍這些年來拼命補交著之前幾十年的建設「欠帳」,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愣是打造出了堪比整個歐洲國家海軍規模的新艦軍團。而且這個由056A、054A、052C、052D和O55一起組成龐大海軍主力艦大軍中,涵蓋了當今國際海軍強國所擁有的所有主力艦種:輕型護衛艦、飛彈護衛艦、飛彈驅逐艦和「飛彈巡洋艦」等等。


並且每個艦種還都擁有著幾十艘同型艦,這就使我國海軍不僅一下子就擁有了最全的高質量水上作戰主力艦種,並且還保證了具有數量上的優勢! 



當然我們海軍建設成績雖然很亮眼,但我們在「反潛作戰」這一方面的劣勢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艦載反潛直升機的性能上。



當年我們從俄羅斯引進「現代」級飛彈驅逐艦項目時,因為需要艦載直升機對其裝備的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進行中繼制導,所以配套引進了俄羅斯卡-27反潛直升機的出口型號——卡-28。


可以說,當時我們引進的卡-28除執行反艦飛彈的中繼制導任務外,還可以作為一種中型反潛直升機。並且卡-28整體性能也遠遠超過同時期西方廣泛裝備的SH-3「海王」和SH-2「海妖」反潛直升機。


即使與80年代中期服役的美國最新型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相比,卡-28在一些技戰術性能上也可以「槓」一下,所以對於當時我國海軍薄弱的艦載反潛力量是一個有力補充。



因為卡-28直升機從設計一開始就定位為艦載反潛直升機,所以它的全部設計和設備配置都圍繞著反潛作戰進行,卡-28的探測系統配有「章魚」自動搜索系統。


「章魚」自動搜索系統由搜索雷達、吊放聲吶和磁異探測器組成。在實際搜潛過程中,往往是主動狀態和被動狀態配合使用:先用被動狀態探測是否有潛艇存在,一旦確定有潛艇,就改用主動工作狀態,確定其距離和方位。增加被動狀態的使用時間,縮短主動狀態的使用時間,這樣可以減少暴露的機會。



卡-28的機艙下的武器艙內可載1枚自尋的魚雷、1枚火箭助推魚雷、10枚PLAB-250-120型深水炸彈和2枚OMAB型炸彈。


另外,卡-28還安裝有自衛武器系統,包括安裝在機頭和平尾上的雷達告警接收機,裝在發動機後艙後面的紅外幹擾發射機,金屬箔/紅外彈投射器等。卡-28配備的UV-26幹擾彈箱可安裝64枚幹擾彈。



但卡-28畢竟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設計的,在雷達、電子設備方面與現代西方反潛直升機存在很大差距(卡-28的電子設備中仍然大量充斥著半導體技術甚至更老的電子管技術),即使與我國研製的直-9C反潛直升機的電子設備相比,卡-28在不少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即便卡-28初期比直-9C顯得成熟一些,但在直-9C具備了材料、動力、雷達、電子技術、聲吶雷達方面的優勢後,卡-28還因為中國海軍不再繼續引進,所以也失去了裝備規模優勢,現在已經被不斷完善的直-9C搶去了風頭,步入了自然老化退役的階段。



直-9C:中國海軍的國產艦載反潛直升機 


我國的第一代艦載反潛直升機直-9C,是中國根據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授權生產的SA365N1「海豚」直升機的國產型。


1980年,為了追趕直升機技術的世界先進水平,中國決定從法國引進80年代初剛剛完成首飛的「海豚」直升機,而且這次引進的是該型直升機的生產專利權及相關新型材料、設備等生產製造技術。


同時,法國還將向中國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協助哈爾濱飛機公司組裝生產50架SA365N(國內型號:直-9)。這項引進合同總共花費了1億多美元,在當時中國外匯儲備極為有限的情況下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



而隨著中國海軍對艦載反潛直升機的需求提升,我們開始嘗試從直-9A型開始著手將其改裝為艦載機,雖然逐步解決了直-9上艦的改裝和加裝機載電子設備,可以執行海上運輸、監視和偵查等任務,但在直-9反潛作戰能力的研製方面則進展緩慢。


後來雖然我們又引進了法國「黑豹」艦載反潛直升機,但因中國海軍在90年代面臨的反潛威脅有了很大變化,所以對反潛直升機的雷達、聲吶、武器方面的要求更高了,「黑豹」已經不能直接拿來仿製了。


於是我們只能獨立研製,可是進度較慢,導致反潛型的直-9C在1995年試飛成功後,又等了好幾年才盼來雷達、聲吶系統的研製工作達到需求標準,2004年直-9C終於設計定型並投入了小批量生產。



直-9C的旋翼系統由4片複合材料槳葉和星形柔性旋翼槳轂組成,其尾槳為涵道風扇尾槳,由一個槳轂和13片模鍛的輕合金槳葉組成。這種尾槳的優點在於尾槳佔用空間小,氣動力效率高,尾槳不易為外物所傷。


而且由於涵道尾槳空氣阻力小,因此其最大飛行速度比普通直升機要快。另外,直-9的尾梁兩側裝有平尾,平尾兩端各有一塊垂直端板,以提高飛行方向上的穩定性。



直-9C因為將KLC-1型對海搜索雷達安裝在機頭雷達罩內,而沒有安裝在機頭下方雷達罩內,這樣雖然因為機頭雷達罩的內部空間比較大,可以容納體積更大的雷達。


但缺點也很明顯,即安裝在機頭內的雷達因受到機身遮擋,不能實現360°的全方位搜索,必須依靠直升機的往復飛行。這樣不僅耗費燃料,還會縮短直升機的滯空時間,從而導致反潛作戰中「搜潛」效率大幅降低。



作為反潛直升機,直-9C必須具備反潛作戰能力。為此,直-9C 在機身兩側安裝了掛架,可掛載2枚魚-7魚雷執行反潛任務。該型魚雷是美國Mk46魚雷的國內改進發展型號,採用主/被動聲導方式,射程15公裡,長度為2.6 米,戰鬥部裝藥45公斤,由於採用了先進的OTTO動力,速度高達45節。


可見魚-7有相當強的威力。但受制於載重,直-9C只能裝備2枚,因而限制了其戰鬥力的進一步提高。而且,直-9C所採用的外掛架可掛載多種不同武器,除魚雷外,還包括輕型反艦飛彈、深水炸彈甚至磁性探測器,多用途性明顯提高。



目前,直-9C反潛直升機與英、法海軍大量裝備使用的「山貓」反潛直升機在絕大部分性能上處於同一水平,其最大不足就是無法攜帶聲納浮標,使其在擔任反潛警戒任務時存在很大欠缺。


而聲吶浮標因為可以成倍的提升反潛直升機搜潛範圍和精確定位潛艇,所以其作用對於現代反潛作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美、歐及蘇聯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在反潛直升機上裝備聲納浮標,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已經與航空吊放聲吶一同佔據了現代艦載反潛探測設備的半壁江山。


直-9C反潛直升機由於機身內部空間所限,無法同時在機艙內安裝航空吊放聲吶和聲吶浮標及其發射裝置。這就導致其作為我國海軍現役主力反潛直升機的效能,被打了極大的折扣。



未來我國的O55大驅具備了雙機庫;075兩棲攻擊艦也能攜帶更多的反潛直升機,但效率的低下是直-9C後續無法解開的「死結」。


中國海軍如果要擁有世界一流的反潛能力,那麼尋找一款直-9C反潛直升機的後續替代者,就成了當務之急。可這隨著直-20的服役,以及直-20海軍型的亮相,恐怕直-20反潛直升機的出現也將是分分鐘的事!


讓我們一起期待早一天看到我們的軍艦上出現直-20反潛直升機的身影吧!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淺談直-9反潛直升機及發展
    不過直-9C反潛直升機優點是體積小、機動靈活,適合中小艦艇搭載,缺點就是載荷航程有限,難以支持拖曳線列聲吶的遠程探測能力,所以我國海軍需要更大的國產反潛直升機。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發展第二代水面艦艇,要求應該艦具備搭載反潛直升機的能力,為此我國引進了法國SA565「黑豹」反潛直升機,它配備有較為先進的吊放聲吶、水面搜索雷達、聲吶浮標、綜合信息處理系統、都卜勒導航系統,武器為兩枚A224S反潛魚雷,利用黑豹反潛直升機,我國海軍航空兵組建第一支艦載直升機部隊。
  • 直-20「海鷹」反潛直升機新鮮出爐,054A以上最少標配一架
    一方面是缺少大噸位驅護艦艇,另一方面重要的反潛直升機為零,仿製的直-5早就過時,自主研製的直-6、直-7又遲遲無果。所以到了7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中西方關係轉暖,陸續從法國引進「超黃蜂」、「海豚」直升機技術,並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反潛型號的拓展改進。主要就是加裝吊放聲吶以及反潛魚雷,兩款機型都有一定的進展,但問題隨之而來搭載平臺明顯無法配套。
  • 中國海軍直9無法反潛,直20反潛型即將服役,多年空白總算補齊
    中國海軍直9無法反潛,直20反潛型即將服役,多年空白總算補齊直9直升機是一款4噸級通用直升機,在該直升機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反潛型直9
  • 直20新型號再曝光,反潛型或已裝備,海軍反潛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主要是國產的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以及引進的卡-28艦載反潛直升機兩類。但前一種由於起飛重量較小,因此航程和掛載能力也就受到了比較大的制約,特別是在執行反潛任務時,通常都需要兩架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來配合完成,由此也使得運用直-9C艦載反潛直升機反潛時的效率實際上是比較低的。
  • 從直-20F回顧我國反潛直升機的發展
    我國海軍即將裝備的直-20F 反潛直升機最近露面了,這種直升機被寄予厚望,它當然是055萬噸大驅的標配,052DL驅逐艦則特別為它加長了起降甲板
  • 反潛型直20即將服役,老式直9不靠譜,單機無法獨立完成反潛作戰
    直9直升機是一款4噸級通用直升機,在該直升機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反潛型直9一直以來都飽受詬病。由於最大起飛重量不足,反潛型直9直升機在攜帶搜潛設備之後,就無法再攜帶多餘的攻潛彈藥。如果攜帶攻潛彈藥的話,又沒有了攜帶搜潛設備的餘力。為此,海軍單機庫艦艇一直以來都在"搜潛還是攻潛"之間做選擇題。
  • 反潛型直-20直升機再次亮相,性能完全不輸美「海鷹」
    目前我國海軍進步的是非常的快,卻存在一短板,這處短板想必了解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反潛能力。目前我國的反潛主要是軍港內的地面路基反潛雷達,專職反潛打擊的護衛艦和驅逐艦,再有就是在天空中進行大面積搜尋的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巡邏機。尤其是在反潛直升機方面,不僅數量少,而且還非常的落後。
  • 新版直20反潛直升機曝光 可兼容反艦飛彈 未來將生產上百架
    作為一款通用直升機,直-20同時被陸海空軍寄予厚望。關於海軍直-20的產量,這恐怕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因為海軍具備反潛能力的通用型艦載直升機的缺口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除了需要對缺口進行補充,還要對老的艦載直升機機型替換。
  • 直-20直升機華麗亮相
    雖然直-20研發過程長問世晚,但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們也抓住機會將新時代的新技術整合進藍圖。新型複合材料的使用大幅減輕了直-20 的自重,更新型的航電系統減輕了直-20飛行員的工作強度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飛行的安全性。除作為黑鷹直升機和米-171直升機在高原地帶的替補外,直-20在其他地方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 直-20 新型直升機的艦載應用前景分析
    目前看到的直-20屬於陸軍型號,按照美軍的經驗,完全可以改為艦用。直-20是我國海軍的急需。目前我國海軍使用的艦載直升機主要有直-9、直-8及其改進型、卡-28等幾個型號,這些型號各自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之處。直-9的起飛重量過輕,剩餘載荷太少。比如反潛時,搜潛探測設備與反潛武器就不能同時掛載,活動半徑基本在50千米以內;勤務運輸時,1次只能運600-700千克物資。
  • 直18反潛直升機加裝這個設備 表明直9即將從航母甲板退出
    從亞丁灣護航經驗來看,直9遠洋能力相對不足從相關資料來看,此前中國海軍航母艦載直升機包括直-18和直-9兩個系列,其中直-18主要執行反潛、預警、運輸等任務,直-9專職搜索救援,這樣就造成航空母艦上面直升機型號偏多,為了少數直
  • 直20海軍型終於上艦?055迎來最佳搭檔!可同時搭載兩架
    直20海軍型終於上艦,和陸基直20有何區別?本期視頻就來聊一聊直20海軍型直升機。有觀點,有態度。
  • 外掛兩枚飛彈氣場直逼直20:這才是我們曾經想要的海軍直升機
    氣場直逼直20,歐洲多用途直升機也符合我海軍艦載直升機的需求,但是在直20海軍版出現之後,我們有了新的目標!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85期 獨家首發)海軍通用直升機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歐洲的後艙坡道模式,另一種就是西科斯基的海鷹模式。後艙坡道式顧名思義就是在後面能開的,有一個小坡放下,有點像兩廂車中的掀背造型,看來歐洲人比較喜歡該模式。另一種是海鷹模式,沒有後艙坡道。
  • 055型飛彈驅逐艦反潛能力有多強?
    雖然055型飛彈驅逐艦的設計將防空能力置於最重要的地位,但同時,055驅逐艦的反潛能力也很強。055型飛彈驅逐艦裝備有先進的水聲設施和拖曳聲吶、威力強大的火箭深彈裝置,還可滿足反潛型艦載直升機的上艦搭載條件,從而也可以進一步拓展其執行任務範圍和使用空間。
  • 加長型052D驅逐艦服役首次亮相 — 海軍艦載直升機進入直-20時代
    受到當時海軍艦載直升機裝備影響,052系列驅逐艦直升機起降甲板尺寸較小,大中型艦載直升機起降難度較大,影響了艦艇作戰效能。隨著國產直-20艦載反潛直升機研製成功,它的尺寸比海軍現役直-9艦載直升機要大的多,國產水面艦艇這個缺點更加突出。海軍要求國產水面艦艇加長直升機起降甲板,以便方便直-20艦載直升機起降,這就是052D加長型發展背景。
  • 踢館 直15和直20,哪個更適合上艦反潛?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堂主,能介紹下中歐合作研製的很漂亮的直15的情況嗎,有沒有裝備部隊,記得現代艦船有一期,曾經設想了我國新一代的三體隱身護衛艦攜帶直15反潛直升機? 圖:直15,7噸級,比5噸的直9大,比10噸的直20小,當初它首飛時還沒傳出20的消息,所以大家都覺得它應該當下一代的艦載反潛直升機用 家用電器之類,有說法叫做不大不小,用著正好。
  • 其實它的反潛能力壓倒日本「出雲」號!
    而由於我軍反潛作戰能力建設從歷史上看比較薄弱,目前服役的幾款驅護艦,除055型大型驅逐艦外,大都存在艦載直升機運用能力不足,航空反潛作戰能力薄弱的弱點。譬如052C/D型驅逐艦,由於機庫甲板尺寸設計不足,目前僅能搭載直-9輕型反潛直升機或卡-28反潛直升機,不能搭載直-20中型反潛/運輸直升機(目前僅有後期的052DL可搭載直-20),而054A型護衛艦目前主要也是以搭載直-9輕型反潛直升機為主,這種輕型反潛直升機航程和滯空時間有限,同時限於載荷有限無法同時裝備完善的搜潛和獵潛裝備,無法很好地實現搜/獵一體。
  • 中國海軍第一種實用艦載反潛直升機,上世紀90年代驅護艦唯一選擇
    中國在1985年從法國購買了5-6套HS-12輕型直升機吊放聲吶和相關型號處理設備,這些設備被用於改裝中國海軍當時唯一可以在艦船上起降的直升機SA321Ja「超黃蜂」。一共有4到5架超黃蜂直升機進行了反潛改裝,裝備了法國進口的ORB-32WAS對海搜索雷達,HS-12聲吶,以及兩枚義大利生產的A244S輕型空射反潛魚雷,具備了初步航空反潛能力。
  • 直20艦載型撩開神秘面紗!全尺寸模型上艦與055匹配測試
    海鷹直升機尾輪就要強壯的多直-20艦載直升機裝備055型驅艦之後,將會有效提高055型驅逐艦作戰能力。海軍現役卡-28反潛直升機反潛系統和設備比較落後,搭載反潛武器數量有限,難以對抗國外現代化攻擊核潛艇。
  • 直-20艦載型已出現,為何中國還要造直-9D?未來還將共存十年
    雖然其還沒有正式亮相,但外界已經對其相當熟悉,預計其將很快甚至有可能已初步列裝海軍,中國海軍艦載直升機發展將邁出全新一大步,意義非常重大。一般來說,新裝備的入役往往意味著舊裝備的退役,因此很多人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艦載版直-20的列裝到位,將逐步取代現有的直-9C/D、卡-28兩款艦載直升機。後兩者至今仍然是中國全部驅逐艦、護衛艦的絕對主力艦載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