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下!大功率雷射二極體,可降低金屬3D列印的殘餘應力!

2021-02-08 博科園

在3D列印中,由於加熱材料的膨脹和冷材料的收縮,殘餘應力會在列印過程中在零件中累積,產生的力會使零件變形,並導致裂紋,使零件變弱或撕成碎片,尤其是在金屬中。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雷射二極體來解決這個問題。二極體是從LLNL國家點火裝置(NIF)中借來的大功率雷射器,在建造過程中快速加熱列印層,其研究成功發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

通過使研究人員能夠降低溫度梯度(冷熱極值之差)和控制冷卻速度,該技術將金屬3D列印測試部件的有效殘餘應力降低了90%。論文的第一作者約翰·羅林(John Roehling)說:在金屬領域,真的很難克服這些壓力,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試圖改變掃描策略來重新分配殘餘應力,但基本方法是在構建部件時消除它們,這樣就不會有任何這些問題。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殘餘應力,使其在構建過程中不再出現部件故障。

為了研究,LLNL的工程師和共同第一作者Will Smith用316L不鏽鋼用雷射粉末熔床(LPBF)工藝建造了小型橋梁狀結構。先讓每一層固化,然後用二極體照亮表面,一開始是全功率,然後在20秒內迅速降低強度。結果就像把零件放在每一層之後的爐子裡,因為表面溫度達到了大約1000攝氏度(1832華氏度)。成品的腿很粗,懸垂部分很薄,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切斷其中一條腿,分析較弱的懸垂部分移動了多少。

來測量殘餘應力減輕了多少,當使用二極體時,橋不再偏轉。製造這些部件與普通金屬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類似,但該研究的機器創新之處在於,使用了二次雷射,它投射到更大的區域,然後對部件進行後加熱——它會迅速升高溫度,然後以可控的方式慢慢冷卻。當使用二極體時,發現有減少殘餘應力的趨勢,這與傳統上在烤箱中退火零件的做法相比較。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也顯示了技術是多麼有效。該方法是之前一個項目的一個分支。

在該項目中,雷射二極體(開發用於在NIF中平滑雷射)被用於一次3d列印整個金屬層。這種方法優於其他降低金屬零件殘餘應力的常用方法,如改變掃描策略或使用加熱構建板。因為這種方法是從頂部加熱的,所以零件的高度沒有限制。研究人員下一步將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將注意力轉向增加每加熱循環的層數,看看他們是否能在相同程度上減少殘餘應力,嘗試更複雜的零件,並使用更多的定量技術,以獲得對過程更深入的了解。這項技術可以擴大規模。

因為目前只是在一個相對較小的領域進行規劃,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通過增加更多的二極體雷射器,可以增加更多的加熱面積,如果有人想把它集成到一個列印面積更大的系統中。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將探索控制鈦合金(Ti64)的相變。通常,當使用Ti64構建時,相變會導致金屬變得非常脆弱,導致部件開裂。如果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緩慢冷卻零件來避免這種轉變,就能使材料的延展性達到航空航天標準。

博科園|研究/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參考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DOI: 10.1016/j.addma.2019.05.009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3D列印原理|金屬篇
    金屬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下面,小編帶大家分享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NPJ(Nano Particle Jetting)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最新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
  • 金屬3D列印技術及專用粉末的研究
    LENS是在雷射熔覆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金屬零件3D列印技術。採用中、大功率雷射熔化同步供給的金屬粉末,按照預設軌跡逐層沉積在基板上,最終形成金屬零件。翹曲變形是由於SLM成型過程中存在的熱應力超過材料的強度,發生塑性變形引起,由於殘餘應力的測量比較困難,目前對 SLM工藝的翹曲變形的研究主要是採用有限元方法進行,然後通過實驗驗證模擬結果的可靠性。
  • 難熔金屬製成的PBF 3D 列印零部件面面觀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使用難熔金屬進行3D列印是充滿挑戰的,特別是像鎢、鉻、錸這類熔點很高的金屬,更別提納米級粉末顆粒了。
  • 殘餘應力專題——銑削和噴丸工藝對TC4鈦合金殘餘應力和半高寬的影響
    殘餘應力測試採用側傾的sin2ψ-Δd法。在測試殘餘應力場分布時,採用殘餘應力測試與化學減薄交替進行的方法。MC工藝加工後殘餘應力的數值一直都比較小,基本處於-60MPa~60MPa之間。MD工藝殘餘應力峰值處於表面,達到-250MPa,隨著深度的增加,殘餘應力數值迅速降低,深度為30μm~80μm之間時殘餘應力數值在-60MPa~0之間。
  • 仿真優化火箭發動機 3D 列印製造工藝
    由於這些優點,雷射粉末床熔融可用於多個領域的製造加工,包括航空航天、汽車和醫療行業。此外,在牙科應用和珠寶製作中也很常見。但是,雷射粉末床熔融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一方面,該過程涉及高度局部雷射加熱,導致材料產生較大的熱梯度。在製造零件時,熱梯度會在材料層中產生殘餘熱應力和變形。如果殘餘變形過大,則可能導致機器的塗覆機組件堵塞,從而終止整個製造過程。
  • 案例 l 高效且輕巧的金屬3D列印槍口抑制器
    槍口抑制器屬於內部結構複雜的產品,設計優化難度大,而3D列印技術為抑制器設計優化打開了新空間。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紐西蘭一家3D列印企業通過3D列印技術為國防機構生產槍口抑制器,最近該公司獲得了保密批准,對外披露了3D列印抑制器的少量信息。
  • 美國空軍高強鋼3D列印金屬粉末,中國可以買到了
    金屬3D列印粉末要達到軍用武器級別,性能要求高。Harger採用了SLM選擇性雷射燒結金屬3D列印技術,她說「為了確定AF-9628可以列印,我們對粉末的形狀和大小進行了表徵,並確定了它和熔化和篩分的關係。」
  • 高功率13KW動態光束雷射器,CBC金屬3D列印速度可快1000倍
    這種新型金屬3D列印技術的可行性一旦得到應用,將會在3D列印行業掀起一場革命,它會為大批量增材製造金屬零部件鋪平道路。△雷射增材製造據悉,這家研究所的裝置重點在於一個高功率的13KW "動態光束雷射器",它能夠迅速產生不同的能量分布模式,並精確地列印出極為複雜的材料。
  • 3D列印的分類
    根據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可大致將 3D列印技術分為金屬材料的 3D列印和非金屬材料的 3D列印。按照列印技術的特點,3D 列印又可分為選擇性雷射熔化成型(SLM)、選擇性雷射燒結成型(SLS)、雷射直接燒結技術(DMLS)、電子束熔化技術(EBM)、熔融沉積式成型(FDM)、選擇性熱燒結(SHS)、立體平板印刷(SLA)、數字光處理(DLP)、三維列印技術(3DP)、及細胞繪圖列印(CBP)等。
  • 3d列印的原理及三種常見的技術類型!
    其實,3d列印就是應用三種主流(常見)的技術類型。一、3d列印簡介所謂的3d列印就是『三維列印』,目前我們接觸比較多的,都是二維列印(或稱『平面列印』),就是將不同顏色的粉墨或其他材質打在或印在平面上。
  • 熱等靜壓使3D列印金屬模型後處理將迎來新高度
    HIP機器主要用於3D列印金屬部件的後處理環節,以保障其儘可能順利地通過質量測試。FIT AG執行長Carl Fruth解釋說:「我們已經評估了250名國際工業客戶五年的質量要求,而HIP則是許多質量問題的答案。通過結合AM和HPHT可以實現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毫無疑問,我們的客戶將受益於這種夥伴關係。
  • 安全準則分享:3D列印線材、金屬粉末、光敏樹脂
    >金屬粉末3D列印安全規則金屬粉末規定首先指出,應避免呼吸和皮膚接觸金屬粉末,用戶應注意靜電引起的火災或爆炸的風險。金屬PBF粉末床3D印表機使用高功率的雷射來熔化粉末顆粒,用戶也應注意避免接觸這些粉末顆粒。根據準則,3D列印應在有HEPA過濾器的負壓區進行。還應該配有滅火器,以防發生火災。
  • 金屬3D列印技術前沿:尺寸、精度、效率和材料
    下面是現場速記: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金屬3D列印技術前沿,這兩天的主題大都關於增材製造,增材製造有很多種技術,很多專家都講了很多,我就不一一展開了,我們只聚焦在金屬增材製造方面。金屬增材製造目前來講主要是以雷射電子束為主,可分為鋪粉方式、粉末床方式、以及送粉方式,而電子束也分為送粉和鋪粉兩種方式。
  • 直觀動圖,秒懂3D列印原理!
    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下面跟大家分享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6.NPJ(Nano Particle Jetting)NPJ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最新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5倍,且具有優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40張動圖秒懂十大3D列印原理
    表面處理金屬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下面跟大家分享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6.NPJ(Nano Particle Jetting)NPJ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最新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5倍,且具有優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3D列印原理,只需40張高清動圖秒懂!
    NPJ(Nano Particle Jetting)NPJ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5倍,且具有優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7.
  • 秒懂3D列印原理!
    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下面跟大家分享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6.NPJ(Nano Particle Jetting)NPJ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最新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5倍,且具有優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搞懂3D列印原理看這些動圖就可以了!
    沒關係,本篇文章為大家整理十大3D列印技術,用動圖的方式生動呈現出其原理,讓你快速了解3D列印是怎麼回事。文中,給大家分享的是3D列印原理高分子篇和金屬篇,主要介紹SLA、CLIP、3DP、PolyJet、FDM五大技術,以及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
  • 三分鐘了解3D列印技術
    3D印表機技術是以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3d列印技術的發展、應用和優點。定義3d列印技術是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多層列印方式,來構造零物件。
  • 詳解應力腐蝕
    (拉應力)和腐蝕介質的聯合作用下,將出現低於材料強度極限的脆性開裂現象,導致設備和零件失效,這種現象稱為應力腐蝕開裂(簡稱SCC)。,它在極低的負荷應力下也能產生開裂;它與單純由腐蝕引起的開裂也不同,腐蝕性極弱的介質也能引起應力腐蝕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