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70採用了60年代非常科幻的乘波體外形設計,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快的戰略轟炸機,而且在所有能夠飛到3馬赫的航空器中,「女武神」是最大最重的那個,其249噸的最大起飛重量遠遠超出了黑鳥偵察機的78噸,但同60年代誕生的眾多充滿黑科技的軍工產品一樣,其缺點與優點同樣明顯。
XB70是最大的3倍音速航空器
XB70的缺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五點:
一,其彈射座艙技術不成熟。為了能在高空高速狀態下安全彈射,XB70採用了彈射座艙,彈射座艙是指能與航空器分離並實現安全救生的座艙。主要用於飛機的高空高速彈射救生。彈射座艙為氣密加壓艙,可以避免飛行員受到高速氣流的衝擊和外界低壓和低溫的傷害。XB70的彈射座艙理論上可在3380公裡/小時,即2.76馬赫的速度和27500米的高度以下安全彈射。但這種彈射座艙操作複雜,且重達453公斤,可靠性和反應能力不如SR-71黑鳥偵察機的彈射座椅與全套增壓服的組合。
XB70的彈射座艙
二,雷達反射面巨大,戰場生存能力差。XB70設計年代太早,幾乎沒有隱形方面的考慮,尤其是三角翼下方的兩個直通式方形進氣口非常巨大,可供一般人直腰走進,雷達反射非常強烈,使得XB70的RCS高達100平方米,遠遠大於美軍後來的B1轟炸機。偏偏XB70高空高速的基本設計又讓它後掠65.5度的三角翼薄如蟬翼,根本不適合低空突防,這極大削弱了它在現代戰場條件下的生存能力。1960年U2偵察機被擊落,讓XB70的這個缺陷被充分暴露。
XB70巨大的進氣口
三,其不鏽鋼蜂窩結構的強度不能滿足需要。由於當時美國的鈦合金技術不成熟,XB70的機身用了兩層不鏽鋼夾一層蜂窩狀材料的結構,這種結構佔到了全機的70%,其理論強度與實心鋼差不多,同時又有良好的隔熱性,能使氣動磨擦產生的高熱保持在飛機表面而不會傳遞到內部。這種結構雖然解決了氣動加熱導致內部溫度過高的難題,但後來被證明強度不足。1號機就因為前期結構不合格延期了3年才首飛,但在一次飛2.58馬赫時,一塊蜂窩結構的表皮突然脫落,被吸進了右邊進氣道,直接導致4臺發動機熄火。
四,XB70超忽想像的貴。它在60年代就已經達到了7.5億美元一架,要知道美國61年服役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造價也才4.5億美元,都說B2貴,但它在XB70面前其實「寒酸」的很,因為買一架XB70的錢都夠買3架B2了。
B2的價格對比XB70已經很良心了
而且,不但買起來貴,用起來也貴。XB-70裝備6臺通用公司的YJ93-GE-3渦噴發動機,經過計算,如果它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每小時的平均耗油量超過54噸,也就是每臺發動機每小時需要喝掉9噸燃油。
XB70的六臺發動機
最後,XB70本身是一種轟炸機,但它的高空高速與當時的投彈轟炸之間存在著無法解決的矛盾。在2萬米的高空投核彈時,其誤差高達1500米,這個誤差遠遠高於洲際飛彈300~500米的精度,而且解決3馬赫條件下開艙投彈時的穩定性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總之,XB看似滿身高大上的黑科技,實則渾身毛病,且又貴又不好用,只造了兩架就完全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