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在天上的黑科技:瘋狂的「野牛」——米亞4轟炸機

2021-02-08 戰略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波茨坦會議上,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就向蘇聯最高統帥史達林表示:我們已經造出了原子彈,它是人類史上迄今為止威力最大的炸彈。杜魯門原本指望史達林作出什麼過激反應,誰知道他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希望能將它儘快用來對付日本人。事實上史達林表面看似內心毫無波動,其實暗地裡早已安排了一大堆蘇聯間諜探測原子彈情報,甚至策反了一大堆參與原子彈研發的美國科學家。待到廣島長崎吃了兩顆原子彈受到毀滅性打擊之後,全世界都算認清楚了核武器的威力。

B-47轟炸機

  在冷戰開始,西方跟蘇聯正式撕破臉之後,蘇聯的鋼鐵洪流雖說是北約在西歐地面部隊的噩夢,然而西方在空軍,尤其是遠程戰略航空兵上對蘇聯擁有著壓倒性優勢。當時美國的康維爾B-36「和平締造者」螺旋槳轟炸機、波音公司的B-47「同溫層噴氣」噴氣式轟炸機,加上英國的「3V」(勇士、火神、勝利者)戰略轟炸機無一不對蘇聯的大城市構成嚴重威脅,而蘇聯此時用來投放核武器的載具只有仿製自B-29轟炸機的圖-4轟炸機,性能上處於被碾壓的態勢。

米亞-4轟炸機

  蘇聯此時急需一款遠程戰略轟炸機來達到與西方的戰略均勢,於是蘇聯航空天才米亞西舍夫的噴氣式轟炸機方案脫穎而出(另一位蘇聯航空大師圖波列夫卻一直對噴氣式飛機持有懷疑態度,但是米亞西舍夫贏得了蘇聯高層的認可),它就是著名的「野牛」——米亞-4戰略轟炸機。

  米亞-4轟炸機基本型全長47.2米,翼展50.48米。改進型號長達到了50.48米,翼展51.82米。整機高度度為11.3米。在動力系統方面,由4臺強勁的AM-3A渦噴發動機為其提供高達340千牛的澎湃動力,這讓它的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了947公裡每小時,實用升限達11000米。在續航力上,米亞-4的最大航程可以達到8100公裡(說起來讓人汗顏,我國轟-6K的航程大概也就這個數),作戰半徑達3556公裡(這個距離完全可以對法國發動核打擊)。

米亞-4轟炸機

  在武器系統上,米亞-4可以攜帶總重量達到12噸的航空炸彈(也挺令人汗顏,這恰好也是我國轟-6K的最大載彈量),並且可以掛載核彈。其機腹下還可以掛載攜帶核裝藥魚雷,在RBP-4投彈引導雷達的導引下,其轟炸精度也足以與西方轟炸機媲美。

  1954年5月1日的紅場閱兵上,米亞-4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當時周圍護航的一票米格跟它比起來簡直就像個玩具一樣。鋪天蓋地的米亞-4遮蔽了天空,震驚了在場所有的西方記者,它們甚至認為蘇聯的核打擊能力當時已經與美國相當!其實這是赫魯雪夫玩的一個把戲,他只是用少量米亞-4反覆通場造成了蘇聯已經裝備大量米亞-4的假象。

米亞-4雄姿

  然而米亞-4耗油量驚人並且航程依然沒有滿足蘇聯的戰略需求,在服役不久後其主力地位就被圖-95轟炸機所取代。如今的米亞-4還躺在莫斯科的莫尼諾中央紅軍博物館中,無聲訴說著那個打了雞血年代的歷史!

相關焦點

  • 蘇聯失敗的超級戰錘——米亞4戰略轟炸機
    蘇聯也開始研製自己的全新戰略轟炸機,其中一條線是發展至今的圖95,另一條就是相對遜色的米亞4。正因為此,米亞4更為粗野,圖16顯得頗為秀氣。蘇聯將米亞4稱之為戰錘,西方則叫做野牛,西方將冷戰早期蘇聯的很多轟炸機都稱作動物,比如圖16叫做獾,圖95叫做熊。
  • 2017莫斯科航展有架肚子大了的飛機:米亞4氣體運輸機
    2017年莫斯科航展上,有很多有意思的飛機,比如今天說到的米亞4氣體運輸機。    米亞4本來是蘇聯戰後第二代戰略轟炸機。在50年代,蘇聯成功研發了原子彈,實現了核平衡。  但原子彈的載體上,蘇聯仍然大大落後西方。
  • 不得意的傑作,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米亞-4「野牛」
    畢竟當時蘇聯空軍中只有在美國B-29戰略轟炸機改進而來的圖-4轟炸機。隨著噴氣式轟炸機的問世,圖-4這種戰略轟炸機就顯得比較落後了,為了能夠追上美國的腳步,就開始研製噴氣式戰略轟炸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米亞-4戰略轟炸機才得以問世。
  • 紅色空軍的速度怪獸,米亞西舍夫M-50「野蠻人」超音速轟炸機(上)
    直到七年後,當M-50A轟炸機成為莫斯科附近莫尼諾航空博物館的一件展品時,關於該機的秘密才被揭露。圖西諾機場上空的M-50A  M-50的歷史始於上世紀50年代,在這個人類瘋狂追逐超音速性能的年代,不僅所有新設計的戰鬥機被要求能超音速飛行,戰略轟炸機也是如此。
  • 飛在空中的「野牛」M-4:蘇聯第一型噴氣式戰略轟戰機
    提到「野牛」,很多都認為是氣墊船。但是,蘇聯還有一款戰略轟炸機也叫「野牛」。
  • 隱真示假,虛實兼備,米亞-4紅場閱兵把老美玩兒的團團轉
    在1954年的紅場閱兵上,蘇聯就展出了機型碩大的米亞-4「野牛」戰略轟炸機,其巨大的航程和載彈量,足以擔當起戰略威懾的重任。而一架又一架米亞-4編隊從紅場上空飛過,給了在場的美國軍官和媒體巨大的震撼,當時美國駐蘇聯軍官泰勒推算,這樣神秘的大型噴氣式轟炸機,蘇聯足足有1000架……而且能夠跨越大西洋飛行,只需一兩個架次就可以炸平美國。
  • 納粹德國黑科技——Ho-229戰鬥轟炸機
    納粹德國的黑科技,人類歷史上界第一種無尾飛翼布局的飛機。德國Ho-229試驗戰鬥轟炸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它的外形和性能即使在當今也相當前衛,也是納粹德國的末日奇蹟武器設計之 一。該機由霍頓兄弟設計,金屬和木材混合結構,由戈塔機車廠負責製造和試驗。 Ho-229共有三架原型機,其中第一架為無動力滑翔機,僅用於氣動驗證和研究,德國戰敗後被燒毀。
  • 圖波列夫一生最得意作品是圖95轟炸機?其實是他兒子小圖!
    圖-4問世後,蘇聯著手打造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眾望所歸,此項目依然非老圖莫屬。於是兩種不同動力的戰略轟炸機同時問世: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米亞-4「野牛」轟炸機,以及採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圖-95「熊」轟炸機。
  • 踢館 | 核動力飛彈、環球打擊飛彈,戰鬥民族有這麼黑科技?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問:作為資深俄黑,堂主怎麼評價普京大帝在2018年國情諮文上曝光的南極飛彈、核動力飛彈還有高超音速飛彈? 唉……堂主真不是,都是被你們冤枉的……反正不管堂主怎麼說,最終都會被歸到俄黑上去。俗話說「天欲使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 米格-25的「鋼鐵傳奇」:一架戰機演繹出「戰鬥民族」的國家性格
    這兩款戰機都可謂絕非善類,前者作為一款數倍於音速的超高速偵察機而集中了當時大量的「黑科技」於一身。接觸過《使命召喚7:黑色行動》這款遊戲的朋友大概會對該型偵察機有印象。除高顏值之外,它更有與之相稱的實力,作為B-52轟炸機的繼任者,她基本稱得上是當時最先進,最龐大同時也是最快的轟炸機。兩種軍機的最高速度同樣可達3馬赫,此時面對唯快不破的「黑白無常」二鬼拍門,整個紅色陣營空軍飛行員們的驚愕感可想而知。那是一個堪稱瘋狂的年代,雙方都竭盡全力,為了讓己方的飛行器達到最快速度而不惜一切代價!
  • 美國天上的黑科技:X-29
    再有一個值得一提的黑科技那就是X-29的靜不穩定性。時至今日,X-29依然是人類歷史上靜不穩定性最大的飛機。這樣的設計需要極強的數字電傳操控作靠山,而X-29配備了三套數字電傳系統,同時再配備了三套備用的模擬電傳系統。任何一套設備的失靈都會有備用的自動頂上,而六套全失靈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得不說,X-29的控制系統放在今天也是一流的,還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
  • 第888章 紅場閱兵(4)
    中國的戰車方隊駛過受閱臺後,就是蘇維埃武裝力量的火炮方隊,同時,飛機編隊也開始飛過紅場的上空,首先通過紅場上空的戰鬥機,第一編組是由九個戰鬥機編隊,每個編隊4架的米格19組成的,緊隨其後的是同樣數量的米格17和米格15,在戰鬥機編隊飛過天空後,就是由9架米亞-4重型轟炸機組成的轟炸機編隊,看到這雄壯的飛機編隊飛躍頭頂,站在受閱臺上的各國領導人都紛紛揮動著帽子致意。
  • 行走地理 | 奧伊米亞康
    西伯利亞地區,有一個地方,一群戰鬥民族中的勇士們,在零下60度的環境裡,生活地怡然自得。西伯利亞冷?
  • 粗暴黑科技:螺旋槳動力的安22載重比伊爾76還大
    這款發動機有點熟悉啊,嗯嗯,就是圖-95轟炸機同款啊。共軸反轉的渦槳設計能夠賦予安-22極佳的簡易機場起降能力,這一點在後來數次馳援非洲戰場的行動中獲得了充分的肯定。擼主看後就笑了,呵呵,蘇聯這麼有戰鬥稟性的種族真的很在乎「經濟性」和「安全性」麼?特麼米格-25還在天上飛了那麼久呢,哪有一點在乎「經濟性」和「安全性」啊……其實蘇聯就是還不滿足安-22的尺寸麼,因為1971年偉大的安-124開始研製了。
  • 第三帝國的末日武器,隱身轟炸機鼻祖,Ho229噴氣戰鬥轟炸機
    當然在眾多擁有超前思維的黑科技中,大多數還是隨著德國的覆滅而不了了之了,今天的主角Ho229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遊戲中的Ho229轟炸機  說Ho229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無尾飛翼式布局,其實這種布局概念早在一戰之前就有了,不過當時的作戰飛機還都是雙翼機,無尾飛翼式布局複雜的氣動原理,光靠飛行員手拉腳蹬肯定是不夠用的。
  • 為什麼「野牛」氣墊船隻引進4艘就不再發展?成也太大敗也太大
    其實「野牛」是成也「太大」敗也「太大」,況且「野牛」的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國實際只有2艘烏克蘭原裝「野牛」和2艘自製「野牛」,一共4艘。從下面這圖確實能看出「野牛」夠大,那個步戰車顯得是多麼「渺小」「野牛」級氣墊船的正式代號為12322型氣墊登陸艦,排水量達到550噸,是世界上現役噸位最大、運輸能力最強的氣墊船。
  • 戰鬥民族養成記|俄羅斯艦隊的鼻祖
    ▲ 《俄羅斯艦隊之祖》 /米亞索耶多夫,格裡高利·格裡高利耶維奇(Мясоедов, Григор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Дедушка русского флота「 ,1871 г.)本系列往期連結:戰鬥民族養成記|彼得大帝是個私生子?戰鬥民族養成記|俄羅斯人是怎樣選沙皇的戰鬥民族養成記|動蕩時代(三)——你知道紅場上這尊著名的旅遊打卡雕像和動蕩年代有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