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野牛」氣墊船隻引進4艘就不再發展?成也太大敗也太大

2021-02-23 大小車世界

中國在前幾年引進了2艘「野牛」並成功國產,但是仿佛後來沒有動靜了,也沒有再繼續發展。其實「野牛」是成也「太大」敗也「太大」,況且「野牛」的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國實際只有2艘烏克蘭原裝「野牛」和2艘自製「野牛」,一共4艘。從下面這圖確實能看出「野牛」夠大,那個步戰車顯得是多麼「渺小」

「野牛」級氣墊船的正式代號為12322型氣墊登陸艦,排水量達到550噸,是世界上現役噸位最大、運輸能力最強的氣墊船。其裝載量可以保證3輛50噸級主戰坦克或300名以上的士兵進行搶灘登陸,3臺UGT6000推進燃氣輪機和2臺UGT6000舉升燃氣輪機使其擁有最大超過60節的航速(超過100公裡/小時)。「野牛」的出現極大保障了蘇聯在黑海地區的兩棲作戰能力,可以不依賴登陸艦直接用氣墊船將兵力投送到黑海沿岸。下圖為各型現役的氣墊登陸艇/船對比,最上面的「賊鷗」就是「野牛」

作為一款超大型氣墊船,島嶼眾多的中國自然也把眼光放到他的身上,特別是面對時局複雜的海峽和南海問題。「野牛」自身300海裡(560公裡)的航程足夠由大陸沿岸出發往返海峽,有海南出發最遠可以抵達西沙群島(越南爭議),數艘配合單次可以高速投送一個兩棲營的兵力。2009年,中國與烏克蘭達成協議引進2艘原裝「野牛」並進行技術轉讓,2013年5月首艇抵達中國,2014年3月二號艇抵達中國,而中國自行建造的2艘也由黃埔造船廠建造。

但是為什麼只有4艘就不再繼續建造了,開頭我說「野牛」是成也「太大」敗也「太大」,巨大的體積即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考慮到「野牛」的艦長達到56米,寬也達到22米,超過世界上任何兩棲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的承載能力,所以實際上「野牛」只能獨立出動,活動範圍也只是300海裡(配合半潛船)。而且單獨出動面對方強大的火力是否能夠壓制還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野牛」只有2門630近防炮和2座多管火箭發射裝置。下圖為2萬噸級的868型半潛船搭載「野牛」

與「野牛」相對應的就是726A型氣墊船,從噸位和投送能力來看726A只有「野牛」的三分之一,一次只能搭載1輛主戰坦克。但是726A能適應我國071型船塢登陸艦和075型兩棲攻擊艦,可以隨大型兩棲作戰編隊達到任何作戰地域,不受300海裡的活動範圍限制。而且強大的兩棲攻擊艦編隊可以動用海空火力對登陸地域實施強大的海空火力壓制,保證兩棲登陸的順利進行。我國目前擁有8艘071型,每艘可以攜帶4艘726A,也就是說實際投送能力比1艘「野牛」還要強大。從這個角度考慮,其實726A的適應性遠遠比「野牛」要強,實用性和活動範圍都是比「野牛」適合中國海軍的。

回來再說一下UGT6000型燃氣輪機,除了「野牛」之外中國的726型氣墊船也是用的UGT6000型燃氣輪機。這種燃氣輪機的原型是蘇聯Tu-95型戰略轟炸機使用的NK-12航空渦槳發動機,單臺功率達到1萬馬力。但是5臺笨重的UGT6000推動龐大的「野牛」還可以,安裝在較小726上卻佔用巨大的空間並產生極大的噪聲和震動,所以726型氣墊船實際只建造了區區2艘就因為發動機暫停了,因為當時中國還沒有同類產品。直到中國在以WS-10「太行」核心機基礎上研發的QC-70成功後才得以繼續發展726並成命名為現在的726A。

相關焦點

  • 我國從烏克蘭重金引進的野牛級登陸艇,為何建造4艘後就停了
    然而讓人費解的是,我國在引進相關技術後,卻並沒有大批量的建造,這是為什麼呢?而就是這樣一艘十分全能的登陸艦艇,我國僅建造4艘以後就停止了建造,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都在惋惜,認為這錢是百花了,其實並非如此,首先來說,當年我國引進野牛級登陸艇的同時,也建造了大量的022型飛彈艇,這兩種武器都十分擅長近海作戰,而且成本相對較低,在當時完全是應急的產物,然而時過境遷,我國海軍的發展速度極快,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作戰經驗豐富的遠洋艦隊,像野牛級登陸艇和022型飛彈艇這樣的近岸作戰艦艇,已經不符合我國海軍的發展方向了,自然也就適量的停止建造了。
  • 當年中國花大價錢引進的「野牛」氣墊床,現在怎麼沒有消息了
    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氣墊床叫「歐洲野牛」,它是同類型中體型最大的,它的排水量可以達到550噸,可以攜帶36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者三輛T-80重型坦克,這是一般氣墊船所不能夠達到的,它還自己攜帶兩挺AK630艦炮,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 氣墊船只有野牛好?— 我們的野馬更好用,搭載一輛96A不成問題
    我國目前只有4艘野牛級氣墊船氣墊船是一種登陸作戰的利器,氣墊船可以利用高於大氣壓的空氣,在船底與水面之間形成一層氣墊,使部分船體甚至是整個船體脫離水面,以此獲得極高的航行速度。氣墊船除了航行速度快,還具有載重大、機動靈活的特點,是一種非常適合近海登陸作戰的艦艇。我國對兩棲作戰裝備有較大的實際需求,因此早在2009年就引進了「野牛」級氣墊船, 「野牛」 級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氣墊船,滿載排水量達550噸,引進級的同時我國還連同技術一塊搬了過來,並且在國內生產了2艘。不過截止到目前,我國加上自己生產的兩艘一共也僅裝備了4艘。
  • 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巨型氣墊船,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
    前一陣有網友詢問,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氣墊船,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了?
  • 當年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氣墊船,為何只造了4艘就停產?
    550噸,最大載重近150噸可攜帶3艘3艘40噸的T-80坦克或者或八輛BMP-2步兵戰車奪島登陸能力可見一斑,所以當時眾多軍迷一直期待引進購買在未來眾多海島爭奪中能有所發揮。「野牛」氣墊船的購買合同,並提供全部建造技術,按照合同規定4艘「野牛」氣墊船前兩艘由烏克蘭建造,後兩艘則是在烏克蘭的幫助下由我國自主建造!
  • 中國海軍野牛氣墊船罕見衝灘!登陸場景驚天動地,用途很特殊
    歐洲野牛氣墊船究竟有多強大?我軍引進野牛氣墊船又到底有何用?本期視頻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中國當年引進的野牛氣墊船,花了大價錢,為啥僅造兩艘就停產了?
    烏克蘭所售賣的便是野牛氣墊船,該氣墊船又被當時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氣墊船」,可以大批量運輸各種軍事裝備、軍事人員以及軍事載具,恰好滿足了我國在登陸作戰方面的需求。中國隨即花費大價錢購買了兩艘,在經過烏克蘭官方同意後,引進了烏克蘭方面的支持,又造出了兩艘中國自己生產的「野牛」氣墊船。不過後來卻停產,逐漸沒有了聲音,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中國曾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氣墊船,為什麼僅造了兩艘就停產?
    烏克蘭是蘇聯解體後繼承武器裝備第二多的國家,在烏克蘭手中就一款被稱為「歐洲野牛」的超大型氣墊船。野牛氣墊船是蘇聯為了兩棲作戰說研發的重型裝備,在搶灘作戰中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初中國就向烏克蘭購買了其成品和全套技術。
  • 講講船,一艘比比野牛還牛逼的氣墊船!
    這種氣墊船排水量五百五十餘噸,最大載重量一百五十餘噸可以同時運載三輛主戰坦克或者八輛步戰車,如此強悍的運載能力如果可以大規模建造,對於我國未來的兩棲登陸作戰從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我國僅僅引進建造四艘便陷入了沉寂,這是為何?首先野牛氣墊船,我們與烏克蘭籤訂的合同就是四艘,前兩艘烏克蘭負責生產,後續艦船在我國建造。如今四艘已經製造完畢是情理之中。
  • 解讀歐洲野牛帶給中國影響
    如果「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與常規登陸艇配合,後者遠遠跟不上它,由它為後者提供補充又浪費了快速優勢,而其運量只是在氣墊船裡稱霸,不可能代替普通船隻。再考慮到它滿載登陸時自持力將從5天降至1天,便知其絕非理想的主力投送工具,只能投送少量精銳。  第三,就氣墊登陸艇一直為人稱道的適應性而言,「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強焊。
  • 俄羅斯野牛氣墊登陸艦在船廠中積灰生鏽,中國野牛氣墊船卻不停下餃子
    圖片:在海上奔馳的「野牛」。該型艦首艦於1986年交付,在蘇聯解體前一共只交付了7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由於經濟困難,加之作戰需求不足,並沒有再發展「野牛」氣墊船。而當中國向俄羅斯提出希望購買「野牛」氣墊船的時候,俄羅斯又獅子大開口,希望中國能夠大量購買,卻不輸出技術,最終導致談判失敗。
  • 中國野牛氣墊船服役
    而在近日,隨著美國國防部長訪華時,中美在南海爭端、對臺軍售問題上的分歧進一步凸顯,而最有可能部署在這兩個方向上的「野牛」則再度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近日知名軍事論壇的圖片顯示,至少2艘「野牛」已經整裝待發,有望在近期列裝中國海軍。
  • 國產氣墊登陸艇搭載96A坦克狂野衝灘,全球僅兩國能造
    國內新一代「野馬」726型氣墊登陸艇比美國 LCAC級排水量稍大,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可以製造。我國引進了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艦,滿載排水量高達555噸,最大航速60節,能以每小時55節的高速巡航,最大航程300海裡。
  • 野牛氣墊船將要失寵?中國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原因大家都知道
    我國一直致力於兩棲艦艇的發展,早年間曾花大力氣向歐洲引進野牛氣墊船。野牛氣墊船體積巨大,滿載排水量達555噸。其能夠運送高達150噸的貨物,運載能力非常強大。它最大的特點在於航速超快,足足有63節,世界上幾乎沒有氣墊船可以超越。這樣出色的性能,還要歸功於動力強勁的UGT-6000燃氣輪機,而且野牛氣墊船更是同時配置了5臺。
  • <恆冠>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 遙控模型成品 現貨等你
    野牛級氣墊登陸艦,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此款特殊登陸艦的威武雄姿.今天感謝恆冠模型,為廣大玩家解決了氣墊船登陸艦這種特殊難易自製的模型空白. 為模友提供新器材,新玩法,新姿勢!前蘇聯海軍總共打算建造13艘野牛型 ,其中阿爾馬茲廠建造7艘(實際完成6艘),大海造船廠建造6艘(實際完成5艘);由阿瑪茲廠建造的首艇(MKD-51)於1983年開工,1988年進入波羅的海艦隊服役。蘇聯解體後,原本由大海造船廠建成、進入蘇聯海軍服役的MDK-57、123、97移交烏克蘭,另有兩艘在蘇聯解體時尚未完工,也由烏克蘭繼續建成並加入烏克蘭海軍服役。
  • 【霸氣】「野牛」級氣墊登陸艇首次亮相解放軍南海登陸演習(多圖)
    「野牛」對未來,中國軍隊在東海及南海等方向上的兩棲作戰行動又將起到怎樣的作用?3.美軍LCAC和中國引進並自研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艇誰更強?中國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 尹卓 近日,包括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在內的多個兵種在南海演練了立體登陸作戰。
  • 江南造船廠:10艘726A型氣墊登陸艇同時生產
    從航拍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在該造船廠忙碌的港池中除了正在有條不紊施工中的多型驅逐艦外,還出現了10條體型小巧的船隻。估計讓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數量龐大且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船,卻是這個造船廠中所暗藏的一個額外驚喜。
  • 圖解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
    (題圖:境外論壇上貼出的「歐洲野牛」型氣墊船兵器娘,不知是哪國人士的作品)世界最快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比500輛勞斯來斯堆起來還重,卻能飈92邁!「野牛」總共安裝有5部NK-12MV,另2都功率均為17.4兆瓦,置於艇體中部,各帶動2個直徑2.5米的NO-lO升力風扇,產生氣墊提供升力。5部燃氣輪機同時運轉,可提供60節的最大航速。這恐怕是現役氣墊艇達到的最高速度了。
  • 日本LCAC登陸艇將成「奪島」先鋒
    因此,為了改進和提高 海軍陸戰隊 隊員及其裝備的運送能力,美國海軍實施了兩棲攻擊登陸艇的研究和發展計劃。世界上首艘LCAC氣墊登陸艇於1984年在美國建成。美國是發展氣墊艇數量最多的國家,它所建造的LCAC氣墊登陸艇在世界上各型氣墊登陸艇中居先進地位。日本目前共擁有從美國引進的6艘LCAC氣墊登陸艇。2012年8月,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計劃繼續從美國購買4艘LCAC。
  • 【圖鑑】中國海軍野牛氣墊船體型巨大 拖船一比成小個
    「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滿載排水量555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氣墊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船舶,滿載排水量555噸。設計之初,由於其尺寸遠大於現今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的容納能力,不能由任何母船搭載,完全依靠本身的續航力,因此蘇聯海軍將其直接劃分為「登陸艦」。2015年7月10日,中國海軍半潛船868艦正式入列,成為野牛氣墊船的運載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