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70%的海岸線區域是無法直接登陸的
傳統登陸受制於漲潮落潮,惡劣天氣影響等.容易以誤戰機.
野牛級氣墊登陸艦,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此款特殊登陸艦的威武雄姿.
今天感謝恆冠模型,為廣大玩家解決了氣墊船登陸艦這種特殊難易自製的模型空白. 為模友提供新器材,新玩法,新姿勢!
川渝模型船 店鋪<現貨>等你
yongzhou2009.taobao.com
在西歐亞大陸狹小平靜的黑海、裏海與波羅的海等地,
西歐亞大陸地緣態勢由於不需要太長的續航距離,傳統的小型氣墊登陸艇航程不夠,仍需要母船搭載至搶灘區,而續航力高的大型高速氣墊登陸艦就很適合在這種環境下直接載運部隊從港口出發,對敵方海岸特定據點進行高速突擊或首波攻擊,破壞敵方灘岸防禦體系並接應後續主力部隊搶灘。
前蘇聯在1978年開始著手研製適合上述地理環境下的大型氣墊登陸船,80年代研製的野牛型(Zubr)登陸艇(俄方計劃編號為Project 1232.2,北約代號則為Pomornik),由位於聖彼得堡的阿爾馬茲船廠(Almaz Shipbuilding)設計建造,
歐洲野牛級二視圖此外也轉移技術至烏克蘭位於克裡米亞半島費奧多西亞市大海造船廠(Morye Shipyard ,Feodosia)建造。前蘇聯海軍總共打算建造13艘野牛型 ,其中阿爾馬茲廠建造7艘(實際完成6艘),大海造船廠建造6艘(實際完成5艘);由阿瑪茲廠建造的首艇(MKD-51)於1983年開工,1988年進入波羅的海艦隊服役。蘇聯解體後,原本由大海造船廠建成、進入蘇聯海軍服役的MDK-57、123、97移交烏克蘭,另有兩艘在蘇聯解體時尚未完工,也由烏克蘭繼續建成並加入烏克蘭海軍服役。
參考數據
艦長
56.2/57.3 (使用氣墊)米
舷寬
22.3/25.6 (使用氣墊)米 [1]
吃水
1.6米
排水量
標準500噸
滿載555噸
乘員
21-31名艦員+360名士兵
動力系統
3×NK-12MV(MT-70)推進用燃氣渦輪/36300
2×NK-12MV(MT-70)舉升用燃氣渦輪/20000
3×可變距四葉片推進風扇
續航力
300海裡/55節
航速 63節 [3]
船電系統
雷達
1×SRN-270平面搜索/導航雷達
1×Pozitiv搜索雷達
1×Ekran-1導航雷達
聲納
無
其他
Quad Look電子作戰系統
R-782 Buran通信系統
艦載武裝
對岸
2×MS-227 Ogon 22聯裝140mm多管火箭發射器
近防
2×AK-630 30mm機炮
2×MTU-2雙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發射裝置
外銷中國
2006年下旬,中國國防部與俄羅斯寶石造船廠磋商,打算購買首批六艘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合約
為中國建造的第一艘歐洲野牛級 ,可望於2007年底前籤訂。此消息沈寂數年後,2009年5月初又出現後續消息,烏克蘭與中國對於採購野牛型氣墊登陸艦的談判已經接近完成,合約總值約10億烏克蘭幣(1億多美元),由大海造船廠承造(該廠在前蘇聯時代曾為蘇聯海軍建造多種氣墊船、水翼船與登陸艇), 對於經營困難急需資金的大海造船廠相當有助益 。
2009年7月2日,中國與烏克蘭大海造船廠籤約訂購一批野牛型,合約總價值2.4億美元;這筆交易讓先前陷入危機的大海造船廠運作五年,並付清了該廠積欠員工的薪資與退休金。首批兩艘野牛型於2010年9月在大海造船廠開工 ,預計從2012年起交付中國海軍,此合約也將轉移野牛型的技術給中國,未來中國將自行生產此種大型氣墊登陸艦。
中國「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船啟程回國
2012年1月底,第一套屬於中國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的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展開測試,於同年5月交付船廠,裝備於船體之上。 依照2012年9月下旬的烏克蘭新聞,中國訂購的兩艘野牛型在2012年11至12月完工下水。 在2013年4月12日,首艘野牛登陸艇在烏克蘭交付中國,該艇隨後在4月26日於烏克蘭費奧多西亞港(Feodosiya)裝上載重船紐約號(HHL New York),5月24日運抵中國廣州黃埔造船廠。中國除了從烏克蘭引進兩艘之外,還會在技術轉移下於黃浦造船廠建造兩艘同型艇,總共花費3.15億美元。 在2013年6月,中國自行建造的野牛型在網絡上曝光,由廣州黃埔廠建造
<更多專業遙控模型 請關注川渝模型船,謝謝掃碼轉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