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野牛」究竟「野」在哪裡?

2021-02-15 軍事高科技在線

不久前,國際輿論對2018年這一年來,中國武器裝備建設和作戰訓練的情況專門做了梳理和評述。「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艦這款新近入列解放軍的裝備,嫣然成為媒體心目中的明星之一。它們普遍認為,「歐洲野牛」是名副其實的奪島利器,將極大提升解放軍兩棲作戰和近海登陸或登島作戰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氣墊登陸艦?「歐洲野牛」究竟「野」在哪裡,能讓它享有如此聲望呢?

氣墊船是利用高壓空氣在船底與水面或地面之間形成氣墊,使船體全部或部分墊升,從而大大減小船體航行時的阻力,實現高速航行的一種船。所謂的氣墊,通常是用大功率鼓風機將空氣壓入船底,並由船體底部周圍的柔性圍裙或剛性側壁等氣封裝置,限制其逸出而形成的一種空氣層。其中,船體能全部墊升的全墊升氣墊船,它採用空氣螺旋槳推進,航行時船底離開水面,不受水阻力影響,所以不但船速快、適應性好,而且兩棲性優,是理想的登陸作戰運輸裝備,通常被製造成氣墊登陸艦(船)。

由於利用了全墊升的效果,氣墊登陸艦能在冰雪、沼澤、溼地、礁灘上航行,在無碼頭設施的島嶼、礁盤停靠,在淺灘、灘涂、島嶼間擔負巡邏警戒。而且作戰過程中,它基本不受水深、潮汐、風浪和岸邊礁石、海底坡度等環境的影響,不受水中雷障、木障、水泥障等反登陸障礙物的限制,因而可在全球70%以上海岸和灘頭(傳統的登陸艦隻有15%)實施快速登陸或登島作戰,大大縮短了部隊上陸或上島的速度,提高了官兵的生存能力,增加了完成作戰任務的勝算。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蘇聯開始研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全墊升氣墊登陸艦。到蘇聯解體前,它共造出了8艘。蘇聯解體後,其中的5艘劃歸了俄羅斯,3艘移交了烏克蘭。公開報導表明,目前俄羅斯只有2艘「歐洲野牛」在役,而中國現在共有4艘——從烏克蘭引進2艘、國內自行組裝2艘,它們已經全部具備初始戰鬥力。

新近推出的「歐洲野牛」,除艦體外形得到改善、結構得到優化、工藝得到加強外,動力系統也有了較大提升,輸出功率達到了5.8萬馬力,因而不但隱身性、穩定性、適應性、可操控性更好,而且航程、船速、自持力和搭載重量也有了較大提升。總體看,與普通登陸艇或其他類型的氣墊登陸艦相比,目前的「歐洲野牛」的「野性」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首先是運載能力強。它滿載排水量達555噸,實際載重為150噸,可一次性運輸3輛主戰坦克或者8輛步兵戰車或者10輛裝甲運兵車,也可一次性運送一支500人的全裝海軍陸戰隊(4個登陸艙室搭載140名,武器運輸艙安裝可拆卸座椅後容納360人)。

其次是速度快、航程遠、運輸效率高。它航速最高可達63節,巡航速度55節,自持力5天,航程超過500海裡,即使在全員戰鬥裝載情況下,仍能依靠自身燃料以40節甚至更高的速度航行,也能以巡航速度將戰鬥裝備和登陸部隊運送到300海裡以外的地點。

第三是航行穩定、耐波性好、安全可靠。它艦體採用堅固的浮橋式構造,氣墊內部被分隔成許多區域(像艦船的水密隔艙一樣),且航行時能充分利用艦體與水面間形成一層氣墊,吸收波浪中的部分能量,有效減小波浪的衝擊力,更好地保證船體、人員和裝備的安全,即使其在浪高2米、風速12米/秒的海況下也能安全和平穩行駛。

第四是適應性好、可操控性優。它在登陸前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離開水面航行的,且船體採用聲場弱、液壓場小、耐腐蝕好的複合材料,一般情況下受水中障礙物影響不大,因此不但可在水文狀況不好、地理環境複雜的海岸地區以及氣象惡劣的條件下使用,也基本不受水雷等水中爆炸物和普通反登陸障礙的威脅,輕易就能突破1.6米高的牆形水障,幾乎能適應全球近海大部分地區的登陸或登島作戰。

第五是艦載裝備齊全、火力猛、獨立作戰能力突出。它除了配備有完整的探測、通信、導航、指控、瞄準、火控、告警和電子對抗等設備,自動化、數位化程度很高外,還搭載有2套22管140毫米非制飛彈藥發射裝置,配置有8套近程防空飛彈系統,裝備有射速可達每分鐘3200發的2座6管旋轉機炮,儲存有在車輛甲板上並可從艦尾艙門自動施放的20~80枚水雷,以便用於近程海上防空、攔截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攻擊海上輕裝甲目標或漂浮的水雷以及灘頭防禦工事、布雷設障等,從而在登陸行動過程中有效應對來自空中或海上的威脅,為登島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和防護,更好地保證登陸任務的完成。


文字 | 王群 國防科技大學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中心教授,<qun_w@126.com>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編輯 | 龍斌

相關焦點

  •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究竟有多大?
    我們都知道烏克蘭研製的「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艇,但「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究竟有多大,恐怕還要通過最簡單粗暴的對比法才能顯現出來
  • 圖解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
    (題圖:境外論壇上貼出的「歐洲野牛」型氣墊船兵器娘,不知是哪國人士的作品)世界最快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比500輛勞斯來斯堆起來還重,卻能飈92邁!「歐洲野牛」的型號名為1232.2,北約代號 賊鷗。上世紀50年代以來,再沒有什麼民族建造的戰艦比俄羅斯人的作品更富於工業文明的美感了,連一艘550噸的小艇都那麼威武有力。當然,你明白我指的是什麼,風扇?沒錯,就是那3部直徑5.5米的巨大風扇。這些風扇裝在環形風罩裡,可以反轉,也就是說艇可以藉此快速倒車。
  • 解讀歐洲野牛帶給中國影響
    可以看到該廠內停放著兩艘「野牛」氣墊登陸艇,其中一艘的刷塗「3352」的編號,已經加入海軍服役。   並不強壯的「歐洲野牛」  在上面提到的報導中,「歐洲野牛」的優勢可概括為速度快---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氣墊船,運力大---最多可裝載500名士兵,適應性強---垂直越障極限高達2米,下面我們逐條進行分析。
  • 軍事 | 「歐洲野牛」已成中國海軍利器
    《解放軍報》和中國軍網刊登的高速奔襲的「歐洲野牛」 攝|顧亞根「歐洲野牛」是蘇聯於1978年開始研發的大型氣墊登陸艇,1988年開始進入蘇軍波羅的海艦隊服役。中國自2013年從烏克蘭引入「歐洲野牛」後,還根據技術轉移協議開始自行建造同款氣墊登陸艇。這是一款當時中國海軍亟需的大型氣墊登陸艇,毫無疑問是填補了當時海軍空白的。其可搭載坦克、部隊高速橫渡海面,並能直接搶灘上陸,且不受潮汐影響的優勢,使得解放軍的快速兩棲突擊能力獲得大幅加強。
  • 美國氣墊登陸艇LCAC和俄羅斯的歐洲野牛登陸艇差距多大?
    而在這個領域,比較有名的兩款就是美國的LCAC和俄羅斯的歐洲野牛。雖然同為用於兩棲登陸作戰的氣墊船,LCAC和「野牛」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兩者無論是設計還是使用方式都相去甚遠。LCAC的作用和用途就很清晰了,這就是一艘輔助船,來幫助大型水面艦艇完成大批量人員從海登陸用的,也能攜帶一些裝備,但是很清楚,這個氣墊船要放在兩棲登陸艦或者航母裡,而不是獨自作戰用的,說完這個再來說說俄羅斯的歐洲野牛級登陸艇。
  • <恆冠>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艦 遙控模型成品 現貨等你
    前蘇聯在1978年開始著手研製適合上述地理環境下的大型氣墊登陸船,80年代研製的野牛型(Zubr)登陸艇(俄方計劃編號為Project 1232.2,北約代號則為Pomornik),由位於聖彼得堡的阿爾馬茲船廠(Almaz Shipbuilding)設計建造,歐洲野牛級二視圖此外也轉移技術至烏克蘭位於克裡米亞半島費奧多西亞市大海造船廠(Morye Shipyard ,Feodosia
  • 「歐洲野牛」性能雖然強悍 但是還需要擁有另一款登陸利器
    「歐洲野牛」可以算是當年蘇聯研發的符合「暴力美學」的「怪物」,它裝有5具功率各10000馬力的高溫燃氣渦輪機,其中
  • 中國版「歐洲野牛」疑似下水 俄聽到此消息後嫉妒這款登陸利器
    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了疑似「國產野牛」氣墊登陸艦的最新建造照片,據判斷中國製造的「歐洲野牛」已經順利下水並轉泊另外一地繼續舾裝工作
  • 中國海軍野牛氣墊船罕見衝灘!登陸場景驚天動地,用途很特殊
    歐洲野牛氣墊船究竟有多強大?我軍引進野牛氣墊船又到底有何用?本期視頻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海上野牛:中國新型兩棲利器
    而在近日,烏克蘭駐華大使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強調,儘管當初為中國建造「歐洲野牛」登陸艦的費奧多西亞「海洋」造船廠已不在烏克蘭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但烏方仍將盡力幫助中國實現該艦的國產化,這一表態引發中國軍迷的濃厚興趣。一些軍事專家認為,從體系作戰角度出發,大型半潛船與「歐洲野牛」存在互補關係,將能顯著提升解放軍的離岸兩棲作戰能力。
  • 新版本衝鋒鎗野牛PP19性能及傷害解析
    衝鋒鎗的的後坐力對比無配件同樣是衝鋒鎗,為什麼你野牛的後坐力這麼優秀?而優秀的後坐力是犧牲了射速而獲得的。經過測試,野牛的射速不如UZI、Vector這類子彈如潑水的衝鋒鎗,單發傷害也比UMP9略低一點,因此野牛的缺點是貼臉時的爆發力較弱。中距離測試:既然爆發力較弱,那它在中遠距離的能力又如何呢?野牛的後坐力比UMP9還小可不是開玩笑的,四倍鏡全自動的後坐力也「小」的可怕。打固定靶確實很厲害,但打移動靶就立馬洩氣了。
  • 夢野:從南極到北極
    舉起相機、對準船身——突然,400mm的長鏡頭裡蹦出兩個字:雪龍。夢野愣了愣,隨即衝下甲板,直奔碼頭,端詳船尾,沒錯,「雪龍:中國上海」!抬頭,一面旗幟上寫著「中國第二十一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夢野興奮得忘乎所以,竟開始攀登舷梯。此時迎面走來一名年輕人,他身穿鮮豔的滑雪衫,臂章上有「南極科學考察隊」的標識。夢野想碰碰運氣,主動開口:「儂好,吾能拍照留念伐?」
  • 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巨型氣墊船,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
    為此中國購買了12322型「歐洲野牛」級氣墊登陸艇。中國不是「歐洲野牛」唯一的出口用戶,「歐洲野牛」一共只建造了15艘,1982年開始建造,1985年首艘服役。其中5艘已退役,中國和希臘海軍合計擁有8艘之多,俄海軍僅有2艘艇在役,都服役于波羅的海艦隊。希臘海軍比中國更早引進這型氣墊登陸艇,數量同樣是4艘。
  • 【圖鑑】中國海軍野牛氣墊船體型巨大 拖船一比成小個
    「野牛」級氣墊登陸艇滿載排水量555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氣墊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船舶,滿載排水量555噸。設計之初,由於其尺寸遠大於現今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的容納能力,不能由任何母船搭載,完全依靠本身的續航力,因此蘇聯海軍將其直接劃分為「登陸艦」。2015年7月10日,中國海軍半潛船868艦正式入列,成為野牛氣墊船的運載母船。
  • COBI 積木北非軍團 「野牛」三號突擊炮
    本期給大家介紹的就是COBI積木新品,北非軍團系列之「野牛」三號突擊炮。上來一聽野牛三號突擊炮時,有些粉色們可能有些不適應。
  • 講講船,一艘比比野牛還牛逼的氣墊船!
    首先野牛氣墊船,我們與烏克蘭籤訂的合同就是四艘,前兩艘烏克蘭負責生產,後續艦船在我國建造。如今四艘已經製造完畢是情理之中。而讓廣大軍迷感到疑惑的是,為何不大規模的製造野牛氣墊船。首先該型氣墊船的確能夠滿足我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在兩棲登陸戰場上的需求。但是野牛氣墊船也存在著目標大、續航距離一般等問題。所以說暫時我們很難看到數十艘野牛登陸艇在一起作戰的場景。
  • 【霸氣】「野牛」級氣墊登陸艇首次亮相解放軍南海登陸演習(多圖)
    「野牛」對未來,中國軍隊在東海及南海等方向上的兩棲作戰行動又將起到怎樣的作用?3.美軍LCAC和中國引進並自研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艇誰更強?中國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 尹卓 近日,包括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在內的多個兵種在南海演練了立體登陸作戰。
  • 解放軍登陸艦訓練畫面曝光:艙內戰車黑壓壓,「野牛」「野馬」齊登場
    兩棲登陸艦編隊航行至目標海域後,「野馬」氣墊登陸艇和「野牛」氣墊登陸艇也相繼霸氣出場,將作戰人員和戰車投送到岸灘,多輛戰車駛出,快速搶灘登陸!再來看同時霸氣登場的「野牛」「野馬」氣墊登陸艇。「野牛」氣墊登陸艇是烏克蘭製造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艦,主要用於運送戰鬥裝備和海軍登陸部隊,最大航速60節,可在未構築工事的岸邊登陸,對灘頭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 當年中國花大價錢引進的「野牛」氣墊床,現在怎麼沒有消息了
    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氣墊床叫「歐洲野牛」,它是同類型中體型最大的,它的排水量可以達到550噸,可以攜帶36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者三輛T-80重型坦克,這是一般氣墊船所不能夠達到的,它還自己攜帶兩挺AK630艦炮,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 PP-19野牛衝鋒鎗
    PP-19「野牛」(俄語:Бизон,俄語羅馬化:Bizon,英語:Bison,以下簡稱為「野牛」)是一系列由俄羅斯聯邦槍械製造商伊茨瑪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