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了疑似「國產野牛」氣墊登陸艦的最新建造照片,據判斷中國製造的「歐洲野牛」已經順利下水並轉泊另外一地繼續舾裝工作。早在2006年中國海軍就想引進「歐洲野牛」,起初是找俄羅斯洽談,但俄方要價太高並且拒絕輸出技術。「歐洲野牛」艦體由耐腐蝕的鋁鎂合金整體焊接而成,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55噸,可搭載可裝3輛96系列主戰坦克或8輛86A式步兵戰車,或者搭載500名軍人,是登陸的一把「利器」。
後來同樣擁有「歐洲野牛」生產技術的烏克蘭及時抓住了機會,在中烏兩國政府的合力推動下,2006年底兩國就達成價值3.15億美元的購艇合同。也就是由烏克蘭為中國海軍建造2艘「歐洲野牛」,同時還向中國輸出生產技術安排中國企業再建造2艘。俄羅斯聽到中國版「歐洲野牛」已經下水的消息,估計會氣暈在廁所裡。
照中國海軍以往登陸作戰演練慣例,氣墊登陸艇主要擔負登陸作戰最後幾海裡輸送登陸兵力的突擊任務。而中國軍方官媒報導,在最新一次的登陸作戰演練中,海軍打破了常規登陸作戰樣式,破除氣墊登陸艇使用局限於「打通登陸作戰最後一公裡」的思維模式,首次組織「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進行數百海裡奔襲突擊登陸。
「歐洲野牛」在解放軍未來登島作戰中作用十分重要,因為它既可以實施對岸攻擊,又可以實施防空作戰和反艇作戰,還能執行布雷任務。並且登陸點不僅僅局限在灘頭,也可超越敵堅固防禦體系在其縱深地域登陸;不僅不受水深限制,還能克服水際灘頭的地形和障礙限制直接上陸,大大拓展了適宜登陸地域,成為目前登陸作戰的一大趨勢。
近幾年,日本自衛隊經常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組織有關兩棲作戰的演習,儘管兩棲作戰屬於進攻性行動,在美日安保條約中是被禁止發展的軍力,但是美軍方面似乎已經忘記了這些條款,美日離島登陸演習進行得如火如荼。的確,日本自衛隊從美軍陸戰隊身上學習到了很多進攻能力,軍艦運輸、換乘登陸、火力支援,老師教的可以說是非常全面。
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則認為,儘管日本正在積極發展奪島能力,但是解放軍在這方面也不是沒有準備,中國的兩棲作戰能力在亞洲範圍內同樣不可小視。比如,中國積極引進歐洲野牛的舉措,就是在為可能發生的奪島作戰進行準備,有了這款裝備,解放軍的海上突擊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加上水面艦艇編隊的強力支持,與日本自衛隊的對比上完全佔優。
本文由頭條號谷火平授權微信公眾平臺利刃號獨家發布
我們一直在原創
中國憑什麼能讓美軍退避三舍?白宮曝出內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