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ISP會成為OPPO的高端「籌碼」嗎?

2021-12-29 雷科技

自從手機配備相機開始,影像系統便成為了手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拍照質量自然成為衡量手機價值的一個重要賣點。即便當時的手機攝像頭普遍只有數百萬像素,即便當時的手機影像能力基本只能圖一樂,但是大家依然熱衷於用手機記錄下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沒有別的,就圖個方便。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變得越來越豐富,用戶對於影像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多攝像頭、潛望式超長焦、長焦微距鏡頭、億級像素主攝、超大底主攝...從手機廠商在手機影像規格上的不懈努力來看,影像功能儼然成為了近幾年手機廠商們最著重發展的領域之一。

今天上午,微博數碼博主@數碼閒聊站爆料,OPPO正在研發獨立圖像處理晶片(ISP),希望能在手機影像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如果消息屬實,這枚ISP晶片將會成為OPPO首顆自研晶片,這絕對是OPPO的一次歷史性突破,甚至可能成為OPPO旗艦手機再上一層樓的關鍵所在。

那麼問題來了,所謂ISP晶片究竟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手機廠商紛紛開始自研ISP晶片?OPPO的「造芯」裡程碑會從這顆自研ISP晶片開始嗎?借著這次機會,我們正好可以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影像的切入點

在了解手機廠商自研ISP晶片的作用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相關概念。所謂ISP,即Image Signal Processor(圖像信號處理器)的縮寫,一般用來處理Image Sensor(圖像傳感器)輸出的圖像信號。它是圖像處理的核心器件,在手機影像系統中佔有核心主導地位,是手機晶片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魅族內核團隊《相機系統綜述》一文所述,用戶在拍攝景物時,景物通過Lens(鏡頭)生成光學圖像,然後投影到Image Sensor(圖像傳感器)上,經過光電轉換、A/D轉換生成Bayer格式的原始數字圖像,然後輸出到ISP(圖像信號處理器),經過算法處理,最後輸出用戶可見的圖像。

(圖源:CSDN論壇《圖像信號處理算法概述》)

換句話說,我們在拍攝相片時常說的圖片的銳化、降噪、色彩優化,還有計算攝影裡面常見的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自動降噪、色彩調整、物體識別和自動白平衡等功能,乃至於早已習以為常的雙攝像頭、三攝像頭支持基本全都是在ISP中處理完成的。只有優秀的ISP晶片加上優秀的相機模組,才能帶來優秀的成像效果。

當然,鑑於ISP的重要性,現在各家處理器廠商內置的ISP也越來越強大。例如高通驍龍888處理器內置的Spectra 580 ISP,能以每秒處理27億像素的速度拍攝照片和視頻,擁有著三重並發、三重並行的能力,支持單幀逐行HDR功能,計算影像能力大幅提升,其性能足以滿足手機市場的需求。不僅如此,採用內置ISP還能降低開發難度、降低成本價格、提高產品的上市速度,有利於佔領市場。

但是,使用內置ISP當然也有相應的不足之處。首先,內置ISP是封裝在處理器內部的,基本上只有在處理器更新的時候,對應的內置ISP才能獲得迭代更新。如今,在圖像傳感器高速迭代的背景下,內置ISP卻基本保持著一年一更新的頻率,確實有點跟不上廠家的節奏。

其次,基於同樣處理器生產出來的手機,其ISP的性能自然也是一樣的,可供調教的條件也是固定的,這樣不利於實現產品的差異化。選擇自研ISP,OPPO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外置ISP驅動,設計自己的對焦、降噪、曝光策略,沒準能夠得到比內置ISP更加出色的畫面質量。不僅如此,選擇外置自研ISP,那麼就可以在採用同一顆處理器的情況下,自行搭配不同型號的ISP,以此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給用戶提供更豐富和優質的產品。

綠廠的「造芯」夢

對OPPO而言,自研ISP的意義遠不止這些。除了華為之外,小米和OPPO算是國內對晶片最有興趣的兩家手機品牌。根據36氪的報導,OPPO早在2019年10月成立了晶片技術委員會,囊括了OPPO、realme和一加的諸多技術人員,並將造芯項目命名為「馬裡亞納計劃」。

2020年11月,OPPO向歐盟知識產權局申請了OPPO M1的商標,這被認為是OPPO首款自研晶片。次年3月,微博數碼博主@數碼閒聊站爆料,OPPO「馬裡亞納計劃」所產出的首個項目成果即將公開,只不過並非大家最為期待的手機SOC晶片。結合目前的消息來看,OPPO M1很可能就是這枚自研ISP晶片的名字。在成立一年半後,OPPO「馬裡亞納計劃」終於有成果浮出了水面。

對於在「造芯領域」還是新人的OPPO而言,想一下子鼓搗出旗艦處理器自然不大現實。穩紮穩打,從對手機影像功能非常重要的ISP圖像信號處理器下手,不失為明智之舉。要知道ISP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內部包含CPU、SUP IP、IF等設備,可以看作是一個完整的SOC,可以運行各種算法程序,實時處理圖像信號。

如果OPPO今年能夠成功推出自研ISP晶片,那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開始。能夠在「馬裡亞納計劃」立項僅僅兩年後就拿出了第一個成果,這個速度確實是相當地驚人,畢竟晶片研發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與物力成本是相當可觀的,而OPPO M1的快速面世與OPPO的大手筆投入也分不開。

過去一年,OPPO投資了瀚巍電子、微容科技等多家與晶片設計有關的公司,並將晶片研發中心落戶廣東東莞。據知情人士透露,OPPO的晶片團隊來自各大頂級晶片廠商,其中有不少都是來自小米澎湃和華為海思的工程師,這些資深工程師的加盟無疑讓OPPO少走了許多的彎路,也加速了項目成果的產出。

對於OPPO來說,自研ISP晶片僅僅是一個開始。作為投入了大量人力與物力的計劃,「馬裡亞納計劃」可以說關乎著OPPO的未來競爭力,通過獨有的晶片讓自己的產品擁有更穩定的性能與更獨特的功能,將讓OPPO的產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得到明顯的優勢。

自研ISP,會成為主流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一點,那就是自研ISP晶片在手機行業其實並不罕見。在OPPO之前,小米、華為、蘋果和三星都已經推出了自研ISP晶片。以華為為例,華為從麒麟950處理器就開始集成了自研的ISP晶片,可以自己從底層深度優化照片的處理,華為也藉此躋身全球手機拍照的第一陣營。

小雷認為,在手機影像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的今天,自研ISP很可能成為移動影像的新趨勢。要知道,在移動影像上,能夠決定最終成像效果的只有傳感器素質、鏡頭素質以及ISP處理能力。既然手機廠商們能夠為了更好的成像效果,尋找專業廠商定製傳感器,那為了提升手機影像能力,自然會去研究ISP晶片。

最後,自研晶片這條路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資金、技術、市場等各個方面。雖然OPPO M1可能只是一款獨立ISP晶片,但它承載著OPPO對技術的追求和夢想。要知道,華為的麒麟晶片也是經歷過十幾年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市場地位。作為晶片新人的OPPO,更加需要堅持積累和研發,這樣才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200出頭的智能設備應該長什麼樣?很多人會回答手環,咕咚的回答卻是一隻功能齊全的智能手錶。咕咚F4從F3的方屏進化成了圓屏,顏值更高。除了常規的心率監測、睡眠監測,它還支持體溫監測,後疫情時代更放心。信息提醒、天氣推送、防水等常規功能都沒有缺席,續航時間還長達10天,這不比某米香?


點擊【閱讀原文】領取粉絲專屬優惠券

🛒領完點擊立即使用即可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相關焦點

  • 羅維:臺灣是川普合適的籌碼嗎?
    從另一方面來說,鑑於臺灣自1980年代以來經歷了重大的政治轉型和政治身份認同轉變,在美國國內也獲得強大的政治支持,尤其是在共和黨和其他保守派內部,川普如果簡單地將臺灣作為一個與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就將可能面臨強大的國內反對力量。因為臺灣已經成為一個制度化的民主政體,美國的政治體制與其有著相似的認同。
  • 四年,終於等到OPPO的旗艦機了
    相信在許多富友的心目中,oppo已經成為了高價低配的代名詞了,但是相信應該還有有不少人聽過oppo find系列的,像是當初的OPPO
  • 雷射雷達「內卷」到盡頭,便是全棧自研的登場
    其實雷射雷達是一種通過發射雷射束來測量周圍環境物體的距離和方向,從而判斷車輛與障礙物相對位置的感知工具,它有著探測距離長、精度高、反饋數據多和對弱光更敏感的優點,它和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AD攝像頭聯合使用,會大大增強車輛的感知能力與準確度,提高車輛的輔助駕駛能力。
  • 2020年十三款安卓高端旗艦機價格對比,只能買得起iPhone了?_騰訊新聞
    下面就來對比當前六大安卓品牌發布的十三款機型價格,看看和iPhone對比後,你會怎麼選。 發布最快的是三星S20系列,該機給用戶的選擇非常小,S20和S20+只有12G+128GB版本,起售價分別為6999元和7999元,對於這兩款手機,從硬體和設計上都最完美,如果不看機身存儲,很多消費者都認為會值這個價,但是128Gb存儲確實小了,而且這種內存搭配很畸形。
  • 新華三CR16000-M:自研雙引擎,讓客戶不再「乾等」
    新華三集團高端路由器產品開發部部長汪小勇指出:「為了滿足和迎合雲業務的發展趨勢,網絡其實也要具備彈性、靈活,滿足每一個租戶對資源的差異化需求。」新華三集團路由器產品線首席架構師 程臻針對未來網絡演進需求與趨勢,新華三在2020年發布「智能聯接」戰略,以智能、可信、融合、極簡、超寬的5大核心能力,為客戶提供所見即所得的應用體驗,以智能聯接賦能產業未來。
  • OPPO Find X4不再發8+128G版本,12+512G備貨充足,驚喜有點多
    這次的OPPO Find X4系列,按照爆料來說,有一定程度的改變,或許會成為這個系列的巔峰旗艦代表。存儲方面,隨著用戶對大內存的需求增加,我們看到很多旗艦機已經把12+256G、12+512G、16+512G這樣的大存儲作為標配了,這次OPPO Find X4也與時俱進,不再發布8+128G低存儲版本。
  • 【測評】年度旗艦機華為Mate 8:高端實力派
    不得不說,自從華為Mate系列出現後,在高端市場中可以說是一鳴驚人,憑藉著高品質的工藝設計,引了一大波高端用戶的關注,後來更形成了一機難求的景象,成為了當時手機市場裡的一匹黑馬,要知道這可是賣3500+的高端機型。
  • 為自研GPU鋪路?華為曬鳳凰引擎:手機也能實時光追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鳳凰引擎還提供有自研多層BVH加速結構、多叉樹Traversal算法,構築了高效、Unbias的RT-Core算法底座,通過基於華為硬體平臺的自研混合渲染管線實現了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在移動端的應用。鳳凰引擎能給手機3D應用以及遊戲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畫質的圖形體驗。
  • 種姓只是政治博弈的籌碼?印度真的會有「賤民」總理嗎?
    早在2002年,達利特權利活動家、政治學教授坎恰·伊萊亞(Kancha Ilaiah)就發出警告,如果國大黨和共產黨不能給OBC發展空間,莫迪將贏得他們的選票,而這會讓他們失去真正的發聲渠道。二十年後,他的預言不幸成為了現實。對莫迪和印人黨來說,種姓身份不過是政治博弈過程中的一個籌碼。
  • 臺退將警告臺當局:美國把臺灣當籌碼 想玩你!
    「臺駐美國軍事代表團」前團長、退役海軍少將淡志隆。臺灣想跟美國走得近,但兩者想的是不一樣的東西,所謂「臺美關係」此刻深化或許會給「臺獨」一種安全感,但美國是想把臺灣當成籌碼、想玩你呀!他憂慮現在蔡當局沒有戰略思考的邏輯。淡志隆說,「美國通過『臺旅法』可以把這法案先擱著,等到美國真正想用時它就會拿出來了,問題是臺灣有辦法承接嗎?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反應真的能無動於衷嗎?」
  • oppo清倉放送, 256G驍龍855大降1600升降65W, 吸引力不再
    今年上半年市場上發布的5G手機越來越多,而且這些機型的價格涵蓋了高中低三檔,對於消費者來說一時之間確實有些難捨難分,然而此時此刻市場上最難過的還是那些4G手機,由於5G手機的發展勢頭太迅猛,所以很多品牌旗下的4G手機依然處於大清倉模式,就比如說這款oppo清倉大放送,256G驍龍855大降1600升降4800萬65W,吸引力不再從外觀上來看,OPPO
  • 姬安寧:普京會出賣中國嗎?
    親,請關注一下「姬安寧觀察」這個公眾號,不管我們的愛好是否相同,不管我們的觀點是否有異,即便是一面之緣,我們也有可能成為心靈上的朋友。
  • 聯發科想衝擊高端,容易嗎?蜀道難?
    如果天璣9000可以搶佔到部分高端市場份額,那麼對於聯發科是一次新機遇,如果不能突破,那麼未來在高端市場還要繼續努力。對於聯發科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全球晶片荒讓高通和蘋果都難以徹底佔據市場更多份額,這就給聯發科帶來機會,如果天璣9000的綜合性能可以抗衡高通8 Gen 1的話,自然會吸引部分手機廠商在其旗艦產品中會搭載天璣9000晶片。
  • 架構革新路漫漫,京東智聯雲自研伺服器設計細節探秘
    京東智聯雲自研模塊化伺服器還有水冷模組,可實現風冷+水冷的風液混合散熱模式。京東智聯雲邀請希捷對京東智聯雲自研模塊化伺服器與傳統伺服器進行了對比模擬仿真,模擬仿真結果發現14T機械盤的情況下京東智聯雲自研伺服器性能接近百分之百,傳統伺服器只達到85%;20-24T的情況下,自研伺服器Performanceloss只有3%,性能達到97%,但傳統伺服器性能已降為7%,完全不可用,更無法滿足對性能有較高要求的網際網路企業。
  • 「衝之鳥」事件是蔡英文流失兩岸籌碼的警訊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張善政:三個榻榻米,能夠叫作「島」嗎?這個大家自己用膝蓋去想都知道這個答案,我想日本不應該再強辯。大佬們口口聲聲叫日本不要再強辯,但臺灣自己出版的教科書卻活生生的打了臺灣人的臉。臺灣翰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社會教科書裡,卻把衝之鳥稱作島。
  • 這麼高端的圖表你會做嗎?Excel控制條柱形圖表
    3、此時,我們會發現圖表左右兩側都出現了「坐標軸」,而右側坐標軸明顯與左邊的數據不對稱。此時,我們會發現,我們之前插入的「帶數據標記的折線圖」,只剩下了其中的圓點了。這裡,插入附件,也就是按鈕圖片,然後將其複製,再選中折線圖中的圓點,將其粘貼進去。
  • 美國人討論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會發生什麼
    關注免費訂閱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讓中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民都相信:中國有一天會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很多西方國家的網民,都在國外社交網站上預測過中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後,會發生些什麼事情。那麼,在現實中的西方人,如何看待「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會發生什麼?」這個問題呢?為此,小編與一些居住在中國的美國人討論了這個問題、一位美國人表示,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那麼祝賀中國!我相信很多西方人都會來到中國,為他們的高失業率尋求更多的機會。
  • 中美之間會發生一場大戰嗎?
    缺乏強大軟實力,在全球就是一個勤奮商人的角色,全面動搖美國霸權是個遙遠宏大敘事,成為世界重要一極也就是可預見最好成就了。對美國來說,現實巨大利益,和遠期長久敘事間的搖擺是一種常態。政治家只能在長遠敘事和現實利益間尋找平衡,強力遏制,而不是大戰,應該是這種平衡的體現。再長遠呢,中國會不會…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放眼世界,有多少人會想那麼遠的格局?政治家,企業精英?
  • F-35不要了,韓國怒砸74億美元,自研五代機年底上天
    另外據網上資料顯示,韓國方面為KF-X多用途戰鬥機項目,投入了74億美元的巨資!但韓國似乎打定主意自研武器,尤其是費錢的5代機,成為韓國首當其衝要研發出來的產品。按照韓國人的規劃,KF-X戰鬥機項目計劃在2021年前生產6架原型機,預計在2022年實現首飛,研發計劃預計在2026年完成。
  • 祁冬濤:臺美建交是個「假議題」 未來談判需要籌碼
    這次國民黨在立法會提案「臺美復交」,其實沒什麼作用,主要是做給選民看的。作為一個在野黨,而且席次那麼少,國民黨提什麼,都作用不大了。當然,軍演有個好處,就是它可以通過不斷擴大軍演規模,或是常態化軍演,在軍事上改變原來的「現狀」,比如說「海峽中線」不再是中線了,大陸軍機去臺灣附近空域巡視成為常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