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下一代隱身轟炸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之中,那麼新的隱身轟炸機會不會也受到發動機的掣肘呢?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迷彩虎,我是虎哥。
一說起我國研發新戰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國否有合適的發動機。
這也不奇怪,畢竟在此之前,我國研製的各型號戰鬥機乃至直升機,總是會在動力系統這一塊被卡住脖子,就比如說殲-20因渦扇-15發動機遲遲不到位不僅性能受限,而且產量也由於頻繁更換發動機而無法大規模批產。
現在經過中航工業的幾個宣傳片,大家基本上也都知道了如今我國正在研製國產的隱身轟炸機,也就是轟20,那麼轟-20在研製過程中會受到發動機掣肘嗎?
考慮到目前轟20很有可能已經正式設計定型,這也就意味著轟20能使用的航發就只能從現有的軍用航發中尋找。
目前我國研製的大推力較先進的且能夠使用的發動機僅有渦扇-10小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和渦扇-20渦扇發動機。
考慮到旋渦扇20屬於大涵道比航發,簡單說就是外形尺寸非常的粗短,轟20的飛翼式布局根本就塞不下,這也就意味著轟20大概率只能採用旋渦扇10航空發動機。
近期有量產殲-20使用尾噴口帶有鋸齒設計的渦扇-10最新改進型號。後期渦扇-10BC的最大加力推力達140千牛(14.3噸)至145千牛(14.8噸),推重比為8。若用於四發的大型飛機設計,可滿足最大起飛重量近200噸級。
在臨時確定可用發動機後,轟-20的尺寸也頗惹外界關注。
有人覺得轟-20接近美國B-2的水準,可能會稍微小一些,最大起飛重量在150噸左右,載彈量超20噸,最大航程達12000公裡。
關於轟20的尺寸,在虎哥看來這個數據還是比較靠譜的。我國對於隱身轟炸機的需求並不像美軍的B2隱身轟炸機,當年美軍研製B2隱身轟炸機的時候,要求的是能從本土起飛,抵達蘇聯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獵殺躲在這裡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車,由於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太過於廣袤,因此防空系統的部署密度嚴重不足,這也就給了B2這種隱轟闖進去的機會,但是同樣的,想要執行這樣的任務,B2轟炸機必須要有相當大的內油量,這也就導致B2的尺寸著實不小。
而我國就不同,如今的我國儘管也需要隱轟的存在,但是由於我國奉行的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戰略,並不需要隱轟主動出擊,跑到美國本土去獵殺倖存的核載具,實際上我國隱轟的使用範圍更多的還是周邊幾千公裡內的美國一眾盟友,如果是在是需要打擊更遠的目標,那麼再加上空射巡航飛彈兩三千公裡的射程也足夠了。
因此轟20的體積就不需要像B2那麼大,實際上就連美國空軍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其新一代的B21轟炸機就要比B2小得多。
言歸正傳,原本隱轟對發動機沒有其他飛機要求高,再加上轟20本身的尺寸並不會比美軍的B2轟炸機更大,因此對於發動機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實際上,就連美軍的B2隱身轟炸機,使用的動力系統也是四臺去掉了加力燃燒室的F110發動機,而後者同時也是F15戰機所使用的動力系統。
目前我國的渦扇10 B發動機與美國的F110渦扇發動機同級別,兩臺發動機在定位和加力推力等方面非常相似,美國能將F110渦扇發動機取消加力燃燒室,把170噸的B2推到空中,那麼我們的渦扇10系列發動機也能將轟20推到空中。
國產太行渦扇-10發動機各項指標都已經成熟,早已裝備在殲10、殲11、殲16、殲20等國產主力飛機上,轟20用太行WC-10B綽綽有餘。
因此對於即將首航的轟20來說,國產渦扇10 B發動機是最現成的動力,基本無需改進,直接拆了加力燃燒室上機安裝就能用。
發動機一直是中國的痛中之痛,多少項目都是因為發動機而黯然下馬,但是到如今情況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大涵道比的渦扇20即將正式服役,渦扇15也是如此,而上一代的渦扇10如今也的可靠性也已經得到了證明,轟20研製只之時,再也不會有動力系統的難題。儘管轟20在外形上與B2相當接近,但是具有後發優勢的轟20在航電,武器,甚至引擎方面都將超過B2。轟20的任務距離至少有8000千米,通過空中加油可以到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
請點個讚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