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仗義執言:當下之時賣武器給印度,以色列真不厚道

2021-03-01 利刃號

△印度向北部實際控制線增兵

俄羅斯作為軍力僅次於美國的國家,對於地區局勢具有不小的影響力,其言行也常被全球關注。就在近日,俄羅斯就站出來怒斥以色列,稱其不厚道,加劇了中印在邊界的緊張局勢。

7月20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以"以色列不應加劇中印新一輪緊張"為主題,報導了印度與以色列之間的軍事活動。報導稱,目前中印已就在拉達克附近實控線脫離接觸,舉行了數輪談判,但以色列卻準備向印度進一步出口"蒼鷺"軍用無人機和"長釘"反坦克飛彈,"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會對中印邊境局勢"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據悉,就在中印第4輪將軍級會晤的當天,印媒報導稱,印度通過了向以色列採購武器的計劃。

其中包括以色列研製的"蒼鷺"軍用無人機,以及數量不明的"長釘"反坦克飛彈,印媒表示,印度希望通過這些武器訂單,"提升自己的監控和火力殺傷力"。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專家索科洛夫表示,印度企圖通過採購以色列的武器裝備,"縮小同鄰國在這方面的差距"。"蒼鷺"軍用無人機翼展16.6米,最高時速225千米,可以攜帶250公斤重的有效載荷連續飛行30個小時,每架"蒼鷺"能夠監視50-60平方公裡的區域。

△通過重型支架發射的反坦克飛彈

至於"長釘"反坦克飛彈,則是一款射程800米-8000米,低成本、發射後不用管的反坦克飛彈系統,既可以便捷發射,也能夠通過"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來發射,後者發射時,射程達到了25公裡。以色列是中東超級軍事強國,其軍工技術有目共睹,向印度提供軍用無人機與反坦克飛彈,無疑有助於提升印度軍隊的戰鬥力,鑑於中印關係目前的緊張狀態,此舉的確有"加劇局勢"的嫌疑,俄羅斯仗義執言似乎無可厚非。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就在以色列與印度達成軍購合同之前,對此表示不妥的俄羅斯,卻是當仁不讓地接過了印度遞過來的厚厚武器訂單。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3日的報導,印度將斥資9.84億美元,向俄羅斯採購多達21架米格-29戰鬥機,同時要求俄方對印度空軍現役的59架同類型戰機進行升級。除此之外,印度還將採購12架蘇-30MKI戰鬥機,總價高達14.2億美元,均價接近1.2億美元,比F-35戰機還貴一半。

俄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庫普裡亞諾夫就表示,印度如需要積極升級武器裝備,"俄羅斯有能力向其快速供應武器","並實現本地化生產"。莫斯科承諾,保障印度對T-90坦克、蘇-30MKI以及AK系列自動步槍的"本地化生產",目前印度已經具備了對俄制T-72M1坦克、BMP-1和BMP-2步兵戰車進行升級的能力。

事實上,比之以色列,俄羅斯在與印度的軍事合作上明顯"走得更遠"。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20日的報導,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籤署命令,俄印準備就"互相派遣部隊、軍艦、軍機"的協議達成共識,協議規定,在某種情況下,俄印可以互相向對方境內派遣5艘以上的軍艦、10架以上的軍機以及3000人以上的部隊。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一方面,俄羅斯將印度視為自己的武器市場,不願意別的國家"分一杯羹",以色列雖然國家很小,但軍工技術先進,若印度採購更多的以色列武器裝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大筆損失。另一方面,俄羅斯與以色列有過節,雙方在中東明爭暗鬥,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還曾經導致俄軍偵察機墜毀,機上十餘人全部死亡,因此戰鬥民族對於以色列是心懷怨恨的,試圖阻止以印的軍事合作並不奇怪。

在國際社會上,各國只會從自己國家的利益出發,這是"常識",誰要是真的掏心掏肺,這個老朋友、那個老朋友的喊,那是要吃大虧的。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夠強大,才會不懼國際風雲變幻,而穩坐釣魚臺。

相關焦點

  • 中印戰爭後,印度軍購如何走上不歸路?
    倫敦在武器交易上,卻總是拿存貨賣給三哥,一些老掉牙的步槍還在賣,頂多送點子彈,包個郵。三哥在1960年時,已經發現英國不厚道,但美國跟巴基斯坦很熱乎,於是就試著向蘇聯買,先訂了24架柳辛.伊爾21運輸機。蘇聯也想賺這錢,但它一直拖延交貨時間。因為蘇聯顧慮很深,一個共產黨盟友與一個非共產黨國家發生矛盾時,蘇聯向非共產黨國家賣武器,這說不過去。
  • 俄羅斯並非真心支持印度?普京用心良苦,莫斯科被誤會了
    此外,S-400是非常複雜的武器裝備,即便全交給印度,印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作戰能力,出於對美國的防範,俄羅斯也不太可能將最好、最先進的S-400賣給印度。普京的決定實際上非常聰明:由於提前交付,印度S-400沒準會存在某些缺陷,印度不能在這個問題上怪俄羅斯。
  • 踢館 | 俄羅斯賣航母,從5億賣到30億,這麼坑為何印度還接受?
    問:堂主,我有一事實在想不通,就是俄羅斯在航母上實實在在坑了印度一把,這樣做不考慮其它國家是怎麼想的嗎?誰以後還敢買俄羅斯的裝備,誰還敢跟它做生意。同樣兩筆生意,一筆是價值10億的賣了10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另一筆是價值5億的賣了30億,返點了10億回扣。
  • 不僅俄羅斯,美國也不高興了,印度好難!
    據路透社近日報導,美國已明確告訴印度,如果不取消從俄羅斯購買55億美元防空系統(S400)的計劃,美印關係將面臨危機,印度不大可能得到美國的原諒。報導還指出,拜登上臺後,不大可能會轉變這一態度,因為拜登已明確表示將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態度。這不僅令人想到印度有可能像土耳其一樣,因為購買俄制武器而遭到美國制裁。
  • 中印對峙關鍵時刻,以色列跳了出來!以方:願意幫助印度實現自衛
    印度每年花在進口外國武器上的花費高居世界第一,其進口的主要來源是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雖然從以色列進口的武器金額不能和美俄相提並論,但其佔比也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印度軍隊大量裝備的TAR-21塔沃爾步槍和加利爾步槍均是從以色列進口,而且今年八月,以色列就又向印度出口了一批「巴拉克-8」防空飛彈、「德比」防空飛彈和八千多枚「長釘」反坦克飛彈。這些軍售給以色列軍工企業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 印度版北約,印度拉攏28國組「軍事同盟」,實際卻是為了賣軍火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這個提議聽起來沒毛病,為了共同利益搞「聯盟」非常高大上,但印度國防部長又表示,要加入這個組織,就能夠在關鍵時刻得到印度的援助或保護,不過加入由印度主導的組織必須購買印度自己研發的武器,並且還享受
  • 俄羅斯已悄然將先進戰機賣到中國周圍了!正得意時發現有點不對勁
    這幾年,俄羅斯在國際市場混的不錯,如今真可以笑出了聲,一年至少交付150億美元。
  • 以色列公開站隊,抽調飛彈給印度,中國能否也「禮尚往來」?
    對此,國際社會表現讓人費解,很多國家在看熱鬧不嫌事大,一邊推波助瀾,一邊火上澆油,其中比較過分的就是以色列了。公開站隊,以色列抽調現役飛彈給印度近期,印度為了對抗中國,支援邊境地區,大肆購買外國武器裝備。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因為武器的生產需要時間,因此印度能夠快速入手的武器裝備並不多。不過以色列為了解印度的燃眉之急,居然同意抽調現役的反坦克飛彈和防空飛彈。
  • 邊境局勢選邊站:以色列公開支持印度,提到中國時態度變了
    說起世界局勢動蕩不安的地方,人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一定是「中東」。
  • 在中印武器進口榜各排第二,這兩國的裝備差點在中印邊境打起來
    ▲相比2010-2014年,法國能在2015-2019年間對印武器出口額增長達715%之多,成為僅次於俄羅斯和以色列的第三大印度武器進口國,少不了這兩樣「大件兒」的功勞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
  • 戰略協作無禁區,俄羅斯還有什麼值得買?核潛艇和發動機你又不賣
    那麼在中俄雙方頻繁作出高度友誼的相關表態之後,中俄兩國是否可能在傳統的能源貿易之外,重現俄羅斯獨立之初的軍貿小高峰呢?假設俄羅斯願意敞開賣武器裝備,那麼咱們有什麼值得買?俄羅斯最好的核潛艇——北風之神彈道飛彈核潛艇,亞森級攻擊核潛艇,然而北風之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只服役了四艘,亞森級也只有1艘亞森級以及1+5的亞森-M而已,一個是只服役了四艘,一個是只服役了兩艘,再怎麼看俄羅斯也不可能賣啊!
  • 西方武器遭「雪崩」式慘敗,俄羅斯軍火商笑了:你們終於也有今天
    長期以來,世界武器市場上有著兩大體系的武器類別,一類是以美國、西歐國家軍工業為代表的西方系武器;另一類是以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軍工業為代表的俄蘇俄系武器。一般來說,兩大體系的軍工業在同一代武器上都各有千秋,但在實際的戰場表現中效果卻大相逕庭。
  • 印度疫情已經失控?美媒披露的這個消息,讓世界各國高興不起來
    在向亞投行貸款12.5億美元後,由於錢不夠用,莫迪選擇緊急求助聯合國,新德裡表示,很需要發達國家為印度緩解燃眉之急。讓莫迪沒想到的是,賣武器時和印度「哥倆好」的美俄英法,在此時不約而同選擇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經濟強國美英法、老大哥俄羅斯的意思無非就是:這事我們不管,爛攤子還是莫迪自己收拾去吧。
  • 印度軍火市場有多大?轉投歐美後,俄式武器貿易額大幅下滑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軍火進口國,印度真有那麼多錢進口武器嗎?世界上能夠出口比較完整武器的國家只有美俄歐中,中國武器印度是肯定不進口的,俄羅斯武器吃虧不小,那麼想要實現多元化,自然就是求購於美國和歐洲市場了。
  • 號稱比肩北鬥,印度自研的衛星定位系統,真實水平究竟幾斤幾兩?
    比如說中國的「北鬥」,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而少為人知的一點是,作為南亞唯一一個地區性大國的印度,在尋求國產導航系統的發展道路上,也並未放棄過探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爆發了關於奪取錫亞琴冰川的卡吉爾之戰,這在後來被譽為是「世界最高海拔的戰鬥」。而由於巴基斯坦向來是美國的盟友之一,眼看自家兄弟挨揍,不表示點怎麼能行呢?
  • 印度將斥資10億美元再訂購兩架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
    周三有消息稱,經過廣泛的部長級磋商,購買兩架預警機——將以色列「費爾康」預警雷達系統安裝在俄羅斯的伊留申-76大型運輸機上——的計劃將獲得內閣安全委員會的最終批准。在去年2月對巴拉科特發動的黎明前襲擊以及隨後與巴基斯坦武裝分子的空中衝突中,印度強烈感受到增加預警機的需求,預警機是強大的「空中之眼」。與中國在拉達克東部持續的軍事對抗進一步強化了作戰要求。
  • 即將再次被以色列吞併領土的巴勒斯坦,陷入了黑命貴的怪圈
    因為如果這樣的協議有用,川普也不會推出極不政治正確的世紀協議。首先,俄羅斯奉行的是勝利者不受譴責的尊敬實力和強者的原則,別說巴勒斯坦主權對俄羅斯來說形同雞肋,哪怕在敘利亞這種涉及到俄羅斯地緣戰略核心利益的地帶,俄羅斯都不願意和以色列硬鋼,何況你巴勒斯坦根本沒有可以提供給俄羅斯給你仗義執言的實際利益交換?至於歐盟,已經說過了,它的扯淡本領比解決問題的本領高。
  • 少見,俄羅斯對印度不滿!
    二是軍火生意受到影響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軍火市場,美俄作為全球前兩名的武器銷售國,自然是要重點盯著印度。 毫無疑問,當印度與美國越走越近時,美國必然會更多擠掉俄羅斯軍售份額,這背後的利害可都是大把的真金白銀。
  • 巴勒斯坦這麼慘,真該怪以色列嗎?
    這對以色列來講是很不政治正確的,它相當於以色列要撕毀《奧斯陸協議》,內塔尼亞胡要是真敢這麼說,西方媒體肯定早翻天了。當然,巴勒斯坦那邊,雖然也是《奧斯陸協議》的籤約方,但好像從來沒把遵守協議當回事。無論「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還是「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組織)都「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作為寫在書面上最高目標。
  • 關鍵時刻,以色列背信棄義,如今還公然對印度武器裝備無限供應
    以色列也是如此,上個世紀以色列曾與中國合作研發並向我們出售「費爾康」預警機,然而其最後也是迫於美國的壓力,不僅將這筆價值70億的軍火訂單強制取消,還將這批預警機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印度。要知道,當初中國和以色列關係十分融洽,以色列也一度將中國視為了兄弟國家,所以雙方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採購費爾康預警機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