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 | 俄羅斯賣航母,從5億賣到30億,這麼坑為何印度還接受?

2021-02-20 講武堂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怪堂主太年輕,頭一次看到蘇25打掉轟炸機的視頻,嗯,做靶機的轟炸機,有點眼熟……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問:堂主,我有一事實在想不通,就是俄羅斯在航母上實實在在坑了印度一把,這樣做不考慮其它國家是怎麼想的嗎?誰以後還敢買俄羅斯的裝備,誰還敢跟它做生意。同樣兩筆生意,一筆是價值10億的賣了10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另一筆是價值5億的賣了30億,返點了10億回扣。那這兩個生意哪個口碑好?肯定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好?那真就是想多了,肯定是返點10億的大家都說好。      圖:維克拉瑪蒂亞號一開始俄印是各取所需,俄國需要藉此復活北方造船廠建造、大修大型船隻的能力,印度需要新的航母,當時誰也沒想到俄國船廠會如此不堪,所以才一再加價。要恰飯的,老兄。大家拼命鑽營當上空軍元帥、海軍元帥,那不是為了廣大婆羅門、剎帝利群眾枵腹從公的,都是為了恰飯。           圖:英國《衛報》2006年10月28日披露,英國政府的一封秘密電報表明,在1985年英國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狂風戰機的葉瑪麥交易中,沙特政府多支付了6億英鎊,成交價格幾乎膨脹了三分之一!柴契爾夫人的兒子和沙特王室成員被疑從中獲取大量回扣。後續1993年沙特增加採購48架狂風,2005年再出售72架,累計總額430億英鎊,按比例三分之一是回扣的話……           圖:2017年,印度中央調查局公布2010年印度政府直升機採購腐敗案細節,從義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採購的12架AW-101直升機被指控行賄,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給出的報價約低四成,而該公司的標書甚至都沒被啟閱過。案發後,印度政府廢止了該合同,時任印度空軍參謀長被捕。有說法稱印度軍購回扣標準為3%,堂主認為完全不可能,印度拿30%都不算多。明朝後期,這個數是50%還多。俄羅斯之所以敢不停加價,那也是因為他們知道加價肯定會被接受,因為印度政府裡面也有他們的人,大家一起合作起來恰飯而已。         圖:2019年,印度空軍參謀長達諾亞接受俄國《紅星報》採訪時表示,在第五代戰鬥機蘇-57裝備俄軍並展示出自己的價值後,印度方面願意重新考慮印俄合作研發問題以及採購事宜,前提是看到飛機的實際性能,向印方展示並把飛機提供給印方評估。蘇-57研製時印度就考慮聯合研製印度型,後來因看不上而取消,現在又開始折騰。問:糖煮,俄土在敘利亞全面懟起來對美國有沒有好處?同理,美土對俄羅斯呢?美國有沒有可能趁機打俄軍的黑槍,嫁禍給土耳其現在土耳其自己都承認把敘利亞su-24給打下來了,不需要嫁禍了……俄羅斯和土耳其這關係還需要嫁禍麼?四百年老冤家啊,雙方為了巴爾幹和黑海打了四百多年了,雙方早就是你死我活了,俄土戰爭打了十幾次,早就都防著對方了,而且之前已經有互相攻擊的戰例,不需要栽贓嫁禍。           圖:2015年底時被土耳其F-16伏擊擊落的俄軍蘇-24戰鬥轟炸機。           圖:俄土在2015年時的第一次交戰,是因為土耳其試圖通過扶持ISIS南下控制敘利亞,而俄國要保住敘利亞政府。交火的直接誘因則是俄空軍摧毀ISIS大量運油車隊,而傳聞稱這個生意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兒子控制的。之前堂主就說過,敘利亞問題是土耳其的絕對國家利益相關,是決不可能後退的。之前互相射擊飛機互相轟炸,現在一次打掉倆su-24,如果雙方不控制下脾氣,很可能就是下一步大打出手的前兆。      圖:中東就是一戰前的巴爾幹,最可能引爆新一輪大國對抗的地方。現在敘利亞的價值就在地理位置,正好在中東石油輸往歐洲的關鍵地點,俄土要的都是影響歐洲能源供應,以獲得更多利益。若俄土持續在此對抗,則歐洲能源管道就得拖後,這對美國是有利的,只是歐洲不願看到。若美土陷入對抗,那俄國就有了南下擴張(不是領土)的機會。           圖:當前俄土交戰爆發在伊德利卜地區,這裡既涉及油氣通道,又涉及庫德人獲得出海口和武器通道,還涉及敘利亞叛軍也就是土耳其打手的存亡,正是矛盾集中點。就這個點來說,美國是希望庫德人-俄國人去控制的,這樣才能讓中東更加紛亂。問:堂主,記得以前有人問明朝遼東策略,你說應該緊守山海關、放棄關外堡壘群,這樣能省錢,經營關外就是浪費錢。今天又說控制外圍才能儘量使內部不受騷擾,說放棄的是儒生誤國?說控制外圍,注意堂主一直說的是控制交通要道,可以掩護後方的大面積範圍,比如說守住承德,後面的密雲之類就可以減少兵力了。           圖:承德在燕山山脈北部,現代也是交通要道,控制這裡就能掩護幽州地區的北部,同時控制更北部的草原地區,它就是中原地區的前沿警戒陣地。而明朝遼東的問題是,你前進到錦州築城,那能保護住後方的寧遠乃至山海關麼?實際上並不能。寧錦「大捷」的時候,錦州可是控制在明軍手裡的,結果清軍還是一路衝到了寧遠甚至前哨威脅山海關。不光不能掩護後方,連自己的安全都保護不了,動不動就被圍。           圖:錦州到秦皇島山海光之間有海邊的平原通道,但其距離海邊有40裡之遠,完全無法阻止軍隊通過。所以遼東邊防最後關口在山海關而不在錦州,就是因為錦州守不住後方,它是個前進基地。山海關是關鍵屏障,這就必須堅守。真正能起到外圍屏障作用的是大凌河,所以明軍每次要修築大凌河,清軍都是堅決的打掉。至於看起來更大的錦州,經常就是佔領了放把火就走了,回頭明軍就來勝利收復失地立功受賞了。無他,因為清軍的名將們知道,錦州拿自己手裡沒啥用,放到明軍手裡反而是明軍的催命符。           圖:大凌河之戰爆發於大凌河城,它位於大凌河與遼河之間的平原上,大約是黑框所在位置。大凌河城之戰爆發於農曆1631年8月6日,12月28日祖大壽開城門投降,堅守百餘日,城中的三萬多人僅剩下11682人,已經很對得起明朝了。問:堂主,俄國的迴旋鏢不過4軸輪式,重量竟然34噸,懸掛系統怎麼扛的住,輪履的分界點不是30噸麼,俄國人又一如既往的拿三哥當冤大頭麼?           圖:俄國迴旋鏢式輪式裝甲車。輪式裝甲車現在也是越來越重了,迴旋鏢在裡面並不算特別重的,德國的拳師犬也有33噸以上了,以色列的埃坦也有35噸,這倆還是沒有炮塔的裝甲輸送車。           圖:德國拳師犬裝甲車,整個載人艙室都可以整體更換,以實現多用途互換。現在的車,輪子跟以前區別也很大了,以前像btr-80之類的輪胎,比現在的重型裝甲車的直徑小、寬度也小很多,所以能承載的車體重量也小得多。          圖:蘇俄BTR-80和我國09輪式裝甲指揮車,二者的高度、體積差距懸殊,09還是新一代裝甲車裡的輕量型,只有20噸的級別,比拳師犬小十噸。而且現代的中央氣壓調節系統的能力比以前強得多,使用芳綸、碳纖維子午線的現代化輪胎,在大量放氣增加著地面積的情況下,能有比原來車輛好得多的承載和行駛能力,所以能更大的放大車輛使用的安全界限。以前放氣不敢放得太狠怕輪胎壞掉,現在把氣全放光也能正常行駛甚至高速行駛,這樣放氣多了接地面積大,地面壓強就降低了。        圖:在鬆軟土地上的斯特瑞克,右側車輛輪胎明顯扁了。問:堂主能不能說一說土雞的阿爾泰坦克,聽說快量產了,這坦克有什麼發光點嗎,整體水平大概和哪個現役坦克類似?聽說是比阿瓊要強一點,是真的嗎?          圖:土耳其阿爾泰坦克,戰鬥全重57噸,使用120滑膛炮,基於韓國XK2型設計。比阿瓊強那不是應該的麼,阿瓊本身雖然到現在還沒真正能用,但是他使用的技術都是非常成熟的,都是74年立項時候基本能拿到的成品,比如發動機就是60年代豹1的發動機mtu830系列的做強化壓榨潛力,所以放到現在實際上單看分系統和硬體也是很落後的。          圖:阿瓊坦克內部結構,現代化設備無影無蹤。阿爾泰本身計劃的還是mtu883發動機,看數字都知道差遠了,還有先進的數位化獵殲火控系統、信息化網絡等,都比阿瓊先進多了。畢竟是21世紀才開發的,比阿瓊晚了接近30年;總承包商韓國人好歹是個工業化國家,對於系統的掌握比起74年的印度人那也強太多了。基本是相當於全面弱化的豹2a6吧,韓國人開始搞的時候搞得很時髦,液氣懸掛、自動裝彈機什麼都有,但是土耳其最後落地都時候基本都砍掉了,沒啥特別的亮點。         圖:第一階段阿爾泰坦克只生產40輛,使用德國發動機,第二階段210輛使用國產發動機。         圖:這是國外設計的圖片,展示使用新型發動機後可以節省多大空間。問:美國空軍退役了17架B-1轟炸機,原因是可變後掠翼太複雜故障率高,就想問兩個問題:一是上世紀設計時,想超低空突防必須用可變後掠翼嗎,用固定翼速度慢一點不行嗎?二是俄羅斯復產圖-160,但現在戰略轟炸機超低空突防用處不大了,能否把機翼改成固定的?這樣結構更簡單、可靠性更高,需要大量重新設計嗎?超低空高速飛行,很大問題在於低空大氣密度比高空要高得多,所以相同速度承受的動壓也要高得多,轟炸機為遠程設計的大展弦比機翼,在這樣的情況下剛度是嚴重不足的,會導致震顫甚至折斷。你看殲-10等戰鬥機的低空大錶速測試,在低空稠密的大氣中超音速飛行,飛行員反映是全機霹靂哐啷的響,如果設計有問題很可能就要空中解體的。B-1B就是一直訓練超低空高速突防,所以結構壽命消耗得非常快,比它早20年服役的B-52還飛得好好的,它卻要退休了。堂主也搞不懂美軍為啥21世紀了還要求B-1B一定要練這個項目。也許是看它不順眼了,用狠點,早點用完拉倒換新的吧。圖:氣壓與高度關係圖,可見在9公裡以上空氣密度迅速降低。飛機承受的動壓與空氣密度成正比,1公裡的動力是9公裡的3倍多。所以高速低空突防要麼跟TSR-2一樣犧牲航程搞個超小機翼,要麼就得在低空突防的時候把機翼收起來,減少迎風面積和力臂,從而緩解震顫和降低結構受力。

圖:TSR.2轟炸機翼展只有11.2米,最大起飛重量46噸。

遠程飛機又要求大展弦比機翼來提供好的巡航能力和大航程,又需要小展弦比來提高高速性能,這倆矛盾的統一就只能靠可變後掠翼了,不可能一個固定機翼能兼顧這兩個很極端的需求。所以狂風、蘇-24、B-1B、圖-60和圖-22m都選擇了可變後掠翼設計。圖:一些飛機的升阻比,可見F-111的升阻比在6.8-15.8之間變化,對應速度為2.5-0.8馬赫,這就是變後掠翼的好處了。

圖:低空低速突防不是沒有,但這麼做顯然白天生存率不高,只適合夜間出動,這就不符合主戰兵器全天候全天時出動的要求。其次,哪怕夜間出動也不行。1963年6月19~20日,國民黨空軍P2V—7型偵寨機1架竄入大陸進行電子偵察騷擾,駐南昌地區空軍副大隊長王文禮駕殲-5甲型飛機起飛擊落敵機,機上14人斃命。這就是夜間擊落低空低速突防飛機的典型案例,還是空情保障很不完善、殲擊機很差的情況。

問:堂主,開個腦洞,如果把戰列艦炮塔裝甲換成類似喬巴姆複合裝甲,能做到什麼程度,對防禦力能有多大提升,當時的低速穿甲彈擋得住嗎?喬巴姆是比較怕低速重彈的,因為幹擾效應比較弱。戰列艦炮彈那麼粗,自然更難幹擾了。           圖:現代穿甲彈是擠穿,即用高壓擠開自己前方的裝甲鋼。           圖:過去的穿甲彈是衝塞效應砸穿,這出現在穿甲彈彈徑大於裝甲厚度的時候,其原理與現代穿甲彈有所不同。二戰時戰列艦的主裝甲厚度通常與艦炮口徑相當,容易出現衝塞效應。問:堂主,第一次提問。卡曼這種交叉雙旋翼有什麼固有缺點,為什麼通用型和攻擊型直升機很少採用這種布局//堂主,卡曼交叉旋翼機被美軍改成無人操控的運輸機,被稱為空中卡車,為什麼看不到有類似卡曼的通用運輸機或大載荷運輸機,交叉旋翼有什麼固有的缺點得不到廣泛採用?交叉翼的懸停起重能力比較強,不過沒法用多槳旋翼,也不敢做劇烈機動,怕兩個旋翼打架。           圖:這種布局的阻力也很大,所以對發動機功率要求高,飛行速度快不起來,縱列雙旋翼布局也是這個問題。問:堂主,這次疫情我儲備了50斤大米和白面,還有掛麵、方便麵、橄欖菜、榨菜、腐乳。今天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們這是城市有供水,這要是發生戰爭了沒有自來水怎麼辦,到時候是不是跑到農村躲避戰爭會比城市好一些?謝謝!小亂進城,大亂下鄉,大亂的時候城市的運作確實是會出大問題的,不過都打到你家了,那核彈早滿天飛了……         圖:堂主以前說過,核戰爭是互相搞掉對方一半的人口和經濟,然後開始戰後重建,這種戰爭通常節奏很快並且沒有勝者,真趕上的話還是好好躲起來準備參加經濟建設吧。問:麻辣燙煮,土耳其入侵敘利亞,坦克都是用民用卡車運載。請問中、美、俄、印等陸軍大國有沒有專用坦克運輸車,能給每個坦克都保障一臺嗎?平時我們在高速公路上拍到的坦克也是民用平板車。基本是坦克跟運輸車是四、五到十比一比例。           圖:這種重型卡車沒啥特殊要求,直接買民用卡車最省事、最方便、最廉價。問:看了上一期關於鍋爐盤管內結垢的圖片心生疑惑,工業鍋爐生產蒸汽外送需要補充新水導致結垢,但艦用蒸汽輪機(或者蒸汽機車)是用的蒸發—冷凝循環的封閉循環模式,只要注入純水按理說就不回結垢啊?船上的蒸汽也要外送,比如做飯和乾衣都用,而且一般有軟水就不錯了,哪兒來的純水啊……問:堂主,問一個問題,現在的客機載油量不小,戰時能不能加個加油槍裝置改成加油機實用,工程量大嗎?           圖:以色列的波音707加油機,同樣型號伊朗也有。問:謝帥堂雨露均沾翻我牌子,積極性大漲,再踢一腳。以前看軍文說大毛迫擊炮均無膛線,西方列強均有膛線,是真的嗎?如有膛線,射擊精度能提高多少,價值大嗎?小白問題,給個迷你,望帥堂解惑。81/82、120滑膛迫擊炮大家都是通用的,至於120毫米線膛大毛也有,沒有的那就是107毫米化學炮而已。問:帥堂,以色列鐵穹系統在攔截火箭彈及水管自製火箭彈時成功率很高,如在彈頭或彈身上加上簡易制導裝置,即發射出去後定時啟動裝置,伸出擾流片,無規律隨機偏轉飛行方向,能否降低攔截成功率?           圖:要說無規則運動,頭體分離後的彈道飛彈彈體算一個,一樣給成功攔截。防空飛彈攔截時,並不是精確破解對方運動規律,而是大致有個方向,只要進入己方的錐形可攔截區域內就發射,依靠自己機動性更好去攔截。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堅信「國防是買出來的」印度,買了3億美元一架的F18依然執迷不悟
    還有俄制武器,米格29艦載機、蘇30戰機、T90坦克、維克拉馬蒂亞號航空母艦、T-50戰鬥機等等。印度軍隊國產研發技術十分落後,即使買了大量的先進裝備,缺乏大量的技術人才。比如加爾各答級,這船造了整整10年,是著名的十年磨一艦,同樣的時間,中國已經服役了16艘054A、15艘056、5艘052C/D,也就是說具有一定防空能力的軍艦即有20艘,而標準的神盾艦有5艘。
  • 印度出30億美元買30架美無人機,價格是彩虹5的3倍!
    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一向傾心於進口,"買買買"了幾十年,我們也都習慣了。但是,印度多年作為國際武器市場大買家,竟然出現了超高價買落後裝備的情況,買武器買了這麼多年,怕是裝備國防是假,給大國送錢才是真。今日印度刊文,30億美元用於採購無人機據印度媒體的最新消息,印度國防部準備從美國採購30架通用動力公司的MQ-9B偵察無人機,交易價值達30億美元(約合2,200億盧比)。
  • 印度航母還沒服役,俄羅斯航母先著火了…
    「庫茲涅佐夫」號原本計劃從2018年初開始大修,預計大修的時間為兩到三年,經過吊車倒塌和能源艙著火這兩次事故後,估計俄羅斯航母的維修計劃將嚴重滯後,鬧不好得等到印度國產航第四次下水的時候,她才能大修完畢。
  • 踢館 | 我們造航母的特種鋼,技術水平還不如30年前的瓦良格?
    12月第一天,在美國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海軍公布了今年夏天發生大火的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的最終處理結果:由於想要修好受損的「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需要花費25億至32億美元(軍艦造價的2倍以上),而且需要5到7年的時間,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將最終被退役並報廢,夏天的時候堂主和人打賭說軍艦會報銷不少人不信,看來堂主又要去挨家挨戶收可樂了。
  • 俄羅斯去年賣了這麼多軍火給了誰?看完此文你就懂了
    ▲這是2017年單年全球各國武器出口銷售收入圖中國數據未統計其中作為蘇聯解體後,十分倚重賣軍火維生的俄羅斯,在全世界軍火貿易中佔大頭我們看他發文透露一部分內容:比如交付給伊拉克21輛BMP-3型步戰車,這是俄羅斯在2014年與伊拉克籤署的40億美元武器出口協議中的一部分。
  • 花了大量血汗錢,他們卻被「猴版」裝備坑到吐血
    由於印度自產的阿瓊實在是扶不起的阿鬥,印度陸軍的主力坦克還得指望從俄羅斯進口的T-90,這編號聽著挺先進,但實際上是T-72一脈的型號,只是為了擺脫T-72在海灣戰爭和車臣戰爭的掙得的惡名才整了個90的序號。印度花了70多億美元定購了350輛T-90,並且打算自產1000輛,但俄羅斯的生產拖拖拉拉不說,技術轉讓也不痛快,讓印度軍方很是不滿,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已經入坑了就得往裡填啊。
  • 印度財大氣粗,24億買24架美國直升機上航母,可惜航母仍爛尾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 為何小小的MK45艦炮鷹醬也能賣的這麼貴,難道鷹醬的武器鑲了鑽石
    按照大白象購買的這些數量,平均一套算下來基本上就要7853.8萬美元,而鷹醬如今的F-35隱身戰機成本已經降到了8000萬美元左右,再一對比這個,大白象買的艦炮難道是鑲了鑽石嗎?追本溯源要想知道MK45艦炮為何賣的這麼貴,我們就要去了解MK45艦炮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 印度向非洲推銷軍火力度大,一年賣50億美元不知足
    印度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軍火輸出大國,在2020年時還提出一個相當宏偉的計劃,要在未來5年內賣出250億美元的軍火,每年銷售50億美元,那麼印度軍工如何完成出口目標?印度對此似乎還抱著非常大的信心,從現在情況來看,先把美國當大客戶,試圖以國際分包的方式向美國出售一些武器零部件等等,目前已向美國供應C-130,AH-64的部件等,還要去非洲搶市場吧。
  • 俄羅斯已悄然將先進戰機賣到中國周圍了!正得意時發現有點不對勁
    更開心的,賣中國蘇35後,廣告效果出奇好,已有多國試圖引進,如今讓俄賺翻了!唯一未定的也許就是數量了,印度的最終目標為16架,卻受於財政,可能會採取分批採購的方式,第一批可能為6到8架,具體數量需進一步協商。目前各國都在更新自已的空軍裝備,比如:印尼的鄰居新加坡採購了F-15SG,印尼自然也想更新自已的戰機,不過西方戰機價格確實太貴,陣風的價格超過2億美元,F18等也沒有便宜什麼,這讓蘇35戰機顯得相當合適。
  • 印度再當冤大頭,30億美元買30架美軍無人機,價格是彩虹5的3倍
    據印度媒體的最新消息,印度國防部準備從美國採購30架通用動力公司的MQ-9B偵察無人機,交易價值達30億美元(約合2,200億盧比)。
  • 蘇聯解體後各國趁火打劫,印度還了100多億,卻讓俄羅斯恨之入骨
    蘇聯曾經是世界上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在上世紀70年代,蘇聯的綜合實力還一度超過美國,逼的美國不得不和中國改善關係。但是由於蘇聯一味的窮兵黷武,不注重國內民生的改善,導致這個超級大國僅僅存在了七十多年就解體了。
  • 中國剛送8億大單就翻臉,烏克蘭總統親自下令,拒絕賣發動機技術
    最近的烏克蘭在政治上越來越傾向於美國,雖然位於俄羅斯身邊,卻投入美國懷抱,甘當美國安插在俄羅斯身邊的一顆棋子,近期更是在多個方面和中國對著幹
  • 印度軍火市場有多大?轉投歐美後,俄式武器貿易額大幅下滑
    除了在很早就採購的C17和C130運輸機外,上一個5年是印度從美國採購阿帕奇、支奴幹和M777榴彈炮合同的執行周期。美式武器賣到印度,往往價格要更高一些,也可能是印度購買的版本比較高端吧!前段時間,美國和印度達成了近30億美元的軍火合同,其中包括8億美元買6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另外還有21億多美元採購24架MH-60R艦載直升機。請注意,隨著這筆近30億美元軍火合同的籤署,自2007年以來美國和印度之間的軍火貿易額已經突破了200億美元大關。
  • 蘇聯解體後,印度在匯率上玩賴帳,俄羅斯後來如何應對?
    蘇聯作為「老大哥」,出手往往很闊綽,而印度則悶聲發財,從蘇聯身上獲取了不少利益。後來蘇聯解體,可印度卻還欠著蘇聯100多億美元,這在九十年代初期是一筆天文數字。不過蘇聯雖然不在了,但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印度欠的這100多億美元還是要還給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
  • 中國32架賣4億,美國22架賣出140億天價
    眾所周知,翼龍無人機是中航工業當下賣的最好的一款軍用無人機,它被美國媒體譽為全球最致命的無人機之一。
  • 為何全世界都要狠宰印度?除了人傻錢多,還有一個原因!
    當然了印度的出產水平讓人不敢恭維啊。對於他們來說,好的就買,不賣?那就加錢買!印度的技術雖然能夠在亞洲排得上號,但也只限於信息技術領域,而基礎工業落後的印度一心想要趕超中國,過了這麼多年,印度終究還是那個依靠進口軍事裝備的印度,而中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 印度:我造的武器誰敢買?專坑自己人,還打不準!越南:給我來點!
    在印度一系列措施努力下,印度2018年的武器出口額已經增長到14.7億美元了,但主要是通過向國外軍火公司出口武器零部件實現的,戰鬥機、直升機、坦克和火炮這類高價值、複雜的作戰裝備出口卻寥寥無幾。2016年,越南開始接洽進口布拉莫斯飛彈,印度欣喜若狂,自己的飛彈總算賣出去了!不但給了越南優惠價格,莫迪還表示將給予越南5億美元的貸款,用來定向購買布拉莫斯。越南基本沒花錢就拿到了飛彈,也樂壞了。 ▼越南代表團赴印洽談購買布拉莫斯事宜
  • DNF:通貨膨脹,強化17武士刀卻賣1.49億,旭旭寶寶都懵了
    不管任何版本,白板都是大家唾棄的裝備,但很多人都用過,剛建號的時候就是拿的白板,之後慢慢的升級到神器或者史詩。武士刀就比較合適,產量大,價格便宜,等級足夠低,強化不費錢,成為了強化熱門武器,但誰也沒想到一把武士刀能賣到1.49億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