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12月6日清晨,臺軍與「中科院」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飛彈試射。一枚「天弓-3」靶彈從臺東縣東海岸三仙颱風景區發射,升空三十秒後爆炸,疑似被「愛國者-3」飛彈攔截。
臺軍6月曾發射「天弓-2」靶彈,與屏東九鵬基地的「愛國者-3」飛彈進行攔截測試。臺軍近年來都在東海岸試射飛彈,並積極部署「天弓-3」防空飛彈,顯示出對解放軍常態化繞島巡邏的重視。
「神秘飛彈」升空後爆炸,似乎是被遠端白色航跡的飛彈攔截 圖源:聯合新聞網
據臺媒報導,12月6日早5點50分,一枚飛彈從臺東三仙颱風景區附近地面發射出去,以垂直的角度飛向雲層中,最後爆炸,整個過程不到30秒。現場拍攝的圖片顯示遠處另一道航跡,疑似是被飛彈攔截。
臺灣「中科院」曾發出射擊通報,「選定5、6、7、12、13、14等日清晨5到7點,在九鵬基地進行火炮試射,警戒範圍包括綠島、蘭嶼等空域,警戒彈道高度無限高」。臺媒研判這次應是長程防空飛彈攔截測試。
臺軍過去一直在成功地區的小漁港進行靶彈發射,這次特意選三仙臺一處被樹林包圍的區域,十分隱秘,且附近全面交通管制。不少臺灣軍迷試圖提前進入三仙颱風景區,卻被警方擋在門外。但仍有細心軍迷表示,飛彈並非45度角發射,而是垂直升空,而臺軍目前採取此種發射方式的僅為「天弓-3」型防空飛彈。
臺軍自研的「天弓-3」防空飛彈,採用垂直發射 圖源:聯合新聞網
據悉,今年6月5日臺「中科院」才在成功地區的小漁港發射「天弓-2」飛彈,與屏東九鵬基地射出的「愛國者-3」飛彈進行攔截測試,研判這次是時隔半年再度進行飛彈測試。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稱,近年來臺軍方都選擇在東海岸試射飛彈,並在宜蘭、花蓮、臺東等地積極部署「天弓-3」防空飛彈,可能和解放軍軍機連續繞臺有關。
臺灣「中科院」發布的飛彈試射通告,A點為三仙臺內某處
據《聯合晚報》今年7月報導,臺軍「愛國者」飛彈原本主要部署於臺北周邊地區,如今因解放軍「遠海長航」機艦繞臺,不得不東西兩線作戰,以「輪流」方式移防花蓮和臺東機場周邊,顯示出臺軍防空兵力捉襟見肘。
有臺軍高級將領表示,臺軍資源有限,無法與解放軍進行消耗戰,因此所有資源都必須用在刀刃上。「愛國者-3」與「天弓-3」雖具備截擊敵人彈道飛彈的能力,但成本極高,無法將所有敵方可能攻擊的設施都列入防護;現階段最優先需要保障者是臺灣機場等軍事設施,儘可能在對方飛彈攻擊下減少傷害,確保各型戰機能順利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