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弓3」對抗武統完全徒勞
作者:楊承軍,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據海峽之聲報導,臺軍將於1月7、8日連續兩天進行增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射擊測試,最大彈道高度標註為「無限高」,說將在宜蘭靶場發射靶彈,從九鵬基地發射攔截彈。臺綠媒吹噓這是「臺灣版的薩德」,說這次試射是專門針對大陸的飛彈威脅,還能有效反制大陸的彈道飛彈。
蔡英文上臺4年來,始終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一直都在破壞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事務性協商中斷。
這些年來,臺灣當局最不遺餘力採購和研發的就要數防空武器了。他們先後買回了美國的「愛國者2」型和研發了「天弓」系列等防空飛彈。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曾經談到,為應對解放軍在臺灣附近的動態,臺空軍今年已出動2197架次,耗費新臺幣255億(約人民幣59.79億)成本。臺灣有關人員另外指出,臺當局剛通過了「軍費特別預算追加案」新臺幣290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68億)。
臺軍這次準備進行試射的「天弓3」型防空飛彈,當前主要是陸基,規劃以後還將發展海基。其最大射擊高度為70公裡,有效攔截高度是30公裡,飛行速度約5.5馬赫,號稱可同時攔截15個飛行目標,其攔截性效能介於美國愛國者2型與3型防空飛彈之間,也就是說,對我軍常規飛彈的攔截概率不超過50%。可見用這些對付大陸都沒有什麼用,因為我軍如果實施「飽和式攻擊」,如果使用可以變軌滑翔的飛彈,如果運用多種武器平臺和綜合運用,如果在發射的時間和地點上做到出其不意和乘人不備,臺軍是根本無法應對的。特別是一旦我軍對臺實施全方位、立體打擊的情況下,必將使臺軍防空反導系統的生存概率幾乎為零。更重要的是,兩岸在綜合實力和軍力上懸殊巨大,其作戰的主動權和決勝權完全掌握在大陸一方。
據央視軍事頻道3號的報導,我軍軍機曾從臺島西南部還兩度飛到臺島的東南部空域進行了巡航,飛行高度為3千至7千米,這個航跡和高度意義重大。對此,臺灣不少媒體驚呼此舉「罕見」,並猜測這就是衝著屏東縣的九鵬基地武器試射而來。
央視還同時報導了我火箭軍多枚東風10A型巡航飛彈,精準摧毀目標大樓的視頻畫面,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決心、體現了我軍實現中央軍委戰略意圖的手段和能力,也體現了我軍決戰決勝的作戰能力正在穩步提升。我軍的常規飛彈武器是遏制分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是封控第一島鏈內所有對手的「利器」,這些飛彈只需要十多分鐘就可以飛抵臺島的任何目標。可以說,島內所有重要目標、特別是其所有的防空反導部署、全都在我軍飛彈的火力覆蓋範圍之內。
臺灣當局出賣祖宗、以武拒統的行徑,一定會遭到身敗名裂的可恥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