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天弓3反制大陸彈道飛彈?楊承軍:攔截率不過半 沒什麼用

2021-02-14 鳳凰網軍事頻道

以「天弓3」對抗武統完全徒勞

作者:楊承軍,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據海峽之聲報導,臺軍將於1月7、8日連續兩天進行增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射擊測試,最大彈道高度標註為「無限高」,說將在宜蘭靶場發射靶彈,從九鵬基地發射攔截彈。臺綠媒吹噓這是「臺灣版的薩德」,說這次試射是專門針對大陸的飛彈威脅,還能有效反制大陸的彈道飛彈。

蔡英文上臺4年來,始終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一直都在破壞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事務性協商中斷。

這些年來,臺灣當局最不遺餘力採購和研發的就要數防空武器了。他們先後買回了美國的「愛國者2」型和研發了「天弓」系列等防空飛彈。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曾經談到,為應對解放軍在臺灣附近的動態,臺空軍今年已出動2197架次,耗費新臺幣255億(約人民幣59.79億)成本。臺灣有關人員另外指出,臺當局剛通過了「軍費特別預算追加案」新臺幣290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68億)。

臺軍這次準備進行試射的「天弓3」型防空飛彈,當前主要是陸基,規劃以後還將發展海基。其最大射擊高度為70公裡,有效攔截高度是30公裡,飛行速度約5.5馬赫,號稱可同時攔截15個飛行目標,其攔截性效能介於美國愛國者2型與3型防空飛彈之間,也就是說,對我軍常規飛彈的攔截概率不超過50%。可見用這些對付大陸都沒有什麼用,因為我軍如果實施「飽和式攻擊」,如果使用可以變軌滑翔的飛彈,如果運用多種武器平臺和綜合運用,如果在發射的時間和地點上做到出其不意和乘人不備,臺軍是根本無法應對的。特別是一旦我軍對臺實施全方位、立體打擊的情況下,必將使臺軍防空反導系統的生存概率幾乎為零。更重要的是,兩岸在綜合實力和軍力上懸殊巨大,其作戰的主動權和決勝權完全掌握在大陸一方。

據央視軍事頻道3號的報導,我軍軍機曾從臺島西南部還兩度飛到臺島的東南部空域進行了巡航,飛行高度為3千至7千米,這個航跡和高度意義重大。對此,臺灣不少媒體驚呼此舉「罕見」,並猜測這就是衝著屏東縣的九鵬基地武器試射而來。

央視還同時報導了我火箭軍多枚東風10A型巡航飛彈,精準摧毀目標大樓的視頻畫面,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決心、體現了我軍實現中央軍委戰略意圖的手段和能力,也體現了我軍決戰決勝的作戰能力正在穩步提升。我軍的常規飛彈武器是遏制分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是封控第一島鏈內所有對手的「利器」,這些飛彈只需要十多分鐘就可以飛抵臺島的任何目標。可以說,島內所有重要目標、特別是其所有的防空反導部署、全都在我軍飛彈的火力覆蓋範圍之內。

臺灣當局出賣祖宗、以武拒統的行徑,一定會遭到身敗名裂的可恥下場!

相關焦點

  • 攻擊三峽大壩反制武*?臺軍秘密發展彈道飛彈計劃曝光
    在臺灣軍事論壇裡總少不了如何反制武*的聲音,比如攻擊北京、三峽大壩甚至是核電站,至於用什麼武器可以達成這一目標,以前是「無所不能」的雄風飛彈,但自從雄風飛彈在軍事演習中誤擊漁船後似乎就失寵了,至今仍未揭開神秘面紗的「雲峰飛彈」成為新寵。臺軍現役雄風反艦飛彈原隸屬於陸軍,後劃歸海軍組建海鋒大隊,直接接受臺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分別部署於臺灣本島及馬祖、澎湖。
  • 臺軍要用「飛彈攻擊大陸」?
    美國智庫評估臺軍攻擊型飛彈實力臺灣軍方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研發計劃,目的是「反制大陸」,比如威脅大陸的三峽大壩。因此,只有部署在金門、馬祖這兩個地方,才能夠「反制大陸」。解放軍「紅旗」-2防空飛彈據稱就曾改為M-7戰術彈道飛彈出口。1996年臺海危機時,臺軍曾將「天弓二型」防空飛彈改造為短程彈道飛彈,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稱其為「天戟」飛彈。
  • 臺灣天弓3飛彈,到底啥水平?
    愛國者PAC-3飛彈要在2萬米高度攔截短程彈道飛彈都做了大量的改進設計,天弓3這樣漫不經心設計就能進行彈道飛彈高空攔截(臺媒稱射高可達45公裡)的話,雷西昂公司的設計師們去自殺算了。天弓3增程型實際上是和天弓3現役型號完全不同的飛彈,據稱,它採用了兩級助推器,其彈體材料據稱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由此減輕了重量,不過因此彈體長度和體積都超過了天弓3,需要重新研製發射車。
  • 臺軍幻想「飛彈攻擊大陸」!開戰必遭解放軍第一波摧毀
    美國智庫評估臺軍攻擊型飛彈實力臺灣軍方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彈道飛彈、巡航飛彈研發計劃,目的是「反制大陸」,比如威脅大陸的三峽大壩。因此,只有部署在金門、馬祖這兩個地方,才能夠「反制大陸」。解放軍「紅旗」-2防空飛彈據稱就曾改為M-7戰術彈道飛彈出口。1996年臺海危機時,臺軍曾將「天弓二型」防空飛彈改造為短程彈道飛彈,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稱其為「天戟」飛彈。
  • 臺軍疑在東岸試射愛國者-3防空飛彈 攔截天弓-3靶彈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12月6日清晨,臺軍與「中科院」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飛彈試射。一枚「天弓-3」靶彈從臺東縣東海岸三仙颱風景區發射,升空三十秒後爆炸,疑似被「愛國者-3」飛彈攔截。  臺軍6月曾發射「天弓-2」靶彈,與屏東九鵬基地的「愛國者-3」飛彈進行攔截測試。臺軍近年來都在東海岸試射飛彈,並積極部署「天弓-3」防空飛彈,顯示出對解放軍常態化繞島巡邏的重視。
  • 【優質公號推薦】臺灣「天弓」3型增程型飛彈
    6月11日,臺灣中山科學院深夜在臺東及九鵬基地進行飛彈試射,外界分析種類極有可能是天弓三型增程型飛彈攔截測試。6月12日,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臉書表示,中科院昨晚發射的飛彈正是有「臺版薩德」稱號的「天弓」3型增程型飛彈,以天弓二型飛彈改裝為靶彈,發射「天弓」3型增程型飛彈進行作戰測試。
  • 臺灣「天弓」3型增程型飛彈及其「機動長白」相控陣雷達
    6月12日,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臉書表示,中科院昨晚發射的飛彈正是有「臺版薩德」稱號的「天弓」3型增程型飛彈,以天弓二型飛彈改裝為靶彈,發射「天弓」3型增程型飛彈進行作戰測試。本文中關於臺軍的資料數據均來自公開網絡,僅探討軍事,不涉及政治。「天弓」3型飛彈研製計劃始於1996年,2001年首次飛行測試,2007年首次攔截試驗,直到2015年才完成部隊作戰評測。
  • 為應對大陸軍機繞臺 臺軍在臺灣東部部署天弓3防空飛彈
    「莒光園地」此前「官洩」部署在宜蘭紅柴林營區「613營第1連」的部隊番號,裝備天弓3型防空飛彈,其後在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對外的文宣稿件中,花蓮,臺東分別出現613營2連,613營3連的番號,部隊積極參與民間活動。
  • 中程彈道飛彈,臺灣曾經的最高機密!
    1996年臺海危機時解放軍在試射飛彈後,李登輝秘密下令臺灣軍方恢復之前被終止的彈道飛彈研製計劃,偷偷研發射程超過1000公裡的中程飛彈。當時的李登輝當局希望借「雄風」—2E巡航飛彈和「雄風」-3超音速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計劃來對抗大陸的。1999年,李登輝的親信劉泰英還叫囂,「如果大陸攻打臺灣,臺軍就要對香港和上海實施報復打擊」。
  •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臺軍宣稱,「天弓」3飛彈對戰機攔截距離達到200千米、攔截高度30~25 000米,對戰術彈道飛彈攔截距離應在5~30千米。單從數據上看,「天弓」3飛彈射程較遠,超過了「愛國者」2,即使彈道飛彈攔截距離也超過了「愛國者」3。但如果參考「天弓」系列飛彈和「機動長白」雷達探測能力,這些數據水分很大。
  • 前哨 | 臺島東岸一聲巨響,神秘飛彈升空,測試雞血版天弓3?
    不過從兩發飛彈的發射位置,和對岸海事部門所劃出的試驗禁航區域來看,本次試驗內容應該是一次飛彈攔截試驗。從成功鎮發射的是靶彈,而九鵬基地發射的則是攔截彈。圖:臺東成功鎮當地民眾拍下的飛彈升空畫面關於測試飛彈的型號,雖然對岸中科院不談,但外界均懷疑測試內容和天弓3飛彈有關。
  • 「雄風3」誤射背後的臺軍飛彈「烏龍」史
    臺灣方面一直存在用飛彈建設所謂「阻遏力量」的企圖,但經此之後,這場迷夢可以休矣。自從2010年1月美國正式宣布向臺灣方面出售第一批6套「愛國者-3」飛彈系統之後,至今一直沒有臺軍試射的消息。在臺軍此前的裝備中,「愛國者-2」、「天弓-2」和「天弓-3」等飛彈可以對來襲飛彈進行迎頭攔截,而「愛國者-3」還能以很大的角度進行側向攔截,這使得同樣一處發射陣地,在使用「愛國者-3」飛彈之後,能夠大幅提高攔截能力。根據最近首度曝光的臺軍「愛國者」飛彈連戰備照片顯示,該部隊將「愛國者-3」飛彈與此前裝備的「愛國者-2」飛彈混編,據說這只是權宜之計,但讓人很懷疑其作戰能力。
  • 臺灣又表示可以擊落大陸東風了~
    不過現在看來,還沒有哪一個航空巨頭願意上當。小編倒是覺得,土耳其人老老實實在家念經不好嗎?非要學別人搞五代機?這是你們能玩的活兒嗎?國防工業連印度都不如的哈士奇國說自己要研發四代機,嗯,這很二哈!(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軍迷疑問:平戎兄,中國海軍新型雙體測量船下水後首次亮相。
  • 「天弓」飛彈進駐花蓮 大陸網友看圖「定位」被批不專業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7日報導,當局發布的照片顯示,進駐花蓮的是「天弓」系列最新款的「天弓」3型地空飛彈。這是首次曝光該型飛彈服役後的部署照片。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報導稱,「天弓」3型由臺灣「中科院」研發,採用四聯裝機動發射車,射程近200公裡,是美國雷神公司研製的中距離地對空飛彈MIM-23「霍克」飛彈的四倍以上。
  • 臺軍被爆將發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還自嗨臺版「薩德」
    最近,臺軍被爆出將再次發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還自嗨是臺版「薩德」。據環球網,有臺灣親綠媒體報導,臺軍近日將發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此飛彈被稱為「臺版薩德」。報導稱,「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因具有較強的攔截能力,被稱為臺版「薩德」,該飛彈目前已經量產。臺灣「中科院」近年還積極研發「天弓三型」增程型防空飛彈,希望將飛彈攔截高度提升到70公裡,以提高臺軍的「防禦」能力。
  • 臺灣天弓飛彈攔截試驗成功,「臺獨」信心更膨脹了
    據悉是增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進行作戰測試,測試課目是「高高空敵彈道飛彈攔截」,在臺東三仙臺發射天弓三型靶彈,靶彈到達150公裡高空,模擬彈道飛彈轉折下擊。進一步報告顯示:在九鵬基地完成備戰的增程弓三飛彈,相位陣列雷達鎖定靶彈後,立即發射,以七馬赫超高速奔向靶彈,在70公裡高高空,直接撞擊以12馬赫速度下擊的弓三靶彈,靶彈爆炸,增程弓三連續攔截成功。
  • 臺軍夜間試射神秘飛彈 外界猜測為「愛國者」與「天弓三型」飛彈
    臺軍11日夜間試射神秘飛彈。
  • 臺軍被曝車用尿素庫存不足,機動飛彈發射車或因馬力不足而無法啟動
    島內媒體披露稱,臺軍面臨車用尿素庫存不足的情況,專門反制解放軍的「雄風3」「雄升」和「天弓」等機動飛彈發射車或因馬力不足而無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