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發射瞄準的是近地點213公裡、遠地點367公裡、傾角53度的一條橢圓軌道。「星鏈」衛星隨後將利用其離子推力器變軌到更高的軌道進行測試,然後再轉入高度約為550公裡的工作軌道。
發射約2分30秒後,主發動機停機,隨後啟動第二臺Merlin真空發動機。3分15秒後進行了整流罩的部署,標誌著整流罩對的成功使用。8分鐘40秒後,助推器降落在大西洋上的「載人龍」飛船上,這是助推器的第六次完美降落。此次任務的第一部分是部署SkySats,完成時間為12分40秒,第二架SkySat在發射後10分13秒部署,第三架在13分40秒部署。
「天星」遙感衛星率先部署的畫面
這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9次「星鏈」組網發射任務。自去年5月組網發射啟動以來,該公司迄今已通過11次發射將653顆「星鏈」組網衛星送入軌道,從而向初步開通服務又邁進了一步。太空探索公司稱,「星鏈」網絡需要24次發射來實現對幾乎所有有人居住區域的覆蓋,12次發射後就能覆蓋緯度較高的地區,比如加拿大和美國北部。
本次發射採用了此前已用過5次的一枚第一級火箭,編號B1049.6。這是太空探索公司首次嘗試讓同一枚火箭第6次參加飛行。這枚箭此前的發射經歷是:2018年9月10日在卡角發射加拿大電信衛星公司「電信星」19V靜地通信衛星,2019年1月11日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10顆「下一代銥」低軌移動通信衛星,同年5月24日在卡角執行「星鏈」首組60顆衛星發射任務,今年1月7日在卡角執行「星鏈」第三組60顆衛星發射任務,6月3日又在卡角執行「星鏈」第8組60顆衛星發射任務。同此前5次一樣,這枚箭在本次發射中再次成功實施了落船回收。這也是太空探索公司首次成功地把同一枚火箭第6次回收回來,從而讓這枚箭得以繼續保有進一步提升復用次數紀錄的可能性。
太空探索公司還有兩枚火箭已飛過5次,即B1048和B1051,但前者在3月18日進行第5次飛行(發射「星鏈」第6組衛星)時落船回收失敗。B1051在8月7日第5次飛行(發射「星鏈」第10組衛星)後成功實施了落船回收。太空探索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曾表示,5型箭被設計成「在無需例行整修的情況下」能反覆使用10次,而若「做適當的例行維護」可用100次。不過,雖然重複使用次數尚未超過10次,該公司工程師目前在每次發射後還是會對火箭做例行檢查和整修。
本次發射所用的整流罩也是用過的舊罩,曾參加過1月29日的第4次「星鏈」組網發射,其中一個半罩由「特裡女士」回收船以網捕方式回收,另一個雖未能被「奇夫女士」回收船上的大網接住,但隨後被從海水中撈了上來。那兩艘整流罩回收船在本次發射中仍會嘗試對兩個半罩實施網捕回收。它們曾在「獵鷹」9火箭7月20日發射韓國一顆軍事通信衛星時首次實現了對兩個半罩的「雙捕」回收,但8月7日上次「星鏈」組網發射時的網捕回收作業未能成功。
搭順風車的3顆「天星」遙感衛星
本次發射捎帶的3顆「天星」遙感衛星為「天星」19~21,又稱「天星」C17~19,各重約110公斤。它們裝在「星鏈」衛星上方,要首先分離出去。這是太空探索公司第三次利用「星鏈」組網發射提供順風車式的搭載發射服務,也是其第二次為行星公司提供這類服務。6月13日的第9次「星鏈」組網發射任務也搭載了3顆「天星」衛星。8月7日的上次「星鏈」組網發射任務則搭載了黑色天空公司的2顆遙感小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