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發射採用了此前已用過一次的一枚第一級火箭,編號B1060.2。這枚箭曾在6月30日參加了美國空軍第三顆GPS-3導航衛星的發射任務,並以落船方式回收。在本次發射中,這枚箭再次成功實施了落船回收。
太空探索公司還把兩艘整流罩回收船派到了大西洋相關海域,以對本次發射的整流罩進行回收。這兩艘船各配備了一張大網,以期捕獲乘翼傘從天而降的兩個半罩。太空探索公司也對落入海水中的整流罩實施回收,但網捕可避免整流罩被含鹽的海水浸泡,從而簡化翻修和復用工作。
本次發射瞄準近地點213公裡、遠地點343公裡、傾角53度的軌道。衛星隨後將利用自帶的氪離子推力器升往550公裡的工作軌道。與此前連續3次「星鏈」組網發射都搭載了幾顆商業遙感衛星不同,本次發射沒有進行這種順風車式的搭載。
這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10次「星鏈」組網發射任務。自去年5月組網發射啟動以來,該公司迄今已通過12次發射將713顆「星鏈」組網衛星送入軌道。太空探索公司曾表示,「星鏈」網絡需要24次發射來實現對幾乎所有有人居住區域的覆蓋,但12次發射後就能覆蓋緯度較高的地區,比如加拿大和美國北部。
該公司主管「星鏈」和商業銷售的副總裁霍夫勒近日表示,公司眼下正以每天6顆的速度建造「星鏈」衛星,擬每隔兩三周就做一次組網發射,直至建成由約1440顆衛星構成的初期網絡。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批准太空探索公司最終運營近1.2萬顆「星鏈」衛星,以向全球各地提供高速、低時延上網服務。
太空探索公司高級認證工程師泰斯在本次發射的網播過程中透露了該星座的初步測試結果。她說,公司打算在今年晚些時候針對「星鏈」上網服務推出一項公開貝塔測試,但眼下正在由員工來測試這項服務。她稱測試展現出了超過100兆比/秒的下載速度和「超低的時延」,但她並未對時延進行量化。泰斯說:「我們的時延之低足以玩最快的在線視頻遊戲,而下載速度之快則足以同時播放多部高清電影且仍有富餘的帶寬。」
泰斯說,最終衛星數量可能達到1.2萬顆乃至4.2萬顆的「星鏈」巨型星座「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還是一項進展中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繼續添加各類功能,以釋放該網絡的全部能力」。
部分「星鏈」衛星現已具備的一項新功能是星間鏈路。太空探索公司曾說過「星鏈」會設置星間鏈路,但一直未給出推出時間。該公司把這些交叉鏈路稱為「太空雷射器」,已對配備這種鏈路的兩顆衛星進行了一項測試。泰斯說,「利用這些太空雷射器,『星鏈』衛星能夠傳送數百吉字節的數據」;「一旦這些太空雷射器得到全面部署,『星鏈』將成為可用來向全球各地傳輸數據的最快選項之一」。
星間鏈路有助於降低時延,而那有望增大太空探索公司吃到FCC204億美元「農村數字機遇基金」這塊寬帶補貼蛋糕的可能性。該公司2月份對FCC表示,「星鏈」的信號延遲將不到50毫秒。
太空探索公司已開始對缺少後續版本新增功能的老舊「星鏈」衛星做離軌處理。根據分析圖形公司(AGI)《天上跟蹤》(Celestrack)網站給出的信息,過去60天裡有10顆「星鏈」衛星離軌,其中8顆是通過大批量組網發射送入軌道的,外加2顆「丁丁」原型衛星。AGI資深天體力學研究專家凱爾索通過電子郵件對《航天新聞》表示,另有4顆去年發射的「星鏈」衛星軌道高度已低於200公裡,表明其將很快離軌並在地球大氣層中被燒毀。
算上1月份的「載人龍」飛船高空逃逸試驗,太空探索公司今年已進行了16次發射,使用的全都是「獵鷹」9火箭。在那些發射中,有10次是其自家「星鏈」星座的組網發射。
每隔兩三周就做一次組網發射,直至建成由約1440顆衛星構成的初期網絡。該公司已在華盛頓州面向潛在用戶啟動了商業服務開通前的「貝塔測試」。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批准太空探索公司最終運營近1.2萬顆「星鏈」衛星,以向全球各地提供高速、低時延上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