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解放軍空二師接到了「前往大小和島,轟炸南朝鮮軍指揮部的命令」,飛機立刻從遼寧鳳城機場出發,前往大小和島上空。此戰空二師捷報頻傳,成功的摧毀了目標。
王延周
在戰爭中最耀眼的明星,莫過於有著「王牌飛行員」之稱的飛行員王延周。他在抗美援朝空戰中,駕駛著蘇制拉-11殲擊機,先後擊落擊傷7架敵機,是當之無愧的飛行之王,也被稱為「軍中鳳凰」。說起王延周的人生和飛行生涯,只有兩個字可以概括「傳奇」。
王延周1920年出生於山東日照,本來他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可堂哥王延德的到來,點燃了他的從軍夢。王延德很早參軍,1936年回家探訪時已經是國民黨29軍的連長了,他穿著整潔的軍裝,衣服上還有象徵著榮譽的金章和綬帶,這身帥氣的打扮讓王延周徹底淪陷了,在他的強烈要求下,王延德把他送到了29軍北平南苑軍訓團進行集訓。王延周參軍不到半年,殘酷的戰爭就隨之而來,「七七事變」爆發了。
29軍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一次次用血肉之軀守住了陣地,日軍沒想到中國軍人這麼有血性,於是出動了大量的飛機對陣地進行轟炸。在守軍傷亡慘重的情況下,王延周所在的軍事訓練團1900多人也被派去作戰,年輕的王延周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戰爭,直到戰友們一個個倒在他面前,他才明白自己上了真正的戰場。
南苑守軍7000餘人,陣亡5000多,1900多名集訓成員也只剩下了500多人,上峰命令他們放棄南苑陣地,向南撤退。王延周跟著部隊拼命廝殺,終於突出了重圍,在一片樹林裡得以休息。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腿早已經被子彈打穿了,血從膝蓋流到了腳踝,如果不及時處理,整條腿就廢了。
北平南苑戰鬥
王延周很怕疼,但是他突然想起,日軍的飛機在轟炸南苑時,幾乎是貼著地面飛行,把他的戰友一個個炸死在他眼前。比起戰友的死亡之痛,自己的腿受傷了又算什麼,他要保住這條腿,為死去的戰友報仇。王延周找來一根樹枝,硬生生捅進了傷口,把子彈夾了出來,用破布條簡單的包紮了一下,就跟著隊伍繼續向西南方向趕路。
隊伍輾轉到了西安,王延周和戰友們很快聽到了延安抗大正在招生,為抗日救亡培養人才,於是他和同學準備前往。可他們剛走出門口就被哨兵攔住了,這些人威脅不懂黨派政治的年輕人:「那種地方你們再敢去,就等著軍法處置吧。」
抗大去不了,王延周聽說黃埔軍校第七分校正在招生,就和戰友們報考了黃埔軍校,在那裡接受了兩年的嚴格訓練,畢業後被授予陸軍少尉軍銜。王延周摸著新發的軍官制服、武裝帶、金色領章、佩劍、嶄新的皮靴,心裡樂開了花,這套制服比堂哥當年的更帥氣,是自己拿命換來的。
可是不久之後,王延周就不甘心當一個陸軍了,當他看到西安街頭有一則「筧橋空軍學校招生啟事」的時候,當年日軍飛機盤旋在他身邊,炸死他的戰友的那一幕,又湧上心頭,他決定報名空軍。
王延周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堂哥的激烈反對,王延德心急火燎的說:「你不要好高騖遠,日本的飛機那麼厲害,我們的飛機什麼樣,大家心裡都有數。」其實他說的沒錯,日本極其重視空軍力量,飛機數量和質量,以及飛行員的水平,都遠遠高於中國軍隊。可中國的空軍訓練體系都還不成熟,經常有飛行員在練習飛行時機毀人亡,甚至連燃油都供給不了。
王延周和P-40合影
這盆迎面撲來的冷水,沒有熄滅王延周心中的火,中國空軍哪裡都不如人,可是他王延周有必勝的把握,有生之年若成為一名飛行員,定讓日寇敵機有來無回。皇天不負有心人,王延周不僅順利的通過了考試,還被政府派遣到美國學習飛行駕駛,訓練極其艱苦,每日都被汗水浸透衣背,兩年後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當時美國希望他可以留在學校當教員,他拒絕了:「我要回國參戰。」
回國後王延德被安排到了中美混合團,這支隊伍的前身,正是赫赫有名的陳納德飛虎隊,陳納德正是他們的司令。1943年6月1日,18架飛虎隊戰鬥機從四川涼山機場起飛,準備轟炸日軍控制的鄭州火車站。任務順利完成,鄭州火車站成了一片火海,可在轟炸機脫離戰場返航時,王延周的飛機出現了故障,等到他處理好故障準備追上隊伍時,對面一架大型日本運輸機卻逐漸逼近。
王延周一點都不害怕,他高興極了,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被日軍飛機氣的渾身發抖,站在地上無能為力的孩子了。王延周接受採訪時說:「我把二拇指往上一摟,機槍就發射了,我說小日本,我送你回老家吧。」在王延周精準的攻擊下,日本運輸機被擊落了,根據後來美國方面傳來的情報,這座飛機上居然有7個日本高官,全都被王延周炸死了。
除了這一次完美擊落日軍飛機,王延周還先後擊落了五架敵機,擊傷敵機十多架,獲得了「王牌飛行員」的稱號,在他與駕駛的P-40戰鬥機合影的照片上,王延周笑的像花一樣燦爛。不過轟炸日軍飛機,只是他的成就之一,他還奉命飛越駝峰航線,把軍備物資送往前線,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朽貢獻。
1942年,日軍封鎖了中國與外界的陸上通道——滇緬公路,中美被迫開啟了一條空中航線,飛行員們需要橫跨喜馬拉雅山脈等高山,面對極其惡劣的氣候,以及隨時會中斷的通訊設備,還有日軍的狂轟濫炸。短短三年,我方損失了飛機2000多架,犧牲飛行員3000多名,可王延周還是頂住了一次次的危險,先後八次飛越駝峰,將戰略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
飛越「駝峰航線」
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如果沿著當年的駝峰航線飛行,還可以看到山谷上有很多閃著光的鋁片,那是當年飛機墜毀的殘骸,因此駝峰航線又被稱為「鋁谷」。1945年抗戰勝利了,王延周不願意再把槍口對準骨肉同胞,巧的是,他有一次駕駛飛機在返回濟南途中出現故障,被解放軍俘虜了,解放區的領導非常希望王延周可以留下來。
王延周還接受邀請,參觀了解放區的工廠和學校,領導們見王延周不是一個戰爭狂魔,也從他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王延周無論是參加陸軍還是空軍,都是一心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了哪一個政黨。在我方領導人的熱情挽留下,王延周選擇留在解放區,和那些率部起義的戰友們繼續開飛機。
1949年10月1日,29歲的王延周和南苑部隊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分別駕駛19架飛機掠過天安門上空,那一刻全國人們的歡呼聲如潮水般此起彼伏,把開國大典的氛圍拉到了頂點。韓戰爆發後,王延周又跟著部隊去朝鮮作戰,他駕駛的殲擊機,令美軍聞風喪膽,以螺旋式飛機擊落美軍噴氣式飛機的壯舉,至今仍然是人們口口相傳的英雄奇蹟。2005年,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紀念日裡,王延周被邀請到了釣魚臺國賓館參加慶典,和將軍們一起談笑風生。
飛虎隊戰鬥機
當主持人問到,當年誰參加過p-40戰鬥機的駕駛時,王延周顫抖的舉起了手,在場所有人都熱淚盈眶。2012年,92歲的王延周在北京去世,他去另一個世界繼續飛行了。少年從軍,不問生死,但求保家衛國,青年作為飛行員鷹擊長空,也是為了家國振興,還中國的領空一個安寧。英雄雖然已經逝去,然人生於天地間,不求自己聲名遠揚,只求一心報國,留下忠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