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故事】全成遠:曾騎著炸彈拆解 91歲依然鬥志昂揚

2021-03-03 大眾網臨沂

編者按:聆聽老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2020年八一前夕,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老兵故事」專題策劃報導,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老兵故事②

全成遠:曾騎著炸彈拆解 91歲依然鬥志昂揚


7月28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蘭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棗園鎮老兵全成遠的家中。全成遠18歲參軍入伍,參加過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抗美援朝等,多次負傷,先後多次榮立個人和集體三等功。

今年91歲的他,一頭銀絲白髮,但精神抖擻,聲音依舊洪亮,向記者娓娓道來了年輕時的崢嶸歲月。

老兵全成遠

「我在部隊上學到了一種精神『不怕苦,不怕死』…… 」全成遠的思緒可能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話還未說完就哽咽了起來。

  

「他一講到這段兒就想哭。」全成遠的老伴兒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抗美援朝第三次反擊戰時,全成遠所在的營負責攻下一個山頭。「俺這個連是主攻連,2排又是主攻排,俺這個排90火箭炮,一炮打了個二等功。」立功本來應該是高興的事兒,全成遠說著說著卻又留下了眼淚,「不過,是一個一個戰友犧牲換來的」。

全成遠榮獲多枚勳章


據全成遠回憶,當時在戰壕的拐彎處,2排步兵上去一個犧牲一個。2排排長姓楊,是個四川人,他說「重機槍給我封鎖」。重機槍5班副班長在戰壕裡,槍架架不了,想用重機槍站在戰壕上直接打,一露頭就有子彈打了過來。「俺這個排的火箭炮班副班長就在跟前,2排班長說,『火箭炮給我打掉那個碉堡』。」戰士在戰壕底下,將炮彈裝好託上去,一炮就將敵人的碉堡打掉了,立了二等功。

  

「我當時也有受傷,但是輕傷不下火線。」不僅是抗美援朝,全成遠在兗州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戰役中也曾負傷,頭部、腿部、後背都有印記,他覺得那是光榮。


也是抗美援朝時期,陣地炸藥不夠用。有人提議利用飛機投下來不響的啞彈,這項挖啞彈的任務分到了全成遠所在的連隊。

  

「連隊當時安排了俺們這個班去挖炸彈,2個人一組,每組間隔50米開始找炸彈。」全成遠說,他所在的組先挖出了一個啞彈,約300磅,但大家都不會拆。他們找到工兵,來到一看炸彈還在坑底,表示得下去拴繩子拉上來。

  

炸彈是全成遠挖出來的,他又是班長,就自己下去把繩子拴在炸彈上,戰友們在50米外拉。排長告訴他:「在下邊要是看見炸彈有動靜兒,你趕緊說一聲。」「看見炸彈鬆動了再和你們說,它響了(就都炸沒了),我還跟你們說什麼?」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全成遠雖然這樣想,但沒說更沒表現出來。

  

他下去以後,兩腳踩在炸彈兩邊,相當於騎在這個炸彈上,小心翼翼地看著,一旦發現它鬆動了,就大聲喊:「炸彈動了!」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往上爬。「現在想想,爬得再快也沒有炸彈響得快呀!」

  

全成遠班裡有一個戰士,被敵軍空襲時投下的炸彈擊中不幸犧牲,他們找了好久,連哪怕一個衣角都沒有找到,大家心痛不已。挖啞彈期間,他們開班會總結經驗,其中一個士兵情緒激動,站起來說「班長,我對你有意見,你不知道炸彈有多危險嗎……」說著哭了起來,其他戰士也深受感染,大家抱頭痛哭。

  

雖然過程艱難,他們依然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全成遠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他們成功找到並拆卸了不少300磅、500磅的炸彈,收集炸藥60多麻袋,不僅解決了沒有炸藥打坑道的困難,還勻出來不少幫助了兄弟部隊。

  

採訪快結束時,老人還唱起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咬字清晰,情緒飽滿,歌詞曲調仿佛已經嵌入靈魂,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貴坤 黃孟娜 劉元迪

本期值班編輯  魏振彬

掃碼下載海報新聞APP,看海量新聞資訊!

相關焦點

  • 被雪藏的抗日老兵
    然而,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老兵們的生活現狀:由於長期被歧視、社會地位低下,這些老兵的子女大多沒有機會受到良好教育,他們往往對父親有成見,甚至心懷怨恨。許多老兵身有殘疾,收入微薄。這些當年的民族英雄普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陳允瑞-曾駕駛飛機在日本人頭頂上扔過炸彈陳允瑞,93歲,貴州人。
  •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105歲老兵逝世,曾用拐杖演繹刺刀拼殺
    威武,馬定新老人拐杖演繹刺刀拼殺來自四川廣漢的馬定新老人就是一位抗日老兵,走上過抗日戰場,打了八年的抗戰老兵。2019年1月10日,老英雄用拐杖為我們演繹刺刀拼殺「鬼子」。馬定新用拐杖代替刺刀可以看到,當時馬定新老英雄雖然已經104歲高齡,可是背挺得筆直。步伐帶勁兒,聲音鏗鏘有力。雖用的是拐杖,可是卻仿佛手持刺刀一樣勇猛。
  • 聽91歲抗日遠徵軍講述戰場上的腥風血雨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鬥轉星移,那場決定民族危亡的戰爭似乎已被漸漸淡忘,當年,許多中國士兵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歲月流逝,而今依然健在的抗戰老兵已聊聊無幾
  • 【紅心社】天台年齡最長抗戰老兵金家社爺爺104歲壽辰
    金家有四兄弟,抗戰爆發時老大老二老三都曾離家當兵去痛打小日本,也都奇蹟般活著回到了家鄉。老三金家秋爺爺抗戰經歷非常豐富,曾參加過無比慘烈的衢州會戰,躲過侵略者天上地下炮火轟炸,從血流成河的死人堆裡爬出來,樂觀清簡活到現在。目前老大和老四已過世,老二金家社爺爺104歲,老三金家秋爺爺98歲。
  • 昭通老兵故事|林永清 · 9歲「兵娃」勤務兵
    林永清:9歲「兵娃」勤務兵 林永清,男,漢族,1929年5月4日出生,家住鹽津縣落雁鄉共和村順山社
  • 他們,延遲退役91天
    使命未竟,徵衣不解3個月,91個日夜他們挺立在一線堅守在戰位踐行諾言、旅行使命``````````````````````````````````````````````````````````````````````````````堅守戰位的老兵▼
  • 105歲川籍老兵李仕安離世 曾救出10名飛虎隊員
    熟悉他的人,曉得他已105歲高齡,曾是一名抗戰老兵,在抗戰期間飛過著名的駝峰航線,到茫茫大山裡救出10位遇險的飛虎隊成員。聽過他事跡的人,無不不肅然起敬。而在生活中,他其實是位性格隨和、愛笑,又「嗜酒如命」的老頭兒。8月26日,屋外的石榴花開得正豔,但李仕安再也見不到了。當天上午,他在這處生活多年的成都家中,安詳地閉上雙眼,與相伴了一個多世紀的世界告別。
  • 擊沉赤城號和飛龍號航母的那個男人,活了91歲,死後葬在這裡
    ■理察·貝斯特在中途島海戰中給予了"赤城"號致命一擊,摧毀了這艘日軍最引以為豪的大型航母,隨後他投下的炸彈又擊中了"飛龍"號。如果沒有貝斯特決定性的兩次命中,中途島海戰的結局有可能被改寫。貝斯特注意到了這個失誤,他使用機載無線電極力召回了另外兩架僚機,組成了一個小小的三機編隊,向"赤城"號投下了炸彈!兩架僚機投下的炸彈偏了一些,沒有命中,但貝斯特投下的重磅炸彈直接命中了"赤城"號航母甲板中部升降機附近,落入機庫後轟然爆炸。"赤城"號機庫內堆積的大量炸彈、魚雷及航空燃油被點燃殉爆,火勢失控,整個航母頓時成了燃燒中的煉獄。貝斯特僅用這一枚炸彈,就摧毀了"赤城"號航空母艦!
  • 騎著烏拉爾!瘋狂逃離伊拉克...
    視頻內容是奈什耐班迪安曾經在2012年環球摩旅:他們已經參與對抗伊斯蘭國的戰事一年多,近距離跟隨伊拉克政府軍、庫德族戰士等,在伊拉克見識了無止境的小型戰鬥與街道戰,甚至近身體驗過美軍的轟炸行動與伊斯蘭國的汽車炸彈攻擊。
  • 特別策劃 | 湯人稻:這個冬天,第四位老兵歸隊……
    2017 年 12 月 23 日下午 1 點,抗戰老兵湯人稻於家中辭世,享年 91 歲。
  • 拾荒的老兵 封存的愛情
    95歲的老人,沒有步履蹣跚,騎著三輪車的他悠然自得。老人名為周福康,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他一度成為媒體報導的對象,那時的周福康騎著三輪車,如今的他依然如此。周福康有兩個身份:老兵和拾荒者。
  • 又發現一位深藏功名的英雄老兵!他曾和黃繼光、邱少雲一起戰鬥
    今年91歲的老人張文魁,在湖北十堰生活了60年,是一名退役軍人。去年,社區組織填寫退役軍人信息採集表,在「是否榮獲軍功」一欄中,只有一個字:「無」。這張表是張文魁兒子代填的,他不知道父親有什麼軍功,幾十年來從沒聽父親提到過。
  • 邢臺老兵陳瑞明為參戰老英雄錄視頻、留掌印
    河北日報訊(記者邢雲)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們錄製視頻,並留下鮮紅的手掌印……連日來,邢臺市退役軍人陳瑞明錄製的這些影像故事,一經網絡視頻平臺刊播後便引起強烈反響,網友紛紛點讚。今年50歲的陳瑞明,是一名退役軍人,現居邢臺。「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老一輩的奮鬥是分不開的。
  • 遠徵軍老兵:戰場上屍體多得無法掩埋,多年後山上依然寸草不生
    遠徵軍老兵:戰場上屍體多得無法掩埋,多年後山上依然寸草不生「一上前線,那場面才叫驚心動魄。
  • 70年代入伍老兵,真實軍旅故事回憶錄——當兵的人生(三)
    那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祖國南疆,天邊捲起陣陣烏雲,中越邊境形勢緊張,為捍衛祖國領土,我陸軍第11軍31師(欠91團,炮兵團3營、4營,高炮團2連、3連)奉命殲滅者陰山區域1052.4高地、1250高地、1185高地、柴山堡、新寨地區之越軍。
  • 14歲參軍、70年黨齡,88歲老戰士曾保衛黑河、建設黑河!聽他如何講述…
    他們是新中國的英雄,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紅色故事值得我們銘記,他們的革命精神需要我們傳承。近日,記者採訪了幾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戰士。李純珊是黑河本土仍然健在、為數不多的一位老兵。
  • 16歲參軍,離開大陸赴臺數十年的老兵找到了
    提供尋親線索,可聯繫微信公眾號「尋找戰爭失蹤者」,在線提交尋親線索,也可發郵件給我們:xunqin@szlongyue.org 】16歲參軍,離開大陸赴臺數十年的老兵找到了作者:尋找戰爭失蹤者最新進展:7月19號,雲南施甸縣誌願者蘇澤錦給我們和抗戰史跡同時提交了一份尋親信息,尋找抗戰老兵李天鬥,19號當天,我們將尋親信息給到臺灣聯絡處工作人員餘蓉蓉
  • 潮籍抗戰老兵
    牆上列位老兵,當為潮人先賢前輩,覽者應肅然以敬,瞿然以勵。吳漢堂:91歲。籍貫:廣東饒平。番號: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六十二軍山炮營一連。軍階:炮兵中士。黃順標:91歲。籍貫:廣東潮州楓溪。番號: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六十三軍一八六師。
  • 90歲抗美援朝老兵突發老年痴呆,叫出的名字,全是死去的戰友
    原標題:90歲抗美援朝老兵突發老年痴呆,叫出的名字,全是死去的戰友外公是抗美援朝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