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早的兩棲戰
可以說,幾乎從闖入海洋的那天起,人類就開始了運用兩棲部隊登陸作戰的歷史。史料記載,大約公元前1200年左右,埃及帝國遭到來自地中海諸島和南歐沿海的海上入侵,埃及人組織「Sea Peoples」進行抵抗,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就在一次次的戰鬥之餘,一些入侵者逐漸在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他們之中就有居住在巴勒斯坦的腓力斯人。數個世紀之後,希臘人再次出神入化地運用了兩棲作戰手段,公元前415-413年雅典軍隊遠徵西西里島。不過,這次兩棲遠徵行動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成為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至404年)的轉折點,雅典戰敗,希臘城邦從此一蹶不振。
▲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古代世界大戰」,幾乎所有希臘城邦都參加了這場戰爭。不列顛群島頻頻遭受入侵
公元前55年,凱撒率領羅馬軍團橫渡英吉利海峽侵入英國,這是不列顛群島第一次遭遇來自海上的大規模兩棲入侵。羅馬人在今天的多佛港附近登陸,卻遭到在此埋伏多時的凱爾特軍隊的英勇抵抗。為了給進攻者提供強有力的支援,羅馬軍團的戰艦一直駛抵灘頭,利用投石器攻擊海岸防禦者。在今天看來,這種做法或許稱得上最早形式的海軍火力支援。
古羅馬軍團的入侵是不列顛群島遭遇的第一次大規模海上入侵。接下來的數個世紀,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北歐海盜(斯堪地那維亞人)以及諾曼第人乘著各式戰船從海上紛至沓來試圖徵服英國。在徵服與反徵服的過程中,早期英倫三島上的野蠻土著人與入侵者逐漸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英吉利民族。本質上講,今天的英國人實際上是他們的德法祖先與北歐民族、英吉利土著充分雜交融合的結果,多種基因的組合加上常年混戰,造就了他們強烈的進攻性、擴張性的民族性格。
▲ 北歐海盜也稱維京人,是生活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上的古代居民。▲ 1066年的「諾曼徵服」,說白了就是在法國的北歐海盜後裔對於在英國的北歐海盜後裔進行的一場戰爭。進攻一方投入2萬步兵和1.2萬騎兵,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潰了英王哈羅德的軍隊。其實,僅僅數周之前,哈羅德還曾率領大軍北上抗擊北歐海盜,並在斯坦福橋戰役中大獲全勝。英國人的兩棲劫掠
由於歷史原因,英國(時稱「英格蘭」,從1707年開始稱為「不列顛」)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陸地軟弱但海上強大的國家。在同西班牙和法國的一系列戰爭中,英國人成功運用了兩棲作戰手段。其中,1585-1586年期間,在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強力支持下,打著海上貿易旗號的弗蘭西斯·德雷克爵士卻幹著海盜的勾當,他對加勒比海地區的西班牙屬地頻繁進行突襲和劫掠,搞得西班牙人大為光火,最終引發了英西戰爭。隨後,英國人還進行了其他一連串成功的兩棲作戰行動:1704年佔領直布羅陀、1758年佔領路易斯堡、1759年佔領魁北克、1801年阿布基爾灣登陸、1814年火燒華盛頓等等。更為重要的是,英國人先於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擊敗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以上兩場勝利徹底挫敗了西法兩國爭奪海上霸權、從海上對不列顛群島發起兩棲入侵的企圖。然而,帆船時代的兩棲作戰中,英國人取得輝煌勝利的同時,同樣品嘗了一連串的苦澀的失敗,主要有:1595年德雷克爵士最後一次遠徵加勒比海的失利,1741年遠徵卡塔赫納的慘敗等。其中,在卡塔赫納遠徵作戰結束時,最初登船出發的1萬名海員之中,僅有2600人僥倖生還,這無疑是一個災難性的結局。
▲ 帆船時代的海戰
「日不落帝國」初具雛形
從海上發起兩棲侵略的同時,英國人還特別注重經濟方面的滲透,這是極具英國特色的經濟擴張行為。特別是伊莉莎白女王對海盜貿易的支持,加快了本國的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長。1588年,英格蘭成立了專門由非洲輸出黃金和向美洲販賣黑奴的幾內亞公司。1600年,又成立了實力更加雄厚的東印度公司。這些殖民地公司的建立,為小小的不列顛島國迅速崛起為全球海上霸主,並在日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部分資料參考:《兩棲戰:戰略戰術和戰例》、《諾曼第登陸》、《兩棲戰艦百科》
END
▼ 推薦閱讀(點擊「閱讀原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