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太多,美副總統觸碰「禁止觸摸」航天設備並在推特自嘲;解析國家太空委員會成立後的美國太空野心

2022-01-07 衛星與網絡

解析:美國副總統彭斯到訪NASA 

宣布美國將重返月球並探索火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時間先回到上個月的最後一天,6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下令重建國家太空委員會,並任命副總統邁克·彭斯為該委員會主席。這不,剛過了一周,這位剛上任的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就到訪了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就是NASA的甘迺迪航天中心。

川普曾放出豪言,要重奪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副總統彭斯在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時也表達了同樣的態度,將打造美國在太空領導地位的新時代,並宣布美國將重返月球並探索火星。川普政府計劃如何領導太空領域?美國是否能繼首次登月後再次完成首次登陸火星的壯舉?

「通過NASA這座連接地球和宇宙的橋梁,我國將重返月球,我們還將在火星上留下足跡。」到訪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彭斯向NASA員工、太空專家和私人承包商放出豪言壯語。彭斯在航天中心參觀了未來幾年預定用來進行更深入太空探索的NASA太空船,以及設計運送太空人至近地軌道的太空艙。

彭斯本次到訪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是他上任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燒的第一把火。6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命令,下令重建國家太空委員會。川普說:「未來,美國將恢復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這個地位已經被削弱了25年,我們將重啟太空計劃,爭取前所未有的領導地位。」

國家太空委員會最初組建於1958年。最近的活躍期出現在1989~1993年。自此以後,太空政策主要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和NASA掌管。這段期間,美國的太空政策因政府換屆而不斷變動。

2005年,小布希政府曾提出星座計劃建造飛船將太空人再度送往月球。而到了2010年歐巴馬政府財政預算受限,該計劃終結。2013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法案,最終資助NASA193億美元重返月球。上周,川普下令重建國家太空委員會,又將太空事業重交到委員會手裡。在他看來,這是美國重返太空領導地位的必要舉措。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指出,美國重返太空的終極目標便是登陸火星,「由於美國在無人火星探測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未來能實現載人登陸火星,就能確保美國在航天領域在全世界範圍的領先地位,這一政策目標三屆政府都沒有發生改變。最核心的問題是每一屆政府對於實現這樣的目標所採取的具體途徑有差別。川普政府從目前已經公布的計劃看,他選擇了環月軌道站。從我個人觀點來看,簡單重複阿波羅登月對未來的火星登陸貢獻度不大。但是如果能夠在月球表面建立基地,利用月球表面的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為未來的火星登陸服務,這個對未來火星登陸的規模有很大貢獻。」

不過,楊宇光表示,月球基地建設單靠美國一家難以承受,需要國際合作。

而在NASA的太空計劃幾經波折的這20多年內,美國私人航空公司正高歌猛進。這其中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為代表。

7月5日,搭載通信衛星的民用火箭獵鷹9號經兩度中止發射後,終於發射成功。這個作品便是來自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而在此之前,該公司還在海上無人船上2次成功實現了火箭回收。彭斯此次也表示,將攜手民營企業共同合作,「其實甘迺迪航天中心發生的一切證明:公共事業和民營企業共同合作能創造單兵作戰所不能完成的效果。攜手商業合作夥伴,我們定將讓太空旅行更經濟、更安全,達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度。」

楊宇光表示,商業航天將給航天行業注入一劑強行針,是未來航天活動的趨勢,「美國一直認為,NASA自己來管所有的事,資金利用效率不高。通過過去把產品承包給私人公司來做,擴展到將服務也由私人公司來做。目前從美國自身的觀點來看,認為這樣的政策是成功的。所以可以預見美國在商業航天方面提供更多優惠政策,促進發展。從全世界範圍說,商業航天確實也給航天行業打入一劑強行針。商業領域有靈活的特點,通過商業航天活動增加整個航天活動規模,也有利於技術創新和降低成本,也是全世界的趨勢。」

上月初,NASA選出由5名女性和7名男性組成的12名太空人探索火星,在位於休斯敦的NASA詹森航天中心亮相。他們也成為5年來加入NASA太空人團隊的第一批新人,以迎接太空旅行的新時代。人類登陸火星的壯舉何時能實現?楊宇光表示:「從技術本身來說不存在人類不可克服的瓶頸,最大的問題在於資金。包括研發技術以及未來真正實施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它的工程規模和投入是遠遠大於目前16國合作的國際空間站。所以未來更多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政治家如何做出這樣困難的決策問題。」

來源 | 央廣網

記者 | 朱敏

本文轉載自「海外網」,原標題《美航天局設備貼「禁止觸摸」 副總統偏要摸》;及"央廣網」,原標題《美國副總統彭斯到訪NASA 宣布美國將重返月球並探索火星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衛星與網絡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支持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如文中圖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衛星與網絡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負責人:農燕

   主筆記者:賀鵬梓、李剛、空天松鼠、黑法絲

   編輯:朝暉、林紫、娜娜

   設計:鄭慧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請加微信號:nongyan258766


分享最前瞻性話題,

傳遞最正能量聲音。

衛星應用領域第一刊

內容、營銷合作請聯繫:

微信號:nongyan258766

投稿郵箱:

Emil:tougao@yinhexi.la

雜誌訂閱請聯繫:

Emil:dingyue@yinhexi.la

▼ 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讚鼓勵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美國組建「太空軍隊」是要統治太空嗎?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日前,美國副總統彭斯在五角大樓宣布,為確保美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美國計劃到2020年組建一支獨立的「太空軍隊」。如果這一計劃成真,繼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之後,太空軍將成為美國第六個正式軍種,也是自1947年美國成立空軍後設立的首個新軍種。分析認為,美國企圖打造「星球大戰2.0版」,從而「統治太空」。籌建「太空軍隊」「美國要做太空超級強權」,德新社報導稱,起初美國總統川普的想法聽起來像一部科幻電影,但現在,它即將成為現實。
  • 美國防部及太空採辦部門疫情期間採取多項行動保護航天工業基礎安全
    近期新冠病毒席捲美國,美國防部和太空採辦部門採取一系列行動支持承包商和中小企業,在保持航天採辦正常運行的同時,保護本土航天工業基礎安全。美國防部採辦與保障副部長洛德3月20日籤署備忘錄定調,明確國防部航空、製造和情報部門的承包商是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在COVID-19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必須持續運行。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對太空探索而言,意味著什麼?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右)和前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之間的2020年總統選舉將決定美國的未來
  • 美國組建「太空軍」,到底想幹啥?
    來源:央視新聞當地時間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美國國防部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到2020年將成立美軍第六大軍種「太空軍」。
  • 美太空軍急於炫耀武力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太空軍在政府換屆前後持續公布新動態和建設計劃,意圖通過主動作為彰顯重要地位,在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軍備競賽中充當「馬前卒」。美《大西洋月刊》認為,美太空軍在經歷被川普政府誇大其辭的吹捧後,目前正處於尷尬境地。綜合美國多家媒體報導,最近一段時間,美太空軍頻頻搶佔軍事新聞頭條,持續彰顯自身存在。一是「擴編」。
  • 美禁止使用俄太空火箭發射,美國人還能登月嗎?| 趣聞
    據俄新社消息,美國國防採購條例修訂案中表示,將禁止美國公司使用俄羅斯的太空火箭發射與衛星服務,措施將於2022年12
  • Star War 即將上演---川普下令成立太空部隊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8日下令成立美國武裝部隊的第六大軍種——太空軍。他表示,太空軍與空軍分開但平等。
  • 日美軍事聯盟正在向太空縱深發展
    但是隨著經濟的騰飛,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產生了航天方面的軍事野心,並採取小步慢跑的形式逐步實現其目標。1984年,在美、法等國的幫助下,日本防衛廳「綜合情報本部」建立了龐大的電子影像資料庫,收入大量東亞及周邊地區的精密軍事地圖和衛星圖片。1996年,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宣布,日本將在適當時候發射第一顆間諜衛星,此舉受到日本軍界的支持與歡迎。
  • 美副總統彭斯將太空軍稱為「守護者」
    美陸軍被稱為"soliders",美空軍被稱為"airmen",美海軍被稱為"sailors",美海軍陸戰隊被稱為「Marines」,那麼,該怎麼稱呼那些在太空軍服役的軍人呢?對美太空軍而言,這不是當前最緊要的事情,但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興趣,從他們提出從"troopers」到 "spacers"等一系列稱謂中可見一班。
  • 成立太空軍?川普你真的想好了嗎?
    根據美國國防新聞網報導,2019年12月20日,就在波音公司的星際航線飛船折戟太空之後沒多久,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份劃時代的法令,成立美國第六個軍種也就是太空軍
  • 太空軍讓美國稱霸外太空?休想.
    美國副總統彭斯星期四在五角大樓宣布,美國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太空軍,成為美軍的第六大軍種。彭斯說,中國和俄羅斯一直在進行高度複雜的在軌活動研究,從而給美國的太空系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危險。川普總統隨即在推特上寫道:「太空軍一路前行!」
  • 排除了中國,美國所謂的太空探索「國際合作」到底要幹什麼?
    然而,美國對太空梭發展模式的過度依賴,致使該國重型運載火箭研發幾乎處於停滯狀態,這也為美俄在後冷戰時期圍繞國際空間站建設展開合作埋下伏筆。本世紀初期至今。「9·11」事件後,小布希政府著手調整美飛彈防禦預算,推出雄心勃勃的天基防禦計劃,並單方面宣布退出《反導條約》,太空競爭氛圍再度趨於緊張。
  • 【航天專題】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發布《日本逐步強化太空安全》報告
    日本最近宣布成立負責太空領域的「太空作戰中隊」,使該國的太空安全活動備受外界矚目。根據相關政策,2008年前日本防衛省禁止擁有衛星,太空活動僅服務非軍事用途。日本2008年的《宇宙基本法》允許防衛省擁有衛星,使得日本以防禦性軍事目的為理由開展軍事太空活動成為可能。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就逐步推進太空軍事化。
  • 太空戰要來了嗎?
    法國在《2019年至2025年法國軍事規劃法案》中計劃太空防務預算約為36億歐元,之後追加至43億歐元,主要是為法國觀測衛星和法國通信衛星的更新提供資金,同時完善「法國空間監視網」的構建,把三顆電磁偵聽衛星送上軌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將重新關注太空的軍事焦點稱為「真正的國家安全問題」,這與美國總統川普在2019年做出創建「太空軍」的決定相呼應。
  • 【航天專題】美空軍強調太空戰士三大能力重點
    會議期間,美空軍第14航空隊司令懷廷少將強調了支持上述三大能力重點的關鍵舉措。美空軍第14航空隊司令懷廷少將1.「情報主導作戰」為了提高任務有效性,必須將所能收集的最優情報整合到作戰力量中。「各層級創新」為支持「各層級創新」,需要制定流程來獎勵、資助和加強創新,提拔那些開展創新的人,並將創新成果納入太空作戰。會議探討了一個創新實例,即名為「戰鬥發展部」(CDD)的新概念。CDD是在美空軍在聯隊下設的小型發展團隊,由來自聯隊的作戰部門和採辦部門的人員組成,專門解決中隊級別作戰人員的需求。
  • 美國太空軍闢謠:還在設計中,網圖不是真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芊潤】美太空軍制服撞衫《星際迷航》服裝?這兩天,有疑似美國太空軍制服設計概念圖在網上被洩露,並且被網友瘋傳。
  • 俄羅斯航天電影正確排序《天際行者》《太空救援》《搏擊太空》!
    然而,俄羅斯最新一次的火箭發射失敗,被各國媒體評為暴露了其航天工業接近「崩潰」的狀況,不過對於影迷來說,俄羅斯近幾年太空航天題材的電影確是急速的崛起,上周末的《太空救援》,還被不少影評人讚譽為《太空救援》改編自上世紀80年代真實歷史事件,不但打破了俄羅斯多項票房紀錄,連總統普京都讚不絕口,豆瓣7.7分,IMDB7.3分。
  • 美國「星球大戰2.0」計劃真的來了?
    美國此次組建太空軍是否會讓川普打破慣例並退出《外太空條約》引發普遍關注。《財經》記者 王曉楓 | 文  郝洲 | 編輯 10月23日,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正式向川普總統提出六條框架性組建「天軍」的方案,將川普數月前宣布的在2020年前計劃增加第六軍種——太空軍——的想法落到了白紙黑字上。
  • 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白皮書:建設太空任務部隊,訓練明天的太空戰士
    >知遠導讀]2016年7月15日,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網站發布題為《建設太空任務部隊,訓練明天的太空戰士》的白皮書,對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為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即將進行的體制架構調整、訓練方式變革、作戰運用模式變化等進行了論述。
  • 人類登月50周年:美蘇「太空爭霸」的勝負手 | 短史
    此後,美國共將12名太空人送上太空,帶回大量月巖標本,加深了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不過,美國當年不惜巨資實行登月計劃,首要目的並非科研,而是應對蘇聯的「太空爭霸」。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二戰」後,美、蘇兩國各自從德國獲得了一批火箭專家,開啟了本國的航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