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美國國防部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到2020年將成立美軍第六大軍種「太空軍」。彭斯稱,川普將在2019年2月公布的新財年預算報告中加入組建「太空軍」的預算。他還表示,川普將在未來公布組建「太空軍」的更多細節。
△彭斯
美國無視條約規定 組建「太空軍」
美國國防部當天推出一份15頁的「太空軍」成軍計劃,並將於近期設立「太空司令部」、「太空作戰部隊」和「太空開發局」三個機構,其中「太空司令部」的任務是提升太空作戰能力,「太空作戰部隊」則將整合美軍各軍種太空作戰專業人員,而「太空開發局」的任務是「開發並測試」下一代太空作戰技術。
美國是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的締約方之一。條約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允許和平利用月球等天體。然而,美國卻無視條約規定,多次表示要加快「太空軍」的組建步伐。今年2月,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費恩表示,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將嘗試發動太空戰。
什麼是「太空軍」?揭秘美軍第六軍種
兼任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的彭斯在當天的演說中表示,組建太空軍標誌著美國武裝力量進入新一輪升級。那麼太空軍是一個什麼樣的軍種,在未來作戰體系中將發揮何種作用?
太空軍是「三高」軍種:①作戰空間高;②技術含量高;③能力高。
專家表示,「太空軍」指的是部署在人造衛星之上的軍事力量,是太空上的進攻與防衛系統,例如天基的飛彈發射與兵力運送。相比起基於陸地、空軍的火力和兵力投送,天基的進攻系統可以無障礙直接跨過敵國國境線,在敵國的頭頂上進行直線打擊。
為什麼美國會如此青睞「太空軍」?
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野心一向不小。而組建太空軍,也是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始終堅持的軍事改革目標之一。
早在去年6月,美國就重建了國家太空委員會,隨後在12月,美國白宮在國家安全戰略中又提到,將強化美國的競爭優勢,增強美國在太空的競爭力。
今年3月,美國國家太空戰略「預告」將在美國軍隊中增加一支「太空部隊」。
5月,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重申,打算增加一個新的軍事部門,也就是美軍第六大軍種「太空軍」。
6月,川普下令美國防部啟動組建太空軍的程序。
而就在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宣布美國將成立太空軍後不久,川普又「熱情」地表示,「太空軍要來了!」
那麼,為什麼美國會如此青睞「太空軍」?專家表示:①川普在仿效前總統裡根;②美國欲繼續主導外太空優勢;③川普給利益集團發福利。
美國正加速太空軍事化步伐
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太空以來,美國就已經開始備戰太空戰,將戰場延伸至太空。近年來,美國太空軍事化步伐也一直在加速前進。
通過下面短片來了解一下👇
美組建「太空軍」引發國際輿論關注
美國宣布組建太空軍的消息,也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關注。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這是「星球大戰」計劃2.0版,報導提到,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冷戰後期,在時任總統裡根領導下,曾推出「星球大戰」計劃。
德新社表示「美國要做太空超級強權」,起初美國總統川普的想法聽起來像一部科幻電影,但現在它即將成為現實。
澳大利亞媒體則稱,美國把武器部署到太空,除了讓人類擔憂懸在頭上的核彈外,還將終結人類探索外層空間的夢想。
有分析認為,美國建立太空軍,是美國爭奪太空霸權的重要舉措,此舉勢必加劇太空軍事化,還可能引發新一輪太空軍備競賽。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鑑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淨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 虛擬實境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 網際網路+ |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鬥 | 智能製造 |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 5G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 傳感器
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 預警機 | 運輸機 | 直升機 | 戰鬥機 | 六代機 | 網絡武器 | 雷射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 潛航器
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戰 | 反衛星
領先國家:美國 | 俄羅斯 | 英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 快響小組 | Gartner | 矽谷 | 谷歌 | 華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會 | 軍工百強
前沿人物:錢學森 | 馬斯克 | 凱文凱利 | 任正非 | 馬雲 | 歐巴馬 | 川普
專家專欄:黃志澄 | 許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賀飛 | 李萍 | 劉鋒 | 王煜全 | 易本勝 | 李德毅 | 遊光榮 | 劉亞威 | 趙文銀 | 廖孟豪 | 譚鐵牛 | 於川信 | 鄔賀銓
全文收錄:2017文章全收錄 | 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