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告一段落,但中美間的亞太紛爭還將繼續。對於美軍對中國南海、臺海的不斷挑釁,中國的東風快遞就是最好的回應。據近日《南華早報》的報導稱,一名解放軍退役高官在採訪中透露,中國在海上試射東風飛彈的目的旨在「警告美國不要在南海冒任何軍事風險」。
早在今年8月26日,美國彭博社就曾爆出:「中國於26日發射了4枚中程彈道飛彈的消息,打擊目標位於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海域,飛彈型號分別是從青海發射的『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以及從浙江發射的『東風-21D』中程彈道飛彈。」而最令美軍聞風喪膽的,就屬我們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這兩枚飛彈在飛行了數千公裡後均準確命中了指定的水上目標——一艘在南海上航行的靶艦。
作為一款專門用以打擊艦船目標的陸基彈道飛彈,東風-21D同樣做到了「東風快遞,使命必達」。而其兩發全中的消息,也讓七月份派出「雙航母艦隊」的美海軍背脊發涼。飛彈發射後不久,美軍駐日內瓦武官就向中國提出了強烈抗議,宣稱「飛彈一旦誤擊了美方的航母,那中國就要承擔嚴重的後果。」但事實上,中國當初研發東風-21D,就是為了對付美國頻繁侵犯我南海主權的航母,因此也被稱為「航母殺手」。
為什麼我國的東風-21D可以在數千公裡開外準確命中移動中的艦船?答案就隱藏在其慣性+衛星數據鏈指令的複合制導頭上。隨著中國近年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進步,東風快遞的「送貨效率」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在進入攻擊階段後,飛彈將從衛星制導轉為多數據鏈+大孔徑相控陣雷達+紅外成像制導方式,即便是在接近2000公裡的射程極限還能命中高速航行的大型航母。
中國的這款飛彈承載著大陸解決臺海問題的希望,是我們成功將美國引以為傲的航母戰鬥群阻擋在千裡之外的國之重器。早在今年「2020秋季莫幹山會議」上,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上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和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就曾在談及中美關係走向時指出:「中國成功試射東風21D和東風26B是明晰地傳遞了信號給美國,不要進行軍事冒險,所以說這一段時間南海局勢會相對安穩。」
對於美國而言,東風-21D是「航母殺手」;但中國來講,它更是我們的「定海神針」。對於美軍不斷炒作臺海問題、加劇南海爭端的行為,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9月9日出席第十屆東亞峰會外長會時指出:「美國出於自身政治需要,直接介入本地區領土和海洋爭端,不斷炫耀武力,強化軍事部署,正在成為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如若美軍依然一意孤行,那麼下一次東風飛彈的攻擊,將不再是一次簡單的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