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這些年不時成為熱點,由於豐富的海底資源再加上地處關鍵海域,總是能引發周邊的無數關注。當然也不乏遙遠國度「熱情」眼神,美國在冷戰結束之後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總是見不得別人好時不時主動挑釁施壓。自90年代以來,中美從黃海到南海數千公里海域經歷了多次衝突,從當年技不如人無力反抗到現在平分秋色,有時還能取得局部優勢完全是一段艱辛的努力發展史。我們選擇20年前的南海撞機、5年前的南海爭端,以及20年後新年度中美再次海上角力,對比之下優劣互換足以見證海空軍實力成長。
2001年西方愚人節,中美在南海上空發生一起嚴重的撞機事件,當天美軍海軍一架EP-3電子偵察機在海南島附近海域執行偵察任務。中方出動兩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及攔截,這並不是雙方首次處理此類事件,但有備而來的美方顯然挑釁意味十足,畢竟當年我們可供攔截的先進戰機相當有限(殲-10還要3年後才批量入役)。攔截過程EP-3電子偵察機突然違反飛行規則,直接大角度轉向撞擊監視中的殲-8II,定位高空高速的殲-8II立即失控墜海。直接後果就是機毀人亡,機體受損的EP-3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闖入我國領空並降落到海南陵水機場,機上24名機組人員暫扣。
南海撞機
據僚機介紹,在殲-8II監視攔截過程EP-3突然轉向,螺旋槳擊中殲-8尾部如同「像紙片一樣飛散」。事發突然再加上殲-8II低空低速性能並不可觀,未能避開EP-3的撞擊,由於事發海空當年搜救技術不是太成熟,雖然事後立刻進行大搜救但最終未能尋獲。
事件挑釁方美國只是對此表示遺憾,編織各種理由進行辯解逃避各種責任,事後美方甚至對這些肇事機組慰勉有加。經過雙方多輪交涉,最終被拆解的EP-3通過大型運輸機拉回美國,時代背景下以實力對決很多事情可能得不到理想結果。最終24名機組被接回並得到所謂「獎章」,在此之後立刻美方立刻變臉,開始恢復下輪偵察飛行而且還用上了更難纏的U-2。
殲-8II戰鬥機
EP-3電子偵察機
24名機組成員
看似偶然但卻有必然性,美國對我們的抵近偵察從來就沒有真正中斷過,偵察次數頻繁加碼而且越來越貼近領海。由於當年實力差距太過明顯,三軍還處於轉型過渡階段只能選擇忍讓,不過十多年之後當南海爭端再起時,原來的海空巨無霸首次感受到強硬回懟的壓力。
2016年,國際法庭對所謂「南海爭端」進行仲裁,這個由歐洲人主導下的臨時法庭預計於當年7月12日得出最終裁決結果。這種情況下心懷鬼胎的美國自然又開始各種挑釁,甚至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裡根號」和「斯坦尼斯號」),近二十艘各類戰艦聚集以及近200架艦載機,規模空前大有打一場局部戰爭態勢。
「裡根」號航母戰鬥群
跟以往忍讓不同,實力今非昔比的海空軍精銳盡出強硬回應,包括052C\D驅逐艦、054A護衛艦、094戰略核潛艇、093攻擊核潛艇在內大批戰艦。以及空中近百架轟-6K、殲轟-7(攜帶鷹擊-12反艦飛彈),和殲-11等戰機遙相呼應,甚至航母殺手東風-21D、東風-26,也已靜悄悄隱沒在西南叢山峻岭間只等一聲號令。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演習,而是實戰化演練隨時可進行各種模式切換,包括雙方智庫對話下中方對這一場景的概括。如是說:仲裁結果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一張廢紙。任何人及國家都不得強壓中國執行裁決,哪怕美國全部10個航母戰鬥群都開進南海,也嚇不倒中國人。
052D型「昆明」號驅逐艦
094型戰略核潛艇
轟-6K攜帶鷹擊-12反艦飛彈
超強硬姿態下美雙航母戰鬥群最終撤離,當然並不是對方良心發現握手言和,而是我們通過衛星等偵測手段精確定位其航母位置(菲律賓東部海域)。然後公開發布轟-6K巡航黃巖島照片,側面警告已掌握其位置可以為東風快遞精確定位,在這種背景下美軍才選擇退卻。
轟-6K巡航黃巖島
有實力做後盾保障才是強硬之本,從南海撞機到現在已經過去20年,海空實力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包括雙航母、055型萬噸大驅、殲-16、殲-20等大量入役,不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已穩步世界第二,不過明顯對美軍顯然還沒認清現實,新年度才開始又到家門口挑事。上月23號開始,很熟悉的一幕再次發生,美海軍「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由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大張旗鼓相當高調起飛E-2C「鷹眼」艦載預警機,同時P-8A「海神」反潛巡邏機也抵近展開偵察,這種集防空、反潛、反艦為一體甚至可發動小規模戰爭的戰鬥群一難亮相,中方立刻出動數十架次戰機進行同等威懾。
這次交鋒很有意思完全是實力對比的互換,主角還是EP-3電子偵察機,不過這次一經出動就被圍堵。1月26日,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在巴士海峽空域現身,由東南朝西北方向一路飛路打著擦邊球進行偵察,收集我海空軍相關電磁信號等。作為應對我們也出動了多架次戰機,不是以往戰鬥機單純的攔截,而是包括一架運-8G電子幹擾機、一架運-8GX6反潛機,以及兩架殲-10護航戰鬥機。稍遠空域還有兩架空警-500預警機,一架運-9電子偵察機協同作戰,眾多機型兵分兩側將EP-3E電子偵察機夾在中間。
EP-3E電子偵察機
空警-500預警機
運-9電子偵察機
右側由運-8G電子幹擾機進行幹擾阻止其正常收集信息,左側則由運-9電子偵察機和空警-500守衛,除阻止對方進行情報收集外還順便採集對手電磁信號。這種有預案的大機群出動,事實上也證明海空軍實力提升不是一點點,已經可以面對美軍艦機進行正面反擊甚至壓制。想當年在黃海091型核潛艇被圍堵家門口72小時,受到美艦軍立體反潛模擬攻擊的畫面似乎對調,再給我們幾年時間更多的航母、大型驅護艦艇以及飛機等入役,不僅近海就是遠洋也有足夠實力對標,正如美方前幾天承認轟-6K曾攜帶鷹擊-12對其航母進行了模擬攻擊。
對峙場景
轟-6K模擬攻擊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