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英雄撞機壯舉 須確立主權重於協約的思維

2021-02-18 鳳凰網軍事頻道

4月1日是英雄王偉撞機失蹤17周年紀念日,我們追思英雄壯舉,更需為一線官兵思考如何用血肉之軀來保衛國家安全。

今天中國在一線站崗執勤保衛祖國的官兵依然面臨諸多難題:既要嚴格執行軍隊的「海空情況處置規定」,又要與對手共同遵守「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既要履行捍衛主權權益的使命,又要遵守即將與他國籤署的「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既要保衛祖國不丟一寸土地,又不能對入侵者開第一槍,等等。然而,內部政策與外部協議往往難以有機銜接,任何規定、準則、協議也不能窮儘可能發生事態的處置方法,更不能保證對方一定能嚴守誠信。當軍隊執行任務不得不超出內部規定、外部協議,而又來不及逐上報時怎麼辦?我們是否可以允許一線官兵按以下原則處置:

主權重於協約

國際協議、條約需要雙方遵守,當對方首先破壞協約,甚至公然入侵我國領土、領海、領空時,我方不受協約限制!譬如中外雙方籤訂的「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對跟蹤監視艦機或意外相遇時應保持的距離、間隔及通信聯絡方法等有具體約定,但對動輒打著「航行自由」旗號有侵入我領海、領空傾向者,因為對方首先破壞了尊重我方主權的約束前提,因此我方不必單方面用相關「準則」來限制己方行動,可由現場指戰員在內部政策許可範圍內採取任何戰術處置措施!

國防重於外事

如今中國軍隊海上驅離侵入艦艇、空中驅趕偷窺飛機、陸上對峙入侵外軍已司空見慣!「海防無小事」、「邊防無小事」,多年來一線官兵嚴格執行外事紀律,即使尊嚴受到傷害也保持克制、忍讓,確保了邊海防的安寧。但即使這樣,也難以阻止外軍侵入我領土、領海、領空!個人尊嚴是小事,而主權受損是大事!對於故意滋事的惡意對手,要求一線官兵像外交紳士一樣泰然自若,會貽誤戰機,甚至喪失主權!軍隊當然要嚴格執行平時不打第一槍的規定,但有必要把戰略上的第一槍與戰術上的第一槍區別開來,戰略上的不打第一槍是指不主動挑起戰爭,這需要高層來把握。但這個戰略要求不應該束博基層官兵使用武器進行自衛,甚至外敵入侵了中國軍人也不能打第一槍。要勇於承受邊境摩擦帶來的外交壓力!有的國家吃準了中國一定會把正常的邊海防管理活動與國家間的政治外交直接掛鈎,專門挑事要挾中國,我們有必要改變思維,在以文明對野蠻的同時,還要以王道對霸道!

生命重於義務

為了彰顯大國擔當,中國軍隊已在世界各地廣泛履行反恐、維和、打擊海盜、人道主義救援等多種國際義務。但只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履行國際義務。美軍維和部隊只要預計自己生命受到威脅,就可以開槍自衛;聯合國也允許駐黎巴嫩的維和部隊可以開槍自衛。而中國是現在世界上派出維和部隊、打擊海盜艦艇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一直執行動用武器最嚴格限制,歷年來已犧牲17名維和人員;護航行動中也難以對海盜進行武器打擊和抓捕,只能以驅趕為主。中國軍人在用生命的付出來履行國際義務!是否適當放寬中國軍隊在反恐、打擊海盜及維和任務中的武器使用限制,有必要在法律、政策等層面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相關焦點

  • 細談南海撞機的中美談判:想要回人員和飛機,美國必須拿出誠意
    這就是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機」事件的後續發展,在經歷了漫長的談判拉鋸戰之後,這起突發性事件以美國道歉,我國歸還EP-3的人員和飛機落幕。「南海撞機」事件但在美國強橫的霸權主義態度之下,中國抵禦住壓力,不斷地向美國索要一個公正的說法,以慰藉被EP-3撞落墜海的飛行員王偉和殲-8戰鬥機。
  • 《軍事課千問》325.什麼是「合利而動」「安國全軍」的戰略思維決策目標觀?
    戰略思維目標制約軍事戰略思維的走向,只有在戰略思維目標方面確立正確的觀念,戰略思維的運行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才能獲得有效的思維成果。」  同學們知道,不同的戰略思維活動要實現的戰略思維目標是千差萬別的,那麼確立戰略思維目標有沒有規律可以遵循呢?我認為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可以從《孫子兵法》的戰略思維觀念中來把握。
  • 南海撞機20年後,EP-3從主動撞機到被包抄見證海空軍成長
    我們選擇20年前的南海撞機、5年前的南海爭端,以及20年後新年度中美再次海上角力,對比之下優劣互換足以見證海空軍實力成長。2001年西方愚人節,中美在南海上空發生一起嚴重的撞機事件,當天美軍海軍一架EP-3電子偵察機在海南島附近海域執行偵察任務。
  • 刀口評論 | 中美撞機十九年後爆出最大秘密 — 美軍EP-3內的「鐵皮衣」!
    距離南海撞機事件馬上就要十九年了,我們永遠懷念海空衛士王偉同志,是為了銘記所有為共和國獻身的英雄,更是為了警醒每一個同胞:落後就要挨打,唯有自強
  • 7·7勿忘英雄
    NO.2幾次大難不死的他選擇撞機與敵同歸於盡▲電視劇《東方戰場》再現陳懷民英雄壯舉!當所有仰望天空的武漢市民為這架飛機揪心的時候,這裡面,就有陳懷民的妹妹和他的家人……他完全有機會跳傘求生,但他選擇了與鄧世昌勇撞吉野號一樣的壯舉!
  • 迷霧撞機 義大利史上最慘痛空難 導致118人遇難的利納特機場事故
    圖5、利納特機場的平面圖和兩機相撞示意圖利納特機場發生了最慘痛的撞機事故,搜救員經過清點共發現118人遇難,其中包括686號航班的110人,塞斯納公務機4人,還有4名行李搬運工。撞機地點位於主跑道和滑行道的交叉口,然後客機在慣性的作用下向前衝,直至撞擊到倉庫後停下來。
  • 南海撞機之後,中國將美國偵察機大卸八塊,我們獲得了哪些技術?
    那麼,南海撞機之後,我國軍方從大卸八塊的美國偵察機裡,究竟獲得了哪些技術呢?讓我們回到20年前的南海,一探究竟。南海撞機事件:美軍偵察機迫降,我軍戰機被毀、飛行員失蹤2001年4月1日,上午10點,坐標北京。我國海軍航空兵總部機關召開緊急會議。
  • 高三:世界近代史(一)(3)美國共和制的確立
    點擊關注↑↑↑美國共和制的確立[概念辨析]邦聯制與聯邦制(1)邦聯:指若干獨立的國家為軍事、外交或貿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組成的聯合體
  • 磨山烈士陵園祭奠追思 ——紅色東海行(六)
    339團團歌《青年六團》,產生在東北戰場,記錄了339團的創建成長、英雄戰績,這次磨山烈士陵園祭奠追思,把這首戰歌獻給長眠在這裡的革命先烈和東海縣人民。38軍後代旗、113師339團旗,海陵獨立團旗,三面旗幟迎風飄揚,57軍獨立旅、海陵獨立團、海陵根據地的英雄烈士們,東海縣的革命先烈,我們來了,代表我們的父輩、你們的戰友,也代表我們!我們的父輩大多也都去世與你們在地下相聚了。
  • 王曉冬、張浩兩位江蘇陸航英雄魂歸故裡
    曉冬你的老師和同學想念你母校南京市第十二中學為你舉行了追思會△追思會上,老師和同學回憶王曉冬。△領子上別著信標燈。
  • 推薦多目標之自適應權重學習
    上面說到任務間此消彼漲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如何平衡各任務權重的問題。上文提到過我們適當調高了點擊率相對時長和完播率任務的學習率,這個改動帶來了預期中的收益,但是我們不能依靠調學習率來優化模型,那真的就變成調參俠了,誰拍腦袋都能優化一下,意義不大。
  • 「梟雄」曹操高傷害攻略,以新版本思維選擇核心裝備
    因此掌握一位戰士英雄的關鍵點,除了要弄清楚其在實戰中的主要貢獻之外,還得對高傷害原則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與此同時,在新舊版本更替的時段裡,以新版本思維選擇英雄的核心裝備,是強化英雄屬性及對局最終取勝的必要保證。
  • 原子論的確立
    他本是自欺欺人,現在當然過不了這一關,只好一死了之。化學就是這樣在渾渾噩噩中摸索。有時柳暗花明,有時山重水複。直到英國出了個波義耳,才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說,確立了元素的科學概念。法國出了個拉瓦錫又推翻了「燃素說」,確立氧化的科學思想,而且排出了最初的元素表。看來物質確實是可以越分越細的。
  • 追憶中美南海撞機 美國飛行員講述事件經過
    約翰穿好自己的降落傘、頭盔及手套,在主艙門旁的跳傘位就座,然後用頭盔上的麥克風透過對講系統跟我聯絡:「駕駛艙,我們準備要跳機。」但是聽不到我回答。機員已經排成一列,抓住頭上的拉環,個人檢查自己的跳傘裝備。  就在此時,約翰聽到我透過播音系統呼叫:「啟動緊急摧毀計劃,準備迫降」。
  • 從主動撞機到被包抄,EP-3見證中國海空軍成長
    我們選擇20年前的南海撞機、5年前的南海爭端,以及20年後新年度中美再次海上角力,對比之下優劣互換足以見證海空軍實力成長。2001年西方愚人節,中美在南海上空發生一起嚴重的撞機事件,當天美軍海軍一架EP-3電子偵察機在海南島附近海域執行偵察任務。
  • 大家好,給大家講一下,《空天獵》背後的英雄故事!
    這支空軍「藍軍」分隊就是電影《空天獵》中「霸天狼」中隊的原型扮演「藍軍」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從戰略指導思想到戰術訓練原則從奔襲方式到攻擊手段「藍軍」分隊要像敵人那樣去思考像敵人那樣去戰鬥他們甚至了解對手的文化、習慣理解對手的思維方式
  • 10點25分,一架美軍飛機距陵水僅200公裡,欲重演南海撞機事件?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8日報導,今天上午10點25分,一架美軍飛機從強國附近飛過,距離陵水僅有200公裡,外界懷疑美方想要重演在強國南部海域的撞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