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奴幹和阿帕奇等直升機都是怎麼命名的?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2021-02-23 若航蘇州直升機場

漫話直升機:在美軍當中,有一大群飛在天上的印第安人。 

整篇文章約3290字,讀完約9分鐘。

上世紀40年代初,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研製出一種雙座輕型直升機,型號為R-4,這是世界上第一批投入批量生產的直升機,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以及英國空軍和海軍使用的第一種軍用直升機。此時恰逢二戰,1942年美國陸軍購買了第一批R-4直升機,直升機用於軍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不過,在二戰期間,直升機處於一個「試用期」,除了救援之外並沒有什麼亮眼表現。比如說在中緬印戰場,基本是軍官的代步工具或者是戰前觀察機,而且出現過墜機事件。相比於當時的固定翼飛機,速度慢了不少,穩定性也較差,上前線作戰很不靠譜。如果說這個時候給軍用直升機起一個通用名字,那全部都可以叫「菜鳥」。

在韓戰中,軍用直升機終於在美軍中有了一席之地。朝鮮半島地形崎嶇複雜,固定翼飛機不能靈活起降,而這恰恰是直升機的一技之長。隨著戰爭進行,有大量傷員需要救治,直升機反應速度快、既可垂直起降又可以空中懸停的特色就派上了用場。美軍最開始將直升機用於炮兵校射和運送重要物資,海軍陸戰隊直升機則主要進行機降作戰,1947年1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建成第一個直升機戰術試驗中隊。美國陸軍直升機進行了大規模救護飛行。戰爭期間美軍的直升機共運送救護傷員超過3萬人,美軍傷員死亡率由二戰時期的4.5%,下降到2.5%,這直接歸功於戰場醫療技術的提高,以及直升機的快捷救護。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傷員的死亡率則高達5.66%。

從這個時候起, 多樣化的新型直升機開始進入美軍,各種型號的軍用直升機也開始擁有了自己的獨特名字。

1950年11月,第2直升機救護部隊裝備4架H-13直升機。H-13由美國貝爾飛機公司研製,最初的陸軍編號為R-13,後改為H-13。這種直升機的明顯標誌是在駕駛員氣泡型座艙罩兩側各安裝有一付擔架。當月,H-13直升機就將500杜明受傷人員空運到去哪群地區,該救援隊的每位陸軍駕駛員榮獲「傑出飛行十字」勳章。美軍賦予它的名稱是「蘇族」(Sioux)。

1951年4月,美國與海軍陸戰隊組建了一個直升機中隊,裝備了轉為海軍陸戰隊研製的H-19直升機,這種直升機可以運載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該直升機中隊經過3個月的訓練,被命名為161直升機中隊,編入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其作戰理論強調機降重兵突擊防禦陣地。UH-19型直升機的發動機位於機頭,布局類似蘇聯米-4和中國直-5,UH-19是朝鮮戰場上性能最好的直升機。美軍賦予它的名稱叫做「契卡索族」(Chickasaw)。

這個是西科斯基公司研製的S-51型直升機,可容納3名乘客和1名駕駛員。1946年首飛,至韓戰時大約生產了300架。對於志願軍來說,這玩意的造型就像是宇宙飛船一般。

這批最早開始在美軍展露頭角的直升機,名稱都比較奇特,並沒有使用常見的猛禽猛獸,以我們中國人的視角來說,它們都是非常抽象的音譯。實際上,不論是「蘇」還是「契卡索」,都是北美大陸印第安人的部落名稱。由此開始,美軍直升機的命名開始了以印第安人或印第安部落的名稱這一傳統。

在北美文化和美國的歷史中,印第安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國人曾經不公正的對待過這些新大陸的真正主人:將他們屠殺、驅逐,很多印第安人流離失所。但是到了近代軍事領域,美國人反而尊重起了自己曾經的「敵人」。

印第安人分布圖:阿帕奇和科曼奇在左下角,易洛魁在右上角,蘇在中間。

先看看歷史上真正的「蘇」和「契卡索」 

蘇族:與狼共舞的民族,曾經是北美中部大平原上最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最喜歡的獵物是美洲野牛和水牛。隨著馬匹引入大平原,蘇族迅速適應了馬背上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一夜間徹底改變。

蘇族人的騎術非常高超,因能夠一邊騎著馬快速奔馳,一邊準確地射箭和開槍而著名。在1876年的小巨角之戰中,部族領袖「瘋馬」率領的蘇族騎兵,全殲了由卡斯特率領的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國第1騎兵師第7騎兵團。電影《與狼共舞》講的就是蘇族。我們在西部片中看到的印第安人頭上插著一排長羽毛的形象,大多都是來自蘇族。

今天,在北美遼闊的平原上,飛馳的騎兵,和遷徙的大片野牛都成為了歷史。蘇族這個部落仍然有自己的保留區,由幾個保留區內的許多部落議會組成,生活在達科塔、明尼蘇達、內布拉斯加,以及加拿大南部。

H-13 「蘇族」直升機在美軍歷史上也是紅紅火火。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陸軍持續購買了大量的「蘇族」,也誕生了許多改型,它們之間的每一種新改型都有著更大的發動機、在細節上也更為精良,這些都在改進著這種歷久不衰的飛機的性能。除了貝爾公司,H-13還授權阿古斯塔、川崎重工和韋斯特蘭公司生產,總產量高達5000架,直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最後一批H-13才從美國軍方退役。

契卡索族

生活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現在的路易斯安那州一帶。他們善於捕獵,一般只穿一條圍腰布,冬天時加上鹿皮襖或熊皮大衣,打獵時穿鹿皮靴。在美國獨立之後,甚至與美國人聯手對抗其他印第安人。

UH-19契卡索直升機在美軍也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它擁有作為美國陸軍第一架真正的運輸直升機的特性。在韓戰的最後幾個月,參與了許多物資和人員的運輸行動,在停戰之後,還執行了交換戰俘的行動。美國空軍和海軍都在契卡索的基本型上加以改進,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海軍陸戰隊的「契卡索人」被稱為 HRS-1。陸戰隊使用這些 HRS 進行從航母上發起空中突擊的演練,即直升機搭載士兵和裝備,分批從航母上起飛,直達攻擊地域卸載人員和裝備,達成行動的突然性。諸如此類的演習,催生了專用的直升機突擊航母。

圖:契卡索女人

除了蘇和契卡索,美軍還有很多鼎鼎大名的「印第安人」。

易洛魁族

UH-1「休伊」直升機,是美國的貝爾直升機公司所設計製造的軍用中型通用直升機,由於編號中的「HU」代表「直升機,通用」,「HU」連讀的發音就是「Huey」,最後演變為聲名赫赫的「休伊」。 實際上,根據美軍印第安人的命名傳統,他叫做「易洛魁(Iroquois)」。

易洛魁是一群居住於今日美國東部和加拿大魁北克的印第安人,曾經是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部最強大的原住民勢力。我們在黑火藥時期的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印第安人形象就是來自於這個部落。比如說《最後的莫西幹人》等。

易洛魁屬於最早和西方人接觸的印第安人,也是學習西方的科學和文化最為積極的一支印第安人,一度控制了北美洲相當大的地區,堪稱英、法之外的第三方勢力。參加過英法七年戰爭,成為了英法爭霸北美的一顆重要棋子。

「易洛魁」人曾經很成功,「易洛魁」直升機也是相當成功,它發展出了幾十種改型,使用的國家遍及各大洲幾十個國家,並在日本、義大利、前聯邦德國等多個國家中進行過成批仿造,總產量約在10000架以上。

支奴幹族

波音CH-47直升機,名字叫做「支奴幹」(Boeing CH-47 Chinook)是一種由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多功能、雙發、雙旋翼、全天候運輸直升機。

「支奴幹」也是一隻印第安人部落。支奴幹人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勢力範圍在現在的北美洲東部。他們能製造獨木舟,擅長漁獵。從加拿大哥倫比亞到美國的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現今,支奴幹人的子孫仍居住在華盛頓州和俄勒岡中的保留地。

支奴幹運輸直升機在美軍中的地位非常高,CH-47是美軍服役的直升機當中載重量最高的型號之一,該型直升機於1956年研製,CH-47A型於1963年開始裝備美軍,後又發展了B、C、D型,已經在美軍中服役超過四十年,成為了陸軍各兵種戰術運輸力量的中堅。截止目前,美軍依然裝備有CH-47支奴乾重型直升機469架。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支奴幹直升機以其巨大的載重量和飛行速度,為美軍提供了無以倫比的作戰能力。在地面作戰中,美軍第18空降軍的「左勾拳」側面機動,就是以CH-47D為主力。在首次空中突擊中,126架UH-60黑鷹直升機和60架支努幹直升機運送了5000名士兵。在首日作戰中,支奴幹直升機群就運送了大量彈藥裝載貨盤和13萬加侖的燃料,在2小時內建立了40個燃料彈藥補給點。

阿帕奇族

波音AH-64武裝直升機,名稱「阿帕奇」( Apache )是現美國陸軍主力武裝直升機。這個名字也是來源於印第安部落。阿帕奇族是印第安歷史上強悍的一個土著部落之一。勢力範圍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接壤的一帶。阿帕奇人數不多但是非常善戰,曾經與白人抗爭超過一個世紀。阿帕奇族現時居住在俄克拉何馬州、德克薩斯州以及亞利桑那州的保留地。

阿帕奇直升機和阿帕奇族一樣善戰。在美軍坐上了武裝直升機的第一把交椅。而且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阿帕奇性能卓越、實戰表現也相當優異。阿帕奇直升機的關鍵部位可抗擊23毫米高炮,旋翼等部位能夠抵禦14.5毫米機槍,另外還有抗墜毀設計。

1991年的海灣戰爭時期,一共有277架阿帕奇投入戰場,在當時不僅蹂躪了伊拉克大而無用的裝甲部隊,而且幾乎搶光了M1A1與挑戰者主戰坦克等英美先進主戰坦克的鋒頭。

科曼奇族

波音RAH-66直升機,原來是波音公司為美軍研製的下一代攻擊偵察直升機,配備海爾法反坦克飛彈,70毫米航空火箭彈,一門20毫米機炮,最終卻被五角大樓腰斬。他的名稱還是印第安部落,叫做「科曼奇」(Comanche),科曼奇族是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中最彪悍的一支,他們居住在落磯山脈附近,是個尚武好戰的民族,後來漸漸被白人打得銷聲匿跡。

二戰期間1944年6月6日,共有13名印第安人的科曼奇部族成員隨同美軍第四步兵師參加諾曼第登陸戰,他們充當密碼發報員。 這些士兵在距離指定目標8公裡外的法國猶他灘登陸。他們傳遞的第一份消息就是:「我們安全登陸,但登陸地點有誤!」

科曼奇直升機的命運和這隻部落的故事同樣悲慘。儘管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全隱身直升機,從1983年開始,美軍為科曼奇直升機花了390億美元,計劃和阿帕奇直升機一起組成美國陸軍航空兵未來的主力作戰編隊。有消息說,科曼奇還曾經參加過獵殺本·拉丹的行動,但實際參戰的是以科曼奇技術為基礎研製的隱身黑鷹直升機。

雖然科曼奇具有超強的機動性和隱身性,火力也尤為強大,不過最終未服役就慘遭拋棄。就連在影視作品中,科曼奇也是一個悲情角色。電影《綠巨人》有一幕綠巨人沙漠大戰直升機的情節堪稱經典,被綠巨人當場打爛的就是RAH-66科曼奇。

此外,美軍還有很多關於印第安部落的直升機,比如說:OH-58偵察直升機叫做「基奧瓦」,CH-54空中吊車直升機叫做「塔赫」。相信,隨著直升機地不斷發展,會有更多的印第安人飛上天空。

📍 地址:蘇州園區陽澄湖大道翱翔路2號

📞 預約電話:4008811202




相關焦點

  • 美軍直升機,從支奴幹、阿帕奇到科曼奇!
    此時恰逢二戰,1942年美國陸軍購買了第一批R-4直升機,直升機用於軍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不過,在二戰期間,直升機處於一個「試用期」,除了救援之外並沒有什麼亮眼表現。比如說在中緬印戰場,基本是軍官的代步工具或者是戰前觀察機,而且出現過墜機事件。相比於當時的固定翼飛機,速度慢了不少,穩定性也較差,上前線作戰很不靠譜。如果說這個時候給軍用直升機起一個通用名字,那全部都可以叫「菜鳥」。
  • 印度支奴幹直升機果然摔了!
    這回被傳染摔機病的居然是「高大上、偉光正」的美制CH-47E「支奴幹」重型直升機!據印度媒體報導,日前一架印度空軍的「支奴幹」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摔在了一座學校的草坪上。好在飛行員最後階段還是處理得當,沒有摔個四仰八叉,算是迫降吧!這種美國直升機剛剛交付印度空軍不久,就出現摔飛機的事情,看來對於印度空軍的這種「流行病」,美國飛機也不能倖免啊!
  • 阿帕奇重型直升機是怎麼造出來的?
    今天咱們看一下美國的AH-64阿帕奇生產車間,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第一名。
  • AH-64阿帕奇直升機飛行儀表
    前後串列雙座武裝直升機,不是那種很大的能運載很多人的通航直升機,這直升機只裝倆飛行員,以及和很多的武器,機身兩側的短翼不是為了產生升力,而只是設計用來掛載各種武器彈藥,還有機鼻的傳感器球,機頭下面的掛架機槍,無不顯示其武裝直升機的勇猛氣質
  • 運輸直升機之王——支奴幹
    「支奴幹」為美軍陸軍對其CH-47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的官方命名。
  • CH47直升機能吊坦克?印度軍隊這個「掛」,可別給人亂開
    這個其實很正常,畢竟給你大米作原料,怎麼也做不成炸雞對吧?就比如說印度軍隊,很多人覺得印軍很強。你要細問的話其實就明白了,不是說印度軍隊本身很強,而是在這些朋友的腦海設定中,印度軍隊很強。我們本文舉一個例子:有朋友認為印度採購了美制的支奴幹運輸機,那麼這款運輸機可以吊掛坦克上山。
  • 美國陸軍直升機用北美原住民命名探源
    你或許早就注意到美國陸軍直升機的命名存在一定模式——阿帕奇、黑鷹、支奴乾等。這些重要的直升機都是以北美原住民部落或人物而命名。But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但你是否曾想過其中緣由呢?
  • 伊朗的地雷能打直升機,阿帕奇要當心了
    地雷沒有因為科技的發展退出歷史舞臺,反而因為科技的發展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品種,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350種,一般分為防步兵和防坦克兩種類型,但是也有特殊的,比如打飛機,這可不是抗日神劇的劇情,而是真實存在的。
  • 大型運輸直升機,我們需要的是支奴幹還是超級種馬
    包括:4噸級直-9、5噸級武直-19、7噸級直-10、13噸級直-8,加上直-20基本解決了從輕型到中型所有區間段的戰術應用,但是在大型/重型直升機這個標準上完全是一片空白。我們以美國同領域裝備對比分析,看看對於大型直升機的需求到底應以哪種機型為標準借鑑。
  •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作為一種武器裝備,武裝直升機實質上是一種超低空火力平臺,其強大火力與特殊機動能力的有機結合,適應了現代戰爭「主動、縱深、 靈敏、協調」的作戰原則,可有效地對各種地面目標和超低空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使之成為 繼火炮、坦克、飛機和飛彈之後又一種重要的常規武器,在現代戰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與作用。目前,位於位於各國現役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首位的,當屬美國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 印度暗中調兵遣將,邊境部署12架「阿帕奇」直升機劍指中國
    不過,中印兩軍的實力差距是懸殊的,印度那邊不僅軍事力量不如我們,就連後勤保障也存在弊端,甚至連禦寒的衣物都要向美國購買。近一年的邊境對峙的影響甚遠,考慮到兩國關係需要解凍,完善邊境互信措施也成為頭等大事。近期以來,中印兩國之間緊張的矛盾總算有所緩和,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經過多輪磋商達成了共識。
  • 先進程度堪比阿帕奇,拖沓20多年研製的虎式直升機,首次提出直升機空戰!
    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國家曾經都是一些叱吒風雲的強國,而後來念叨了自由民主之後,一個個都變得萎靡不振,軍事不行經濟不行,不是玩文化就是打嘴炮。民主不再和強大和先進以及發展掛鈎,而是和撕逼扯淡掛鈎。而今天要講的內容就和歐洲的這些問題有關。
  • 曾得到一架美國支奴幹直升機,為何遲遲沒有仿製?
    在美國研發出的一系列曠世傑作中,有一款戰機格外有名,它就是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問世的時間非常早,1961年就實現了首飛,1963年就進入部隊服役。它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那獨特的機體設計和螺旋槳設計。遠遠望去,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就像是被兩個螺旋槳託運起來的大巴車廂,看上去怪異無比,但性能卻頗為強悍。
  • 臺軍的如意算盤——用M1A2坦克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武拒統」
    ,對灘頭進行裝甲反衝擊,把解放軍登陸部隊趕下海或者至少重創,為臺軍堅持到「美日來援」爭取時間。這張圖裡的勇虎要換成M1A2了,不過任務沒變,還是在灘頭進行「反舟波射擊」。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儘管解放軍各軍兵種已經可以說對臺軍構成了很大優勢,並且優勢還在逐步擴大,有碾壓的趨勢,但是仍然要注意臺軍在局部層面上的戰術和裝備,M1A2就是這樣,雖然是簡配版,但是其各方面性能要比勇虎和M60A3之流強得多,起碼不會被解放軍的05式兩棲突擊車壓著打了,那門120mmL44的滑膛炮能夠給解放軍除了99A以外的坦克造成不小的威脅,防禦力正臉怎麼也有
  • 阿帕奇,美國幾十年前研製的武裝直升機,直到今天為何還很先進?
    眾所周知,阿帕奇是美國最厲害的武裝直升機。現在我們武十武裝直升機出現,如果想告訴人們,這武十跟阿帕奇一樣厲害,或者更厲害,那就直接用中國武十,否則,你會被誤以為還是阿帕奇的變種,還是揚了別人的名字。現在美國的任何一款武器都是最先進的的。為什麼這麼說呢?A-10,B-52,AH-1都先進嗎?不是。
  • CH-47支奴幹和V-22魚鷹運輸直升機,目前我們急需要哪種
    CH-47「支奴幹」直升機CH-47支奴幹直升機是一種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CH-47支奴幹直升機於1956年開始研製,1963年開始服役於美國軍隊
  • 阿帕奇直升機是如何造出來的?
    AH-64阿帕奇生產車間,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第一名。阿帕奇強悍的理由在於設定了武裝直升機的標準,而且是世界級的標準!首先火力強悍,阿帕奇直升機可以掛載多種武器,而且載彈量大,外掛武器有火箭彈,空空飛彈,還有機載遠程反坦克飛彈,機頭有機炮,雖然全世界多個國家武裝直升機都有類似的武器,但是載彈量最大還是阿帕奇。
  • 臺灣軍備老化令美國人瞠目:新型阿帕奇集體生鏽,僅有1/4能飛
    這份報告指出,臺軍的幾乎每一項軍事行動都遭遇裝備老化的困擾,包括備件短缺、環境腐蝕、技術過時和升級計劃延遲等等。這個美國智庫認為,臺灣潮溼的氣候對武器裝備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這個現象對大批美制直升機的影響最為明顯。
  • 我國曾經獲得CH-47「支奴幹」直升機,為什麼沒有進行仿製
    CH-47「支奴幹」直升機上世紀70年代,我國從越南獲得過幾架CH-47「支奴幹」直升機,而且這些飛機裡至少有一架是完整可飛行狀態。CH-47「支奴幹」直升機肚子中的旋翼當年拆解研究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可以參考後來對S-70C「黑鷹」的研究情況,要想完美複製支奴幹真的沒有蘇制武器那麼容易。
  • CH-47「支奴幹」直升機換裝T408發動機後進行首飛
    「支奴幹」的生產商波音公司給飛機換裝的是與西斯科斯基公司體型較大的CH-53K「種馬之王」上相同的兩臺T408發動機,將極大地提升「支奴幹」的性能。改裝後的飛機代號為NCH-47C,去年已經進行了地面測試。據陸軍稱,這次飛行測試是在維吉尼亞州尤其蒂斯堡的費克爾(Felker)陸軍機場進行的,測試內容包括直升機的懸停和落葉飄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