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程度堪比阿帕奇,拖沓20多年研製的虎式直升機,首次提出直升機空戰!

2021-03-02 逆火不息

過去的很多節目當中,我們都會經常乳一下英國和法國,有時候甚至順帶著將整個歐洲都乳一遍。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國家曾經都是一些叱吒風雲的強國,而後來念叨了自由民主之後,一個個都變得萎靡不振,軍事不行經濟不行,不是玩文化就是打嘴炮。民主不再和強大和先進以及發展掛鈎,而是和撕逼扯淡掛鈎。而今天要講的內容就和歐洲的這些問題有關。

上一期旋刀騎兵講的是義大利的A129直升機,這麼一個二流國家,在擺脫了其他國家之後的扯淡之後,居然一手研製了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如果當時把德國甚至英國等國家拉進來聯合研製,相信A129的誕生時間會至少推遲5到10年。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真的有這麼一架武裝直升機就是多國聯合研製誕生的,而且真的比A129晚了十幾年,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虎式武裝直升機。

那麼我們就接著上一期的節目,義大利單獨去研製A129武裝直升機,而且在初期僅僅裝備義大利陸軍。歐洲傳統強國自然也知道直升機的優秀之處,畢竟還是那個怎麼躲也躲不掉的敵人,蘇聯。在蘇聯幾十萬輛坦克裝甲車輛的重壓之下,法德也發現,即便自己性能比較優秀的坦克能在質量上稍微勝一下蘇聯的T72這種坦克,但是也抵擋不住大批的T72坦克瘋狂衝擊,更何況,蘇聯的T80那可是連豹2都不虛的頂級坦克。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重點發展的就是各種反坦克武器系統,除了多種多樣的反坦克飛彈之外,就連著名的鷂式戰機也是對付蘇聯裝甲部隊而誕生的。

早年間歐洲部分國家並沒有專用的武裝直升機,而美國在越戰當中開了一個好的先例,他們將UH1系列直升機直接改成了擁有串列式座艙的眼鏡蛇武裝直升機。歐洲的做法就更加務實,他們直接將一些重量比較輕飛行速度比較快而且機動比較靈活的直升機當做載機,在他們身上安裝了反坦克飛彈,一躍而成為優異的空中反裝甲平臺,其中就包括國人非常熟悉的小羚羊武裝直升機。但熟悉蘇聯地面裝甲部隊的人都知道,這種所謂的武裝直升機,真要面對蘇聯的裝甲部隊,真的是有多少架吃多少架,沒有一架能飛回去。

到了世紀70年代中期,西德和法國就已經開始意識到專業武裝直升機的重要性。不過這兩者直到1983年才確定了大致的研發方向,剛開始就耽誤了七八年。其實法德大可不必這樣,因為美國已經在越戰當中為其他國家鋪平了道路,照著學就可以。接下來法德上演了一出頗有印度味道的研製歷程,大家千萬別以為在1983年這個項目就正式走向了快車道,因為到了1986年的時候,兩國認為新計劃的成本太高了,負擔不起,因此匆忙取消了新武裝直升機的研製計劃,第一個10年就這樣過去了。過了一年之後到了1987年,法德渾身難受,覺得蘇聯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不可能沒有一種先進的武裝直升機,然後計劃又重新啟動,再一次開始研製。法德要是知道蘇聯在幾年後解體,那還犯得著費這個勁!本來計劃在90年代初就可以將新型武裝直升機批量服役,然而蘇聯不講武德解體了,法德驚呼我沒有躲閃,就這樣,飛機的服役期居然被一口氣推遲到了21世紀初期,量產計劃排到了2020年以後,我的天哪,法德你知不知道武直10都趕上來了!

說完了這些前奏,我們就來正式從技術和設計等方面來介紹一下這架飛機,看完之後大家肯定都能懂,歐洲的問題根本不在技術。

從1987年開始,兩國用了僅僅4年的時間就完成幾乎全部的研發工作,首架原型機於1991年開始試飛,這個速度可是相當快的!要知道歐洲各國的直升機技術都非常不錯,連義大利這種國家都可以單獨研製A129直升機,何況虎式直升機還是法國和德國兩個國家聯合研製。


虎式武裝直升機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先進。不談戰鬥力,僅僅談飛機本身的技術,它甚至比早期的阿帕奇還要先進。歐洲國家聯合研製武器的時候,都要儘可能的照顧到參與計劃的每一個國家。虎式直升機可以執行常規的反坦克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同時具備白天和晚上的操作能力,可以執行偵查和監視任務,此外飛機可以在核生化沾染地區正常操作,甚至還可以在複雜的海上情況下使用,直接在護衛艦的甲板上起降,因此一誕生就可以搭載在兩棲攻擊艦或者直升機母艦上。

虎式武裝直升機的整體布局和A129非常類似,所以初級軍迷經常會分不清A129虎式直升機,甚至是我國的武直10。飛機的座艙採用常見的串聯式布局,和美國直升機不同的是它的飛行員在前而武器操作官在後。這樣做的好處是飛行員擁有更好的視野和操作能力,缺點就是武器,操作官的視野不是特別好。不過這也只是吹毛求疵的說法而已,因為虎式直升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飛行員或者武器操作員,兩名飛行員都可以完整的操控飛機的幾乎各種設備,所以一旦前艙的飛行員因為受傷和其他原因無法操縱飛機的時候,後艙飛行員完全可以接管整架飛機,其生存性很高。

由於虎式直升機問世的比較晚,所以它的座艙是非常先進的,前後座艙的布局大體一樣,區別較小,都安裝了大量的顯示屏幕,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戰場的情況和武器的狀態。總結成一句老話,那就是有效提高作戰效率。

飛機的主旋翼為正常的四葉結構,但是結構是更為先進實用的無鉸式旋翼系統,從外觀就可以看出來,它的結構比傳統的旋翼簡化了很多,更為簡單的結構也保證了操縱的靈活性,維護難度也降低。

有意思的是,長弓阿帕奇和我國的長弓阿帕豚都把毫米波雷達安裝在的上方,增加了搜索的範圍,而觀瞄設備安裝在機頭,虎式直升機的反裝甲版本非常與眾不同的將觀瞄設備放在了旋翼的頂部。這其實和頂置毫米波雷達的優點是一樣的,因為飛機可以隱蔽起來,用這個位於機身頂點的觀瞄系統來探測目標,而且位於旋翼頂端的觀瞄裝置還可以輕鬆的進行360度偵查和監視,飛機只要保持懸停狀態就可以進行最大範圍的掃描。這個觀瞄裝置主要包括有,紅外線電荷耦合元件以及紅外線偵測儀器外加雷射測距儀,這也是虎式直升機可以全天候作戰的原因。空戰和支援版本的虎式直升機觀瞄設備放在後座飛行員的頭頂上,這是兩種型號的識別特徵之一。

虎式直升機的起落架也和其他直升機比較類似,為不可收放的後三點式起落架,整個機身結構非常扁,和眼鏡蛇系列直升機有異曲同工之妙,正面的投影面積非常之小。加上虎式直升機的部分隱身設計,甚至有傳言說,在美國的科曼奇沒有問世之前,虎式直升機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是武裝直升機當中最小的,小到了民航雷達都很難發現虎式直升機。

機身延伸到機尾有一個面積巨大而且非常厚的尾翼,尾翼頂端就是尾旋翼,只不過是武裝直升機不多見的三葉結構。為了保證飛行的穩定性,這個尾翼上還安裝了兩片垂直尾翼和一片水平尾翼,和海豚直升機有些類似。

由於虎式直升機誕生的時間非常晚,因此機身大量使用先進的複合材料,這也是它重量比較輕但是戰鬥能力接近阿帕奇的原因。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也使得機身的防護能力和抗墜毀能力比較好,其重點部位可以抵禦23毫米炮彈的攻擊,旋翼等關鍵部件也可以抵禦12.7毫米重機槍的射擊。從機身結構和它的整體布局上來看,虎式直升機是非常成熟的武裝直升機,畢竟這是一架誕生在歐洲的武裝直升機,技術和性能是完全不用懷疑的。

虎式直升機的整體外形尺寸是比較小的,長度為14米左右,旋翼直徑為13米,高度3.83米。相比阿帕奇和米28都是偏小的,和A129以及我國的武直10比較類似。飛機的空重約為3噸,而最大起飛重量為6噸,最多可以攜帶一噸多的燃油。

發動機為兩臺MTR390渦輪軸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原本是為5到7噸直升機研製的新型發動機,但是直到目前為止,這臺發動機唯一的應用對象就是虎式直升機。這臺發動機非常先進,它的長度僅有一米左右,最大直徑約為0.68米,重量居然只有169千克。外形尺寸以及重量都要稍稍小於阿帕奇和黑鷹直升機上使用的T700-GE-700發動機,不過差距也不大。

這臺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465匹馬力,正常的輸出功率為1303匹馬力,這個數據相比於阿帕奇的1700匹馬力以及升級後的1890匹馬力確實小了一些,不過考慮到虎式直升機本來就輕的重量,真正算起來虎式直升機的單位功率會更大一些。

阿帕奇直升機的功率雖然比較大,但是它的重量也很大,功率和質量比僅有0.3千瓦每千克。虎式直升機的這個數據就要高上不少,它的功率質量比達到了0.38千瓦每千克。因此具備更為良好的機動能力和空戰能力。這也是虎式直升機和阿帕奇以及米28這種傳統的武裝直升機比較大的一個區別。

空戰和支援版本不帶桅杆觀瞄設備,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22千米每小時,而反裝甲版本最大速度為298千米每小時,作戰航程為800千米左右,攜帶副油箱的轉場航程則可以達到1300公裡。此外飛機的升限為4千米左右,爬升速度為10.7米每秒。

作為對比,我們來看一下武裝直升機的標杆之作阿帕奇。阿帕奇的最高飛行速度為293千米每小時,作戰航程稍短一些為480千米,但是轉場航程可以達到近2000千米。同時阿帕奇擁有更為優秀的升限,達到了6100米。通過對比可以知道,虎式直升機的機動能力和飛行速度都是要更為優秀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法國要求直升機必須要有空戰能力,而虎式直升機也是世界第一種設計之初就強調直升機空戰的直升機,這點從虎式直升機的武器搭配就能看出來。

虎式直升機的反裝甲版本和一般武裝直升機大致相同,反裝甲是第一使命,主要區別是沒有機炮並且將觀瞄設備放在旋翼頂端。空戰和支援版本主要用來攻擊面目標和清除敵方的低空直升機,直接奪取低空制空權。這個想法是非常高明且歐洲化的,美蘇以及後來的中國防空實力太狠,真要跟法國這種級別的國家開戰,一切掙扎都是徒勞,扔槍投降才是正解。

之所以說高明,是因為法國的武器有一項重要使命,那就是屠幼。

虎式直升機在機頭安裝了一門30毫米GIAT30機炮,這門炮取代了之前的德發系列航炮,主要裝備給虎式直升機以及陣風戰鬥機。火炮的長度為1.87米,重量65公斤,使用的彈藥和之前的德發550機炮相同,炮口的初速為每秒1025米,最大射速750發每分鐘。雖然同為30毫米機炮,但是這門火炮和阿帕奇上面使用的M203以及米28上使用的30毫米機炮是不一樣的。米28的機炮可以看作是將地面使用的2A42機炮經過小範圍的改動之後安裝在直升機身上,而M230機炮則是專為阿帕奇研製的輕型火炮,因此炮口初速和整體的尺寸都要小於虎式直升機的機炮。

由於身管長而且火炮威力更大,因此這門火炮的後座力也是比較明顯的。因此虎式直升機在開火的時候基本都會使用點射或者單發模式開火,不像阿帕奇那樣可以以全自動模式瘋狂攻擊。也就是因為火炮的取向和其他兩架直升機不太一樣,所以這門火炮是虎式直升機空戰能力的關鍵,也是區分兩型飛機的重要特徵。

虎式直升機還擁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機炮控制系統,據統計,虎式直升機的機炮精確程度要比米24和阿帕奇更高,米28本身的火炮精度還可以,但是並沒有針對直升機空戰專門設計。阿帕奇雖然火控系統較為先進,但是它的機炮更接近於一種榴彈拋射筒,精度天生不足。虎式直升機既擁有精度非常高的火炮,同時還有精確度很高的控制系統,即便不依靠飛彈也能用機炮攻擊低空低速飛行的各種目標。

虎式直升機的其他武器都掛在在機身兩側的短翼下方,由於虎式直升機的整體外形非常瘦小而且很窄,因此機身兩側的短翼尺寸並不大,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掛載武器的空間。兩個內側武器掛架一般用來掛載一些重量比較重的武器,比如反坦克飛彈或者火箭發射巢,外側主要安裝各種空對空飛彈或者尺寸比較小的火箭發射巢。

兩個內側掛點最多可以掛載4枚反坦克飛彈,通常為地獄火飛彈以及長釘飛彈或者霍特反坦克飛彈,此外還可以攜帶68或者70毫米火箭彈,也可以攜帶12.7毫米重型機槍吊艙或者20毫米機炮吊艙。

外側掛架可以掛載4枚西北風近距離飛彈或者4枚毒刺空空飛彈,雖然不是專門研製的直升機用空空飛彈,但是用來打擊一些中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或者速度比較慢的固定翼飛機包括無人機都是可以的。

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時候,虎式直升機的武器掛在量不能和阿帕奇和米28那樣的大傢伙相比。米28可以一口氣掛載16枚重型反坦克飛彈,加上兩個火箭發射巢,武器掛載量幾乎是虎式直升機的兩倍。更不要提使用的剛性旋翼和推進尾槳的夏延人直升機,它可是擁有中大型噴氣式攻擊機掛載量的超級直升機。

1991年4月,虎式武裝直升機的第1架原型機開始首飛,而且在當年的巴黎航展上公開亮相。首飛成功沒多久,蘇聯便忽然解體。蘇聯解體可不是某一個地方一隻蝴蝶扇一下翅膀,這可是二十世紀最大的事件之一,對世界的衝擊是非常大的。站在蘇聯對立面的國家基本上都放緩了武器的研製和裝備計劃,最明顯的就是歐洲,對於新武器的採購也是能推則推,能取消的取消。德國和法國先是減少採購數量,而後又減少投入的資金,導致這架本該在上世紀90年代前期或者中期服役的武裝直升機,一直往後推遲。

而這個時候虎式武裝直升機的研製公司也發生了變化,虎式直升機項目也變成了歐洲直升機的一份子。整個90年代,歐洲都沉浸在巨大的威脅消失後的喜悅當中。美國的阿帕奇早已經成熟,而蘇聯的米系列直升機也已經賣到了世界各地,世界武裝直升機的兩大流派分屬於美國和俄羅斯。

相比之下歐洲武裝直升機星光黯淡,A129命運坎坷,虎式直升機不停拖延研製進度,失去了很多出口的擊毀。而法國和德國也儘可能的拉攏其他國家採購,分攤成本。以至於當時不少人都估計這架飛機很有可能撐不到批量服役的那一天。

這個時候轉機來了,虎式直升機正式出道,參演了一部關鍵的電影,007黃金眼。007黃金眼這部電影和虎式直升機的命運非常類似,黃金眼原本打算在90年代初期上映,但是因為米高梅公司被收購和法律糾紛一直被推遲,中途又遭遇更換演員編劇去世等重大事件。當時007系列電影本身的口碑也每況愈下,黃金眼成了系列電影能否改變的關鍵。最終片方選擇了被稱作是最迷人的007,皮爾斯魯斯南。經過這一系列變動,不停推遲的007系列電影因為黃金眼開始重回巔峰。

這部電影的劇本經過大幅度的改動,因為最早的劇本和當時正在上映的真實的謊言有很多相似之處。大家都知道真實的謊言最驚豔的角色其實並不是阿諾施瓦辛格,而是那架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黃金眼最驚豔的角色自然也就是首次在電影當中亮相的虎式直升機。片中這架虎式直升機就是我們前面說到的反裝甲版本,但是和真實的飛機又有很大的區別,明顯科幻化。片中的米格29戰鬥機無法避免EMP的攻擊,虎式武裝直升機卻可以完全無視EMP,帶著滿身的火花繼續飛行。

邦德和女主角被抓後關在這架武裝直升機內部,反派殺死007的做法也非常的奇葩,居然讓虎式直升機自己發射飛彈攻擊自己。且不說飛彈有沒有這種能耐,這明顯是給邦德留下了逃生的可能,能不能幹脆一點讓他死得體面點。

看到這裡觀眾恍然大悟,導演居然為虎式直升機安裝了可以彈射的整體式座艙。

這一段可是電影當中的一大亮點,它幾乎完美的闡釋了直升機彈射的關鍵技術點,首先要炸掉頂上旋轉的旋翼,防止傷到飛行員。然後座艙在爆炸螺栓的作用下和機身分離,助推火箭點火將座艙和機身脫離,電影當中這一段使用了模型拍攝,可以看到裡面乘坐的是假人。最後,座艙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會彈開降落傘緩慢下降。個人猜測,這一段應該是受到1993年在範保羅航展上公開亮相的卡50直升機的影響,但是真實的虎式直升機並沒有這項能耐,真要墜毀,還得依靠抗墜毀機身設計。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期,虎式直升機終於開始的量產工作,最早的時候法國和德國分別購買了80架直升機。這比原定的數量少了一大半。隨著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加入,虎式直升機的量產數量終於有所提升,不過因為它使用了太多先進技術,所以單價高達3500萬到4800萬美元之間,已經可以購買一架正宗的噴氣式戰鬥機。

虎式直升機雖然是歐洲的當家武裝直升機,但是因為服役時間太晚,參與的戰爭並不多。不像阿帕奇那樣久經沙場。但虎式直升機在戰爭中的表現非常不錯,不管是本身的性能還是可靠性,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

總的來說,虎式直升機延續了歐洲直升機乃至歐洲飛行器的基本特點,研製歷程足夠拖沓,性能足夠先進,單價也足夠昂貴。它不像蘇聯武裝直升機那樣火力和防護能力極為出色,認為攻擊才是最好的防護。也不像美國那樣兼具先進性、防護力和活力,成為直升機的標杆之作。它有自己的特點,也有自己的專精的一方面。不過歐洲國家在聯合研製武器時的的天然缺陷使得它錯過出口的機會,外銷成績平平,這一點倒是和A129比較類似。說白了,兩者之所以沒有儘快的發展起來向多個國家出口,都是因為資金和需求的原因。就目前來看,虎式直升機想再獲得出口訂單是比較難的。單純的從飛機性能上來講,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先進武裝直升機並不少,連我國的武直10都多次參加不少國家的武裝直升機選型計劃,而且包括武直10在內的這些飛機都有性價比高的優勢,虎式直升機的天價很難讓經濟不夠富裕的國家動心。能看上虎式直升機的國家基本都集中在中東地區,畢竟這個精緻而且先進優秀的武裝直升機也只有在富得流油的地方能夠大放異彩。

好了,關於虎式直升機就先說這麼多,旋刀騎兵的下一期就是南非研製的石茶隼直升機,敬請期待哦。

相關焦點

  • 德法出品虎式直升機,性能不輸阿帕奇,是空戰理論的集大成者
    眾所周知,虎式武裝直升機是由德法共同參與而打造的一款直升機,其研發背景是為了集中應對蘇聯地面裝甲力量的現實威脅。
  • 法德最強虎式武裝直升機,機動性遠超阿帕奇,能和戰鬥機抗衡
    畢竟直升機在設計初期的定為就是用作反坦克作戰。但是在德國卻有著這一架直升機,它的機動性強過美國最強武裝直升機阿帕奇,不僅可以實行對地,還能運用到對空上,甚至可以和戰鬥機一戰。    但是在威力和機動性上虎式直升機也有著它的一席之地,在設計上虎式直升機和很多直升機不同。
  • 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
    歐洲虎式是法國和德國聯合研製,德國戴姆勒宇航和法國馬特拉宇航(1992年合併為歐洲直升機公司)生產的四旋翼、雙發多任務武裝直升機,
  • 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AH-64「阿帕奇」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現屬于波音公司)生產的先進攻擊直升機,它具有火力強、技術先進、戰場生存力高的特點,其主要任務是反坦克,也可以對地面部隊進行火力支援。70年代初期,美國根據越南戰爭的經驗教訓,首先提出了先進空中火力支援系統(AAFSS)計劃,要求研製一種能對地面部隊進行火力支援的武裝直升機。
  •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作為一種武器裝備,武裝直升機實質上是一種超低空火力平臺,其強大火力與特殊機動能力的有機結合,適應了現代戰爭「主動、縱深、 靈敏、協調」的作戰原則,可有效地對各種地面目標和超低空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使之成為 繼火炮、坦克、飛機和飛彈之後又一種重要的常規武器,在現代戰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與作用。目前,位於位於各國現役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首位的,當屬美國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 中國自主研製攻擊直升機:它比殲-10還要保密 性能不輸阿帕奇
    同時期開展研製工作的還有中國的武裝直升機,鑑於長期以來存在的武器禁運政策,中國被迫進行這樣的秘密活動。研製工作開展四年後,1998年第602研究所指出武裝直升機項目應該比CHM項目優先發展。正是基於這一點,該新型直升機第一次被命名為武直-10。在2000年向俄羅斯購買卡-50直升機交易失敗後,武直-10的研製工作顯得更為重要。
  • 未來偵察直升機,是這樣子?
    其實,「偵察/攻擊」直升機這個概念,上溯上去應該從美國OH-58D開始算起,和更早的OH-58C或者OH-6這類直升機相比,OH-58D首次在輕型直升機上引入先進的光電系統和「海爾法」反彈飛彈,同時兼具了高性能晝夜間偵察和有限打擊的能力。相比之下,此前輕型直升機在戰場上要麼執行炮兵校射、偵察任務,要麼扮演「飛行的反坦克飛彈發射陣地」角色。
  • 阿帕奇,美國幾十年前研製的武裝直升機,直到今天為何還很先進?
    眾所周知,阿帕奇是美國最厲害的武裝直升機。現在我們武十武裝直升機出現,如果想告訴人們,這武十跟阿帕奇一樣厲害,或者更厲害,那就直接用中國武十,否則,你會被誤以為還是阿帕奇的變種,還是揚了別人的名字。現在美國的任何一款武器都是最先進的的。為什麼這麼說呢?A-10,B-52,AH-1都先進嗎?不是。
  • 法國小羚羊直升機為何這麼優秀?我國都用來培訓女飛行員!
    上一次講到虎式直升機的時候,提到過法國研製的小羚羊直升機。
  • 直-20直升機華麗亮相
    十一當天,大批裝備首次登場,其中之一就是陸航方隊中的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這款10噸級通用直升機外形確實酷似我國引進的美制
  • 直10下一代武裝直升機呼之欲出,重量10噸級,能超過阿帕奇嗎?
    不過,由於發動機的問題,它的裝甲防護和載彈量一直受到較大的限制,再加上它的定位就是7噸級,因此與10噸級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相比,仍有很多不足。直10K武裝直升機不過,早在直10公開亮相之初,其總師吳希明就曾對媒體表示,下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正在研製當中。
  • 揭秘:「外星昆蟲」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製造全過程!
    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AH-64Apache"阿帕奇"戰鬥直升機,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的主力裝備。Apache音譯"阿帕奇",是北美印弟安人的一支,生活在北美西南部。阿帕奇是印弟安傳說中的一位勇士,而阿帕奇族驍勇善戰。AH-64威力強大,多次在實戰(如在巴拿馬、海灣戰爭中)大發神威,名聲在外。我們不禁會問,如此強大的武裝直升機是怎樣製造而成的能?滿足大家的要求,本文便帶大家了解一下該武裝直升機的製造過程。
  • AH-64阿帕奇直升機飛行儀表
    前後串列雙座武裝直升機,不是那種很大的能運載很多人的通航直升機,這直升機只裝倆飛行員,以及和很多的武器,機身兩側的短翼不是為了產生升力,而只是設計用來掛載各種武器彈藥,還有機鼻的傳感器球,機頭下面的掛架機槍,無不顯示其武裝直升機的勇猛氣質
  • 世界上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第一名:波音AH-64「阿帕奇」
    波音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現美國陸軍主力武裝直升機,發展自美國陸軍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先進武裝直升機(Advanced Attack
  • 美軍直升機,從支奴幹、阿帕奇到科曼奇!
    H-13 「蘇族」直升機在美軍歷史上也是紅紅火火。在地面作戰中,美軍第18空降軍的「左勾拳」側面機動,就是以CH-47D為主力。在首次空中突擊中,126架UH-60黑鷹直升機和60架支努幹直升機運送了5000名士兵。在首日作戰中,支奴幹直升機群就運送了大量彈藥裝載貨盤和13萬加侖的燃料,在2小時內建立了40個燃料彈藥補給點。
  • 澳兩棲艦初露鋒芒,虎式直升機首次上艦令中國羨慕
    根據海軍技術網報導,從2017年2月23日開始,兩架陸軍的虎式直升機已經抵達「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展開了首次艦上測試。據悉,此次試驗屬於是「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和虎式直升機的首次艦機適配性試驗。試驗持續時間為6個星期,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將真正長出獠牙。
  • 美國阿帕奇直升機為何長居世界榜首?技術領先別人太多
    而美國陸軍經常被人鄙視,和遊擊隊打了10多年都還贏不了,當然,這並非是美國陸軍M1坦克不厲害,阿帕奇直升機不給力,自從M1坦克阿帕奇直升機出現之後,就立即成為世界標準,迄今為止,M1坦克還是世界最強,而阿帕奇直升機照樣獨霸江湖。和F15戰鬥機一樣,阿帕奇直升機獨霸江湖30年,經久不衰阿帕奇強悍的理由在於設定了武裝直升機的標準,而且是世界級的標準!
  • 米-26「光暈」直升機:載重20噸,堪稱直升機界的「大力神」
    文章來源:天下無武直升機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飛行器,但相比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只能算小兄弟。比如阿帕奇重型直升機,其最大起飛重量不過10噸多一點。直升機無法利用慣性起飛,想要提升直升機的載重,就需要強大的發動機和先進的氣動設計。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直升機,堪稱是直升機界的「大力神」運輸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6噸,一次能載重20噸貨物。和C-130運輸機的運力相當。
  • 武直10PK阿帕奇 談巴基斯坦裝備武直10的意義
    印度「阿帕奇」刺激了巴鐵  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稱,印度空軍22架攻擊直升機招標項目已選定美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AH-64「阿帕奇」是美國研製生產的雙發重型專用武裝直升機,也被稱為第二代武裝直升機的巔峰和經典。隨著美軍全球徵戰,「阿帕奇」的身影首次出現在巴拿馬,並在海灣戰爭中名揚海外。
  • 10 大世界尖端武裝攻擊直升機2020(排名不分前後)
    特徵是並列式雙駕駛員和加強對直升機作戰的武備。排名不分先後——10 大世界尖端武裝攻擊直升機2020之虎式直升機虎式直升機(歐洲)1984年由西德和法國共同提出,因預算超標在1986年取消,後又在1987年重啟,在最初的兩種型號中,德國版側重反坦克能力,而法國版側重偵察護衛能力,虎式直升機採用了攻擊直升機比較傳統的座椅布局,即前後座位配置,一名飛行員,一名武器官,然而與眾不同的是,虎式直升機是飛行員在前,武器官在後,與其它主流攻擊直升機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