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講到虎式直升機的時候,提到過法國研製的小羚羊直升機。小羚羊直升機看似是一款不起眼的飛機,但實際上它對世界武裝直升機的發展還是有很大意義的,而且生產數量超過了1700架,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使用過這種非常不錯的輕型直升機,本期節目就來講一下小羚羊直升機的故事。
正統的武裝直升機起源應該是美國的眼鏡蛇直升機,整體布局已經趨向完善,也特別強調了火力防護力和靈活性。小羚羊直升機就不一樣了,嚴格來說它不是一種真正的專用武裝直升機,它只是有武裝的直升機。
越戰對世界軍事武器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直升機。美國在越戰當中投入了大量的直升機,也損失了幾千架,但也通過大量的損失完善並且發展了自己的直升機戰術,讓直升機在日後成為陸軍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法國自然不例外,他們也從越戰當中嗅到了直升機的美好味道。
小羚羊直升機的前身是法國的雲雀系列直升機,這種直升機經常出現在各種電影當中,外形非常醜陋,有一個蛋形的機身和一個瘦長的尾梁,主旋翼和尾旋翼都採用了比較少見的三葉結構。以雲雀3型直升機為例,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僅有2.2噸,最大飛行速度也不過210千米每小時,是一種非常小的直升機。
小羚羊直升機和之前的雲雀系列直升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比如都使用了三葉的主旋翼,整體的機身也是一個蛋形,只是小羚羊的整體外形看起來比較協調,不像雲雀直升機那麼古老。
我們以SA341G型為例,機身長度為11.97米,空重僅有不到一噸,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8噸,也就是一輛中型SUV的體重。無論是尺寸還是重量,都只有武直19這類直升機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飛機的機頭是一個大面積的玻璃座艙,這裡所說的玻璃座艙並不代表有多少顯示器,而是它的視野非常好,這也是它相比於傳統武裝直升機的一大優勢。視野好確實非常方便攻擊,但缺點是防護能力幾乎為零。起落架為非常簡單的滑撬式,機身中部安裝有一臺透博梅卡的渦輪軸發動機。SA341G型的最大功率只有590馬力,但是因為體重只有1.8噸以下,所以整架飛機的飛行靈活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
小羚羊原本想使用剛性旋翼技術,因為剛性旋翼的固有缺陷,生產型飛機使用的是比較傳統的旋翼系統,不過這也使得小羚羊的研製時間有所拖延。主旋翼的結構為玻璃纖維,使用壽命很長。再往後則是非常長的尾梁以及涵道式尾槳,整體的布局還是比較簡單的。
小羚羊直升機的機身兩側可以像武裝直升機那樣安裝一個短翼,普通的小羚羊都是觀測偵察或者運輸型直升機。安裝了短翼之後就可以在機身兩側攜帶武器,也可以安裝一個光電轉塔用來偵查和監視戰場。小羚羊可以掛載4枚AS11反坦克飛彈,最多的時候可以攜帶6枚霍特反坦克飛彈。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小羚羊還可以攜帶各種各樣的反坦克飛彈或者是空對空飛彈,比如南斯拉夫的小羚羊就可以安裝4枚AT3飛彈,還可以額外搭載兩枚SA7型空空飛彈,使得這種直升機既可以用來打擊地面的坦克,也可以在直升機空戰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而我國所使用的小羚羊直升機可以使用4枚大威力的紅箭8反彈的飛彈。
小羚羊本身的性能不算很出色,但是它勝在體型小巧,而且擁有280千米每小時的最大飛行速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未來執行反坦克作戰任務還是非常不錯的。包括法國,英國以及中國在內的近30個國家都裝備了小羚羊直升機。英國的維斯特蘭公司通過授權大量生產小羚羊,連南斯拉夫都曾生產過小羚羊直升機。這當中使用經驗最為豐富的自然是英國,英國的小羚羊直升機參加了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小型直升機作為一種對地攻擊武器在掩護登陸部隊的作戰行動當中發揮出了比較好的效果,在這次戰爭當中也印證了直升機作為空中支援武器的優勢所在。
到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英國和法國都派出了小羚羊參加戰爭,畢竟當時虎式武裝直升機還沒有服役。英國的小羚羊直升機直到今天也算是主力之一,原計劃於2012年就退出現役,不過英國軍方後來決定將小羚羊直升機繼續服役到2025年,成為英國所有服役的武裝直升機當中最古老的一種,總服役年限將會達到50年之久。
最後一個值得說的就是我國曾經購買的8架小羚羊直升機,過去有不少資料顯示我國的小羚羊早已經全部退役,畢竟從裝備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小羚羊居然出現在官方節目當中,而且狀態非常好,根本不像是已經服役了30多年的樣子。
小羚羊直升機,當然不是我國第一款武裝直升機,畢竟我國在之前也曾改進過直5直升機。我國的直升機工業發展並不算出色,在當時也非常缺乏先進的直升機,小羚羊直升機進入我國之後可以算作是當時我國最為先進的直升機之一,而且解決了我國沒有武裝直升機的痛楚。後來我國從法國引進了包括直8和直9在內的多種飛機,也逐漸有了直19和直19兩種專業的直升機,不少運輸直升機也可以掛載武器,也包括最近亮相的直20。
從後來的很多軍事節目甚至電視劇可以看到,小羚羊直升機的出鏡率相當高,這是因為它常常在演習當中扮演藍軍,被當做假想敵部隊。此外小羚羊的體型很小,飛行比較靈活,非常適合做一種教練型直升機使用。大家也都知道,我國陸航直升機的女飛行員還是比較多的,經常亮相於各種各樣的媒體。於是我們可以在這些節目當中發現光鮮亮麗的30歲小羚羊直升機。可見我國早已經解決了零件供應和維護保養的問題,將這8架飛機用來培訓飛行員。
和以前介紹的阿帕奇直升機以及虎式直升機一樣,小羚羊直升機也是一個電影明星,1983年的時候,美國上映了一部藍色霹靂號的電影,劇組購買了兩架小羚羊直升機,對外形進行了改進,看起來非常的科幻。這其實也是直升機作為電影道具的一個優點,因為它的氣動布局可以進行很大程度的改變,增加很多外掛設備之後也不會過多影響飛機的飛行性能。所以戰鬥機如果想扮演其他型號,那麼就只能像壯志凌雲當中用F5來扮演米格28那樣,稍微懂一點的軍迷一眼就能看出來兩者的關係。如今這架電影當中的小羚羊道具被放在好萊塢影城當中展示,但是因為電影年代久遠,飛機的存放時間很長,因此這架飛機看起來已經非常的殘舊,鏽跡斑斑。
我們以前面說到的OH1型偵察直升機為例,現在的偵察型直升機起飛重量大多都在4噸左右,算是一種縮小版的武裝直升機。以這種情況來看,小羚羊直升機的性能滿足不了現代偵查直升機的要求,軍事大國只要經費足夠,小羚羊基本都得退居二線,只是對於小國來說,小羚羊直升機可真是多面手,還得繼續飛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