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導:我國陸軍首批女飛行員在某軍用機場駕駛法制直升機進行了單飛訓練並獲得圓滿成功。那麼作為我國陸軍首批女飛行員,為何駕駛法制直升機進行訓練呢?
據了解在此次訓練當中,她們所的機型為法制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由於中法關係密切。我國當時從法國引進了8架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用於彌補我國陸軍航空兵當時的專用武裝直升機領域的空白。
作為當時我國陸軍航空兵的唯一專用武裝直升機,小羚羊武裝直升機能夠搭載當時先進的霍克反坦克飛彈和機槍掉艙。
因此具備一定的反裝甲能力,而之所以會引進8架則是由於當時我國資金緊張,此前已經花費大量資金引進了24架黑鷹直升機,因此也最多也只能引進8架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
不過在以後的服役歷程當中,通過對小羚羊武裝直升機的研究,我國進一步研發出來了直9W直11等輕型武裝直升機,從而進一步彌補了我國陸軍航空兵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空白。
從時間上看,自80年代至今已經數十年。小羚羊直升機從剛開始的主力機型也慢慢退居二線,成為了我國飛行學院的訓練機型,長期承擔著我國飛行學員的訓練任務。
而之所以此次我國首批陸軍女飛行員之所以採用小羚羊武裝直升機進行飛行訓練,更多的還是考慮到經濟效益和上手難度的問題。
首先作為小羚羊武裝直升機,服役時間已經到達了服役末期,通過飛行員的使用訓練可以進一步的讓這款即將退休的老將發揮出最後的餘熱。此外作為新手飛行員,如果一上來就讓她們駕駛新型直升機,其難度可想而知。
通過駕駛老舊輕型武裝直升機,不僅能夠最大程度上模擬武裝直升機的操作方式,並且能夠進一步的節省我國新型武裝直升機的使用壽命,而這也算是一舉多得的行為。因此在此次的飛行員的單飛訓練當中,這批女飛行員最終選擇的進行法制小羚羊直升機的飛行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