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人民空軍獻身藍天的6名女飛行員

2021-03-01 從軍營走來

「第三位犧牲的領航員徐保安和我是同批的飛行員。」飛行員出身的女少將劉曉連回憶說。

徐保安簡歷是這樣記載的:1946年4月出生,遼寧瀋陽人,漢族。1965年8月入伍,196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到空34師,北京沙河機場當機械兵。1965年8月被選為空軍第三批女飛行員,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學習。1966年6月入第一航校學習,1967年1月畢業於該校第18期領航專業,任空13師39團領航員,所飛機型:運-5、伊爾-14。

徐保安從事的飛機領航員職業是駕駛員的「指南針」,為駕駛員提供準確的方向,以免飛機「迷路」。少了飛機領航員的導航,駕駛員就如同盲人一樣失去了對方向的辨別。領航員特別需要工作細心負責,並且需要很強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

飛機領航員要準確無誤地確定飛機的航向;要根據飛行計劃指揮飛機駕駛員的飛行方向,確保航行安全;要根據氣象信息,在遇到意外情況時,確定新的航向,確保飛機沿正確航線飛達目的地。

領航員要具備航空經歷,要符合領航員知識、經歷和技能的相關要求,具有豐富的航空知識背景;氣象學知識,熟悉領航的基本原理,包括飛行計劃和巡航控制;熟知導航設施的種類和一般使用程序,以及氣象系統縮略語、符號和專業術語;具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還需要持有領航學員合格證。軍用飛機主要在轟炸機上才配有領航員,除領航外,同時負責投彈瞄準。徐保安是我軍培養的第一個女領航員。

徐保安所在的空軍航空兵第13師,是人民空軍最早組建的運輸航空兵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部隊,肩負著空運、空投和保障空降作戰的主要任務。

空13師的前身為1950年4月,在四川新津機場組建的西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空運隊,編有2架C-46、1架C-47以及接收原國民黨空軍的4架C-46和隨後從北京空運隊調來的3架C-46。空運隊當時主要擔負支援陸軍第18軍進藏的空運空投任務。

1951年3月17日,經中央軍委批准,組建空軍第13師。4月24日,以空軍高空運輸團為基礎,抽調長春第2航校高空運輸訓練大隊空地勤人員和部分運輸機,在四川新津正式組建空13師,下轄空37團(高空運輸團),空39團(第2航校高空運輸訓練大隊),新津和廣漢機場,共有飛機48架,其中伊爾-12飛機36架、C-46飛機11架、C-47飛機1架。

徐保安到空13師39團任領航員時,先後飛過運-5運輸機、蘇聯伊爾—14型運輸機。運—5型是中國第一種自行製造的運輸機,其原型為蘇聯40年代設計的安-2運輸機,1957年12月定型並首飛,1958年成批生產,當年即生產了90架,共生產了728架。徐保安犧牲時執行任務的是伊爾-14運輸機,這是蘇聯製造的多用途活塞式短程運輸機。伊爾-14飛機,是在伊爾-12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設計的,1950年7月15日首次試飛,1954年開始投入使用。伊爾-14為活塞式雙螺旋槳型設計,時速為412公裡,最大航程1785公裡,可載乘員18—24人。中國空軍1956年從前蘇聯進口了伊爾-14飛機49架,主要執行專機和運輸任務。

據軍史記載:1970年6月28日,空13師39團2大隊中隊長王虎臣駕駛伊爾—14型飛機從宜昌土門埡機場起飛,徐保安是這架飛機的領航員。飛機爬升階段,因調整片被安裝反了,導致飛機觸地墜毀,墜毀於宜昌機場附近河灘上,徐寶安及機組5名成員全部遇難,犧牲時她才24歲。其他4人是:中隊長王虎臣、飛行員趙慶福、通信長李勇、空勤機務副中隊長杜榮太。「我們是一起招飛到空軍的,在一個飛行大隊生活,她很年輕,是個性格非常開朗的東北姑娘,一下子就沒了。」劉曉連將軍惋惜地說。徐保安的名字也鑲刻在中國航空博物館英烈牆上,與陳志英和潘雋如結伴。三位空軍女烈士,分別來自我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女飛行員,陳志英第一批、潘雋如第二批、徐保安第三批,也就是說我軍前三批女飛行員都有為國捐軀者,令人惋惜,更令人敬仰。 馬傑,國產運—5型運輸機機長,第4名獻身藍天的女飛行員,也是第四批女飛行員中第一個犧牲者。1968年3月,海軍某部來大豐縣徵招3名女兵,馬傑幸運地被選中。到部隊後,她開始分配在海軍醫院榆林基地四二五醫院工作。在海軍服役兩年零五個月中,她曾任藥房保管員、護理員、後勤宣傳員等職。工作多次調動,她從不挑肥揀瘦,服從組織、服從領導,任勞任怨。曾多次受到領導的表揚。有次,馬傑上山採藥,右腿被狗咬了一口,流血很多,當她回部隊後聽說戰友急需輸血時,便主動去輸血兩次。

1970年,空軍在海、陸軍挑選第四代女飛行員49名,馬傑榮幸地被錄取,在空軍二航校進行初級訓練。1972年7月,到哈爾濱空軍一航校預科大隊進行高級訓練。1973年底,馬傑參加了中央新聞記錄片《颯爽英姿上藍天》的拍攝工作,馬傑矯健的姿態,猶如銀燕在高空翱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4年底,馬傑被分配在北京空軍一大隊工作,歷任飛行員、機長。出色地完成過搶險救災、支援農業、科學試驗、軍事運輸等飛行任務。

1976年4月部隊整編後,她任北京航空兵運輸團一大隊飛行員。1976年夏,「文革」中的保定地區兩派鬥爭還十分激烈,情況複雜。為了促進該地區的安定團結,中央直接向北京航空兵運輸團下達了撒傳單的任務,宣傳「要安定團結,不要搞派性」等黨的方針政策。飛行任務艱巨,要鑽山溝。由於山間風流大、不穩定,隨時都有撞山的危險。因而部隊挑選了8位技術較好的同志,出動4架飛機,馬傑和另外一名女飛行員也被選上了。她和戰友共同努力,勝利完成了任務,受到北京軍區領導的接見和表揚。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後,馬傑駕機參加了抗震救災,出色地完成了運輸工作。  

1977年秋,馬傑代表大隊參加團裡的崗位練兵,她畫的座艙圖受到全團的一致好評。1978年五一節,她與同部隊的飛行員華菊明結婚。次年,馬傑生了一女孩。為了飛行事業,馬傑不得不將生下來才30天的孩子斷了奶,並送給家住常州農村的婆母帶。

1980年3月13日,馬傑的左腿不慎扭傷了,而且腫得厲害。第二天下午有飛行任務,她愛人勸她向領導請假,改日再飛,但她仍堅持飛行。14日下午,馬傑像往常一樣,懷著滿腔革命激情,帶著完成任務的信心,駕著銀鷹向碧空呼嘯而上。馬傑的愛人華菊明和她同在一個團。馬傑駕駛的這駕飛機正好是華菊明上午駕駛的,然而,在這次飛行中卻發生了意外的事故。

1980年3月14日,馬傑在副駕駛位置上,與一名男飛行員駕駛運—飛機進行超低空課目訓練。那天陽光燦爛,他們從北京通縣飛機場西南方向,飛機飛過田野,掠過村莊,正在返航,準備著陸。由於返場時他們逆光飛行,突然,飛機機翼被視線死角處一座剛豎立的30多米高的高壓電線鐵架擦了一下,失去了平衡,劇烈震動的飛機向一座民房斜衝而去,一剎那,飛機又凌空而起,翻了一個跟頭,墜毀在農田裡,爆炸起火。

民房保住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保住了,而馬傑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犧牲時28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那名男飛行員也同時遇難。

王春,為領導人駕機最多的直升機女機長

「巾幗不讓鬚眉,你的飛行技術不簡單!」胡耀邦總書記曾笑著誇獎她。

王春,為領導人駕機最多的直升機女機長,先後為胡耀邦總書記、楊尚昆主席、總參謀長楊得志、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尤太忠等領導駕機服務,她多次出色地完成軍事運輸和搶險救災任務,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王春,1953年出生於山東青島市,1969年3月入伍,1970年被選為空軍第四批女飛行員,進空軍哈爾濱第一航校學習飛行。1974年底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沙河機場直升機團飛行,歷任飛行員、機長。

1974年12月,哈爾濱王崗機場,第四批女飛行員九期乙班畢業照。

1977年的初冬,24歲的王春在空軍第一航校經歷了兩年嚴格的理論學習和飛行訓練後,第一次放單飛,當時內蒙古錫林浩特遭特大暴雪襲擊,大量牲畜餓死、凍死,數萬牧民陷入絕地,急需空投糧草援助。王春的任務是送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尤太忠到災區組織救援和慰問災民。

受命後,王春駕駛直升機火速從首都飛抵災區。她從機上往下一看,草原、河流、公路全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引導飛行的地標已無處尋找。長時間在白色的雪域上空飛行,很容易使飛行員產生「雪盲」,導致視網膜產生錯覺,分不清天和地,隨時可能發生機毀人亡的慘劇。

王春駕駛的直升機上坐的是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尤太忠。她的任務是把首長送到災區牧民中間,把黨和人民對災區的關懷和慰問直接送到災民的心頭。儘管是第一次放單飛,氣候比預想的複雜,但王春沒有驚慌失措,她穩穩地駕機盤旋,尋找目標。終於,目標找到了,飛旋的直升機由遠而近,穩穩地降落在蒙古包旁。望眼欲穿的牧民們歡呼雀躍。王春所在部隊,是我軍的專機部隊,她不止一次擔負國家領導人和軍隊高級將領的專機任務。

1985年,王春駕機護送胡耀邦赴西北視察,從烏魯木齊起飛到西北地區數縣。時而穿雲撥霧,時而頂風飛行,時而與漫天黃沙較量,王春事憑藉嫻熟的飛行技術,一次次從容不迫地過關斬將,送胡總書記安全抵達目的地。完成任務返回烏魯木齊後,胡耀邦專門設宴招待機組人員。王春代表全體機組人員向胡書記敬了一杯酒,胡耀邦對王春滿意地點點頭誇讚。

1995年,青島航空公司成立,缺少頂尖飛行員,王春告別戀戀不捨的軍營,到青島航空公司擔任直升機機長。上任後,無數次地執行搶險救災的飛行任務。

1996年4月23日,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一場草原森林大火,越過國境,竄入我國呼倫貝爾的紅花爾基地區,直逼國寶「樟子松」林。青島航空公司接到求援,王春義無反顧駕機直飛火場。

4月28日,15個森林警察在森林救火中下落不明,王春根據指令,開始了艱難的搜索救援。莽莽林海,到處是一個模樣,從煙霧瀰漫的天空更看不到明顯的地標。當天下午1時,越來越暗的天空,能見度只有400米,飛機不得一次次降低高度。因為愈接近火場,氧氣越稀薄,越容易引起飛機發動機熄火而造成機毀人亡。離火海的距離近一米,飛機的危險也就多了一分。王春冒著生命危險,以無畏精神和嫻熟的飛行技藝,沿著火場超低空一遍又一遍地搜索,終於在一個山溝裡發現了用許多橘紅色被面拼成的「地面求救信號」,終於救出了失聯多日的15名森林警察。

經過7個晝夜的連續奮戰,大火終於被撲滅了,王春也由此贏得了「火海飛行女神」的美稱。慶功會上,大家紛紛給王春敬酒,一位「老森林」端著酒杯來到王春的面前說:「18年前,楊得志將軍來林區視察的時候,開飛機的也是一位女飛行員,她可真能喝啊!」王春笑了笑,對老人說:「那就是我啊!」

自1996年參加護林後,王春飛遍了大小興安嶺,受到國家林業局、內蒙古自治區的通令嘉獎,多次授予她「航空護林先進個人」、「航空護林模範機長」等榮譽稱號。   

2004年9月16日下午,王春駕駛b7009號ec-135型直升機,執行杭州和寧波電視臺合制的《天上人間看杭州》的航拍任務。在飛臨浙江禾姚天下玉苑景區時,直升機墜入竹林之中,機上7人有3人受傷,4人不幸遇難,王春也在其中,時年50歲,飛行34年,4000多小時。

餘旭飛翔在藍天上的金孔雀

2016年11月12日,空軍67歲生日的第二天,一個噩耗傳來: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這是餘旭11月11日在朋友圈更新的最後一條信息。從此,餘旭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0歲。中國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 、中國空軍首位三代戰機——殲10女飛行員、中國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首批女飛行員,餘旭的三個第一令人惋惜、令人敬佩、令人懷念。

餘旭,1986年11月12日,出生於四川崇州,空軍上尉,二級飛行員,曾任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隊長。 

2005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成為第八批女飛行學員,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也是中國第一位殲10戰鬥機女飛行員。2007年12月2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每個人的青春樂章中,總會留下動人的旋律和音符。女軍人、女飛行學員,是我在自己生命樂章中留下的一筆,我期待在飛翔之路上能多添幾筆,把每一筆都當作書籤,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頁。」這是餘旭生前寫下的人生感悟。她的生命樂章雖然不長,卻活得震撼人心。

2009年4月2日,空軍第三飛行學院隆重舉行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學員畢業典禮,餘旭和另外15名女飛行學員被授予空軍中尉軍銜和軍事學學士學位,同時獲得空軍三級飛行員等級證章和證書。畢業後任北京軍區空軍空某部飛行員。也是在畢業5天之後,受命參與組建教-8梯隊,她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以嫻熟的技術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的莊嚴檢閱。

2012年7月29日9時56分,中國空軍女飛行員餘旭跨入殲—10戰機座艙,直飛蒼穹。這是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駕馭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首次完成單飛。之後完成三代戰機飛天的還有陶佳莉、李敏、何曉莉、盛懿緋4名姑娘。目前我國能駕駛三代作戰機的女飛行員還是僅有餘旭她們4人。2014年珠海航展,6架紅、藍、白三色塗裝的殲—10表演機分別以單機、雙機、三機編隊依次拔地而起,直入雲霄。6機超密集三角隊形迎著朝陽,如一支利箭從天空划過。轉瞬之間,兩架戰機脫離編隊,以極限坡度迴轉,從跑道兩側高速對頭交叉,就在即將相撞的一剎那,戰機突然上升橫滾分開,引起現場觀眾一片驚呼。餘旭就是駕駛戰機的一員。2015年3月17日,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餘旭等四名中國殲擊機女飛行員,駕駛殲-10戰機,在空中翩翩起舞。這是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首次進行海外飛行表演,向世界展現中國軍人和中國女性的風採。2015年11月初的第十一屆中國珠海航展上,餘旭駕駛戰鷹的颯爽英姿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個與觀眾親切合影、交談的鄰家女孩也讓中國空軍圈粉無數。在航展開幕當天,餘旭駕駛2號機升空參加飛行表演,「我是最先起飛的一架,在空中23分鐘,表演了全部動作。第一次在那麼多觀眾面前表演,我感到既新奇,又激動。」這是餘旭生前最後一次公開亮相,也是她面對鏡頭最後一次自信地說:「我會駕駛雙座型號的殲—10,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大家。」生命的樂章在這一刻戛然而止,但曾經創造的悅耳旋律依然迴蕩在人們的記憶中。

在「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餘旭的代號是「金孔雀」,是全中國僅有的幾名具備表演機飛行資格的女飛行員之一,先後飛過4種機型,兩次榮立三等功。

8年的飛行生涯餘旭似乎順風順水,但光環背後,是「金孔雀」長久地堅持和付出。特技飛行表演被世界公認為是「在刀尖上跳舞」,對女飛行員來說,主要對下肢力量以及耐力進行培訓,但相比於男飛行員來說,難度是不降的。

對於女性來說就更不容易,戰鬥機的速度大、機動性大、負荷變化大,這樣對飛行員的身體要求更嚴格,需要更大的耐受力。對飛行員的選拔標準不會因為是女性而有不同,因此,八一表演隊女飛行員需要比一般的女性飛行員更加的勇敢、果斷、敏捷、反應快,而且對於女性來說,心理、體能方面也是極大的挑戰。

訓練時,偶爾會趕上生理周期,餘旭和姐妹們通常吃止疼片忍著身體不適參加,飛特技因為動作幅度大、飛行時間長、精神高度緊張,她和其她姐妹還曾出現頭疼的情況。但這些,餘旭鮮少對外提及。「鮮花和掌聲是需要實力的,而不是只是給你這麼一個稱號。」她曾在接受採訪時留下這樣一句話。

公開報導顯示,截至2012年,世界上共有16個國家的軍隊擁有女飛行員。其中,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國已培養出戰鬥機女飛行員。2005年,為追趕世界空軍發展步伐,經中央軍委批准,空軍首次招收殲擊機女飛行學員。

但即使在國際上,也罕有女飛行員參與高強度的特技飛行,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中國女飛行員參與特技飛行,是走了一條其他國家還沒有成功走過的道路,從訓練方法到科學數據積累都沒有國外的成熟經驗可以參考。

餘旭和她的姐妹們,正是從這條沒有路的道路上,艱難而行的「路人」。
選擇了軍裝,就選擇了與死亡共舞。餘旭說:「我們的信仰就是在天上,如果下了飛機,我們就是普通人,只有在飛機上才能體現你的價值。希望這個價值能夠體現得更好,讓我們飛得更遠。」 餘旭對於飛行的感覺就是「無悔、快樂」。她在日記寫道:「我覺得做飛行員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從事飛行這麼長時間以來,我一直都沒有後悔過。尤其是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很遠,那種心境不一樣,我什麼都不用想,就是飛行。有時候也會羨慕身邊同齡人,但那只是瞬間的一種感覺。因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職業不一樣,可能我們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對於選擇飛行事業,我還沒有感到後悔。」

「不管每次訓練多麼辛苦,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退縮過,從來沒有。」回憶起飛行訓練的點點滴滴,餘旭曾這樣說。在正式成為中國第八批女飛行學員的第一個月裡,餘旭就意識到自己選擇的絕不是一條輕鬆的路。跑步是每天都要訓練的項目,一跑就是3000米,「我很難受,因為從來沒有跑過那麼遠。」冬天,每次訓練完哈口氣,圍脖就會結冰,「我根本受不了那種冷,腿跑得不聽使喚,但還是咬牙堅持下來。」

自稱「天上女漢子,地下女孩子」的餘旭在八一飛行表演隊裡,有著「金孔雀」的美譽,因為她有個特長——跳孔雀舞,她首次跳孔雀舞是2005年,在空軍航空大學的中秋晚會上,餘旭一改平日裡的外向,以一支柔美的孔雀舞驚豔全場,許多同期戰友都印象深刻。從那以後,「金孔雀」的外號伴隨著餘旭的大學生涯。畢業後,藝術特長使她走上更大的舞臺。
2009年,餘旭在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 上演小品《紅透半邊天》。

2010年的央視春晚小品《我心飛翔》中,餘旭等16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以颯爽英姿、鏗鏘誓言,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新一代空軍官兵的藍天情懷。「我們都沒想到,亮相春晚就1分鐘,會引起全國那麼多人對我們的關注!」當時,回到成都休假的餘旭談及這次上春晚,高興地說:「真的,我為我們空軍感到驕傲,我為四川四個女飛行員感到驕傲。」餘旭說,16位女飛行員從全國25萬報名者中挑選出來,譽為「空中寶貝」,「我和陶佳莉、鍾芹、何曉莉等四川女孩,都是1986年生的,我們4個人都屬虎,一起參軍,一起上學,一起參加閱兵,這次一起上春晚。自從入伍後,我們親如姐妹,互相學習,表現都很好。」

2010年2月28日上午10時至11時,餘旭及其戰友張曉佳、周帥三名殲擊機女飛行員在人民網演播室,接受獨家專訪並現場回答網友提問,這也是中國空軍殲擊機女飛行員第一次與網民、軍迷在線直接交流。

2010年元宵佳節再次亮相,和韓紅一起奉上了一曲《我愛祖國的藍天》。 
餘旭犧牲後,她的老師、戰友和親屬紛紛回憶他們心中的「金孔雀」。餘旭在崇州崇慶中學高中班主任蘭碧群看來,「愛美」和「有主見」,是餘旭身上兩個揮之不去的標籤。蘭碧群是餘旭的高中班主任,她說,在班裡,餘旭的成績屬於中等略偏上,並不算特別突出,但是身材高挑、性格開朗的她,與同學之間相處得很好。餘旭愛美,曾經一度想要學跳舞,但因為花費太高作罷。蘭碧群說,飛行員招考通知出來的時候,餘旭向她徵求過意見。我知道她是一個喜歡挑戰自我的人,我也知道她喜歡這個,所以鼓勵她去嘗試一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餘旭參加了2005年的招飛考試,她從當年20萬女性報考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後25個入圍者之一,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餘旭畢業後,在各種場合,我都會把她拿出來講,她是我們學校的驕傲。
入伍後,餘旭逢年過節時,會給我發簡訊祝賀。有一年,她在遼寧訓練,給我打電話,說這十天穿爛的跑鞋,比過去十年都多。蘭碧群回憶,儘管訓練艱苦,但即便是跟老師打電話,餘旭也沒有流露出疲倦,反而顯得非常興奮。與餘旭同時被選上女飛行員呂品介紹說,在選拔過程中,身體的心理的測試就有116個大項、1000餘個小項:身高不足160釐米的「出列」,體形不勻稱的「稍息」,牙齒稍有磨損的「淘汰」……經過一關關的殘酷測試,餘旭成為中國第一批戰鬥機女飛行員。
餘旭曾經回憶其中一項關於抗眩暈能力的測試:當時她們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轉的轉椅上,幾分鐘下來,個個臉色煞白,天旋地轉,有的甚至嘔吐不止。但這項測試的要求是,在2秒鐘內準確地辨認自己上椅子時所在的位置。 

入伍後,殘酷的訓練才剛剛開始。餘旭生前曾回憶當年:「有的時候會感覺我都已經承受不了了,但心裡還是咬著牙。……風嗖嗖吹著,臉凍得通紅,腿和腳尤其是腿基本上跑得是不聽使喚,但還是咬牙堅持下來。因為我感覺既然來了,我是帶著家裡人的期望,證明一下自己可以的那種心情,就這樣一直堅持跑。不管是每次訓練多麼辛苦,我覺得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退縮過。從來沒有。」四年的殘酷訓練,入學時的35名女學員,只有16名順利畢業。

餘旭烈士生前與空政文工團原政委杜文彪有過一段對話,他記憶猶新:你在部隊當飛行員,待遇與民航飛行員相差甚遠。你想一直這麼飛下去麼?要不,飛一段時間就轉業去民航當飛行員?餘旭堅定地告訴他:「我堅守殲擊機飛行員是在幹事業,這是一個崇高的事業,這是無上光榮與自豪的事業。我喜歡藍天,我喜歡飛殲擊機的感覺,那種感覺很自由、很酷。再說,國家花了大力氣培養我,我要一直飛下去。」     

餘旭的家庭條件不好,但她自小就自強、自立、懂事、吃苦、孝順。「懂事、吃苦、孝順」,這是餘旭外公胡明康心中的印象。胡明康老人說,由於家庭條件不好,餘旭自小很獨立也很懂得做事。上學時離家2公裡多的地方,很多附近的娃娃上學要坐三輪,但是她每次都走路去。餘旭從小就勤快,參軍後偶爾回家一趟,前來看望兩位老人時她還會搶著幫外婆做家務。

考慮到外公外婆年事已高,平時洗衣做飯不方便,餘旭還用自己的積蓄給兩個老人買了一臺全自動洗衣機。「今年正月她還給我買了茶葉。」茶葉還沒喝完,外孫女就沒了。胡明康悲傷地說。
餘旭的父親是入贅到餘旭外婆家的,常年在外打零工,賺錢養家,今年已經54歲,母親做家政,打散工,今年52歲。其外公胡明康、外婆周建英,今年都是73歲,相濡以沫50載,他們一手帶大了餘旭。餘旭是這一家人的「天」,現在「天」塌了,四位老人瞬間失去了精神支柱,痛不欲生。  在大學期間,餘旭曾向外婆提過,飛行訓練特別辛苦,有的女孩兒撐不下去,晚上會偷偷哭,但她一定能夠撐住。在大學畢業那天,餘旭給外婆打了電話,說馬上要一起照畢業留影了,「孫女兒說,自己終于堅持了下來。」第一次,餘旭在電話裡哭了。「曾經你淺淺的笑輕盈的美,今後你深深的愛自由的飛!」朱長義是餘旭在空軍24師的戰友,他以詩來追憶餘旭。他記得,餘旭曾在部隊辦過一張內部報紙,而且是主編,還曾和他約過稿。朱長義說,餘旭作為第八批女飛行員之一,後來又成為殲擊機飛行員,本來就自帶光環和榮譽。但是在部隊,她一直寵辱不驚,能夠駕馭榮譽,能夠駕馭飛機,駕馭生活,她是把飛行作為事業首選,也作為她生命的一部分。  
 2017年3月26日清明節前夕,《解放軍報》刊發了餘旭母親追憶女兒的文章《幾曾蕭雨入夢來》。 
「旭兒,媽媽昨晚又夢到你了,還是小時候的樣子,站在街邊上,我衝過去抱你,你卻一下就消失了。「我醒來,眼淚打溼了枕巾。你爸爸說,下雨了,清明節要到了。「你走的時候是冬天,現在油菜花都結籽了。沒有你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得特別長。我總想在夢裡抱抱你,和你說說話,問你為什麼這麼狠心離開我們,可是我咋個都夢不到你。旭兒,你從小就匪,這次真的跑得太遠了呀。「那些報導上都說你是英雄,我們是偉大的父母。可旭兒,我從沒想過這輩子會和偉大兩個字連在一起。我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最大的願望就是你能平平安安的,成個家,養個娃,幫你把他帶大。你曉不曉得每次看你飛行,我和你爸爸的心都是懸著的,什麼激動啊、驕傲啊,都是你平安落地後才會有的感覺。那年勸說你停飛,你哭著說不願意,我就曉得,我這個女兒,是要嫁給飛機了。」

嫁給飛機的餘旭,最終獻身藍天。2016年11月12日,八一表演隊2架殲10進行飛行訓練。2架飛機在練習「雙機滾轉」項目時相撞,其中1架殲10雙座型表演機墜毀在河北省玉田縣陳家鋪鎮大楊浦村西南。前艙飛行員成功跳傘,後艙的女飛行員餘旭彈射時撞上僚機副翼,不幸以身殉職。

餘旭犧牲後被批准為革命烈士,安葬在她家鄉的崇州市烈士陵園。2017年1月9日,餘旭入選《中國婦女報》「2016年度十大女性人物」。  2017年11月3日,餘旭名字被鐫刻在航空博物館的英烈牆上,成為空軍第6名獻身長空的女飛行員。在人民空軍犧牲的女烈士中還一位專機乘務長,她不是飛行員,沒有獻身藍天,但也應該為她留下一筆:趙月,江蘇興化人。漢族,2001年12月入伍。200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空軍沙河場站戰士,空34師專機服務隊乘務員。2005年9月入4醫大,2008年6月畢業於該校護理系。任空34師專機服務隊乘務長、排長、空軍中尉軍銜。飛行時間1400小時。榮立三等功1次。2010年10月13日,在執行任務時不幸遭遇車輛事故犧牲,年僅28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並被追記二等功1次。
「我覺得青春真的是無悔的,對於選擇飛行事業,我沒有感到後悔。」伊人已逝,但誓言仍留在人間,餘旭在網絡視頻上的這段告白抒發的是所有女飛行員烈士的心聲。「藍天魂」雕塑前方是「勝利之火」,後方是兩面空軍英雄紀念牆。

航空兵是勇敢者的事業,是天天都在生死戰場拼殺的職業,誰也無法預言今後再不會出現女飛行員烈士,但面對藍天生死,無數的中華花木蘭為了保衛祖國的領空,為了人民空軍的航空事業仍然前僕後繼,義無反顧,已去的女烈士也當含笑九泉了。(完)   

相關焦點

  • 一首老歌送別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你的笑容與藍天同在!
    餘旭在發完最後一條朋友圈「祝空軍生日快樂」之後,告別了她熱愛的長空,告別了世界……據中國空軍官方微博消息,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她是中國首批能夠駕駛三代戰機執行任務的女飛行員;2005年考入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成為第八批女飛行學員;2009年4月成為北空某部飛行員;2009年10月1日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2012年7月29日駕馭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首次單飛。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表示,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確保飛行安全,是世界各國空軍的共同追求和良好願望。
  • 關注 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
    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女飛行員,駕駛6架裡-2型運輸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通過天安門上空,向首都人民匯報表演。在35周年國慶閱兵式上,中國空軍飛行員駕駛94架殲7Ⅱ、強5、殲教5、轟6飛機,組成4個梯隊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
  • 人民空軍,生日快樂
    一大批飛行員和航空技術人員飛向了朝鮮戰火瀰漫的天空此時的人民空軍剛剛組建起2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轟炸機團、1個強擊機團作戰飛機不到200架飛行員在噴氣式飛機上對手,則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部隊擁有14個聯(大)隊各型作戰飛機1200餘架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1000小時以上多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手還有不少聞名遐邇的「王牌」
  • 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犧牲 生前視頻曝光
    △餘旭生前接受採訪視頻 目前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中國僅有4名,餘旭便是其中之一。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成為第八批女飛行學員,2009年4月成為北空某部飛行員。餘旭不僅是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也是中國第一位殲-10戰鬥機女飛行員。2012年7月29日,駕馭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首次單飛。
  • 關注 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犧牲!「金孔雀」飛走了……
    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二級飛行員、飛行中隊長。在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餘旭的代號是「金孔雀」,是全國僅有的幾名具備表演機飛行資格的女飛行員之一。在2010年央視春晚上,以國慶60周年首都大閱兵為背景的小品《我心飛翔》,藝術地反映了人民空軍崇尚榮譽、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16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以颯爽英姿、鏗鏘誓言,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新一代空軍官兵的藍天情懷。
  • 殲-10女飛行員餘旭犧牲 「那是另外一個世界,挺美好!」
    《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是她更新的最後一條信息。12日下午,還有朋友通過微信向她喊話希望能得到她的回應。但這,已經不可能了。據微博@空軍發布,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於12日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資料照片)。 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二級飛行員、飛行中隊長。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犧牲 跳傘逃生失敗細節曝光
    前艙飛行員跳傘成功,後艙女飛行員餘旭跳傘,彈射時撞到僚機副翼,導致跳傘失敗。目前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中國僅有4名,餘旭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
  • 空軍節 | 19個「第一次」,回顧人民空軍的輝煌歷程!
    1951年初,從華東軍政大學和預科總隊選調55名女學員入第七航空學校學習飛行,同年11月畢業。圖為第一批女飛行員(14名)畢業時的合影。建國後,為展示新中國婦女形象,黨中央決定培養一批女飛行員。為此,空軍於1951年初從華東軍政大學和航空預備總隊選調55名女學員,送到牡丹江的第七航空學校學習。1951年11月,14名女飛行學員,僅用了7個月就全部飛上了藍天。同時,41名空中領航員、通信員和機械員也陸續畢業。至此,新中國第一批55名女飛行人員無一掉隊,全部學成畢業。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餘旭不幸犧牲!「像男人一樣飛行,像女人一樣愛美」
    村民張先生稱,救護車趕來後,將男飛行員攙扶著上車,並送往玉田縣醫院救治。「飛機是由西向東飛過來的,兩個飛行員,聽說墜毀前男的跳傘成功,落地時受傷,女飛行員跳傘失敗,犧牲了。」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和圖片顯示,男飛行員腿部受傷流血,胳膊被打上繃帶緊急處理。彩色降落傘則掛在電線桿上,地面上留有飛機殘骸,數十名救援人員,下車趕往現場。
  • 倪華軍|回望人民空軍初創時期的航空兵第十九師
    人民空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有到精。
  • 鍛鐵翼神劍 築藍天長城
    如今一提到雙十一,大家都會立刻想到「光棍節」、「剁手」、「脫單」這些詞彙,其實,它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人民空軍的生日。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宣布成立,中國徹底告別有空無防的歷史,所以,我們應該為這群最可愛的人道一句:辛苦了!2018年中國航展上,有一幕令無數中國人動容:殲-10B加了矢量噴口,做了五個國際公認的過失速機動飛行動作。
  • 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航空開放活動開幕
    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航空開放活動開幕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航空開放活動17日在吉林長春開幕。
  • 「我愛祖國的藍天」——特級飛行員、一級作家寧明讀者見面會
    2018年5月的川航事件中,劉傳健在高冷、缺氧、儀錶盤失靈、與地面失聯等惡劣條件下, 歷時34分鐘駕機備降,119名旅客無一傷亡,全機組安全,創造了中國民航史上一次史詩級壯舉!「雙11」,人民空軍的70歲生日
  • 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 航空開放活動開幕
    鄒紅攝解放軍報長春10月17日電  趙第宇、記者李建文報導: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航空開放活動17日在吉林長春開幕。空軍多型武器裝備大規模、全系統精彩亮相,多支飛行、跳傘表演隊共舞藍天,殲-20、運-20、殲-16等主力戰機展翅蒼穹,以獨特的空中禮儀迎接新飛行學員加入藍天方陣,展示中國航空事業發展成就,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
  • 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最酷不過飛行服!
    開國大典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人民空軍第一代飛行員,就是穿著日式連身飛行服。1949年空軍成立以後,從1950年起研製並陸續裝備了第一代空勤被服裝具,共計4個子系列、15個品種,通稱50式飛行服。50式飛行服主要是根據蘇軍飛行服仿製的,於1950年至1952年配發空軍部隊,是空軍初建時的飛行服。
  • 僅有的這幾位臺灣女飛行員被稱為「嬌娃」
    中國空軍現有352名女飛行員,其中三代機女飛行員僅有3人(另有1人犧牲)高慈妤考慮到臺灣空軍還即將安排了另外一名女飛行員接受IDF戰機的訓練,為的就是湊夠三名女四代戰鬥機飛行員,此舉未嘗不是有「與大陸對等」的別樣心思不過人民空軍第三批22名女戰鬥機飛行員已於今年3月22日全部完成,不知道等這些空中女戰士正式下部隊後
  • 溫州誕生了第一位空軍女飛行員
    蒼南中學2013屆畢業生黃越於今年6月憑藉優異的學習成績和訓練成績,取得三級飛行員等級認證,這標誌著她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也成為溫州市首位空軍女飛行員。11月13日晚,首次評定飛行等級空軍飛行員家庭榮譽牌匾頒發儀式在蒼南中學報告廳舉行。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成都妹子餘旭不幸犧牲!軍魂永存!
    一名男性飛行員獲救,另一名女飛行員在空中不幸犧牲。據多個微博描述及圖片顯示,事發現場十分慘烈,從一段網友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飛行員的降落傘以及座椅的疑似物掛在路邊的一根電線桿上,降落傘隨風飄舞搖擺。@空軍發布 12日晚11點發布微博正式確認了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