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旭的朋友圈,永遠停在了2016年11月11日。
《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是她更新的最後一條信息。12日下午,還有朋友通過微信向她喊話希望能得到她的回應。但這,已經不可能了。
據微博@空軍發布,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於12日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資料照片)。 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二級飛行員、飛行中隊長。 新華社發(沈玲 攝)
12日上午,網上有消息稱,兩架表演飛機在天津武清上空發生事故,墜落到河北省玉田縣境內。
陳家鋪鄉村民告訴記者,飛機墜落是在12日上午10點左右,落在大楊鋪村和鄰村中間的田地裡,砸出幾米深的大坑。「我們廠離事故地不過1公裡,10點那會,也沒聽見爆炸聲,突然停電了,我才知道是飛機掉下來,把電線砸壞了。」
村民張先生稱,救護車趕來後,將男飛行員攙扶著上車,並送往玉田縣醫院救治。「飛機是由西向東飛過來的,兩個飛行員,聽說墜毀前男的跳傘成功,落地時受傷,女飛行員跳傘失敗,犧牲了。」
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和圖片顯示,男飛行員腿部受傷流血,胳膊被打上繃帶緊急處理。彩色降落傘則掛在電線桿上,地面上留有飛機殘骸,數十名救援人員,下車趕往現場。
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沈玲 攝)
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表示,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確保飛行安全是世界各國空軍的共同追求和良好願望。空軍女飛行員餘旭同志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我們失去了一名好戰友。空軍官兵對餘旭同志的不幸犧牲深表痛惜,深表哀悼。空軍要繼續堅持從難從嚴訓練,忠實履行使命責任,不負祖國和人民對空軍的期望。
餘旭是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隊長,是我國四名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之一。她曾在我國60周年閱兵時,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飛過天安門廣場;生活中,她愛美,愛表現,愛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門,也愛跳舞——她的孔雀舞曾跳遍東北三省,被稱為「黑土地上的金孔雀」。
2005年,考入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成為第八批女飛行學員。
2009年4月,成為北空某部飛行員。
2009年10月1日,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
2012年7月29日,駕馭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首次單飛。
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沈玲 攝)
餘旭最後一次公開亮相,就在不久前結束的珠海航展上,贏得現場無數觀眾的讚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表示,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各個方面,如果要跟男飛行員達到一個同樣的水平,那註定要付出更多。
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參加中國航展紀念封。新華社發
餘旭最享受的是衝上雲霄後,自由自在翱翔的感覺。對她來說,那一刻的感動值得用所有付出來交換。
「我能飛行很幸運。」餘旭說,從事飛行以來,一直都沒有後悔過。尤其是天氣好、能見度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很遠。「我什麼都不用想,就是飛行。可以的時候,也會分散注意力看看空中景象,那是另外一個世界,挺美好。」
2009年4月,餘旭和15名姐妹從空軍第三飛行學院畢業,正式編入作戰部隊。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戰鬥機女飛行員的身影,她們也接受了更加榮耀的任務——在新中國60華誕的閱兵式上,作為12個空中梯隊的最後一個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並用彩煙將盛典推向高潮。
餘旭在閱兵場上的表演是完美的,然而這背後是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在學校裡只飛過雙機編隊,而閱兵需要配合其他女飛行員完成五機編隊,這對她們的經驗、膽識、技術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她和擔任長機的盛懿緋開始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演練,每時每刻都在尋找著默契配合的最佳感覺。
高強度的飛行訓練,也在每天積累著她們的實戰經驗。經過無數次的磨合演練,二人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困擾很久的一些難題,也被攻克了。
在她們倆的帶領下,整個機組的編隊越來越協調順暢,考核成績也突飛猛進。
2009年10月1日,餘旭和她的14個姐妹以嫻熟的技術翱翔天空,以浪漫的激情寫意藍天,以巾幗情懷接受了祖國母親的莊嚴檢閱。
趙天(化名),是看著餘旭在部隊裡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長輩。
12日晚,記者聯繫上遠在北京的趙天時,他陷入了深深的悲傷之中。
趙天回憶說,餘旭性格落落大方,能歌善舞,綜合素質很高,在部隊很招人喜歡。有人去參觀她所在部隊,講解的工作常落在餘旭頭上。
「每周,她都要與我和愛人通幾次電話。」趙天說,他和餘旭主要聊工作,他愛人與餘旭聊生活多一些。
昨晚,趙天的愛人在朋友圈轉發《悼餘旭,來世願作自由鳥》的文章時,留言:
我問你,這麼弱小漂亮的姑娘,開飛機不怕嗎?還是殲-10戰鬥機。
你說:不怕呀!我特別喜歡翱翔在藍天的那種感覺,開著飛機我很快樂呀!就像《我愛祖國的藍天》那首歌唱的一樣!
趙天曾問餘旭:你不能一輩子這麼飛下去啊,對未來,有什麼打算?餘旭斬釘截鐵地說,我喜歡飛行,享受飛行的快樂!我一生就想幹這個,要一直幹下去!
來源:新華網綜合新華社、華西都市報、新京報
編輯:孟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