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駐閩陸航某團一架直升機夜間訓練墜毀,機上兩名飛行員失聯。軍地第一時間在墜機現場及周邊地域進行晝夜搜尋,已找到兩名飛行員遺體,所在部隊批准兩名犧牲的飛行員為革命烈士。
這便是為國捐軀的兩位烈士,讓我們先向他們致敬:
張浩烈士
王曉冬烈士
沙場如霹靂,丹心照汗青
犧牲的機長張浩,一級飛行員,正營職,少校軍銜,江蘇灌雲人,1983年4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2003年4月入黨,26歲時在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走上中隊長崗位。
張浩能飛多種機型,團裡的幾次新裝備接裝,都由他擔綱飛行。接裝試飛危險性很高,但他從不推辭。他還是團裡首批某型直升機飛行員,也是經驗豐富的特情處置教員,多次擔負模擬教學任務。
據了解,張浩妻子已懷孕8個多月,預產期在今年3月上旬。戰友們清點張浩的個人物資,發現他獲得的2016年度三等功證書獎章,還沒來得及寄給他的愛人。
飛行員張浩能飛多種機型,這是2014年9月10日,他在飛行前檢查心愛的戰鷹。 肖慶明 攝
犧牲的副駕駛王曉冬,三級飛行員,正連職,上尉軍銜,江蘇睢寧人,1989年2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2年5月入黨,去年被團評為「優秀基層幹部」。王曉冬頗有飛行天賦,能飛兩種機型,擔負保障任務的機務大隊官兵評價他技術全面、視野開闊,在同批飛行員中較早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飛行員王曉冬酷愛籃球,有個外號叫「黑曼巴」,這是他在籃球賽上的矯健身影。 馮高俊 攝
生前,身高1米80的王曉冬性格開朗,酷愛籃球,去年曾率隊奪得團籃球賽冠軍。雖然他滿臉胡茬,但笑容特別有感染力,戰友們都喜歡和他在一起。
前不久,王曉冬剛遞交結婚申請,計劃今年3月休假結婚。
戰友們平時稱張浩為「浩哥」,王曉冬則是大家口中的「黑曼巴」。強軍路上,他倆的共同特點是敢於擔當,留下了一串串搏擊長空的矯健英姿,可戰友們再也迎不回他倆駕機歸來的熟悉身影。生活中,他倆都有幸福的憧憬,春節臨近、萬家團圓,可親人們再也盼不回他倆熟悉的聲音。
1月21日,張浩懷孕8個多月的妻子,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王曉冬未婚妻,悲痛萬分地來到部隊,走進兩位烈士的宿舍,目睹日夜思念的愛人的件件衣物,禁不住淚流滿面……
烈士張浩,烈士王曉冬,沙場如霹靂,丹心照汗青,這一對親密好戰友永遠地走了,讓我們把他倆永遠珍藏在記憶中!
2017年1月13日,面對鮮紅的黨旗,王曉冬舉起右手,進行擁護改革宣誓。 祝成林 攝
佩戴一級飛行員標識的中隊長張浩的飛行服。賴橋泉 攝
飛行員張浩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默哀(居中的為張浩)。肖慶明 攝
2017年1月22日,整理烈士遺物時,飛行員張浩的部分獎章證書被整齊地擺放在桌上。 賴橋泉 攝
張浩和王曉冬所在飛行隊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並默哀(第一排第三位為張浩) 。肖慶明 攝
中國無戰事,軍人有犧牲
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不由得感慨:中國無戰事,但軍人有犧牲。
據媒體報導,在過去的12個月中,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犧牲人員超過了30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風華正茂。還有的犧牲,不為人們所知。讓我們一起走近其中的部分英雄吧。
2016年6月1日,中國赴馬裡維和工兵分隊遭遇有預謀的恐怖襲擊,士官申亮亮在哨位上阻擊襲擊者時,不幸壯烈犧牲。
僅僅過了40天,2016年7月11日,中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一輛正在執行難民保護任務的裝甲車被炮彈擊中,中國維和士兵李磊、楊樹朋先後犧牲,倒在了南蘇丹首都朱巴。
22歲的年輕人,會在做什麼?
也許還在為學業奔波,也許已經開始養家餬口。22歲,戰士劉景泰、歐陽文健,為抗洪救災壯烈犧牲。
受颱風「尼伯特」影響,福建省部分縣市嚴重受災。2016年7月9日,劉景泰所在部隊奉命參加抗洪搶險。他與戰友赴前方偵察途中,在施救一名陷入泥潭的騎摩託車群眾時,遭遇山體滑坡,被突發的泥石流捲入閩江支流梅溪河。
烈士歐陽文健,同樣年輕。他生前是武警海南邊防總隊臨高支隊特勤分隊戰士。8月的海南,颱風「電母」引發的洪水衝毀了家園。歐陽文健在營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時,不幸被洪水捲走,壯烈犧牲,年僅22歲。
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進行飛行訓練時發生一等事故,飛行員餘旭跳傘失敗,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最終,女飛行員餘旭的骨灰,由她年過半百的父母帶回故鄉四川崇州。在那裡,父老鄉親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緬懷這位飛向天堂的金孔雀。餘旭犧牲的消息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無數素不相識的民眾為她流下熱淚。
2016年,在訓練場上為國捐軀的不止餘旭一人。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殲-15飛行員、海軍少校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因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10月12日,西部戰區陸航某旅40歲的特級飛行員孫歷君在駕機執行西藏常態化戰備執勤任務中,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光榮犧牲。
同時犧牲的還有其他兩名機組成員:唐海軍,男,漢族,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人,1979年9月出生,1998年9月入伍,中校飛行員,中共黨員;譙東澤,男,漢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人,1987年9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上士空中機械師,中共黨員。
有人說,軍人回家只有兩種方式——站立的凱旋或者躺倒的犧牲。一名年輕的軍人,曾在本子上寫下這樣一首小詩:
我最親愛的老鄉/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子弟兵的姓氏每一筆劃都流淌著/你的血脈/只要聽到你的呼喚/不論身在何方/我都會第一時間/為你而來。
正如一篇文章所言:「我們在這裡談犧牲,不是向社會要待遇,更不需要別人悲憐,我們想說,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要走向強大、復興,就必然會有人付出和犧牲,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將如此。」
當犧牲接踵而至
我依舊摯愛這身戎裝
文/李曉東(節選)
這個春節,對我而言,是灰色的。
2016年,英雄以身許國的消息霸佔著我的朋友圈,我不想看到,因為我怕我哭。每一條朋友圈分享的背後,是一張張鮮活的面孔,申亮亮、程俊輝、楊軍剛、李磊、楊樹朋、餘旭
我原以為,我們的犧牲已就此打住。但就在剛剛到來的新年,1月19日,駐閩陸航某團在組織夜間飛行訓練時,一架直升機在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下朱尾村附近墜毀,機上2名飛行員下落不明。兩名戰友的失聯讓我們揪心聲聲呼喚戰友,請速速歸隊!
失聯的兩名飛行員犧牲了?!
很遺憾,這個消息是真的。作為2015級新學員入學時,在禮堂聽的第一場報告會就是姜濤、魯朋飛烈士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飛行世界裡,最驚心動魄的是起飛的瞬間,最扣人心弦的是著陸的航線。姜濤和魯朋飛的飛行生涯中,這樣的時刻很多很多。然而,最壯美的卻是他們在人生最後17秒飛出的那段航線。17秒捨命一轉,藍天劃下「悽美弧線」。
……
2016年7月15日,海軍某水警區副參謀長吳光懷永遠離開了他牽掛的那片海,我們的軍媒以《致敬參謀長,走好!今夜,大海為你低咽》為題送別我們的參謀長,分享這條消息表達敬意的同時附上自己的誓言:也許某天,我也會離開那片海,但是,那片海還是祖國的。
……
還記得去年的這時候,真的是這時候,我已經拿到了錄取通知書。當我媽看到真的是海軍之時,擔心得好幾天晚上睡不著覺,現在我爸把這事當成笑談來說。因為我爸跟我媽說,海軍都在海上,我媽怕不通水性的我掉下去上不來了!後來我媽也開始關注國防和軍隊建設了,現在只是不會被我爸「騙」了。甚至在前些天看到軍報上文章《一名中尉的抗洪家書:對不起,媽媽,這一次我又撒謊了》後,還跟我打電話說,以後你畢業了要執行啥任務,回來後要給家裡打個電話..
這讓我想起了烈士姜濤、魯朋飛的父母。英雄許國之後,僅靠種5畝地維持生計的魯朋飛的父母在抵達部隊當晚,他們就拿著2萬元現金找到部隊領導,要求轉交給姜濤的父母,還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點錢算朋飛一點心意。」追悼會一結束,魯朋飛父母當即提出拿出10萬元撫恤金,交給部隊作為愛心基金。他們說:「孩子走了,我們留著錢也沒多大用,也算了卻孩子一個心願吧。」
想起朋友圈一句話:我在另一個城市上了四年大學,父母看了四年那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對於軍人的父母,如果總結一下,我只能這樣表述:父母害怕我們犧牲,甚至擔心我們風吹雨淋。但是他們不會阻止我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踏上遠方的徵途。正是成千上萬這樣的爸爸媽媽,築成了最堅固的後盾,我們的鋼鐵長城才能屹立不倒。
當兵之前是個小王子,當兵之後是條漢子,這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真實寫照。有顏值,有擔當,敢於追求,可能是我們的標籤。只要我們愛這身戎裝,敢於追求,我們就能擔當戎裝背後的家國天下。心有陽光,腳下就有力量。
這些文章你可能感興趣
福建省「兩會」閉幕了!最全人事信息都在這!還通過了這部條例!
監督!福建公務用車將噴塗統一標識"實名"上路
福建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閉幕!李紅當選為省政協副主席!
大寒+冷空氣+霜凍暴擊!福建將被急凍,氣溫要跌破……
尤權、于偉國參加代表團分組審議,說了啥?
2017年,福建人的民生圖景什麼樣?一組數據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