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擊機飛行員是怎樣選出來的

2021-02-20 瞭望東方周刊

即便闖過這幾十次放單飛練習,最終仍會有大批不能畢業的,從進航校開始算,大約50%~70%的學員被淘汰

文/葉重輝


圖為餘旭資料圖片

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河北唐山玉田縣進行飛行訓練時發生事故,飛行員餘旭跳傘失敗,壯烈犧牲。

餘旭是中國培養的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是首位駕殲-10飛機飛上藍天的女飛行員。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介紹,餘旭曾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慶典上飛越天安門,駕殲-10飛機在第10屆、第11屆中國航展和空軍航空開放活動上多次進行飛行表演。她的犧牲,引發了輿論對飛行員的關注。

2015年4月,我的自傳體紀實文學作品《中國飛行員》出版,首次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用全景的視角,系統講述了中國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培訓成長、戰備訓練的全過程,從而揭開了這個群體神秘的面紗。

在新書發布會上,有記者問:「這本書為什麼取名《中國飛行員》,飛行員還有運輸機、轟炸機、直升機、民航客機飛行員啊?」

當時我回答:「世界航空界約定俗成,飛行員就是特指空軍殲擊機飛行員!」人類嚮往飛行,但只有殲擊機飛行員,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飛翔。

世界各國殲擊機飛行員的培訓,一直處於神秘的狀態,中國也不例外。

之所以如此,有幾個原因:一是空中飛行環境外人無法體會觀看;二是工作場所狹小,基本上是單人操作,局外人無法體驗;三是訓練課程專業性極強,複雜程度極高,非經專業培訓,局外人無法理解。

飛行界公認,駕駛殲擊機執行作戰任務,其操縱程序上的複雜性、危險性超過了太空人。軍隊曾經有過某文化部門領導到航空兵部隊帶職一年,回來後以自己的見聞創作並拍攝了一部反映殲擊機部隊飛行題材的電影,演員都是俊男靚女,顏值很高。飛行員們看了哈哈一笑:「這不是我們,是模特耍酷,是在演戲!」

在整個軍種中,空軍飛行員人數所佔比例很小,只有百分之幾,但他們是空軍戰鬥力的主體。而作為未來戰爭的主角,殲擊機飛行員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是「國家之劍」,其責任重大,使命艱巨。

因此,這個群體的選拔培養,用「大浪淘沙,千錘百鍊」來描述一點也不過分。

首先,選拔對身體素質、政治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都要求極嚴。而且,經層層篩選後合格的飛行學員並不一定可以飛殲擊機,只有其中最優秀者才能去學習殲擊機飛行。

其次,這一群體的淘汰極其嚴酷,「停飛沒商量」。有人說,世界上有兩門學問作不了假,殲擊機飛行就是其一,另一門是外語。技術不行,上了天下不來,誰也沒法幫你。所以,一旦發現沒培養前途,會被立即停飛。

我們的飛行提綱設置了上、中、下三個檔次,是根據空中帶飛次數劃分的。比如特技飛行,一般帶飛最少2次,最多4次,每次飛行約30分鐘,若達不到放單飛標準,即作停飛處理,毫不手軟,由此來保證飛行員的高素質。

在飛行學院學習飛行的兩年時間內,幾十個放單飛練習都會有人被淘汰。也就是說,殲擊機飛行員要面臨幾十次被淘汰而且不可能有補考機會的考驗。考試成了家常便飯,這就意味著,飛行員必須有極強的心理素質才能闖過這一道又一道難關。

但是,即便闖過這幾十次放單飛練習,最終仍會有大批不能畢業的,從進航校開始算,大約50%~70%的學員被淘汰。以色列空軍甚至有過一個班期只畢業1名飛行員的紀錄,而一個班期的學員總數不會低於100人。

殲擊機飛行員飛行強度大,危險係數高。

絕大多數時間,殲擊機飛行是在空中做3~6個過載機動飛行,這使飛機和飛行員經常處於極限狀態。飛行高度、速度、飛機姿態的急劇變化,使人體經常處於正負過載的控制之下,思維和身體的敏捷度均會受到極大影響。

這種狀態下,要保證飛機的正常運動,保證與機群中長機、僚機的準確協同,保證戰勝對手完成任務,精神必須始終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狀態。

此外,殲擊機飛行還需要高質量的地面飛行準備。殲擊機單座單人飛行,所有的操作和特殊情況處理,都由飛行員一個人完成,沒有多機組成員間的相互提醒、鼓勵、支持,更沒有在飛行時按檢查單進行檢查操作的可能。所有與飛行有關的數據、程序、要領,飛行員必須在地面通過準備全部熟記,達到在蒙住雙眼的情況下,能準確操作座艙內任何一個開關、電門、按鈕,能夠用鐵絲準確指出所有儀表的刻度,以保證在特殊情況出現時,能夠熟練準確做出處置動作。在茫茫天地間,如果心理有絲毫障礙,或動作有些許差池,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生死就在一瞬間。

殲擊機飛行員的另一個特點是成長周期長。技術無止境,飛行學院畢業,只是掌握了基本駕駛術,即起落、特技、編隊、儀表、航行五大基本科目,距離能擔負作戰任務的飛行員差距尚遠。到作戰部隊後,飛行員還需要至少兩年時間,飛百多個、四種氣象(晝夜簡單及複雜氣象)條件下的戰術科目訓練和改裝新機訓練。只有順利完成這些任務,經考核合格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飛行員。

還有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就是他(她)們的飛行歷程中,基本都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或是見證過戰友、同學犧牲,或是經歷過可能導致死亡的飛行故障、危險相遇、惡劣天氣、氣象突變、飛行錯覺等。

(作者系空軍前殲擊機特級飛行員,餘旭所在航空兵某師前政委)

編輯:顧佳贇、張欣、張璐


1.網址:http://www.lwdf.cn/

2.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瞭望東方周刊

3.長按右側二維碼立即訂閱紙質版瞭望東方周刊

相關焦點

  • 【揭秘】神秘的中國女殲擊機飛行員
    中國首批女殲擊機飛行員對外界來說一直都很神秘,她們被稱作「雷霆玫瑰」。那麼,中國女飛行員是如何進行訓練的?
  • 殲擊機飛行員,你根本不了解他
    我們這些航校畢業飛向海空部隊的飛行員一批批把青春融化在了飛機渦輪的轟鳴,而學弟才華橫溢又把青春飛行歲月留錄在筆端,為我們這代飛行員,刻下了一座豐碑。       日前女飛餘旭犧牲後,就有了很多網評網議,我對友說:「對殲擊機飛行員,其實你根本不了解他,也沒法了解他,世界上有兩個謎解不開,其一就是殲擊機飛行員;世界上有兩門學問造不了假,其一還是殲擊機飛行員。。。」
  • 殲擊機飛行員楊鑫:我駕戰機為國守歲
    今天的新春走基層,我們帶大家認識一位叫楊鑫的殲擊機飛行員,萬家燈火除夕夜,他駕機升空為祖國守歲,春節過後,他將收拾行囊告別家人隨部隊移防,這個春節
  • 俄羅斯功勳飛行員:中國有興趣購買Su-57,因為他們沒有完全合乎要求的新一代殲擊機
    近期,外國媒體開始更多地關注俄羅斯的新一代殲擊機Su-57。除其他外,這是由於當前已公布的相關測試信息。
  • 關注 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犧牲!「金孔雀」飛走了……
    空軍女飛行員餘旭同志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我們失去了一名好戰友。空軍官兵對餘旭同志的不幸犧牲,深表痛惜,深表哀悼。空軍要繼續堅持從難從嚴訓練,忠實履行使命責任,不負祖國和人民對空軍的期望。據《解放軍報》報導,餘旭是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在2012年,作為我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曾駕馭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首次單飛。
  • 追思人民空軍獻身藍天的6名女飛行員
    「第三位犧牲的領航員徐保安和我是同批的飛行員。」飛行員出身的女少將劉曉連回憶說。徐保安簡歷是這樣記載的:1946年4月出生,遼寧瀋陽人,漢族。1965年8月入伍,196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到空34師,北京沙河機場當機械兵。1965年8月被選為空軍第三批女飛行員,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學習。
  • 殲擊機和戰鬥機的區別?
    實際上,相對於戰略空軍的轟炸機,戰術空軍裝備的大都數是戰鬥機,包括殲擊機、截擊機、強擊機(西方稱攻擊機)等,在廣義上都能稱戰鬥機。現在,攻擊機似乎已從戰鬥機中脫離出來,作為一型專職對地打擊為主的機種,同時兼具對海面目標的攻擊能力。
  • 殲擊機特技飛行—斤鬥
    特技駕駛術是殲擊機飛行員戰鬥技術訓練的基礎,特技飛行飛行狀態變化複雜,動作連貫性強,載荷大,飛行員體力、精力消耗較大。
  • 殲擊機連續飛行10小時、飛彈快艇出擊、一彈十三星的戰略意義
    解放軍報等權威媒體今天報導,近日,我國空軍某部的殲擊機部隊,完成了連續飛行10小時的挑戰,創下了我軍殲擊機單次飛行時長的新紀錄。此前,我國空軍殲擊機最長單次飛行時長為8小時30分鐘。與此同時,秦安戰略智庫最近看到,解放軍報報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實現1彈13星,以及東部戰區海軍某飛彈快艇大隊艦艇組成編隊赴東海某海域,展開為期3天的實戰化訓練。
  • 他是殲擊機安全飛行5000小時第一人
    飛行員的最高飛行年齡是48歲,而今天介紹的這位主人公就即將為自己的飛行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 鄰水:又出來個正師級參謀長!!
    作為解放軍空軍首個三奪「金頭盔」的飛行員,談到蔣佳翼將近20載的飛行生涯,三頂「金頭盔」就是最高的肯定和榮譽。因此,喜愛他的軍迷們暱稱他「蔣三盔」。而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則完全是一場偶然中的必然,《華西都市報》在一篇採訪中曾披露,正當糾結該選哪所地方大學的蔣佳冀,偶然聽說空軍在招飛,「視力特別好」的蔣佳冀好奇地想「去試試」,結果順利通過。後來在填高考志願時,用智能拼音輸入法打名字時,蔣佳冀驚奇地發現「蔣佳冀(JJJ)」竟然和「殲擊機(JJJ)」的開頭拼寫一模一樣。包括母親在內,都相信了這種完美契合,是一種註定。
  • 王牌|把殲-11B展示出來!
    王威,90後,空軍班長;孫楊,90後,運動員;除此之外,還有女飛行員群體等一系列洋溢著青春的元素充斥螢屏,配以威風凜凜的先進作戰裝備,怎麼能不讓人大呼過癮!明星們從一開的體驗飛行到最終跨進殲-11B的座艙,雖不及選拔真飛行員那樣苛刻,但全流程全要素的節點還是給觀眾科普了「想成為殲擊機飛行員是有多不容易!」此次面對社會公眾展示空軍形象,軍方製片人的心情始終沒有放鬆過。
  • 我國空軍某部殲擊機創單次飛行時長新紀錄
    近日,我國空軍某部的殲擊機部隊完成了連續飛行十小時的挑戰,創下了我軍殲敵機單次飛行時長的新紀錄,此前,我國空軍殲擊機最長單次飛行時長為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成都妹子餘旭不幸犧牲!軍魂永存!
    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空軍首次招收女殲擊機飛行學員,19歲的餘旭作為35名幸運兒中的一員在20多萬名應屆高中生中脫穎而出。當時她看到牆上貼的一張招飛的單子,在同學的「慫恿」下,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就去了,沒想到最後「居然被選上」。餘旭當時並不知道,這是我國第八批女飛行學員選拔,也是空軍首次招收女殲擊機飛行學員。選拔在全國12個省份啟動,有5000多名像餘旭這樣對航空懷有夢想的女孩,在當年同時參加了選拔。選拔非常苛刻。
  • 東南驚鴻:世界最輕超音速殲擊機殲-12的故事
    雙方商定立刻上報國務院,請求將陸孝彭解救出來,主抓新機研製。最終在周總理親自過問下,陸孝彭終於被釋放出來。從「牛棚」裡放出來才三天,陸孝彭就投入了新機的方案設計中。殲-12內油量達到了1350千克,以其正常起飛重量4442千克計算,內載油係數為0.30,這在一、二代噴氣式殲擊機中屬於很高的水平。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餘旭不幸犧牲!「像男人一樣飛行,像女人一樣愛美」
    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資料照片)。 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二級飛行員、飛行中隊長。村民張先生稱,救護車趕來後,將男飛行員攙扶著上車,並送往玉田縣醫院救治。「飛機是由西向東飛過來的,兩個飛行員,聽說墜毀前男的跳傘成功,落地時受傷,女飛行員跳傘失敗,犧牲了。」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和圖片顯示,男飛行員腿部受傷流血,胳膊被打上繃帶緊急處理。彩色降落傘則掛在電線桿上,地面上留有飛機殘骸,數十名救援人員,下車趕往現場。
  • 一首老歌送別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你的笑容與藍天同在!
    前艙飛行員跳傘成功,後艙女飛行員餘旭跳傘時,彈射時撞到僚機副翼,導致跳傘失敗。村民張先生稱,救護車趕來後,將男飛行員攙扶著上車,並送往玉田縣醫院救治。「飛機是由西向東飛過來的,兩個飛行員,聽說墜毀前男的跳傘成功,落地時受傷,女飛行員跳傘失敗,犧牲了。」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和圖片顯示,男飛行員腿部受傷流血,胳膊被打上繃帶緊急處理。彩色降落傘則掛在電線桿上,地面上留有飛機殘骸,數十名救援人員,下車趕往現場。
  • 1983年,在一次飛行訓練中,空軍殲6和轟6戰機相撞,後來怎樣了?
    上午9時,孫鄂軍駕駛飛機執行完照相偵察任務後,開始配合某殲擊機團進行模擬攻擊科目訓練。這次「殲轟合練」的內容,主要是演練轟炸機突然遭遇殲擊機阻截時,應該怎樣擺脫和反擊。相對而言,殲擊機演練的就是如何能在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快速擊落敵方轟炸機。此次訓練,對雙方駕駛員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近乎實戰的鍛鍊。因此,雙方駕駛員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力爭達到最好的訓練結果。
  • 首次殲擊機夜間巡臺!臺軍IDF緊急升空查證,吳謙:"臺獨"就是戰爭
    電子偵察機,一架空警500預警機進入臺灣西南部空域進行活動,然而隨後的一則消息又顯示,解放軍在晚間再次派出2架殲10戰鬥機前往臺灣西南部空域進行戰巡飛行,這也意味著當天解放軍一共派出了4架殲10戰鬥機進入這一帶空域,很顯然殲10戰鬥機的出鏡頻率已經越來越高,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出動也讓島內防務部門疲於奔命,在過去一段時間,解放軍出動的主要力量都是以運8高新機為主,只有在2020年9月罕見的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殲擊機機群
  • 川籍空軍殲十女飛行員犧牲,父母睡女兒床上一夜未眠,外公外婆肝腸寸斷…
    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空軍上尉,二級飛行員,犧牲時年僅30歲。11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此進行了報導。報導中稱,餘旭是我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之一。在八一飛行表演隊裡,她被喻為「金孔雀」,如今,這隻「金孔雀」已經永遠融入了祖國的藍天。2005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空軍首次招收殲擊機女飛行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