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飛行員真霸氣:蘇35將美軍飛機「綁架」,直接飛到頭頂警告

2021-02-27 有愛才有溫暖

原創新銳視點視頻

俄軍攔截美軍反潛機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嚴重「嚇到了」美國P-8A反潛飛機的機組人員。俄羅斯空軍蘇-35戰鬥機飛行員執行了不尋常的動作,當時美國軍方試圖從地中海接近俄羅斯在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以收集有關俄羅斯地中海艦隊和S-400防空系統運行數據的嘗試,導致俄羅斯對違反飛行規則的美軍十分憤怒。

美軍多次出動P8A偵察俄羅斯

當時,一艘從地中海前往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海軍636.6型常規動力潛艇在海面航行時,被美國海軍P-8「波塞冬」反潛巡邏機發現,俄羅斯潛艇兵向P-8反潛機展示了國際通用手勢,俄羅斯基洛級潛艇呼叫了後方俄羅斯空軍,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起飛前去攔截美軍P-8A反潛機。

「YO-YO」戰術機動

隨後,俄羅斯航空航天部隊的蘇-35戰鬥機安排了一次不尋常的攔截。由於美國P-8「波塞冬」反潛機的飛行員沒有對俄羅斯空軍蘇-35戰鬥機飛行員發出警告作出反應,俄羅斯蘇-35戰鬥機的飛行員對P-8反潛機進行了「YO-YO」戰術,飛行靠近到美國P-8A反潛機幾米,直接靠近美國空軍P-8A反潛機,並從P-8A反潛機駕駛艙發出信號,要求離開禁區。

瘋狂的俄國人!

但是在那一刻之前,美軍「波塞冬」號P-8A反潛機的機組人員無視一切,但「瘋狂的俄國人」的示威行動震驚了美國人,此後俄羅斯蘇-35戰鬥機直接180度翻轉,飛到了P-8A反潛機駕駛艙上方,與美國P-8A反潛機飛行員仰頭對視。這是俄羅斯蘇-35戰鬥機飛行員第一次將蘇-35戰鬥機開到了美軍P-8A反潛機飛行員頭上!

隨後,被嚇破了膽的美軍飛行員轉身離開並被迫中斷了偵察任務。該事件引發了五角大樓的憤怒反應,該指控指責俄羅斯飛行員採取了「錯誤和危險」的行動。

不能還是不願?我國買了300架米171,為啥不仿製他?

原創海事先鋒

我國三軍長期缺乏直升機,但是直升機又屬於技術含量極高的武器裝備,前些年,國產直升機性能跟不上需求的提高,於是只能選擇大量的進口直升機。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進口了法國的海豚直升機、SA321超黃蜂直升機、小羚羊霍克直升機;美國的黑鷹民用型直升機;俄羅斯的米-17、米-171系列直升機等,並且選擇其中的大部分進行了仿製,如今海豚變成了直-9,SA-321變成了直-8,黑鷹變成了直-20,而且這三款我軍主力直升機還一直在改進升級之中,性能大幅度躍升。但是這些直升機中,米-171我們買得最多,卻並不選擇仿製,這是為何呢?

仿製米-171,我國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很多人說,是不是對米-171這種直升機的需求不多呀?那肯定不是,畢竟我國購買的米-171前前後後加起來都有200多架了,假如是沒有什麼用的,那為什麼買那麼多呀?甚至於就在2020年的10月,也就是最近,我國還從俄羅斯新購買了86架米-171直升機,其中還包括18架米-171SH型多用途直升機。假如我們沒有作戰需求,那這不是白花錢嗎?所以說需求是有的,那不仿製米-171是技術上的問題嗎?

顯然也不是,我國雖然在發展直升機技術上要起步比較晚,但是卻成長得很快,雖然是從仿製起家,但是技術水平很高,SA-321這樣的大型直升機都能仿製、改進成為直-8G和直-8L這種已經完全認不出的新飛機,而且動力上也自己研發了一整套,要仿製米-171完全沒有問題。米-171直升機雖然是一種通用直升機,但是他的噸位最大可以達到13噸,發動機是俄羅斯經典的TB3-117M發動機,功率為1500多KW。

圖為搭載山貓全地形車的米-171直升機。

最大問題,是功能上同直-8L重疊

其實,看一下米-171這個性能數據,明眼人就一眼發現問題所在了,原來,米-171從級別上和功能上,基本上和直-8完全重疊了。直-8也是13噸級的直升機,發動機使用的PT-6B發動機,功率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但是之所以有了直-8還要買米-171,這完全是因為搭載車輛的需求。直-8雖然吊裝能力不錯,也挺能載重,但是他的貨倉較小,艙門較小,飛機貨倉底部距離地面較高,原因是他的油箱在機腹位置。

圖為直-8L直升機。

因此,直-8一直改進到直-8G,一共10多個型號,全部不能在機艙內裝載山貓全地形車和猛士突擊車,而這兩種輕型作戰車輛又是我軍機降部隊和新組建的空中突擊部隊的主力機動裝備。相比而言,米-171的貨倉高度低,而且艙門更大,車輛可以進出機艙,因此具備在機艙內搭載車輛高速飛行和機動的能力。要知道,如果選擇吊裝車輛,那會極大地影響飛行速度和面對敵人火力時的機動規避能力,是十分危險的,只能作為運輸手段使用,而不能作為戰場投送手段使用。

圖為搭載山貓全地形車的直-8L直升機。

當然,直-8的最終改進型,也就是直-8L直升機是可以攜帶車輛在機艙內的,他是直-8改進最大的一款,基本可以看做是我國版的種馬直升機,接近於重型直升機的門檻了。他以直-8G為基礎,把機腹油箱移動到了飛機的兩側,然後降低了飛機貨倉的高度,擴大了機艙門,使其可以輕易的容納山貓、猛士等輕型作戰車輛。同時,直-8L還換裝了全新的渦軸-10發動機,功率達到了1600KW級別,他的最大起飛重量也超過了15噸,基本接近了美國最早的種馬直升機的基本型的性能。

而直-8L這樣的直升機,又配備了全面的電子設備,什麼雷達、紅外、光電、衛通、地形匹配、電磁作戰設備應有盡有,比起米-171可是強多了。相對而言,米-171雖然性能也不錯,但是電子系統上就差了不少,在現代化戰爭中,每一樣武器都是一個網絡節點,都要發揮出偵察和信息交換的作用,還需要匹配各種武器設備,這一點上,米-171就有不足了。

圖為米-171SH。

米-171運輸攻擊一體的特點,直-20也有

當然,米-171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就是他屬於武裝+運輸型的直升機。米-171可以在機翼之下掛載火箭巢、機炮吊艙等武器,在運輸兵力同時,可以壓制地面的火力。但是在使用武器的時候,他無法搭載車輛,因為載重都用在了武器上,只能容納士兵20多人。可是米-171的這一能力,又被我國的直-20給取代了。直-20也可以在運輸兵力的同時,使用武器。

最新公開的直-20海軍型、陸軍型、反潛型都可以在飛機兩側添加短翼,在短翼下掛載反坦克飛彈、火箭發射巢等武器,也具備在機艙門側面使用重機槍的能力,因此具備在投送兵力落地前先火力覆蓋的能力。同時,得益於我國反坦克飛彈和電子設備的先進性,直-20甚至具備類似於武裝直升機的遠程攻擊能力,他可以對10公裡外的裝甲目標實現精準打擊。

相比而言,米-171除了米-171SH外,其餘的型號電子能力太差,只能使用火箭發射巢,不能使用反坦克飛彈,所以完全沒有仿製的必要。最終,雖然我國很喜歡米-171,也對其性能很肯定,可是因為自己有了直-8L和直-20,所以還是沒有選擇仿製米-171,未來,我國的通用直升機將會是直-20的天下,而運輸直升機,將會以直-8L為主,希望我軍直升機,越來越強吧。

相關焦點

  • 土耳其飛行員鬥志昂揚,消滅敘利亞空軍後,點名挑戰俄軍蘇35
    在消滅了敘利亞空軍後,土耳其飛行員鬥志昂揚,甚至在返航途中進行自拍,手握辱罵俄羅斯的紙板,點名要求挑戰俄軍蘇35戰機土耳其飛行員在自拍中高舉拳頭,對擊落1架L39土耳其空軍已經將敘利亞戰機逐出了天空,目前唯一的潛在對手只剩下了俄羅斯航空兵,俄羅斯在赫梅米姆基地部署了多架蘇35、蘇30戰機,這些戰機在敘利亞建立了數個禁飛區,極大地限制了土耳其空軍的行動
  • 軍情 境外媒體:首批蘇-35戰機飛抵滄州 正式交付中國
    網傳消息指,首批一共4架俄羅斯蘇-35戰機,25日已抵達河北滄州飛行訓練中心,正式交付中國,將進行蘇35飛行員培訓。報導稱,外間預計蘇-35戰機若正式入列,中國空軍將能深入東海和南海參與作戰行動。對於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可謂如虎添翼,如同獲得一份「聖誕禮物」。
  • 中國花上百億買的蘇35,為何非得讓俄國人把飛機開回?
    35戰機編隊,外國媒體報導稱中國購買蘇-35花了20億美元前天,北國防務報導了俄羅斯疑似在12月1日向中國交付第3批蘇-35戰鬥機的新聞,有網友在評論中問到,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飛行員把蘇-35開到中國?這個答案其實是很肯定的,就是俄羅斯的飛行員把蘇-35開到中國完成交付工作。那為什麼是俄羅斯飛行員把飛機開回來呢?是中國飛行員不行麼?當然不是,就這個問題,北國防務曾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曾向俄國防出口公司的官員詢問,他表示合同的執行有它的「商業邏輯」。他反問,假如飛機由中方飛行員駕駛回國,那中途出了問題該算誰的責任?
  • 蘇-35比拼機動性,殲-20飛行員一語道破玄機,但卻有一個大招
    殲-20隱身戰機  這是最常見的擺拍照,殲-20將全動鴨翼偏轉到近乎垂直的角度。如果空戰中,飛行員可以不收油門或少收油門,同時將鴨翼偏轉成這樣,其減速效果將使得尾追的敵機被迫衝前;同時,殲-20的發動機還保持著較大推力,可以在鴨翼轉正後立刻大速度衝刺。這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如果全動鴨翼+全動垂尾一起動作,說實話我不知道殲-20能飛出什麼花哨的動作。
  • 美軍間諜飛機逼近國境,米格機警告無效,果斷開火4死2俘
    因此這架美國間諜飛機小心謹慎地向蘇聯國境逼近,並在領空附近遊走,依靠自身的電子設備收集蘇聯核潛艇基地的信號。沒有想到,一架米格-19快速逼近,在警告美機離開無效的情況下果斷開火,將這架重型轟炸機改裝的間諜飛機瞬間擊落,6名飛行員4人當場死亡,2人跳傘後被俘虜。圖片:蘇軍米格-19戰鬥機果斷開火,擊落已經竊取了絕密電子情報的美軍間諜飛機。
  • 被擊落蘇25飛行員最後視頻曝光;拉響光榮彈殉國
    4日網絡上出現了該名飛行員最後戰鬥的視頻,當場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現場極為慘烈。據統計從2015年至今,俄軍在敘利亞已經損失8架飛機和14名機組人員。更讓人驚奇的是,有消息傳言菲利波夫是烏克蘭人,是在克裡米亞危機後自己投奔到俄羅斯的,這次又被派往敘利亞執行任務。不過烏克蘭的一些記者稱這是謠傳,菲力波夫就是俄羅斯人,是在克裡米亞危機後調往該地,是第37混成飛行團的1名出色的蘇-25戰鬥機飛行員,曾多次參加俄軍大型軍演。在拉響光榮彈的最後一刻,菲力波夫還高呼「為了戰友!」
  • 向美軍飛行員示威?烏克蘭蘇24驚險掠地飛行,高度僅4米!
    參演的美軍F-15戰鬥機群陸續抵達烏克蘭Starokostiantyniv空軍基地,這是烏克蘭重要的大型空軍基地,美軍戰機是自蘇聯解體後第一次部署在烏克蘭,這絕對是對俄羅斯的巨大壓力。就在美軍戰機降落的前兩天,這個空軍基地成為了烏克蘭的網紅基地,為什麼呢?
  • 俄軍飛行員穿迷彩,中國飛行員穿藍夾克,這是人家用鮮血換來的經驗!
    ,俄羅斯空天軍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的飛行員在戰備中換上了新式迷彩飛行服。2013年介入敘利亞內戰後的實戰案例,俄羅斯空天軍在敘利亞內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從監視和驅趕北約等國的軍機,到偵察極端武裝的動向,再到直接參與對地攻擊……每次俄、敘聯軍的作戰行動,俄空天軍幾乎都有參與。
  • 俄軍第一架蘇-57實戰部署!美媒:戰場上碰見,F35得躲著走
    (從上到下,分別是F-35的A、B、C三個型號)客觀上說,F-35和蘇-57相比,在技術上可以說各有千秋,真要一條一條列出來比較,大概F-35還要略佔優勢。(飛行過載太大的話,通常會導致飛行員昏迷,嚴重的會直接導致死亡,上圖為沒有經過飛行訓練的普通人在體驗大過載飛行時昏迷)就隱身性能而言,F-35無疑是優於蘇-57戰鬥機的,因為在研製F-35之前,美國已經成功研製了
  • 義大利一架PC-12飛機在米蘭墜毀,機上8人遇難
    俄蘇-24M戰機在黑海向英國『護衛者』號驅逐艦附近投擲航空炸彈進行警告太硬核!特級飛行員駕直20將吊鉤放入奶粉罐專家:允許無人機自主獵殺目標 土耳其打開潘多拉魔盒直擊運9運輸機群重裝空投訓練俄軍一架蘇30SM戰機在地面彈射系統突發故障 飛行員被彈出座艙俯衝過程中艙門鎖鬆動
  • 俄國人:漢字在蘇-35飛機液晶顯示器上很難閱讀. 中國人:呵呵.
    據俄方透露,中國進口蘇-35戰鬥機的座艙液晶顯示器(LCD)不適合顯示中文。俄方報導引用俄羅斯電子技術進出口公司副總裁的話說,「按照進口國用戶要求對電子設備進行改造是我們今年的主要技術工作,我們已經努力將座艙界面翻譯成中文,然而,與拉丁或西裡爾文字母相比,漢字實在是很難在……LCD顯示器上閱讀」。
  • 土耳其的響尾蛇能擊落蘇24,美軍的怎麼打不中蘇22?
    6月18日,一架敘利亞空軍的蘇-22攻擊機,在靠近位於坦夫鎮周邊的美軍基地的時候,試圖攻擊這裡被美軍保護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美國海軍的一架F-18E「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警告驅離無效後,開火將其擊落,令人震驚的是,這架老式的蘇-22攻擊機竟然躲過了第一枚飛彈,被第二枚飛彈擊落。
  • 空軍霸氣回應「2次繞飛臺灣」:合法合情 繼續飛
    空-6K繞飛臺灣臺灣可以說使出了吃奶的勁,陸、海、空都「各展身手」,轟轟烈烈地「操練」了一番。正像大陸軍方所表態的,中國空軍東海警巡,南海戰巡已經常態化,特別是南海戰巡是直接警告美國和臺灣。隨著中國空軍繞飛臺灣戰巡常態化,中國的航母戰鬥群繞巡臺灣也將指日可待。▼
  • 蘇35突然開火,當場擊落俄軍蘇30!21世紀首個機炮戰果誕生
    有消息墜機的蘇30戰機當時正在和一架蘇35戰機進行空中格鬥訓練,雙方均未掛載飛彈,但蘇35戰機的機炮錯誤地處於解鎖狀態,而不是訓練狀態;當飛行員按下炮鈕之後,直接將蘇30凌空打爆。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軍在阿拉斯加的戰鬥機中隊在進行空中格鬥訓練時,一架F-15戰機在訓練模式下發射了一枚響尾蛇飛彈擊中了友軍飛機,自此之後美國空軍就再也不在訓練中攜帶實彈。英國在1984年也發生過類似的友軍擊落事故,一架F-4"鬼怪"戰機在訓練時將一架美洲虎攻擊機擊落,事發之後那架F-4戰機身上還多出來一個美洲虎的擊落標誌。
  • 核轟炸機無視F22開火警告,勇闖美國防空區
    據美國軍方透露的信息顯示,為了保證任務的順利進行負責向圖-95MS戰略轟戰機以及蘇-35戰鬥機的A-50預警機一直在遠離美國領空的區域徘徊。而向圖-95MS戰略轟戰機則在蘇-35戰機的護航下不僅直接闖入了美國的防空識別區,還一度逼近距離美國海岸線不到55公裡的距離。
  • 蘇-35 vs.F-22A
    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還包括OLS-35光學定位站,它包括紅外線測向儀、雷射測距儀/目標指示裝置和熱成像通道。飛行員座艙配備3臺液晶顯示器和全息平視顯示器。此外,設計師們還找到了將機內載油量增加到11.5噸的可能性,並能在機翼下掛載2個1800升的副油箱。保留了原型機的空中受油系統。機體壽命延長至6千小時(30年),修理間隔時間15000小時(10年)。
  • 米格-35,F-35和蘇-35的故事
    和蘇-35比也確實不能算是很「新銳」,但如果用來對付對付那些仍裝備著老式蘇-27和米格-29的對手,或者用來打擊恐怖分子,米格-35還是合用的。 未來米格-35還有沒有機會裝上被列入「選裝」清單的「祖克A」雷達,真正作為一種「4++代」戰鬥機,飛翔在天空中呢?光看有沒有國外用戶,確實頭比較大,但還有一種機會。 我們先來算算俄羅斯目前幾家主要飛機製造廠的產能吧。
  • 美偵察機異常接近,突遭東部軍區蘇35貼身攔截,美:動作過於危險
    近期,美國持續組織各類戰機對俄邊境地帶展開巡航騷擾,意圖實施封鎖圍堵,將雙方對抗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引發世界媒體廣泛關注。對此,美方已對俄軍戰機的危險動作提出嚴厲警告。俄軍南部戰區立即打開雷達設施進行目標鎖定並持續性追蹤,同時還派出了蘇-27戰機進行升空警告,並採取驅離舉措,最終迫使美軍戰機撤離該區域。在此之前,俄軍還出動一架蘇-30戰機對美軍多架戰機編隊進行有效攔截。
  • 一架蘇30戰鬥機墜毀,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西部戰區:這是一次警告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3日的報導稱,俄羅斯西部軍區新聞處發表消息指出,一架蘇-30戰機在特維爾州墜毀,戰機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這次事故並沒有造成地面建築物的損失。
  • 買蘇35果真沒錯:全身20道護身符,敵方飛彈來襲可輕鬆發現
    但俄軍工對蘇-35確實算的上盡心盡力,蘇-35所使用的機載設備,至少在配置上都已經在向五代機看齊,這賦予蘇-35較為全面的綜合作戰能力。以自衛系統為例,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多次提及了蘇-35裝備有I-222光學飛彈逼近告警系統,系統由覆蓋在飛機身上6個中波紅外傳感器和2個雷射傳感器組成,這形成了一個覆蓋機身全嚮導彈逼近告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