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蘇35果真沒錯:全身20道護身符,敵方飛彈來襲可輕鬆發現

2021-02-08 貞觀防務

上周,由俄軍主辦的「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未受疫情影響,如期在莫斯科市近郊的庫賓卡愛國者公園等地舉辦。本次論壇上,俄軍和俄軍工企業展示新型防空系統、無人機及配套武器,以及新籤訂的武器採購訂單均頗有亮點。

俄軍敢辦,北國防務當然得去圍觀。本周起,我們陸續來挖掘一下「軍隊-2020」上的亮點。今天北國防務帶大家從「小處」看起,先來看看蘇-35的20道無線電+光學護身符。

△「軍隊-2020」上亮相的蘇-35所用L150-35型告警系統/電子偵察系統全套實物,紅色框內為2種各4個告警天線,綠色框內為2種各一個專用測向天線陣列

蘇-35戰機一問世便被俄軍工稱為最接近五代機的戰鬥機,雖然不少人認為這是在吹。但俄軍工對蘇-35確實算的上盡心盡力,蘇-35所使用的機載設備,至少在配置上都已經在向五代機看齊,這賦予蘇-35較為全面的綜合作戰能力。

以自衛系統為例,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多次提及了蘇-35裝備有I-222光學飛彈逼近告警系統,系統由覆蓋在飛機身上6個中波紅外傳感器和2個雷射傳感器組成,這形成了一個覆蓋機身全嚮導彈逼近告警體系。

△蘇-35的I-222光學告警系統,包含6個中波紅外傳感器和2個雷射傳感器,對飛機實現全向覆蓋

相比於現有四代和四代半機常用的飛彈逼近告警系統的紫外傳感器,蘇-35用的中波紅外傳感器具備成像能力,其硬體具備實現和F-35同類系統類似功能的潛力。

I-222隻是蘇-35完整告警系統的一部分,比光學告警系統更「基礎」的雷達告警系統同樣體現了蘇-35的「用心」程度。蘇-35雷達告警系統的型號為L-150-35,從型號來看,它似乎是現有蘇-27/30所用型號的升級版,因此並未過多引起外界注意。

△L150-35系統在蘇-35上的分布示意圖,對應第一張展會上的圖,紅框內為告警天線,前緣襟翼內兩種告警天線在隔壁位置,毫米波天線內置;綠框為測向天線,在前緣襟翼內置

北國防務在「軍隊-2020」現場注意到,俄戰術飛彈公司首次展示了全套L-150-35系統,並且是實物。不比光學告警系統的光學窗口在外一目了然,高配置的雷達告警系統藏在透波罩內很難一睹其真面目,此次L-150-35全套系統的展示讓外界得以了解其真容。

早前的消息指出,L-150-35系統是一款工作頻率拓展到毫米波,覆蓋1.2-40GHz的告警系統。系統採用最新的IMA架構,可以存儲1024種雷達參數,比蘇-30等使用的L150早期型號多出近900種。

△中國購買的蘇-30MKK是最早使用L150系列告警系統的戰機(注意襟翼上的球形天線),L150讓俄羅斯的告警系統進入了數位化時代,出早期蘇-27P戰機,俄軍現役戰機已大都裝上該型告警系統

展出的全套設備進一步顯示,L-150-35包含天線4種,共計12組。綜合各方面的信息來看,這4種天線包含:

2種告警天線,一種是分別位於襟翼前緣(兩側)和垂尾後側(兩側)的球形天線,共計4個。一種是隱藏在前緣襟翼內部(兩側)和尾椎(兩側)的毫米波告警天線,共計4個;2種測向天線陣列,它們同樣隱藏在前緣襟翼,每種天線陣列兩側各1個,共計4個。這兩種陣列天線覆蓋不同頻率,可通過不同天線接收到的相位差實現瞬間測向。也就是說,L-150-35具備對現有和潛在威脅的360°全向告警能力,同時在前半球具備精確測向能力。這個告警能力很好理解,即當飛機被敵方雷達跟蹤、飛彈鎖定時,系統就會發出告警,飛行員可根據威脅等級改變作戰計劃或者進行規避、反制等等。結合I-222光學告警系統,蘇-35可以很好的感知威脅,提升自衛能力。

△美軍五代機F-35、F-22都環繞機身裝備了全向告警系統

關於測向,告警天線本身勉強也是能做到的,但效果遠不如專用的、可以瞬間測向的專用測向天線。擁有專用測向天線之後,戰機的自衛之餘也增強了「攻擊型」,例如在反輻射作戰中,戰機就不用額外吊艙也可以實現精確測向,引導反輻射飛彈發揮出最大的射程優勢;另外,專用測向天線也可以與火控雷達配合使用,在主雷達靜默的情況下,被動定位威脅方向,然後打開雷達探測,這樣也將節省飛機資源,並提升攻擊隱蔽性和生存能力……早前,這些功能一直是F-22和F-35身上「神奇」的存在。

△從最終狀態版蘇-57來看,其機身已不見外置告警天線,很可能已經使用了更新的告警系統

應該說從配置和功能上所,蘇-35的告警系統已經向F-22、F-35靠齊。從型號上看,蘇-35的L150-35系統可能是現有系統的升級,而公開的蘇-57圖片來看,其告警設備已幾乎全部隱藏在飛機內部,這也是目前蘇-57最神秘的部分之一,其技術相比蘇-35或許也會有進一步提升。

相關焦點

  • 殲20新鏡頭燃爆了!倒扣俯衝時發射熱焰彈,可令來襲飛彈脫靶
    【攻入】美國這種武器能輕鬆入侵敵機控制系統,甚至能使防空體系失效!【最強】俄羅斯即將列裝史上威力最大飛彈,不僅僅是突破任何反導系統!【東風】東風41無法震住美國,我國這種武器可以突破所有防禦系統!這是殲20在模擬遭到敵方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攻擊時,進行極限規避機動,在配合新型幹擾彈,很容易令來襲的空空飛彈脫靶。
  • 有了殲-20,我們還需要蘇-35嗎?
    俗話說得好啊,有圖有真相,可是圖片在哪裡啊 ┑( ̄Д  ̄)┍ 不會又是一次「狼來了」的故事吧……直到29日中國軍網上發表了一篇《蘇-35好是好,但希望這是咱最後一次「海淘」戰鬥機》,才算是正式確認了,12月25日,俄羅斯交付中國4架蘇-35戰鬥機。而蘇-35戰鬥機採購計劃被拖延近2年時間。2014年11月,蘇-35亮相珠海航展。
  • 波音叫囂新型「超級大黃峰」可獵殺殲-20、蘇-57,果真如此?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出一篇題為《海軍新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可擊敗中國殲-20與俄羅斯蘇-57》的文章。文中稱,美國海軍即將裝備最新批次F/A-18E/F Block3戰鬥機,是對現役 「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的重大升級。文中特意將這款戰機與中國的隱身戰機殲-20和俄羅斯的蘇-57相比,並稱在網絡中心戰的模式下,該機可以與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相抗衡!果真如此嗎?
  • 印度空軍參謀長曾駕米格21升空,現稱可輕鬆應對殲20
    本周四,印度空軍參謀長B·S·達諾亞(Birender Singh Dhanoa)在旁遮普邦的Halwara空軍基地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空軍的現有雷達能夠輕鬆地在數公裡外(several kilometers )發現殲20戰鬥機。同時這位空軍參謀長表示,印度空軍裝備精良,完全有能力應對中國的任何威脅。圖片:在米格-21戰鬥機中的印度空軍參謀長達諾亞。
  • 蘇-35被殲-16超越,俄羅斯終於搞出T-50,改名為蘇-57
    在殲-16尚未研製成功之前,中國不得不向俄羅斯採購蘇-30MKK和蘇-35戰鬥機。而俄羅斯出於技術保密考慮,在蘇-35軍售的談判上,與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經過幾年的談判協商,最終雙方敲定了24架蘇-35戰鬥機的軍售協議。蘇-35戰鬥機在軍工領域,向來技術為王,很多裝備都是有錢也無法買來的。中國深諳其中之道,也始終堅持走自主研發的軍工發展之路。
  • 美媒:蘇-35才可能給中國殲-20帶來挑戰,印度恐怕不會繼續買「陣風」
    《軍事觀察雜誌》2021年2月15日報導稱,印度可以效仿埃及,不採購第二批法國「陣風」戰鬥機,而轉向採購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
  • 蘇35交付解放軍後能否對付日本F35:情況十分不樂觀
    蘇35是俄羅斯最新的三代半戰鬥機(俄羅斯人自己稱為4++代戰機),F-35則是美軍中與F-22形成高低搭檔的低配機型,最新三代半與低配的四代機,似乎有一定的可比性。而在國內較為廣泛的看法是,F-35雖然是隱身戰機,但機動性不及蘇35,蘇35隻要能進入近距空戰,擊落F-35的機會就較大。情況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妨先看F-35的機動性是否如傳說中的差勁。
  • 殲-20拿霹靂-15攔截AIM-120靠譜麼?
    △殲-10C、蘇-35都有完善的光學告警系統,殲-20、蘇-57這些更先進的戰機同樣擁有所以基本上可以說,3代戰機通常還無法自主發現來襲空空飛彈的具體位置,當然就不能取得火控信息。這問題在部分3代半以後的戰機開始有解,例如殲-10C、蘇-35、米格-35、「陣風」、F-35、殲-20有分布式紅外傳感器後,可以自主發現任何近距離的空空飛彈,最大距離已經能達到10~20千米(對防空飛彈就更不在話下了,此類設備對大型防空飛彈的探測距離可達到50千米),而且可以訂出1度級的方位精度,滿足火控需求。
  • 殲10C比武中輕鬆擊敗蘇35,美:俄已非最強對手
    圖為殲10C戰機近期,殲10C在空軍大比武中輕鬆擊敗了蘇35,一舉獲得優秀空優戰機稱號,有美國媒體不禁感慨:俄空軍已非其最強對手了
  • 埃及版蘇35終於確認,北非大國的空軍武器庫,更加複雜了
    最近,俄羅斯為埃及製造的前5架蘇35戰鬥機亮相。其雖然沒來得及噴塗國家標誌,但是機尾編號卻清晰無疑。根據俄羅斯媒體的消息,埃及在2018年籤署了一筆總價值20億美元的蘇35戰鬥機訂單。今年5月份的時候,俄羅斯塔斯社報導,埃及訂單中的蘇35已經在生產中了,不過當時沒有照片流出。
  • 掛龍勃透鏡演練空戰 殲-20是自己現身才讓印度蘇-30發現?
    戰機雷達曾在今年1月輕鬆發現到殲-20」的說法。同時IDRW網站也指出,「我們可能永遠沒法給出答案,但會假設一旦中國的產能能夠造出足夠多的殲-20,中國一定會非常熱衷於在西藏地區永久部署這款戰機。」當然對於蘇-30MKI戰機輕鬆發現到殲-20的消息傳出,大陸官媒相當不以為然,《環球時報》特別引述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說法予以反駁。
  • 俄軍批准蘇57出口,報價匪夷所思,中國要買嗎?
    ▲ 從正前方仍可看到扇葉,這是破壞隱身效果的一大隱患不過,量產型蘇-57安裝了可調斜板,在高速飛行時可下偏以遮蔽進氣道投影,從而屏蔽雷達波除了飛機與體系的兼容性,飛行員要重新學習如何駕駛,地勤和機械師要摸索檢修維護的方法,就算買回來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逐步形成戰鬥力,有這個經費,不如多生產殲-20。
  • 蘇35藏身在圖-95身下,真能騙過防空雷達嗎?
    這種手段如果能夠使用成功的話,在特定情況下就可以實現將敵方注意力引開,保護自己的主力裝備向敵方發動突擊的目的。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導,日前俄羅斯西部軍區新聞處發布消息稱,就在日前俄羅斯空天軍舉行的一場演習之中,蘇-35多用途戰鬥機成功躲在一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的身下,避開了防空雷達的偵查。
  • 印尼買蘇35比中國貴1億 為何中國購武器總比人便宜
    中國購買的蘇-35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赴南海巡邏  據媒體報導,印尼已經正式與俄羅斯籤署了採購蘇-35戰鬥機的合同
  • 難怪亞美尼亞會慘敗,空軍忘了給戰鬥機買飛彈,炮兵用印度雷達打仗
    戰鬥機,理由是俄羅斯當時正在與亞塞拜然洽談購買米格-35戰鬥機的事宜,俄羅斯很可能會對亞美尼亞「耍花招」。後來證明摩夫西斯·哈科比揚的擔心是正確的,俄羅斯雖然向亞美尼亞交付的4架蘇-30SM戰鬥機,卻沒有提供配套的空對空飛彈,理由是亞美尼亞需要額外花錢訂購。
  • 最強「側衛」蘇-35入華,國產殲-11D戰鬥機悲劇了
    蘇-35戰鬥機作為俄羅斯現役最為先進的主力戰鬥機,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一度處於非賣品地位。中國再三地求購下,俄羅斯也是多次以各種理由拒絕。當然,這也因為中國採購的數量偏少,最初中國只想採購4架蘇-35戰鬥機。中國的逆向研發能力絕對是世界頂尖,4架蘇-35,中國敢買,俄羅斯不敢賣啊!而且,俄羅斯提出,中國最低購買48架蘇-35!48架蘇-35戰鬥機可不便宜,而且,中國的國產戰鬥機研製也在穩步推進之中。
  • F22悄無聲息摸到俄蘇35身邊 正得意時卻發現不對勁
    美制F22曾為全球唯一一款現役五代機,既便產量僅180多架,也已服役20年,依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伴隨著殲20與蘇57問世,技術代差優勢已無
  • 國產戰機普及家用車設備,360度監控來襲飛彈,還帶拍照取證功能
    在各類電影的現代空戰橋段中,經常會出現主角戰鬥機被敵方飛彈追蹤時,尖銳的飛彈逼近告警音和精確的飛彈逼近方位。然而現實中,除了普及裝備分布式光電系統(EODAS)的第四代戰鬥機以外,大多數現役第三代戰鬥機都沒有360度全覆蓋的飛彈逼近告警器(一般只有尾部方向有或者乾脆沒有)。只有如蘇35,陣風后期型,F15EX等,殲10C在幾年前也實裝了全嚮導彈告警器,但是直到最近才露出了其告警器的細節信息。
  • 俄最新A-235反導飛彈試射,號稱能攔截從太空來襲武器!
    能反擊所有方向的威脅的飛彈是真實存在的嗎,或者說,這枚飛彈真如俄專家所稱那麼厲害嗎?在做判斷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反導飛彈以及這枚飛彈的前世今生。飛彈是一種攜帶戰鬥部,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飛行航跡,導向目標並摧毀目標的飛行器。
  • 蘇-35 vs.F-22A
    上世紀80年代,與飛行器的無線電波有效散射面積最小化和降低紅外可探測性聯繫在一起的軍用飛機製造業新趨勢最終形成。願望很好,但這只是導致了航空技術裝備價格顯著上漲。縮小有效散射面積的重要性只有在距離遠時有意義,在近距機動空戰中則是不能容忍的奢侈行為。最終,在蘇-57(T-50)成本昂貴的背景下,較便宜的蘇-35年看上去是個非常有利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