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 認可價值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以及來自空軍之翼
2018年1月16日,英國陸軍航空隊的最後四架現役「山貓」直升機從奧迪厄姆空軍基地起飛做告別飛行,標誌著「山貓」在英軍中服役40年後機全部退出現役。4架「山貓」環繞英國南部重鎮一周,然後抵達倫敦,在泰晤士河上迎來了告別飛行的高潮。「山貓」是英國航空史上的一種重要直升機,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完成固定翼飛機全部基礎特技的直升機,該機在1986年創造的400公裡/小時速度記錄直到近年才被歐直X3和西科斯基X2複合推進直升機非正式地打破。
泰晤士河上空的「山貓」AH.9
英國直升機起源
1936年西班牙旋翼機先驅胡安·德拉謝爾瓦(Juan de La Cierva)因客機失事遇難,但他在英國建立的謝爾瓦旋翼機公司在二戰中生存了下來。戰後該公司研製了一種雙座活塞動力直升機,其原型機W.14「蚊子」1在1948年10月8日首飛。1951年桑德斯-羅公司收購謝爾伐公司之後繼續對「蚊子」進行修改,從「蚊子」2一直改進到「蚊子」6,發動機越來越強大,細節設計也越來越完善。
西班牙旋翼機先驅胡安·德拉謝爾瓦和他的謝爾瓦C.12旋翼機
W.14「蚊子」1直升機
經過近10年的研製,「蚊子」6終於做好了投產準備,獲得英國政府小批量評估樣機訂單,包括3架陸軍型「蚊子」6A AOP.10觀測機和1架空軍型「蚊子」6B T.11教練機。「蚊子」6採用常規主旋翼-尾槳布局,具有三葉主旋翼、兩葉尾槳和前三點式起落架。該機安裝一臺200馬力的氣冷直列德哈維蘭「大吉普賽」201發動機,T.11有複式操縱系統。
「蚊子」6A AOP.10觀測直升機
評估樣機的表現不錯,生產型「蚊子」7得以問世,換裝215馬力的「大吉普賽」215發動機。英國陸軍購買了64架「蚊子」7A AOP.12,皇家空軍購買了少量「蚊子」7B T.13。「蚊子」在1958年開始服役,西德陸軍和海軍還分別購買了6架「蚊子」50和「蚊子」51。桑德斯-羅公司還為商業市場準備了「蚊子」8,但僅製造了一架原型機。1960年「蚊子」停產,60年代末大多數「蚊子」退役。
「蚊子」8民用型
「蚊子」是一架可愛的小型直升機,富於飛行樂趣,但其技術水平落後於時代10年,這也是導致該機的服役生涯非常短暫的原因。不過桑德斯-羅公司的設計團隊在「蚊子」項目上積累了豐富經驗來研製更先進和實用的新型直升機。1957年桑德斯-羅公司應英國陸軍的要求開始研製一種5座渦軸動力直升機,皇家海軍也對該機的艦載型表示出興趣。新機內部代號P.531,在1958年初獲得了英國政府的全面研製合同,開始製造兩架原型機。
「偵察兵」和「黃蜂」雙胞胎
P.531同樣採用常規布局,具有四葉主旋翼和兩葉尾槳,外觀和「蚊子」很像,但尺寸更大性能更好。1958年7月20日第一架P.531原型機首飛,9月30日第二架原型機也開始試飛。原型機安裝一臺布萊克本的「特莫」渦軸發動機,也就是按許可證製造的法國透博梅卡「特莫」發動機,功率325軸馬力,該發動機已在「蚊子」上進行了測試。1960年韋斯特蘭公司收購了桑德斯-羅,這並沒有影響到P.531項目。
1958年範保羅航展上的P.531原型機
1959年8月9日改進過的P.531-2原型機首飛,該機換裝羅羅-布裡斯託「光輪」自由渦輪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685軸馬力。英國陸軍訂購了一架生產型原型機,命名為「偵察兵」AH.1,於1960年8月4日首飛。1963年春「偵察兵」進入陸軍服役,執行通用和武裝攻擊任務,隨後參加了北愛反恐作戰。皇家海軍也購買了P.531-2,1962年10月28日「黃蜂」HAS.1原型機首飛,1963年末開始服役,執行通用和反潛任務。
「偵察兵」安裝一臺羅羅-布裡斯託「光輪」103或104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710軸馬力。該機具有可摺疊旋翼、滑撬式起落架,機艙內正副駕駛座椅在前,三張乘客座椅在後,後方座椅可以拆除方便裝貨或安裝兩副擔架,機身兩側還可安裝兩幅擔架。「偵察兵」機身兩側有4扇鉸接式艙門,任何艙門處都可安裝一挺機槍。機身右側可安裝一部救援絞車,機腹吊鉤可外掛680千克貨物。
部分「偵察兵」能掛載4枚法國Nord公司的SS-11線導反坦克飛彈,在左側飛行員座位頂部安裝了穩像式瞄準具。「偵察兵」還可以安裝兩挺固定的前射機槍,飛行員通過簡單畫在風擋上的瞄準標記射擊。「偵察兵」的總產量約160架,僅有少量出口,澳大利亞海軍購買了兩架,約旦3架,烏幹達警察部兩架,巴林警察部兩架。
「偵察兵」反坦克型
皇家海軍的「黃蜂」與「偵察兵」相似,但為上艦改用4輪起落架。該起落架具有重型減震器,著艦時機輪8字偏轉防止滑動。「黃蜂」的尾梁可摺疊,並取消了兩側後艙門,機身兩側上方看起來像油箱的吊艙中容納有充氣漂浮氣囊。「黃蜂」機身下方可掛載245千克的兩枚自導魚雷或深彈,一些「黃蜂」可以掛載4枚SS.11或更大的Nord AS.12線導飛彈。
皇家海軍共購買了98架「黃蜂」HAS.1,大多數在80年代末退役。「黃蜂」參加了馬島戰爭,部署在那些無法起降更大型直升機的軍艦上,在戰爭中損失數架。「黃蜂」出口數量35架,客戶有巴西、印尼、馬來西亞、荷蘭、紐西蘭、南非,巴西的「黃蜂」可以發射無制導火箭。多數出口型「黃蜂」一直服役到90年代。
「黃蜂」艦載直升機
「山貓」的誕生
60年代中期英國軍方的直升機需要更新換代,恰好法國軍方也有類似需求,所以在1967年初韋斯特蘭和法國航宇籤署協議聯合研製能滿足兩國需求的一系列軍用直升機。合作集中在三種機型上,法國航宇牽頭研製「美洲獅」大型直升機和「小羚羊」輕型直升機,韋斯特蘭牽頭研製WG.13中型直升機。
SA330「美洲獅」直升機
我國陸航的「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WG.13使用的許多技術在「偵察兵」上先進行了驗證,其全尺寸模型在1970年的巴黎航展上露面,命名為「山貓」。1971年3月21日第一架WG.13原型機首飛,試飛員是羅恩·蓋裡特利。「山貓」的研製進度落後計劃一年,部分原因是羅爾斯-羅伊斯在BS.360發動機(後來命名為「寶石」)的研製上遇到了困難,功率達不到規定指標。
韋斯特蘭還製造了另外4架原型機,最後一架在1972年3月8日首飛。1972年6月20日其中一架原型機創造了321.7公裡/時的直升機速度世界紀錄,試飛員是羅伊·莫克塞姆。接下來問世是8架預生產型機,分別是英國陸軍、皇家海軍、法國海軍型。1977年「山貓」生產型開始交付。
WG.13概念研究,其中包括串列雙座的武裝型
WG.13全尺寸模型
在WG.13項目之初,韋斯特蘭還規劃了一種串列雙座武裝直升機,具有可收放起落架和顎下炮塔。該機主要是應法國陸軍的要求研製的,用於武裝偵察任務,但最後法國人裝備的是「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WG.13各型號想像圖,順時針分別是英國陸軍型、法國海軍型、英國海軍型、專業武直型
1971年3月21日第一架WG.13原型機首飛
「山貓」陸軍型家族
英國陸軍的第一種「山貓」是AH.1,其第一架生產型在1977年2月12日首飛,在1978年開始服役。AH.1奠定了其他「山貓」改型的基礎。
「山貓」AH.1原型機XX907
「山貓」和「偵察兵」沒有多少血緣關係,反而大量參考了貝爾UH-1「休伊」的設計特點。「山貓」採用常規布局,具有4葉旋翼和尾槳,安裝兩臺羅羅「寶石」2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900軸馬力,陸軍型採用滑撬式起落架,海軍型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
「山貓」原型機和AH.1陸軍型以及HAS.2海軍型
「山貓」AH.1的正副飛行員並列坐在駕駛艙中,後方機艙以最密集布置可乘坐9名武裝士兵或12名未攜帶武器的士兵。機艙尺寸2.06x1.78x1.42米,兩側有大型滑動艙門,駕駛艙兩側各有一扇鉸接式艙門,所有艙門在緊急情況下都可以拋掉。機艙也可以放置三幅擔架和一名醫務兵,或900千克貨物,機腹掛鈎可以吊掛1360千克外掛貨物。每側滑動艙門處可安裝一挺比利時FN MAG GPMG 7.62毫米活動機槍。
「山貓」AH.1機艙座椅布局
英國陸軍和皇家海軍陸戰隊(1984年)共裝備了113架「山貓」AH.1,用於執行部隊運輸、貨運和傷員後撤任務。皇家海軍陸戰隊原本希望裝備具有輪式起落架、可摺疊尾梁、「魚叉」甲板助降系統的「山貓」AH.6,但是因預算超標只能採購「山貓」AH.1。
飛行員們發現「山貓」AH.1極為敏捷,富於飛行樂趣,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法國設計的鈦合金旋翼頭。儘管「山貓」AH.1隻是一種突擊運輸直升機,但其良好的機動性啟發英國陸軍把該機用作反坦克直升機。80年代初60架「山貓」AH.1經過改裝後可發射美制「陶」式線導反坦克飛彈,機身兩側掛架可各掛載4枚「陶」式。座艙左側上方增加了M65穩像式瞄準具。
「山貓」陸軍型的鈦合金旋翼頭
「陶」式遠比SS-11第一代反坦克飛彈先進,SS-11需要像遙控飛機模型那樣通過手動遙控器操縱,使用起來十分費力,在作戰環境下保持穩定的直升機就成了敵人的活靶子。而「陶」式的射手只需要把瞄準具對準目標,系統就能自動引導飛彈。這些直升機被稱為「山貓」AH.1 TOW,同時裝備了英國陸軍和皇家海軍陸戰隊。
與美蘇的專用反坦克武裝直升機相比,改裝自運輸直升機的「山貓」AH.1 TOW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山貓」非常勝任該任務,在「小羚羊」偵察直升機的配合下,「山貓」AH.1 TOW在樹林後方探出座艙頂部的瞄準具瞄準,然後躍升發射飛彈實施攻擊。「山貓」AH.1 TOW的機艙裡可裝載8枚備用飛彈,或者機降一個「米蘭」輕型反坦克飛彈發射小組設伏,與專用武直相比作戰彈性更大。
「山貓」AH.1 TOW
第102架生產型「山貓」AH.1被留作測試機,測試了20毫米機炮和「毒刺」空空飛彈等武器,還用於打破純旋翼機的速度世界紀錄。為此該機進行了氣動修形,增加了雙輔助垂直安定面,換裝帶後掠翼尖的複合材料旋翼,該旋翼是英國試驗旋翼項目(BERP)的研究成果,換裝1260軸馬力的「寶石」60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還具有水-甲醇噴射加力系統,排氣管也指向後方以增加推力,可在紅線持續運轉5分鐘。1986年8月11日該機成功進行了破紀錄飛行,在15公裡的航線中的平均速度達到400.87公裡/時,試飛員特雷弗·埃金頓,飛行工程師德裡克·克魯斯。該機後來改回標準配置並測試了1350軸馬力的艾利森-加萊特LHTEC T800發動機,1995年退役後在英國直升機博物館頤養天年。
「山貓」AH.1速度記錄機
BERP旋翼是「山貓」打破速度記錄的關鍵因素之一
韋斯特蘭還曾以「山貓」為基礎設計了一種較大的運輸直升機,這就是韋斯特蘭30。該機沿用「山貓」的傳動系統,但擴大了機身,加寬了旋翼和尾槳葉片的弦長,改用前三點式起落架。原型機在1979年4月10日首飛,1981年9月第一架生產型首飛。
韋斯特蘭30直升機
韋斯特蘭30定位於商用和軍用運輸機,客機型可高密度布置22張座椅,客艙登機門自帶登機梯。TT.30軍用型機艙兩側安裝滑動艙門,可運輸14名全副武裝士兵或17名沒有武器的士兵,也可以在機艙布置6副擔架和一名醫務兵。韋斯特蘭30的第一種型號100系列安裝兩臺1120軸馬力的「寶石」4渦軸發動機,接下來的100-60系列換裝了1260軸馬力的「寶石」6發動機。接下來韋斯特蘭又推出了200和300系列,發動機功率不斷增大。但韋斯特蘭30的銷售慘澹,僅向英航等客戶賣出了少量民用型,軍用型則無人問津。韋斯特蘭公司因韋斯特蘭30的失敗而陷入財政危機,最終被阿古斯塔吞併。
韋斯特蘭30 TT.300軍用型
「山貓」AH.1交付後,英國陸軍訂購了5架「山貓」AH.5用於評估。後者換裝了更大功率的發動機,傳動系統也經過升級以適應增加的功率。頭3架「山貓」AH.5安裝1120軸馬力的「寶石」41-1發動機,被稱為AH.5過渡型,後兩架是全規格的AH.5,換裝了功率相同的「寶石」42發動機。
「寶石」渦軸發動機
「山貓」AH.5的生產型是AH.7,除「寶石」42發動機外還有如下改進:來自韋斯特蘭30商用直升機的直徑2.36米大型複合材料尾槳,旋轉方向與之前尾槳相反。加強了機身以適應更大的起飛重量。改進了航電。排氣管可安裝「乾草箱」紅外抑制器,尾梁下方還可安裝AN/ALQ-144「迪斯科燈」紅外幹擾機。乘員座椅增加了凱夫拉裝甲。
「山貓」AH.7
「乾草箱」紅外抑制器
1986年6月13日第一架改裝自AH.5的AH.7首飛。韋斯特蘭共製造了10架AH.7,其中包括6架修改自AH.5的訂單。此外還有107架AH.7升級自AH.1/AH.1 TOW和AH.5,部分AH.1在全面升級至AH.7前先被升級到AH.1 GT標準,換裝了新發動機和尾槳。AH.7在服役中又升級了BERP複合材料旋翼、「天空衛士」雷達告警系統和一起其他細微改進。英國陸軍空中特勤隊(SAS)裝備的幾架AH.7安裝了12.7毫米重機槍和其他特戰裝備。
AH.7的BERP複合材料旋翼
英國陸軍的「山貓」廣泛參加了在北愛的反恐行動,在空中運輸部隊可避免地面運輸時遭遇路邊炸彈的危險。至少有一架AH.7在機身左側艙門下方安裝了「校長」電視/紅外球形轉塔來觀察愛爾蘭共和軍的活動。反坦克型「山貓」參加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塗上了沙漠塗裝、安裝了進氣口過濾器、「乾草箱」紅外抑制器和「迪斯科燈」幹擾機,以及「天空衛士」雷達告警系統。兩架「山貓」AH.7 TOW和兩架「小羚羊」組成基本獵-殲小隊,使用「陶」式飛彈摧毀了大量伊拉克裝甲目標。
安裝「校長」電視/紅外球形轉塔的AH.7
海灣戰爭中的「山貓」AH.7 TOW
在「山貓」服役之初,韋斯特蘭就已經在研製後繼型了,這就是「山貓」3,研製該機的部分動力來自法德武裝直升機需求。「山貓」3具有如下改進:重新設計了尾梁、平尾固定在尾梁下方、加長前機身、換裝1260馬力的「寶石」60-3/1發動機、改用配備重型減震器的前三點輪式起落架以提高耐墜性、可發射新一代的「地獄火」反坦克飛彈。
1984年6月14日「山貓」3原型機首飛,但最終法德決定聯合研製「虎」式武裝直升機。「山貓」3對於其他潛在客戶來說也太偏離實際需求且過於昂貴,所以沒有投產。1988年韋斯特蘭放棄了該項目,「山貓」3進入直升機博物館保存。
「山貓」3原型機
「山貓」3的一些技術被用於改進AH.7,導致AH.9的出現。後者具有「山貓」3的耐墜輪式起落架,換裝「寶石」205發動機(「寶石」42的細小改進型),加強了旋翼傳動箱,起飛重量大幅提高。英國陸軍購買了16架AH.9,還用AH.7升級了8架。1990年7月第一架AH.9首飛,被人戲稱為「輪式垃圾箱」。
「山貓」AH.9
AH.9和AH.7在服役中統一升級了GEC-馬可尼ARI 23491 AWARE-3雷達告警系統,取代了「天空衛士」。AH.9用耐墜座椅取代了簡易座椅,運輸能力減少到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9名未攜帶武器的士兵。由於取消了滑撬,機降時士兵們就不能方便地踩著滑撬向外衝了,所以在艙門下方增加了腳踏。由於主起落架支柱和「陶」式飛彈掛架衝突,所以AH.9沒有反坦克型。韋斯特蘭曾考慮以AH.9為基礎研製一種用於出口的「戰場山貓」,具有新型「陶」式飛彈掛架、「地獄火」飛彈掛架、可選裝T800發動機和其他升級,但無人問津。
英國陸軍用波音/韋斯特蘭WAH-64「阿帕奇」AH.1接替「山貓」的反坦克任務後,「山貓」AH.7 TOW被改回運輸直升機配置。2003年春「山貓」AH.7開始部署在伊拉克,之所以沒有部署AH.9是因為該機的導航系統在設計時只考慮了德國前線的作戰,而AH.7的導航系統反而更適應伊拉克。在伊拉克炎熱的環境中,輕90公斤的AH.7也會佔有一點優勢。英國陸軍和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山貓」都參加了阿富汗作戰。
2003年伊拉克巴斯拉的「山貓」AH.7
「山貓」陸軍型有少量出口,卡達警察部購買了3架「山貓」28,於1978年交付。這些飛機相當於AH.1,主要區別就是增加了進氣口過濾器,不同的通訊設備,該機服役中還升級了「寶石」41-7發動機。1991年這三架「山貓」又被轉賣回英國。韋斯特蘭也曾努力向其他阿拉伯國家推銷「山貓」,但沒有效果。「山貓」陸軍型可憐的出口讓人費解,也許是遭受貝爾UH-1「休伊」和西科斯基S-70「黑鷹」夾擊所致。但「山貓」海軍型卻創造了極佳的出口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