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山貓:陸基戰車模塊化新標杆

2021-02-15 藍海長青智庫

德國的裝甲戰鬥車輛一向喜歡用猛獸命名,這個傳統從二戰時期的「黑豹」、「虎」式坦克一直延續到戰後的「豹1」、「豹2」主戰坦克,如今又有一個新成員即將加入,那就是萊茵金屬開發的「山貓」下一代裝甲戰鬥車輛,只不過這隻山貓可不小,體型幾乎比豹子還大。

德國陸軍剛剛於2015年開始列裝350輛「美洲獅」重型步兵戰車,今後還將增購210輛,部分代替已服役半個世紀的「黃鼠狼」步兵戰車(2017年還有382輛,其中200輛將在升級後一直用到2025年後)。這些履帶式步兵戰車將配合328輛「豹2」作戰(2019-2023年將升級104輛舊型號到豹2A7V標準)。

「豹2」+「黃鼠狼」是自冷戰開始德國陸軍的標配模式,如今終於要翻篇了

截至2020年4月,德國陸軍擁有64036人,下轄3個師(第1裝甲師、第10裝甲師、德荷混編的快速反應師)、1個法德旅和1一個訓練司令部,和我軍一個集團軍的實力差不多。德軍步兵營直屬旅或者師,沒有法國那樣的團級編制,一個營1000人,是美國步兵營兵力的2倍。

「美洲獅」是萊茵金屬和克勞斯-瑪菲的合資公司PSM設計生產的,自1996年開始項目研髮長達13年,在採用最高防護能力的Level-C裝甲套件時戰鬥全重達到43噸,是當時世界上最重、最強悍的步兵戰車。

為什麼萊茵金屬在「美洲獅」之後馬上又推出一款更大更重的新戰車,它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山貓」車族不僅僅是西方軍工行業近20年來難得推出的一款全新戰鬥車輛,它更體現了未來裝甲平臺的發展方向:通過高度模塊化的設計在防護力、火力和機動性之間取得平衡,並在每一個方面都做到出類拔萃,以高技術基礎車體為骨幹拓展適應戰場變化的多用途作戰能力。

「山貓」車族由兩種車型構成,KF31和KF41,KF是德語「Kettenfahrzeug - 履帶式車輛」的縮寫。KF31在2016年歐洲「薩託利」防務展覽會上公開亮相,最大戰鬥全重38噸,可以搭載3+6名士兵;KF41則首秀於2年後的2018「薩託利」,戰鬥全重最高可達到50噸,甚至超過了二戰五號「黑豹」坦克的44.8噸,搭載人數3+8人。兩個系列在車體尺寸、炮塔和武器等方面都有明顯差異,分別覆蓋了30-40噸的中型戰車和40-50噸的重型戰車範圍,以適應不同陸軍的需求。

靠近鏡頭的是KF31裝甲人員運輸型,後面一輛是KF41步兵戰車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KF31車體側面有折線

「山貓」家族最大的特點是多用途,可以在同一底盤上快速改裝成不同構型,包括步兵戰車、指揮控制車、裝甲偵察車、裝甲人員運輸車、戰場搶修車和裝甲救護車,今後還可能開發自行迫擊炮型和聯合火力支援型,豐富的車族化改型可以大大降低了後勤支援和培訓方面的成本,提高了任務彈性。

車族化並不是什麼新概念,60年代初生產的M113就已經實現了車族化,採用同一個底盤演變出自行迫擊炮、指揮車、通信車、反坦克飛彈發射車、自行高炮等幾十個變形。之後俄羅斯的BMP-3、美國的M2/M3「布萊德雷」步兵戰車、我國的04式步兵戰車都是按照車族化的概念設計的,即節省研發製造費用,又減輕了後勤保障壓力,一舉多得。

2019年10月31日,BAE系統公司在位於首都領地的馬朱拉訓練場向澳大利亞陸軍演示了兩款無人駕駛版M113AS4裝甲車,一輛為安裝炮塔的步兵戰車,另一輛為裝甲人員運輸車

但是這種車族化的通用性只體現在設計製造階段,車輛駛下生產線後它的構型和功能就固定下來了,在戰場上最多只能從同一車族的其它車輛上拆裝通用部分的零件互換使用,一輛救護車是不可能變成偵察車的。

而採用21世紀最新信息、機電技術設計的「山貓」重新定義了車族化的概念,基於通用化底盤和動力單元,在數位化骨幹網絡的開放式架構支持下,通過安裝特定的彈性任務模塊可以在不同構型之間快速轉換,作業時間不超過8小時,緊急情況下不必返廠在野外就可以進行轉換作業。

在2018年「薩託利」防務展上,萊茵金屬的工作人員用3個半小時完成了KF41從步兵戰車(上)到指揮控制型(下)的轉換

這樣變形金剛般的構型轉換能力是過去所有履帶式裝甲車輛都不具備的,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裝甲部隊的編成,顯著提高全壽命費效比。例如,過去需要採購12輛不同構型的裝甲車才能擔負的任務,「山貓」只需要6到8輛加5套額外的任務模塊就能勝任;在戰場上可以通過更換受損模塊迅速恢復戰鬥力而不必將整車拖回後方修理;即插即用的模塊結構還可以更高效快捷地開發新質作戰能力。

「山貓」車族的6種變形車外觀看上去差別相當大,實際分為2種構型。「高車頂」的指揮控制型和醫療型需要安裝一個附加頂部模塊以增大內部容積,載員艙高度達到1.8米。除了駕駛員和負責遙控武器站的車長,指揮控制型還可以搭載4名指揮人員和大量電腦、通信、電子設備,醫療型則可以攜帶2付擔架和4名醫療人員或輕傷員。

其餘4種構型都採用「低車頂」,步兵戰車型和偵察型配用炮塔,後者還可以安裝升降支架提高傳感器的觀測高度。因為可快速更換的任務模塊為非承載式結構,開放式頂部的通用底盤必須增強側面的結構強度以承受任務模塊在作戰或遭到毀傷時產生的衝擊力,這也是「山貓」的車重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

大多數陸軍目前尚未接受模塊化調整戰鬥車輛功能這一前衛概念,澳大利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在「拳師犬」輪式裝甲車項目中就採購了超出車輛數量的功能模塊,以便在需要時變更車輛構型。「拳師犬」是萊茵金屬和克勞斯-瑪菲的另一個合資項目,萊茵金屬佔合資公司ARTEC工業集團64%的股份,德國陸軍裝備了403輛,代替M113履帶式裝甲車和「狐」式輪式裝甲車。

「拳師犬」輪式裝甲車,採用和KF31相同的「長矛」1.0版炮塔

在基本功能模塊之外,「山貓」車族的防禦系統也是模塊化的,針對維和行動、反叛亂城市戰、正規野戰中的輕型裝甲車輛對戰等不同等級的戰場威脅,可以安裝動能彈防禦模塊、防地雷模塊、頂裝甲模塊等不同的生存能力套件,配備「長矛2.0」炮塔的KF41步兵戰車構型還能選裝主動防禦系統,對抗各類反坦克火箭和反坦克飛彈。

下面以整個「山貓」車族中最具代表性也是作戰能力最強的KF41步兵戰車為例,看一看它的具體設計。KF41採用常規的步兵戰車布局方式,動力艙在前,駕駛艙偏左,中間是戰鬥艙,後部是載員艙。

【 龐大身形 】

KF41的尺寸非常龐大,車長7.73米,車寬3.6米,到炮塔頂的高度為3.3米。車體長度甚至比豹2A6還要長3釐米,車寬也僅僅窄了10釐米。作為上一代步兵戰車代表作的M2「布萊德雷」長、寬、高分別為6.55米、3.6米和2.98米,比KF41小了一圈。

KF41的外觀極具未來感,車體和炮塔採用了平板化的隱身設計,除了炮塔頂的車長周視鏡外所有觀瞄設備、燈具、煙霧彈發射器等附件均為內埋式和車體融為一體,表面沒有任何突出物,連裝甲車上常見的螺栓、把手都看不到,顯得異常平整利落。單從隱身性講就比同門的」美洲獅「高出一大截,減小了雷達反射面積,降低了敵方戰場偵察雷達的發現概率。KF41的車體加工工藝十分精湛,稜線分明,材質厚重,體現出德制裝甲車輛一貫的高水準。

【 強勁動力 】

KF41的動力系統均採用成熟可靠的現有設備,迪爾DLT-460D雙銷掛膠金屬履帶來自PzH 2000自行火炮,駕駛員坐席來自「棕熊」式裝甲工程車。利勃海爾D9612型V12柴油發動機是在工業領域廣泛使用的商用貨架產品,採用兩級渦輪增壓和兩級中冷技術,排量27升,最大功率1140馬力,單位功率26馬力/噸。這個數據超過了西方的主流主戰坦克,豹2A6單位功率為24.2馬力/噸,M1A2 SEP為23.6馬力/噸;和步兵戰車的橫向對比優勢就更明顯了,英國「武士」步兵戰車為22馬力/噸,M2「布萊德雷」是21.7馬力/噸。而車重同為44.5噸的T-72B(M)發動機功率只有840馬力,單位功率為18.9馬力/噸。

配套的德國產倫克HSWL256型全自動變速箱也用於「美洲獅」和「阿賈克斯」兩種步兵戰車,幾乎成為西方步兵戰車的標配。它的設計非常緊湊,可靠性很高,具備6個前進檔和6個後退檔。扭杆懸掛系統由萊茵金屬參股49%的澳大利亞Supashock公司生產,配備了高效減震器,擁有自適應能力,在全車族不同構型的重量範圍內都不需要另行調教。行動裝置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配備6對小直徑負重輪、3對託帶輪,最大爬坡度60°,最大側傾度30°,跨越溝渠寬度2.5米,無準備涉水深度1.5米,可通過1米高的垂直障礙物,越野性能十分了得。

KF41的油箱安裝在車體尾部的外置儲箱內,外面包覆有附加裝甲,在發動機艙還有一個大型輔助油箱,總載油量超過700升,作戰行駛距離500公裡。這個外置油箱也是KF41和KF31外觀上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另外KF41側面的一體化附加裝甲很厚,垂直突出在車體外,而KF31車體側面有一條折線,薄薄的履帶裙板和上面的車體裝甲是分離的。

在安裝防護等級最高的反裝甲生存套件後,KF41的戰鬥全重達到44噸,但憑藉充沛的動力和可靠的傳動系統,在如此重量之下它仍然具備同級別裝甲車輛中領先的機動性能,公路最高速度70公裡/時,比以機動性強著稱的豹2A6還快2公裡/時,而且KF41還預留了6噸的載荷空間用於今後的升級。

【 先進炮塔 】

KF41安裝了萊茵金屬自家的「長矛」雙人炮塔,KF31、「美洲獅」和「拳師犬」也都配用「長矛」炮塔,不過KF41升級到了2.0版,和方方正正的1.0版相比採用了多斜面的隱身外形設計,防彈性能更好,可以在近戰中有效防禦小口徑動能彈和高爆彈藥。

採用開放架構的「長矛」炮塔本身就是一個高度模塊化的基體,可以按需安裝各種傳感器、武器和防護套件。炮塔還擁有備份手動操縱功能,在喪失車載動力的時候仍然可以維持一定的作戰能力。

KF41的全數位化火控系統可謂豪華配置,達到一線主戰坦克的水準。車長和炮長都配備了萊茵金屬的數字式SEOSS穩定光電傳感器系統,和豹2「革命2」型採用的型號相同,車長和炮長可以交換操作。

SEOSS-P車長周視鏡為非穿透式,布置在左側炮長坐席後上方全車最高點上,光學窗口帶有天窗,半球形視野具備對空搜索瞄準功能;SEOSS-S炮長瞄準鏡位於炮塔正面。兩者均為雙通道雙向穩定,配備萊茵金屬的Saphir熱成像儀,可選裝高解析度日間CCD攝像機,具備動對動瞄準和「獵-殲」能力。車長和炮長的潛望鏡安裝在兩個地堡型的觀察塔內,隱身性和防護性都大有提升。

車長席安裝有大尺寸彩色液晶顯示屏,除了顯示周視鏡圖像外還可以通過分布在炮塔四周的SAS事態感知系統攝像頭獲取360°外部戰場全景,具備全天候快速反應能力。

炮塔後部2個凸臺上各安裝了左、後、右三個方向的攝像頭

【 強大武備 】 

萊茵金屬展示的KF41基準型號配備了一門「沃坦35」35毫米全自動加農炮,採用外能源電力驅動,雙路供彈,射角為+45˚到−10˚,射速達到每分鐘200發,有效射程3000米,威力比KF31上的「沃坦30」30毫米炮上了一個臺階。

「沃坦35」在身管外安裝了一具六邊形的金屬護套,頂部和炮塔上表面齊平,可以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和紅外信號特徵,還起到熱護套的作用,連側面的散熱槽都安裝了金屬屏蔽網

「沃坦」系列加農炮都安裝了大型炮口裝置,除了制退作用外前端的線圈還支持對可編程彈藥的數據注入,具備對空對地雙重射角能力。這種技術來自厄利空公司開發的「阿海德」可編程彈藥,萊茵金屬於1999年併購了厄利空武器分部,成為旗下的萊茵金屬防空分公司。

隨著裝甲車輛的防護能力越來越強,M2「布萊德雷」那一代的20、25毫米機關炮顯得威力不足,步兵戰車擴大主炮口徑已經成為潮流,KF41的「沃坦35」在口徑上雖然還不及瑞典CV90的40毫米「博福斯」機關炮,但是在火控性能、彈藥多元化和先進性、對空對地雙用途等方面綜合衡量完全可以排到當今西方步兵戰車主炮的第一名,今後甚至還有安裝105毫米或者120毫米低膛壓坦克炮的火力支援型方案。

安裝在炮塔右側的同軸機槍採用萊茵金屬最新開發的RMG 7.62毫米機槍,最大射速800發/分,使用MG3機槍的標準彈鏈。它的最大特色是擁有3根槍管,採用外能源射擊但並不是加特林式轉管機槍,3根槍管互為備份,當一根持續射擊過熱時系統會啟動電氣系統自動旋轉槍管基座切換到下一根冷卻的槍管,轉換時間在5秒鐘之內,可以最大程度保障火力持續性。

RMG機槍的安裝形式也很新穎,只有很短的一截槍管露在炮塔外面內,射口採用縱向開縫,一直延伸到炮塔頂部,擁有很大的射角可以對空射擊,開口處用厚實的毛刷封閉,在不影響機槍俯仰射擊的同時保證了密封性。

在非炮塔構型的車型中則在車頂安裝全數字雙向穩定遙控武器站,配備晝/夜全天候觀瞄設備和大/中口徑機槍或40毫米榴彈發射器。

KF41的「長矛2.0」炮塔還可以選裝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製的「長釘-LR2」反坦克飛彈,配備2種戰鬥部:一種是增強型串聯聚能戰鬥部,以70˚角俯衝攻頂可有效對抗現代主戰坦克的主被動防禦系統;另一種是多功能戰鬥部,配備多模式引信可改變裝藥起爆高度,對付建築物、土木工事、非裝甲目標或地面人員目標。裝備「長釘-LR2」後KF41具備了在5.5公裡距離上遠程攻擊敵方主戰坦克、裝甲車輛或加固型防禦工事的能力。

步兵戰車配備反坦克飛彈早已司空見慣,但是KF41這個也是由Supashock公司研製的發射裝置非常有創意,平時摺疊收藏在炮塔兩側,外部完全看不到。發射時蓋板外翻90度成為一個發射平臺,雙聯裝飛彈發射架再由液壓杆升起傾斜發射。左右共4枚飛彈載彈量翻了M2「布萊德雷」一倍。這個發射裝置實際上是一個彈性任務模塊,能夠根據作戰任務即插即用攜帶不同類型的子系統,除了反坦克飛彈包括巡飛彈、小型無人機或者電子戰套件。

【 防護能力 】

KF41的車體和炮塔都採用裝甲鋼焊接,厚度還處於保密狀態,外界不得而知,主裝甲外還安裝有大型模塊化附加裝甲,車體內部鋪設了防崩落襯層。據萊茵金屬宣傳可以防禦反坦克彈藥、中口徑穿甲彈、炮彈/炸彈破片和路邊簡易爆炸裝置。車底採用雙層V型底,可以抵禦10公斤級地雷在車底的直接爆炸衝擊。

KF41在降低紅外特徵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以減小被紅外探測裝置發現的概率。全車外表面噴塗了防紅外塗料,尾部儲箱表面安裝有百葉窗,左側的是發動機冷卻系統進氣口,它同時集成了三防過濾系統和艙內環境控制系統,右邊的是發動機廢棄排氣口,通過管道聯通到車首的發動機以降低前部的紅外和聲學特徵。

在熱帶地區作戰時KF41還可以全身披掛萊茵金屬研製的「SolarΣShield - 太陽盾牌」多光譜移動偽裝系統,進一步降低全車的紅外、視覺和雷達信號特徵。

在飛彈發射裝置前側面安裝有一列8具40毫米煙幕彈發射器,採用保型設計,發射筒藏在炮塔內部,只露出發射口蓋。

該發射器配備「Rosy - 快速遮蔽系統」多光譜煙霧彈,可以同時幹擾各類採用電視、光電、紅外成像、雷射制導的反坦克武器。

「長矛2.0」炮塔還可以選裝萊茵金屬的AMAP-ADS主動防禦系統,針對來襲的聚能裝藥反坦克彈藥提供360°硬殺傷防護。這些主動、被動防禦系統和雷射告警系統、槍聲定位系統、自動目標識別和跟蹤系統集成為一體,形成高度自動化的防禦作戰體系。

和防禦系統並存的還有該車令人讚嘆的人機工效。單純從載員人數看,KF41以44噸的重量只搭載8名乘員,12.3噸的M113卻能塞進11人,但KF41寬大的載員艙乾淨整潔,形如科幻片中的太空艙,和陰暗雜亂的傳統步兵戰車內部有天壤之別。

M113的乘員艙,我在航展上去坐過,非常低矮,薄薄的裝甲聊勝於無

在KF41後部的載員艙內,8張懸掛式坐席通過吊鉤柔性吊掛在天花板的導軌上,和車體不發生硬接觸,可以有效隔離地雷或者路邊炸彈造成的距離衝擊,保護乘員安全。因為電子設備眾多,KF41配備了功率強大的空調系統,給乘員也提供了舒適的乘車環境。

裝甲人員運輸型可以布置更多座椅,四周受到重甲保護:

老牌軍火巨頭萊茵金屬的技術實力十分雄厚,「山貓」車族只用了不到五年時間就從繪圖板上走下了生產線,並且在全球範圍進行了廣泛的測試。但是德國陸軍目前正在採購「美洲獅」步兵戰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都沒有另行採購「山貓」車族的計劃,因此「山貓」自誕生起就是一個徹底的外銷項目,瞄準的是急需裝備新型步兵戰車的國際買家,「山貓」也可以說是目前國際防務市場上最先進的現貨產品了。

【 匈牙利 】

今年9月匈牙利已經成為「山貓」的全球啟動用戶,將採購218輛匈牙利專用構型的步兵戰車,合同總金額22.6億美元,平均單價高達1036萬美元,竟然比M1A2的890萬美元(2016年幣值)還貴。前46輛由德國製造,2024年開始交付,剩餘的步兵戰車將由萊茵金屬在匈牙利合資設廠生產。

匈牙利於1999年3月加入北約,目前只有2個步兵旅的作戰編制,僅僅在第25步兵旅下屬的第11坦克營裝備了34輛老掉牙的T-72M1,剩下的5個步兵營只有BTR-80輪式裝甲車。為了儘快推進陸軍現代化,2019年下半年匈牙利耗資3.6億美元採購44輛豹2A7+主戰坦克和24門PzH 2000自行火炮,另加12輛二手的豹2A4用於訓練,這些裝備將於2021到2025年間交付。曾經有消息說匈牙利陸軍準備採購「美洲獅」步兵戰車進行搭配,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更加先進而且還略微便宜的「山貓」,「美洲獅」的單價是1059萬美元。

在本土對KF41進行測試的匈牙利陸軍士兵,對比一下KF41的巨大車體高度

218輛KF41正好配備5個營,令匈牙利陸軍一舉實現機械化,全德式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和略顯肉疼的單價相比這種質的飛躍還是非常值得的。而且KF41的模塊化多用途性可以說就是為匈牙利這種小規模陸軍量身打造的,在壓縮裝備數量的同時拓展出儘可能多的作戰能力。

【 澳大利亞 】

「陸地400」是澳大利亞陸軍全力推進的重型裝備現代化計劃,共分為4個階段,第1階段為項目定義研究,確定任務需求;第2階段已經完成競標,2018年3月耗資52億澳元採購211輛「拳師犬」輪式裝甲車替代257輛通用動力生產的ASLAV(LAV-25澳大利亞版);第3階段是目前正在進行投標競爭的機動近戰系統,計劃採購同一車族的383輛步兵戰車和17輛機動支援車用於替換431輛M113AS4系列裝甲車,後來又增加了27輛後勤運輸車、15門120毫米自行迫擊炮和25門迫擊炮彈藥運輸車,合同總價值高達181億澳元;第4階段涉及集成化訓練系統。

澳大利亞陸軍的「拳師犬」和LAV-25及M1A1的尺寸對比,新型裝甲車輛大型化的趨勢十分明顯

參加第3階段競標的4款步兵戰車目前只剩下2款進行最后角逐,由萊茵金屬的KF41對陣韓華集團的AS21「紅背蜘蛛」(韓國陸軍K21步兵戰車的深度改進型),BAE系統公司的CV90 Mk4和通用動力的「阿賈克斯」已經出局,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在各國軍費不斷萎縮的今天,這是一筆國際軍售市場上少有的大單,萊茵金屬志在必得,因為第2階段剛剛勝出的「拳師犬」和KF41在動力系統、觀瞄系統、作戰系統等很多方面採用相同的模塊化部件,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進行更換,而且萊茵金屬在昆士蘭州雷德班克的軍用車輛高級中心已經具備現成的大規模生產能力。

11月初萊茵金屬在澳大利亞公布了參加競標的3輛樣車中的第一輛,這3輛樣車將安裝大量澳大利亞公司研製的部件,包括匈牙利採購的KF41其炮塔也是由萊茵金屬澳大利亞分公司生產的。從11月開始兩款參評戰車將進行為期一年的「RMA - 風險緩解措施」測試,全面對比火力、機動性和防護能力,明年選定車型後將於2024-2025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2030年完成全部裝備計劃。

【 捷克 】

同為東歐北約國家的捷克和匈牙利情況類似,目前一線作戰部隊只有2個機步旅、1個空降團和1個炮兵團,裝備116輛T-72M4和149輛BVP-2。不過捷克具有相當發達的汽車和兵器工業,著名的太脫拉汽車公司也生產大量軍品,技術力量雄厚。

2019年捷克國防部招標採購210輛現代化步兵戰車以替換BVP-2,參與競標的4種車型分別是BAE系統公司CV90、通用動力的ASCOD、萊茵金屬的「山貓」和「美洲獅」,總價值超過22.8億美元。萊茵金屬的優勢之一就是幾十年來深度參與捷克的汽車工業,在捷克擁有充足的人才和基礎建設資源,最終鹿死誰手目前還很難說。

【 美國 】

萊茵金屬最大的野心還是美國陸軍這個廣闊的市場。2018年10月,萊茵金屬宣布和雷錫昂公司組成團隊,推出KF41升級版競標美國陸軍的「OMFV- 可選有人戰鬥車輛計劃」,用於替代數量龐大且日益老舊的M2/M3「布萊德雷」步兵戰車。在現役坦克全部升級到M1A2 SEPv2並小批量生產M1A2C、已經選定AMPV取代M113、JLTV取代悍馬和MRAP後,美國陸軍剩下的頭等換裝大項目就是替代「布萊德雷」,數量高達1874輛,是澳大利亞、匈牙利等小規模陸軍完全不可比的巨無霸訂單,金額更是天文數字。

該項目原稱為「GCV - 地面作戰步兵戰鬥車輛系統」,主要競爭對手是BAE系統公司63.5噸的油電混合動力怪獸和通用動力的常規方案,2014年項目被取消後改為OMFV計劃,萊茵金屬也趁機加入競爭以圖進入相對封閉的美國市場。

萊茵金屬美國車輛分公司總經理聲稱參加競標的不會是KF41的現有版本,而是根據美國陸軍的特殊需求專門升級的改進型號。美國陸軍將於2022財年初選出入圍競爭者進入數字樣車設計階段,2023年下半年再次篩選方案進入為期一年的詳細設計階段,2024財年下半年組織樣車生產,2025年進行對比測試,2027財年才能最後選定優勝者拿下整個訂單。

5-7年後世界軍事格局和裝甲車輛技術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目前尚難預料,不過KF41無疑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未來步兵戰車開路先鋒,其車體大型化、構型模塊化、外形隱身化、火控坦克化的先進設計理念值得各國陸軍借鑑。

相關焦點

  • 鐵甲山貓
    模塊化的新標杆「山貓」車族不僅僅是西方軍工行業近20年來難得推出的一款全新戰鬥車輛,它更體現了未來裝甲平臺的發展方向:通過高度模塊化的設計在防護力、因為可快速更換的任務模塊為非承載式結構,開放式頂部的通用底盤必須增強側面的結構強度以承受任務模塊在作戰或遭到毀傷時產生的衝擊力,這也是「山貓」的車重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大多數陸軍目前尚未接受模塊化調整戰鬥車輛功能這一前衛概念,澳大利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在「拳師犬」輪式裝甲車項目中就採購了超出車輛數量的功能模塊,以便在需要時變更車輛構型。
  • 戰鬥全重可達50噸,德國研發世界頂級步戰車,一小國採購200多輛
    因為根據協議,德國將只生產46輛"山貓"步戰車和9輛布法羅裝甲搶修車。其他172輛"山貓"將在匈牙利生產。"山貓"式KF41履帶式步兵戰車正式和公眾亮相是在2018年的歐洲防衛與安全論壇上,其推出的初衷是為了競標捷克的陸軍換裝計劃。根據捷克軍方的計劃,捷克陸軍計劃在2026年前,斥資50億美元用於陸軍現代化,並用其中的20億美元採購至少210輛步戰車,以替換掉老舊的俄式BMP-2履帶式步戰車。
  • 簡陋至極的山貓全地形車為何會被解放軍重視?這項優勢無人能比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談一談為何「小山貓」能在我軍陸軍立足的原因所在。首先,就從山貓全地形車的外形來看,作為一款防護能力遠遠不如制式裝甲車輛的功能型戰車,有一點肯定可以確定,山貓全地形車肯定不是在正面戰場和敵軍進行硬碰硬的較量的,而且由於其體量屬於超輕型級選手,它也不大可能充當側前方突擊型裝備而使用,對於山貓全地形車而言,它只能在特種作戰領域內使用了。
  • 陸軍戰車未來發展最新動向
    此次展覽會上共有3家公司有希望獲得陸軍下一代戰車項目青睞,包括BAE系統公司(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製造商)推出的CV90 Mark4戰車;通用動力公司(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斯特瑞克戰車製造商)推出的格裡芬-3戰車;以電子產品聞名的雷神公司和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推出的名為Lynx KF41(山貓)的新一代戰車。
  • 獨家|這款「山貓」專打「陸戰之王」 火力世界最強
    在剛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上,既有矢量版殲10B與打開彈倉的殲20這樣的「大熱點」,也有無所不能,無所不裝的「山貓」全地形車這樣的「小亮點」。但一款只出現在宣傳片中的「山貓」型號或許才是該家族中技術含量最高、威力最大的型號。儘管「山貓」的名稱有些殺氣不足,但這款「山貓」卻能通過一款世界最強的火炮在城市戰中專門獵殺「陸戰之王」。
  • 中國山貓能直接拉一門炮!
    山貓全地形車剛剛亮相的時候,端的是一個小巧玲瓏。體型非常之迷你。在中國那些高大威猛的鐵甲洪流中,簡直就是一股清流。除此之外,山貓的爬坡能力也是一絕,最大爬坡度超過65%,即能爬接近35度的坡,足以應對大多數地形了。這樣的地形通過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讓山貓在中國缺少基建的邊疆地區可以快速奔馳。
  • 【看稀奇】金彪有輛全國唯一的山貓8x8輕全地形車
    有軍事專家曾這樣描述山貓:小、奇、簡,初識「山貓」,眼前一亮,車如其名,酷似裝甲車輛,也似變形金剛,更似印象中的經典「甲殼蟲」,透著一股霸氣。遙控武器站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模塊化、通用化武器系統,安裝在「山貓」全地形車之後,可以通過全電驅動的無人炮塔和操控單元發射機槍彈、榴彈,避免解放軍戰士直接暴露在敵軍火力威脅下,特別適合城市巷戰和反恐作戰。
  • 再見「山貓」!英國韋斯特蘭「山貓」直升機的前世今生(上)
    ,標誌著「山貓」在英軍中服役40年後機全部退出現役。1977年「山貓」生產型開始交付。皇家海軍陸戰隊原本希望裝備具有輪式起落架、可摺疊尾梁、「魚叉」甲板助降系統的「山貓」AH.6,但是因預算超標只能採購「山貓」AH.1。  飛行員們發現「山貓」AH.1極為敏捷,富於飛行樂趣,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法國設計的鈦合金旋翼頭。儘管「山貓」AH.1隻是一種突擊運輸直升機,但其良好的機動性啟發英國陸軍把該機用作反坦克直升機。
  • 盤點世界,十大先進型號的履帶式步兵戰車
    ,能把退役的坦克改為性能優越的戰車。戰車的常見型號,裝備25mm機炮和7.62mm機槍,必要時也能加裝反坦克飛彈,這款戰車的實力不容小視。俄羅斯,庫爾幹人25型步兵戰車這款戰車裝備一門大口徑機炮,車身比同類戰車相對較輕,戰場上的反應能力,以及越野機動性也十分出色,這款戰車目前出售很多國家,並且都受到很高的評價。韓國,AS21「紅背蜘蛛」步兵戰車
  • 軍武時政丨「擎槍披甲的電腦」新加坡「獵人」步兵戰車有多強?
    近日,新加坡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宣布,其已經獲得新加坡國防部合同,將提供第二批次「獵人(Hunter)」步兵戰車。今天的軍武時政環節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款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全數位化「獵人(Hunter)」步兵戰車。
  • 鐵甲練兵忙!
    鐵甲練兵忙!》陸軍座座軍營練兵熱潮湧動馬達轟鳴震天響鐵甲奔流炮聲隆沙漠戈壁塵土飛揚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東部戰區陸軍、南部戰區陸軍西部戰區陸軍、北部戰區陸軍西藏軍區演兵場看7支鐵甲軍旅練兵步履急!第72集團軍某旅駕駛員手腳並用神經緊繃履帶在漂移中滑出一道弧線如「粥」般的泥漿飛濺極速的戰車先後衝出深溝
  • 模塊化戰車《重裝上陣》、休閒農場《我的農場小屋》| 新發現
    模塊化的戰車!炎熱的夏天裡,大家是不是都不想出門啊?不如來試試這款《重裝上陣》一起「閉門造車」,或許還可以做出個「風扇」來給炎熱的夏天消消暑。
  • 中國軍工發布宣傳片,一款新步戰車亮相,尺寸超迷你
    文/山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所屬的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發布視頻,出現了一個前從未見過的「小傢伙」,這是一輛小巧玲瓏的新戰車,尺寸超迷你,有點像德軍空降兵裝備的「鼬鼠」式超輕型傘兵戰車。而且我們這款「小戰車」與德國「鼬鼠」的造型性能都比較接近。
  • 我們造出世界上最小戰車:40毫米快炮打埋頭彈
    近日,我軍展出了多款先進的山貓全地形車,並且還有不少改進型號,但此次還有一款不同的型號沒有展出,就是裝備了新一代40毫米機關炮的戰車
  • 陸軍「鐵甲奇兵-2019」比武競賽戰味濃!
    江淮硝煙起,鐵甲鏖戰急。5月21日上午,陸軍 「鐵甲奇兵-2019」比武競賽在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某訓練場拉開戰幕。▲陸軍「鐵甲奇兵-2019」比武競賽開幕式現場。李康 攝據悉,這是陸軍首次組織的重中型合成部隊大規模、高強度、綜合性的比武競賽,來自陸軍合成部隊數百臺各型戰車遠程機動,齊聚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某訓練場,圍繞近戰殲敵、戰場機動、野戰生存、戰鬥突擊等8項22個內容,區分軍事主官、分隊軍官、戰鬥車組等3類參賽對象,展開為期5天的激烈角逐。
  • 「山貓」變形車好不好,得它說了算!
    在這樣的考量下,雖然內心裡很想也聊聊山貓,但是昨天偷懶沒有更新。作為連續兩屆珠海航展中成系列展示的武器裝備,山貓系列在某種程度上因其獨創性和「腦洞」,更加受到軍迷朋友的喜愛。這些車輛要麼使用和標準山貓一樣的8輪底盤,要麼使用更短的6輪或者4輪底盤,無論使用哪一款底盤,這些山貓的寬度都基本沒有變化。但是因為相當多山貓的衍生型號要在底盤上安裝各類武器或者其他設備,這些車輛的高度變化就會相對非常劇烈。
  • 鐵軍故事:元帥府鐵甲車隊血灑深圳
    元帥府鐵甲戰車1924年,國共首次合作時,周恩來按照孫中山的授意,指導鐵組建元帥府鐵甲車隊。
  • 陸軍「鐵甲奇兵-2019」比武競賽精彩盤點
    25日下午,隨著T056坦克車組最後一發炮彈出膛,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承辦的陸軍「鐵甲奇兵-2019」比武競賽落下戰幕。下面我們一起回顧精彩時刻! ▲[軍事報導] 陸軍「鐵甲奇兵-2019」在戰鬥車組比武中參賽坦克、步戰車在6公裡的山路上連續通過雷場、凸凹路煙火地段、車轍橋等障礙車組乘員在機動中觀察戰場搜索目標、指揮聯絡
  • 鐵甲車隊:中共直接領導的第一支正規武裝
    這次軍事行動後,周恩來加快了組建大元帥府鐵甲車隊的工作。1924年11月,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開始組建。鐵甲車隊下屬成員的配備與調動,都由中共廣東區委和周恩來決定。周恩來親自選調黃埔軍校特別官佐徐成章和第一期畢業生周士第、趙自選分別擔任鐵甲車隊隊長、副隊長、軍事教官。鐵甲車隊的黨代表和政治教官分別由中共廣東區委選派的廖乾五、曹汝謙擔任。
  • 沈葆楨與鐵甲船
    1877年,清廷應沈葆楨等人的請求,從船政畢業生中選送30多名出國留學,期限3年,目標是讓學造船的能製造新式船機,學駕駛的能駕駛鐵甲船回國。      1879年3月8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原屬中國保護的琉球,30日正式併吞,改為衝繩縣。清廷如夢初醒,才於7月6日下諭旨:「各國恃有鐵甲船,狡焉思啟,則自強之策,自以練兵購器為先,著李鴻章、沈葆楨妥速籌購合用鐵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