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軸承
軸承(「Bearing」,日本人稱「軸受」)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係數的部件。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係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係數。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
目錄
簡介
作用
尺寸
分類
滾動軸承
角接觸軸承
外球面軸承
直線運動軸承
球軸承
深溝球軸承
推力球軸承
滾子軸承
圓柱滾子軸承
圓錐滾子軸承
滾針軸承
球面滾子軸承
推力軸承
推力滾子軸承
推力圓柱滾子軸承
推力滾針軸承
推力球面滾子軸承
帶座軸承
關節軸承
組合軸承
軋機軸承
外球面球軸承包括種類
推力角接觸球軸承
深溝球軸承
推力圓錐滾子軸承
優劣
外包裝是否明晰
鋼印字是否清晰
是否有雜響
表面是否有渾濁的油跡
倒角是否均勻
包裝
內包裝
外包裝
軸承零件
密封
潤滑
減少摩擦及磨損
延長疲勞壽命
排出摩擦熱、冷卻
其他
代號
行業標準
額定壽命與額定動載荷
軸承壽命
額定壽命
基本額定動載荷
保管
安裝
安裝前注意事項
軸承的安裝方法
加熱注意事項
拆卸
維護
1、清洗
2、檢查與判斷
故障識別
通過聲音進行識別
通過工作溫度進行識別
通過潤滑劑的狀態進行識別
損壞
使用
失效
簡介
作用
尺寸
分類
滾動軸承
角接觸軸承
外球面軸承
直線運動軸承
球軸承
深溝球軸承
推力球軸承
滾子軸承
圓柱滾子軸承
圓錐滾子軸承
滾針軸承
球面滾子軸承
推力軸承
推力滾子軸承
推力圓柱滾子軸承
推力滾針軸承
推力球面滾子軸承
帶座軸承
關節軸承
組合軸承
軋機軸承
外球面球軸承包括種類
推力角接觸球軸承
深溝球軸承
推力圓錐滾子軸承
優劣
外包裝是否明晰
鋼印字是否清晰
是否有雜響
表面是否有渾濁的油跡
倒角是否均勻
包裝
內包裝
外包裝
軸承零件
密封
減少摩擦及磨損
延長疲勞壽命
排出摩擦熱、冷卻
其他
代號
行業標準
額定壽命與額定動載荷
軸承壽命
額定壽命
基本額定動載荷
保管
安裝
安裝前注意事項
軸承的安裝方法
加熱注意事項
拆卸
維護
1、清洗
2、檢查與判斷
故障識別
通過聲音進行識別
通過工作溫度進行識別
通過潤滑劑的狀態進行識別
損壞
使用
失效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軸承(7張)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發明滾動軸承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古籍中,關於車軸軸承的構造早有記載。從考古文物與資料看,中國最古老的具有現代滾動軸承結構雛形的軸承,出現於公元前221~207年 (秦朝)的今山西省永濟縣薛家崖村。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強大推動下,軸承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質快速發展時期。在十七世紀末,英國的C.瓦洛設計製造球軸承,並裝在郵車上試用以及英國的P.沃思取得球軸承的專利。十八世紀末德國的H.R.赫茲發表關於球軸承接觸應力的論文。在赫茲成就的基礎上,德國的R.施特裡貝克、瑞典的A.帕姆格倫等人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對發展滾動軸承的設計理論和疲勞壽命計算作出了貢獻。隨後,俄國的N.P.彼得羅夫應用牛頓粘性定律計算軸承摩擦。英國的O.雷諾對託爾的發現進行了數學分析,導出了雷諾方程,從此奠定了流體動壓潤滑理論的基礎。在建國五十年來,中國軸承工業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早期的直線運動軸承形式,就是一排在撬板下放置一排木桿。這個技術或許可以追溯到修建吉薩大金字塔的時候,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證據。現代直線運動軸承使用的是同一種工作原理,只不過有時用球代替滾子。最早的滑動和滾動體軸承是木製的。陶瓷、藍寶石或者玻璃也有使用,鋼、銅、其他金屬、塑料(比如尼龍、膠木、特氟隆和UHMWPE)都被普遍使用。 從重載車輪軸和工具機主軸到精密的鐘表零件,很多場合都需要旋轉軸承。最簡單的旋轉軸承是軸套軸承,它只是一個夾在車輪和輪軸之間的襯套。這種設計隨後被滾動軸承替代,就是用很多圓柱形的滾子替代原先的襯套,每個滾動體就像一個單獨的車輪。最早投入實用的帶有保持架的滾動軸承是鐘錶匠約翰·哈裡遜於1760年為製作H3計時計而發明的。 在義大利奈米湖發現的一艘古羅馬船隻上,發現了早期的球軸承的實例。這個木製球軸承是用來支撐旋轉桌面的。這艘船建造於公元前40年。據說列昂納多·達·文西在1500年左右曾經對一種球軸承進行過描述。球軸承的各種不成熟因素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球之間會發生碰撞,造成額外的摩擦。但是可以通過把球放進一個個小籠裡防止這種現象。17世紀,伽利略對「固定球」的,或者「籠裝球」的球軸承做過最早的描述。但在隨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在機器上安裝軸承一直沒有實現。第一個關於球溝道的專利是卡馬森的菲利普·沃恩在1794年獲得的。 1883年,弗裡德裡希·費舍爾提出了使用合適的生產機器磨製大小相同、圓度準確的鋼球的主張。這奠定了創建獨立的軸承工業的基礎。「Fischers Automatische Gußstahlkugelfabrik」或者「Fischer Aktien-Gesellschaft」的首字母組合後來成了商標,在1905年7月29日註冊。1962年,FAG這個商標作了修改並沿用至今,並在1979年成為了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95年,亨利·鐵姆肯設計出第一個圓錐滾子軸承,三年後獲得了專利並成立Timken公司。 1907年,SKF軸承工廠的斯文·溫奎斯特設計了最早的現代自調心球軸承。
編輯本段作用
究其作用來講應該是支撐,即字面解釋用來承軸的,但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撐其實質就是能夠承擔徑向載荷。也可以理解為它是用來固定軸的。就是固定軸使其只能實現轉動,而控制其軸向和徑向的移動。電機沒有軸承的後果就是根本不能工作。因為軸可能向任何方向運動,而電機工作時要求軸只能作轉動。從理論上來講不可能實現傳動的作用,不僅如此,軸承還會影響傳動,為了降低這個影響在高速軸的軸承上必須實現良好的潤滑,有的軸承本身已經有潤滑,叫做預潤滑軸承,而大多數的軸承必須有潤滑油,負載在高速運轉時,由於摩擦不僅會增加能耗,更可怕的是很容易損壞軸承。把滑動摩擦轉變為滾動摩擦的說法是片面的,因為有種叫滑動軸承的東西。
編輯本段尺寸分為: (1) 微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26mm以下的軸承;
(2) 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28-55mm的軸承; (3) 中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60-115mm的軸承; (4) 中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120-190mm的軸承 (5) 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200-430mm的軸承; (6) 特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440-2000mm軸承。 (7) 重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範圍為2000mm以上的軸承。 也有按孔徑區分的,如孔徑10mm以下為微型軸承。
編輯本段分類按載荷方向可分為:①徑向軸承,又稱向心軸承,承受徑向載荷。②止推軸承,又稱推力軸承,承受軸向載荷。③徑向止推軸承,又稱向心推力軸承,同時承受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按軸承工作的摩擦性質不同可分為滑動摩擦軸承(簡稱滑動軸承)和滾動摩擦軸承(簡稱滾動軸承)兩大類。
滾動軸承一般所說的軸承多為滾動軸承(ball and roller bearing)。滾動軸承就是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機械元件。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組成。滾動軸承使用維護方便,工作可靠,起動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載能力較高。與滑動軸承比較,滾動軸承的徑向尺寸較大,減振能力較差,高速時壽命低,聲響較大。 滾動軸承中的向心軸承(主要承受徑向力)通常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滾動體保持架4部分組成。內圈緊套在軸頸上並與軸一起旋轉,外圈裝在軸承座孔中。在內圈的外周和外圈的內周上均制有滾道。當內外圈相對轉動時,滾動體即在內外圈的滾道上滾動,它們由保持架隔開,避免相互摩擦。
角接觸軸承球與套圈公稱接觸角大於0°,而小於90°的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能在較高的轉速下工作。接觸角越大,軸向承載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軸承通常取15 度接觸角。在軸向力作用下,接觸角會增大。單列角接觸球軸承只能承受一個方向的軸向負荷,在承受徑向負荷時,將引起附加軸向力。並且只能限制軸或外殼在一個方向的軸向位移。若是成對雙聯安裝,使一對軸承的外圈相對,即寬端面對寬端面,窄端面對窄端面。這樣即可避免引起 附加軸向力,而且可在兩個方向使軸或外殼限制在軸向遊隙範圍內。
外球面軸承有外球面和帶鎖緊件的寬內圈的向心滾動軸承。主要供簡單的外殼使用。
直線運動軸承兩滾道在滾動方向上有相對直線運動的滾動軸承。
球軸承滾動體是球的滾動軸承。
深溝球軸承每個套圈均具有橫截面大約為球的周長三分之一的連續溝型滾道的向心球軸承,適用於精密儀表、低噪音電機、汽車、摩託車及一般機械等,是機械工業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軸承。結構簡易,使用維護方便。主要用來承受徑向負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軸向負荷,當軸承的徑向遊隙加大時,具有角接觸球軸承的性能,可承受較大的軸向負荷。該類軸承摩擦係數小,極限轉速高,尺寸範圍與形式變化多樣。堅實耐用,通用性強及低噪音運行,可在高速下運轉和易於安裝。單列深溝球軸承另有密封型設計,可以無須再潤滑和無需保養。單列帶裝球缺口和雙列球軸承,適用於重載工況。
推力球軸承滾動體是球的推力滾動軸承。
推力球軸承
屬可分離型軸承,接觸角90°,可以分別安裝,只能承受軸向負荷。極限轉速低。鋼球加離心力擠向滾道外側,易於擦傷,但不適於高速運轉。單向軸承可承受單向軸向負荷,雙向軸承可承受雙向軸向負荷。帶球面座圈的推力球軸承具有調心性能,可消除安裝誤差的影響。 只適用於承受一面軸向負荷、轉速較低的機件上,例如起重機的吊鉤、立時水泵、立時離心機、千斤頂、低速減速器等。軸承的軸圈、座圈和滾動體是分離的,可以分別裝拆。
滾子軸承滾動體是滾子的滾動軸承。
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向心滾動軸承,屬分離型 軸承 ,安裝與拆卸非常方便。圓柱滾子軸承分為單列、雙列和四列。 根據軸承裝用滾動體的列數不同,圓柱滾子軸承可分為單列、雙列和多列圓柱滾子軸承。其中應用較多的是有保持架的單列 圓柱滾子軸承。此外,還有單列或雙列滿裝滾子等其它結構的 圓柱滾子軸承。 單列 圓柱滾子軸承 根據套圈擋邊的不同分為N型、NU型、NJ型、NF型和NUP型等。圓柱滾子軸承 承受的徑向負荷能力大,根據套圈擋邊的結構也可承受一定的單向或雙向軸向負荷。 NN型和NNU型雙列 圓柱滾子軸承 結構緊湊,剛性強,承載能力大,受載荷後變形小,大多用於工具機主軸的支承。 FC、FCD、FCDP型四列 圓柱滾子軸承 可承受較大的徑向載荷,多用於軋機等重型機械上。
圓柱滾子軸承 主要用於電機、工具機、石油、軋機裝卸搬運機械和各類產業機械。
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向心滾動軸承。 可以分離,由內圈與滾子、保持架一起組成的組件和外圈可以分別安裝。滾子和滾道接觸處修正的接觸線可以減少應力集中。圓錐滾子軸承可以承受大的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由於圓錐滾子軸承只能傳遞單向軸向載荷,因此,為傳遞相反方向的軸向載荷就需要另一個與之對稱安裝的圓錐滾子軸承。 圓錐滾子軸承中用量最多的是單列圓錐滾子軸承。在轎車的前輪輪轂中,近年來也用上了小尺寸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四列圓錐滾子軸承用在大型冷、熱軋機等重型機器中。
圓錐滾子軸承
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向心滾動軸承。
球面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凸球面或凹面滾子的調心向心滾動軸承。有凸球面滾子的軸承,外圈有一球面形滾道;有凹面滾子的軸承,其內圈有一球面形滾道。
推力軸承推力軸承分緊圈和活圈兩部分。緊圈與軸套緊,活圈支承在軸承座上。套圈和滾動體通常採用強度高、耐磨性好的滾動軸承鋼製造,淬火後表面硬度應達到HRC60~65。保持架多用軟鋼衝壓製成,也可以採用銅合金夾布膠木或塑料等製造。
推力滾子軸承滾動體是滾子的推力滾動軸承。
推力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推力滾動軸承。
球面滾子軸承
推力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推力滾動軸承。
推力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推力滾動軸承。
推力球面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凸球面或凹面滾子的調心推力滾動軸承。有凸球面滾子的軸承座圈的滾道為球面形,有凹球面滾子的軸承軸圈的滾道為球面形。
帶座軸承向心軸承與座組合在一起的一種組件,在與軸承軸心線平行的支撐表面上有個安裝螺釘的底板。
關節軸承滑動接觸表面為球面,主要適用於擺動運動、傾斜運動和旋轉運動的球面滑動軸承。
平面軸承
組合軸承一套軸承內同時由上述兩種以上軸承結構形式組合而成的滾動軸承。如滾針和推力圓柱滾子組合軸承、滾針和推力球組合軸承、滾針和角接觸球組合軸承等。 其他軸承: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結構的滾動軸承。 滑動軸承:滑動軸承不分內外圈也沒有滾動體,一般是由耐磨材料製成。常用於低速,重載及加注潤滑油及維護困難的機械轉動部位。
軋機軸承軋機軸承一般只用來承受徑向負荷,與相同尺寸的深溝球軸承相比,有較大的徑向負荷能力,極限轉速接近深溝球軸承,但與這類軸承配合的軸﹑殼體孔的加工要求較高,允許內圈軸線與外圈軸線傾斜度很小(2°-4°),兩軸線傾斜如超越限度,滾子與套圈滾道的接觸情況將要惡化,嚴重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所以該類軸承如需要安裝在承受軸向負荷作用的主機部件中,只有在同時使用其他類型軸承去承受軸向負荷的前提下,才可使用。
推力滾子軸承
外球面球軸承包括種類帶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立式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方形座外球面軸承 帶菱形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凸臺圓形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環形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滑塊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懸吊式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懸掛式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可調菱形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衝壓座外球面球軸承 帶其他座的外球面球軸承
推力角接觸球軸承推力角接觸球軸承接觸角一般為60°常用的推力角接觸球軸承一般為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主要用於精密工具機主軸,一般與雙列圓柱滾子軸承一起配合使用,可承受雙向軸向載荷,具有精度高,剛性好,溫升低,轉速高,裝拆方便等優點。
深溝球軸承在結構上深溝球軸承的每個套圈均具有橫截面大約為球的赤道圓周長的三分之一的連續溝型滾道。深溝球軸承主要用於承受徑向載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軸向載荷。當軸承的徑向遊隙增大時,具有角接觸球軸承的性質,可承受兩個方向交變的軸向載荷。與尺寸相同的其它類型軸承相比,該類軸承摩擦係數小,極限轉速高,精度高,是用戶選型時首選的軸承類型。深溝球軸承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是生產批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一類進口軸承。
推力圓錐滾子軸承
由於推力圓錐滾子軸承中的滾動體為圓錐滾子,在結構上滾動母線與墊圈的滾道母線均匯交於軸承的軸心線上某一點,因而滾動表面可形成純滾動、極限轉速高於推力圓柱滾子軸承。特點:推力圓錐滾子軸承可承受單向的軸向載荷。推力圓錐滾子軸承的類型代號為90000型。 4、進口軸承中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的結構、性能特點 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結構繁多,最大量的是35000型,有一個雙滾道外圈和兩個內圈,兩內圈之間有一隔圈,改變隔圈的厚度可調整遊隙。這類軸承在承受徑向載荷的同時可承受雙向軸向載荷,可在軸承的軸向遊隙範圍內限制軸和外殼的軸向位移。圓錐滾子軸承的結構特點。圓錐滾子軸承的類型代號為30000,圓錐滾子軸承為分離型軸承。圓錐滾子軸承主要用於承受以徑向載荷為主的徑向與軸向聯合載荷。與角接觸球軸承相比、承載能力大,極限轉速低。圓錐滾子軸承能夠承受一個方向的軸向載荷,能夠限制軸或外殼一個方向的軸向位移。
編輯本段優劣如何辨別軸承的質量優劣 辨別設備軸承的質量,我們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外包裝是否明晰一般情況下,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都有自己專門的設計人員對外包裝進行設計,並且安排生產條件過關的工廠進行製作生產,因此,產品的包裝無論從線條到色塊都應該是非常清晰,毫不含糊。
鋼印字是否清晰
每一個軸承產品都會在軸承產品體上印有其品牌字樣、標號等。雖然字體非常小,但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都採用了鋼印技術印字,而且在未經過熱處理之前就進行壓字,因此其字體雖然小,但是凹得深,非常清晰。而通常情況下,仿冒產品的字體非但模糊,由於印字技術粗糙,字體浮於表面,有些甚至輕易地就可以用手抹去或者手工痕跡嚴重。
是否有雜響左手握住軸承體內套,右手小幅度的往復撥動外套使其旋轉,聽軸承運轉過程中是否有雜響。由於大部分仿冒產品的生產條件落後,完全手工作坊式操作,在生產過程中軸承體內難免會摻進灰塵、沙子一類的雜質,所以在軸承旋轉的時候會出現雜響或者運行不順暢的現象。這一點是判斷產品是否出自生產標準嚴格,並且用機器操作的正規廠商的品牌產品的關鍵。
表面是否有渾濁的油跡表面是否有渾濁的油跡這需要我們在購買進口軸承時應該特別注意。由於國內目前的防鏽技術與國外先進位造國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對軸承體進行防鏽處理時很容易留下厚厚的油跡,用手接觸時感覺粘粘稠稠的,而國外原裝進口的軸承上幾乎看不到任何防鏽油的痕跡。據業內人士介紹,特別細心的人可以在進口軸承上聞到一種特殊的味道,這就是防鏽油的味道。
倒角是否均勻所謂軸承的倒角,也就是橫面與豎面的交接處,仿冒的軸承產品由於生產技術的限制,在這些邊邊角角的部位處理得不盡人意,這一點我們可以輕鬆辨別。
編輯本段包裝軸承包裝分內包裝和外包裝。 軸承在製造完畢並經檢驗合格後,即進行清洗和防鏽處理,再放入內包裝中,以達到防水、防潮、防塵、防衝擊、維護軸承的質量和精度以及方便使用和銷售的目的。 軸承內包裝按防鏽期分為三類: ①短防鏽期包裝:防鏽期3~6個月,適用於大批量發貨到同一訂戶,短期內便投入使用的軸承。經雙方協議,以方便使用為原則,採用簡易包裝。 ②一般防鏽期包裝:防鏽期一年,適用於一般用途的軸承。 ③長防鏽期包裝:防鏽期二年,適用於專用和精密軸承。 軸承內包裝材料有聚乙烯塑料筒(盒)、牛皮紙、平紋和皺紋聚乙烯複合紙、紙盒、聚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尼龍緊固帶或塑料編制緊固帶、防水高強度塑料帶、麻布袋等。以上材料均需保證材料的耐腐蝕性能試驗合格。
內包裝①微型軸承:每10~15套軸承裝入一個塑料筒,每5~10個塑料筒裝進一個紙盒(或袋裝、卷包)。 ②中、小型軸承: 多套軸承內用聚乙烯薄膜、外用牛皮紙或聚乙烯複合紙進行卷包; 多套軸承裝入一個塑料筒(盒); 單套軸承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裝,摺疊或密封袋口後再裝入一個紙盒。 ③大型軸承: 用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複合紙單套包裝後,再裝入一個紙盒; 用聚乙烯薄膜袋,單套包裝摺疊袋口後,再裝入一個紙盒; 單套裝入特製塑料盒; 單套三層纏裹包裝:內層用聚乙烯薄膜帶或複合紙帶,中層用緊固帶,外層用防水滲透塑料帶。 ④特大型軸承: 單套三層纏裹 包裝(同上); 單乘四層纏裹包裝:在上述三層纏裹包裝後,最外層再纏裹一層麻布帶。 對外徑≥150mm的可分離型圓錐滾子軸承,在包裝前內、外組件之前應襯墊聚乙烯薄膜,或內、外組件分開單獨包裝。 對外徑≥150mm的可互換圓柱滾子軸承,因成套包裝容易磕傷,一般可採用內外組件分開單獨包裝。
外包裝①雙瓦楞紙箱,每箱總重量(毛重) 不超過25kg,箱外用塑料打包帶綑紮; ②釘板箱(木箱),每箱總重量不超過30kg,箱外用發藍鋼帶綑紮; ③鈣塑瓦楞箱,每箱總重量不超過25kg,箱愛用塑料打包帶綑紮。 將帶有內包裝的軸承產品裝入箱內時,應先在箱內襯墊塑膠袋或塑料薄膜;箱內如有空隙,需用瓦楞紙塊、紙屑等乾燥物質填滿。
編輯本段軸承零件(一)軸承零件總論 1. 軸承零件 組成滾動軸承的各零件之一,但是不包括所有的附件。 2. 軸承套圈 具有一個或幾個滾道的向心滾動軸承的環形零件。 3. 軸承墊圈 具有一個或幾個滾道的推力滾動軸承的環形零件。 4. 平擋圈 一個可分離的基本上平的墊圈,用其內或外部分作為向心圓柱滾子軸承外圈或內圈的一個擋邊。 5. 斜擋圈(可分離的) 一個可分離的有"L"形截面的圈,用其外部分作為向心圓柱滾子軸承內圈的一個擋邊。 6. 中擋圈 在具有兩列或多列滾子的滾子軸承內的一個可分離的圈,用於隔離兩列滾子並引導滾子。 7. 止動環 具有恆定截面的單口環,裝在環形溝裡,將滾動軸承在外殼內或軸上軸向定位。 8. 鎖圈 具有恆定截面的單口環,裝在環形溝裡作為擋圈將滾子或保持架保持在軸承內。 9. 隔圈 是環形零件,用於兩個軸承套圈或軸承墊圈之間或兩半軸承套圈之間或兩半軸承墊圈之間以使它們之間保持所規定的軸向距離。 10. 密封圈 由一個或幾個零件組成的環形罩,固定在軸承的一個套圈或墊圈上並與另一套圈或墊圈接觸或形成窄的迷宮間隙,防止潤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 11. 防塵蓋 是個環形罩,通常由薄金屬板衝壓而成,固定在軸承的一個套圈或墊圈上,並朝另一套圈或墊圈延伸,遮住軸承內部空間,但不與另一套圈或墊圈接觸。 12. 護圈 附在內圈或軸圈上的一個零件,利用離心力以增強滾動軸承防止外物侵入的能力。 13. 滾動體 在滾道間滾動的球或滾子。 14. 保持架 部分地包裹全部或一些滾動體,並與之一起運動的軸承零件,用以隔離滾動體,並且通常還引導滾動體和將其保持在軸承內。 (二)軸承零件結構特徵 1. 滾道 滾動軸承承受負荷部分的表面,用作滾動體的滾動軌道。 2. 直滾道 在垂直於滾動方向的平面內的母線為直線的滾道。 3. 凸度滾道 在垂直於滾動方向的平面內呈連續的微凸曲線的基本圓柱形或圓錐形的滾道,以防止在滾子與滾道接觸處產生應力集中。 4. 球面滾道 滾道為球表面的一部分。 5. 溝道 球軸承的滾道呈溝形,通常為一個圓弧形的橫截面,其半徑略大於球半徑。 6. (溝)肩 溝(滾)道的側面。 7. 擋邊 突出於滾道表面與滾動方向平行的窄凸肩。用以支承和引導滾動體並使其保持在軸承內。 8. 引導保持架的表面 軸承套圈和墊圈的圓柱形表面,用以在徑向引導保持架。 9. 套圈(墊圈)端面 垂直於套圈(墊圈)軸心線的套圈(墊圈)表面。 10. 軸承內孔 滾動軸承內圈或軸圈的內孔 11. 圓柱形內孔 軸承或軸承零件的內孔,其母線基本為直線並與軸承軸心線或軸承零件軸心線平行。 12. 圓錐形內孔 軸承或軸承零件的內孔,其母線基本為直線並與軸承軸心線或軸承零件軸心線相交。 13. 軸承外表面 滾動軸承外圈或座圈的外表面。 14. 套圈(墊圈)倒角 軸承內孔或外表面與套圈一端面連接的套圈(墊圈)表面。 15. 越程槽 在軸承套圈或軸承墊圈的擋邊或凸緣根部為便於磨削所開的溝或槽。 16. 密封(接觸)表面 與密封圈滑動接觸的表面。 17. 密封圈(防塵蓋)槽 用以保持軸承密封圈(防塵蓋)的槽。 18. 止動環槽 用以保持止動環的槽。 19. 潤滑槽 在軸承零件上用於輸送潤滑劑的槽。 20. 潤滑孔 在軸承零件上,用於將潤滑劑輸送到滾動體上的孔。 (三)軸承套圈 1. 內圈 滾道在外表面的軸承套圈。 2. 外圈 滾道在內表面的軸承套圈。 3. 圓錐內圈 圓錐滾子軸承的內圈。 4. 圓錐外圈 圓錐滾子軸承的外圈。 5. 雙滾道圓錐內圈 有雙滾道的圓錐滾子軸承內圈。 6. 雙滾道圓錐外圈 有雙滾道的圓錐滾子軸承外圈。 7. 寬內圈 在一端或兩端加寬的軸承內圈,以便改善軸在其內孔的引導或安裝緊固件或密封件提供補充位置。 8. 鎖口內圈 一個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溝型球軸承內圈。 9. 鎖口外圈 一個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溝型球軸承外圈。 10. 衝壓外圈 由薄金屬板衝壓,一端封口(封口衝壓外圈)或兩端開口的套圈,一般指向心滾針軸承的外圈。 11. 凸緣外圈 有凸緣的軸承外圈。 12. 調心外圈 有球形外表面的外圈,以適應其軸心線與軸承座軸心線間產生的永久角位移。 13. 調心外座圈 用於調心外圈與座孔間的套圈,有一個與外圈的球形外表面相配的球形內表面。 14. 外球面 軸承外圈外表面是球表面的一部分。 15. 圓錐外圈前面擋邊 圓錐外圈滾道前面上的擋邊,用 以引導滾子及承受滾子大端面的推力。 16. 中擋圈 具有雙滾道的軸承套圈,例如雙滾道圓錐內圈的中間整體擋邊。 (四)軸承墊圈 1. 軸圈 安裝在軸上的軸承墊圈。 2. 座圈 安裝在座內的軸承墊圈。 3. 中圈 兩面均有滾道的軸承墊圈,用於雙列雙向推力滾動軸承的兩列滾動體之間。 4. 調心座圈 有球形背面的座圈,以適應其軸心線與座軸心線間的永久角位移。 5. 調心座墊圈 用於調心座圈與外殼承受推力表面間的墊圈,其表面為凹球形面與調心座圈的球形背面相配。 (五)滾動體 1. 球 球形滾動體 2. 滾子 有對稱軸並在垂直其軸心線的任一平面內的橫截面均呈圓形的滾動體。 3. 球(滾子)總體 在一特定的滾動軸承內的全部球(滾子)。 4. 球(滾子)組 滾動軸承內的一列球(滾子)。 5. 圓柱滾子 滾子外表面的母線基本上是直線,並與滾子軸心線平行。 6. 滾針 長度與直徑之比率較大的小直徑圓柱滾子,一般長度在直徑的3~10倍之間,但直徑通常不超過5mm。滾針頭部可以有幾種形狀。 7. 圓錐滾子 滾子外表面的母線基本上是直線,並與滾子軸心線相交,一般為截圓錐體。 8. (凸)球凸面滾子 滾子的外表面在包含其軸心線的平面為內凸弧形。 9. 凹面滾子 滾子的外表面在包含其軸心線的平面內為凹弧形。 10. 對稱球面滾子 凸球面滾子的外表面在通過滾子中部、垂直於其軸心線的平面的兩邊是對稱的。 11. 非對稱球面滾子 凸球面滾子的外表面在通過滾子中部,垂直於其軸心線的平面的兩邊是非對稱的。 12. 凸度滾子 基本上為圓柱或圓錐形滾子的外表面在包含滾子軸心線的平面內,呈連續的微凸曲線,以防止在滾子與滾道接觸的端部產生應力集中。 13. 修形滾子 在滾子外表面的端部,其直徑略有修正,以防止在滾子與滾道接觸的端部產生應力集中。 14. 螺旋滾子 以鋼條繞製成螺旋形的滾子。 15. 滾子端面 基本垂直於滾子軸心線的端部表面。 16. 滾子大端面 圓錐滾子或非對稱球面滾子大頭的端面。 17. 滾子小端面 圓錐滾子或非對稱球面滾子小頭的端面。 18. 滾子倒角 滾子外表面與端面相連接的表面。 (六)保持架 1. 浪形保持架 包括一個或兩個波浪狀的環形零件組成的滾動軸承保持架。 2. 保持架兜(窗)孔 保持架上的孔或開口,以容納一個或多個滾動體。 3. 保持架梁 保持架上的一部分,用以隔開相鄰的保持架兜孔。 4. 保持架爪 從保持架或半保持架上伸出的懸臂。 5. 保持架支柱 一般為圓柱體支柱,可穿過滾子的軸向孔使用。 6. 擋邊引導的保持架 由軸承套圈或軸承墊圈上的肩面作徑向引導(定中心)的保持架。
編輯本段密封軸承的密封可分為自帶密封和外加密封兩類。所謂軸承自帶密封就是把軸承本身製造成具有密封性能裝置的。如軸承帶防塵蓋、密封圈等。這種密封佔用空間很小,安裝拆卸方便,造價也比較低。 所謂軸承外加密封性能裝置,就是在安裝端蓋等內部製造成具有各種性能的密封裝置。 對軸承外加密封的選擇應考慮下列幾種主要因素: 1.軸承潤滑劑和種類(潤滑脂和潤滑油); 2.軸承的工作環境,佔用空間的大小; 3.軸的支承結構優點,允許角度偏差; 4.密封表面的圓周速度; 5.軸承的工作溫度; 6.製造成本。 根據軸承工作狀況和工作環境對密封程度的要求,在工程設計上常常是綜合運用各種密封形式,以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編輯本段潤滑軸承潤滑的目的: 滾動軸承的潤滑目的是減少軸承內部摩擦及磨損,防止燒粘、其潤滑效用如下。
減少摩擦及磨損在構成軸承的套圈、滾動體及保持器的相互接觸部分,防止金屬接觸,減少摩擦、磨損。
延長疲勞壽命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在旋轉中,滾動接觸面潤滑良好,則延長。相反地,油粘度低,潤滑油膜厚度不好,則縮短。
排出摩擦熱、冷卻循環給油法等可以用油排出由摩擦發生的熱,或由外部傳來的熱,冷卻。防止軸承過熱,防止潤滑油自身老化。
其他也有防止異物侵入軸承內部,或防止生鏽、腐蝕之效果。 潤滑方法: 軸承的潤滑方法,分為脂潤滑和油潤滑。為了使軸承很好地發揮機能,首先,要選擇適合使用條件、使用目的的潤滑方法。若只考慮潤滑,油潤滑的潤滑性佔優勢。但是,脂潤滑有可以簡化軸承周圍結構的特長,將脂潤滑和油潤滑的利弊比較。
編輯本段代號代號軸承類型代號軸承類型0雙列角接觸球軸承6深溝球軸承1調心球軸承7角接觸球軸承2調心滾子軸承8推力圓柱滾子軸承2推力調心滾子軸承N圓柱滾子軸承,雙列或多列用字母NN表示3圓錐滾子軸承U外球面球軸承4雙列深溝球軸承QJ四點接觸球軸承5推力球軸承
CB/T 769-2008 船用整體式橡膠軸承 FZ/T 92013-2006 SL系列上羅拉軸承 FZ/T 92024-2006 LZ系列下羅拉軸承 FZ/T 92050-1995 粉末冶金軸承 GB/T 13345-1992 軋機油膜軸承通用技術條件 GB/T 271-2008 滾動軸承 分類 GB/T 290-1998 滾動軸承 衝壓外圈滾針軸承 外形尺寸 GB/T 304.9-2008 關節軸承 通用技術規則 GB/T 5868-2003 滾動軸承 安裝尺寸 GB/T 6391-2003 滾動軸承 額定動載荷的額定壽命 GB/T 7811-2007 滾動軸承 參數符號 JB/T 10188-2000 汽車轉向節用推力軸承 JB/T 3232-1994 萬向節滾針軸承 JB/T 3573-2004 滾動軸承 徑向遊隙的測量方法 JB/T 3729-2008 青銅石墨含油軸承 JB/T 5388-1999 直線運動球軸承 技術條件 SJ 2152-1982 燒結含油軸承 TB/T 2425-1993 鐵道車輛滾動軸承清潔度測量方法
編輯本段額定壽命與額定動載荷軸承壽命在一定載荷作用下,軸承在出現點蝕前所經歷的轉數或小時數,稱為軸承壽命。 滾動軸承之壽命以轉數(或以一定轉速下的工作的小時數)定義:在此壽命以內的軸承,應在其任何軸承圈或滾動體上發生初步疲勞損壞(剝落或缺損)。然而無論在實驗室試驗或在實際使用中,都可明顯的看到,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的外觀相同軸承,實際壽命大不相同。此外還有數種不同定義的軸承「壽命」,其中之一即所謂的「工作壽命」,它表示某一軸承在損壞之前可達到的實際壽命是由磨損、損壞通常並非由疲勞所致,而是由磨損、腐蝕、密封損壞等原因造成。 由於製造精度,材料均勻程度的差異,即使是同樣材料,同樣尺寸的同一批軸承,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其壽命長短也不相同。若以統計壽命為1單位,最長的相對壽命為4單位,最短的為0.1-0.2單位,最長與最短壽命之比為20-40倍。 為確定軸承壽命的標準,把軸承壽命與可靠性聯繫起來。
額定壽命同樣規格(型號、材料、工藝)的一批軸承,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使用,90%的軸承不產生點蝕,所經歷的轉數或小時數稱為軸承額定壽命。
基本額定動載荷為比較軸承抗點蝕的承載能力,規定軸承的額定壽命為一百萬轉(106)時,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為基本額定動載荷,以C表示。 也就是軸承在額定動載荷C作用下,這種軸承工作一百萬轉(106)而不發生點蝕失效的可靠度為90%,C越大承載能力越高。 對於基本額定動載荷 1.向心軸承是指純徑向載荷 2.推力球軸承是指純軸向載荷 3.向心推力軸承是指產生純徑向位移得徑向分量
編輯本段保管軸承在出廠時均塗有適量的防鏽油並用防鏽紙包裝,只要該包裝不被破壞,軸承的質量將得到保證。 但長期存放時,擬在溼度低於65%、溫度為20℃左右的條件下,存放在高於地面30cm的架子上為宜。另外,保管場所應避開直射陽光或與寒冷的牆壁觸。
編輯本段安裝安裝前注意事項1) 軸承的準備 由於軸承經過防鏽處理並加以包裝,因此不到臨安裝前不要打開包裝。 另外,軸承上塗布的防鏽油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對於一般用途的軸承或充填潤滑脂的軸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但對於儀表用軸承或用於高速旋轉的軸承,應用清潔的清洗油將防鏽油洗去,這時軸承容易生鏽,不可長時間放置。 2) 軸與外殼的檢驗 清洗軸承與外殼,確認無傷痕或機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殼內絕對不得有研磨劑(SiC、Al2O3等) 型砂、切屑等。 其次檢驗軸與外殼的尺寸、形狀和加工質量是否與圖紙符合。 安裝軸承前,在檢驗合格的軸與外殼的各配合面塗布機械油。
軸承的安裝方法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類型及配合條件而有所不同。 由於一般多為軸旋轉,因此內圈與外圈可分別採用過盈配合與間隙配合,而外圈旋轉時,則外圈採用過盈配合。 (1) 壓入安裝 壓入安裝一般利用壓力機,也可利用螺栓與螺母,不得已時可利用手錘進裝。 (2) 熱套安裝 將軸承在油中加熱使其膨脹後再安裝在軸上的熱套方法可以使軸承避免受不必要的外力,在短時間內完成安裝作業。
加熱注意事項1) 一般油脂潤滑軸承加熱不要超過80℃,加油潤滑軸承加熱溫度不要超過120℃。 2) 不允許軸承接觸油槽底部。 另外熱套安裝還可以利用感應加熱裝置將軸承加熱使其膨脹後再安裝在軸上。
編輯本段拆卸定期檢查或更換零件時,需要拆卸軸承。通常軸和軸承箱幾乎都要繼續使用,軸承也往往要繼續使用。因此,結構設計要考慮到拆卸軸承時,不至損傷軸承、軸、軸承箱及其他零件,同時還要準備適當的拆卸工具。拆卸靜配合的套圈時,只能將拉力加在該套圈上,不得通過滾動體拉拔套圈。
編輯本段維護為使軸承充分發揮並長期保持其應有的性能,必須切實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定期檢查)。 通過適當的定期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故障,防止事故於未然,對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性十分重要。
1、清洗將軸承拆下檢查時,先用攝影等方法做好外觀記錄。另外,要確認剩餘潤滑劑的量並對潤滑劑採樣,然後再清洗軸承。 a、軸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進行,並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屬網架。 b、粗洗時,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潤滑脂或粘著物。此時若在油中轉動軸承,注意會因異物等損傷滾動面。 c、精洗時,在油中慢慢轉動軸承,須仔細地進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劑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據需要有時也使用溫性鹼液等。不論用哪種清洗劑,都要經常過濾保持清潔。 清洗後,立即在軸承上塗布防鏽油或防鏽脂。
2、檢查與判斷為了判斷拆下的軸承能否重新使用,要著重檢查其尺寸精度、旋轉精度、內部遊隙以及配合面、滾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 關於檢查結果,可由用慣軸承或精通軸承者進行判斷。 判斷的標準根據機械性能和重要度以及檢查周期等而有所不同。如有以下損傷,軸承不得重新使用,必須更換。 1) 軸承零部件的斷裂和缺陷。 2) 滾道面物滾動面的剝離。
編輯本段故障識別軸承磨損是軸承在使用過程中常見的設備問題,主要是由軸承的金屬特性造成的:金屬雖然硬度高,但是退讓性差(變形後無法復原)、抗衝擊性能差、抗疲勞性能差,因此容易造成粘著磨損、磨料磨損、疲勞磨損、微動磨損等。大部分的軸承磨損不易察覺,只有出現機器高溫、跳動幅度大、異響等情況時,才會引起察覺,但是到人們發覺時,多數軸承都已磨損,從而造成機器停機。 不通過拆卸檢查,即可識別或預測運轉中的軸承有無故障,對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性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的識別方法如下:
通過聲音進行識別通過聲音進行識別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必須經過充分的訓練達到能夠識別軸承聲音與非軸承聲音。為此,應儘量由專人來進行這項工作。用聽音器或聽音棒貼在外殼上可清楚地聽到軸承的聲音。
通過工作溫度進行識別該方法屬比較識別法,僅限於用在運轉狀態不太變化的場合。為此,必須進行溫度的連續記錄。出現故障時,不僅溫度升高,還會出現不規則變化。
通過潤滑劑的狀態進行識別對潤滑劑採樣分析,通過其汙濁程度是否混入異物或金屬粉末等進行判斷。該方法對不能靠近觀察的軸承或大型軸承尤為有效。
編輯本段損壞軸承屬於精密零件,僅有部份的軸承在實際應用中損壞。 大部份的軸承損壞的原因很多——超出原先預估的負載,如非有效的密封、過緊的配合所導致的過小軸承間隙等。這些因素中的任一因素皆有其特殊的損壞型式且會留下特殊的損壞痕跡。因此,檢視損壞軸的承,在大多案例中可以發現其可能的導因.大體上來說,有三分之一的軸承損壞導因於疲勞損壞,另外的三分之一導因於潤滑不良,其它的三分之一導因於汙染物進入軸承或安裝處理不當。 然而,這些損壞型式亦與工業類別有關。例如,紙漿與造紙工業多半是由於潤滑不良或汙染造成軸承的損壞而不是由於材料疲勞所致。
編輯本段使用與一般的機械零件相比,滾動軸承的精度較高,因此使用時也相應地應小心謹慎。 1) 保持軸承及其周圍的清潔 2) 使用時仔細認真 若使用時粗心大意給軸承以強烈衝擊,會使軸承出現傷痕、壓痕、斷裂等傷。 3) 使用合適的工具 4) 注意軸承的防鏽 避免在潮溼的場所使用,而且為不使汗水沾上,應戴手套。 5) 使用者應熟悉軸承 6) 制定軸承使用的作業規範 a、軸承的保管 b、軸承及其周邊的清洗 c、安裝部位的尺寸與加工質量的檢驗 d、安裝作業 e、安裝後的檢查 f、拆卸作業 g、維護保養(定期檢查) h、潤滑劑的補充
編輯本段失效1、接觸疲倦失效 接觸疲倦失效是指進口軸承工作外表遭到交變應力的作用而產生失效。接觸疲倦剝落髮作在軸承工作外表,常常也隨同著疲倦裂紋,首先從接觸外表以下最大交變切應力處產生,然後擴展到外表構成不同的剝落外形,如點狀為點蝕或麻點剝落,剝落成小片狀的稱淺層剝落。由於剝落面的逐步擴展,而常常向深層擴展,構成深層剝落。深層剝落是接觸疲倦失效的疲倦源。 2、磨損失效 磨損失效是指外表之間的相對滑動摩擦招致其工作外表金屬不時磨損而產生的失效。持續的磨損將惹起軸承零件逐步損壞,並最終招致進口軸承尺寸精度喪失及其它相關問題。磨損可能影響到外形變化,配合間隙增大及工作外表形貌變化,可能影響到光滑劑或使其汙染到達一定水平而形成光滑功用完整喪失,因此使軸承喪失旋轉精度乃至不能正常運轉。磨損失效是各類軸承常見的失效形式之一,按磨損方式通常可分為最常見的磨粒磨損和粘著磨損。 1)儀器檢測 應用諸如鐵譜儀或SPM或新型VIB05檢測儀來判別軸承的運轉狀態,來判別能否應當停止維護或改換,只是最便當牢靠的辦法。 例如當運用VIBO5檢測儀,這是一款基於微處置器最新設計的機器狀態檢測儀器,具備有振動檢測,IKO進口軸承狀態剖析和紅外線溫度丈量功用。其操作簡單,自動指示狀態報警,十分合適現場設備運轉和維護人員檢測設備狀態,及時發現問題,保證設備正常牢靠運轉。 應用這樣的儀器,能夠充沛應用軸承工作潛力,及時將軸承保修,並可防止毛病發作,比擬合適年輕工作人員,以補償其經歷方面的缺乏。 2)人工檢測 在不具備上述儀器的場所,能夠運用相似醫用聽診器的設備改裝的監聽工具停止檢測,經歷豐厚的操作人員也能夠經過圓棒或扳手等工具牴觸最接近軸承的機器外殼部位,用耳朵經過工具監聽軸承的運轉聲。 正常的進口軸承運轉聲應當是平均、平穩不刺耳,而不正常的軸承運轉聲則是斷斷續續,衝擊性或刺耳的聲音。 此種方式合適經歷比擬豐厚的工作人員停止操作,其主要依賴於工作人員經歷的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