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韜志略|俄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部署北極加強控制能力

2021-02-08 澎湃新聞
熱點新聞: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導,俄羅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正在研製新一代超重型空降運輸地效飛行器,計劃將於2019-2020年建成服役,並部署在北極地區。

點評:

地效飛行器是一種可以在水面或地面上數米高處掠地飛行的多用途設備,具有高升阻比、突防能力強、用途廣泛等優點,被世界軍事大國廣泛關注。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地效飛行器的國家之一,整體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在積極研發新一代重型地效飛行器和以此為基礎重建地效飛行器艦隊。可以預測,一旦地效飛行器重新回到俄軍作戰序列,必將成為多維戰場超低空空域作戰的重要利器,並推動未來戰爭樣式發生深刻變革。

俄新一代超重型空降運輸地效飛行器,計劃將於2019-2020年建成服役,並部署在北極地區。

曾令西方聞風喪膽的「裏海怪物」

俄羅斯地效飛行器的研製歷史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由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牽頭負責項目地效飛行器的設計和原型機的建造,該機構一直是俄羅斯地效飛行器、水翼船隻、氣墊船研發領域的翹楚。1961年6月,第一架地效飛行器正式面世,在飛行重量500噸的情況下進行了超過500公裡/小時速度的水上飛行,極大衝擊了人們的視覺效果和想像力,掀起了一場「地效風暴」。隨後,蘇聯海軍航空兵陸續裝備了5架地效飛行器,並為此專門組建了第11獨立航空大隊。

由於蘇聯研製地效飛行器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美國海軍,因此在面世後的很長時期內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不為西方所知。1986年7月,蘇聯在裏海地區進行903「鷂」式攻擊型地效飛行器試航時,不慎被美國間諜衛星發現曝光,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極大震驚。從性能上來看,該型地效飛行器翼展45.11米,長度73.8米,高度19.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使用8臺NK-87渦扇發動機驅動,最大起飛重量380噸,航程7500千米,可在海面以上4.5米的高度飛行,能同時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且很難被雷達發現。此外,該地效飛行器還攜帶6個ZM-80「白蛉子」重型反艦飛彈發射筒,具有很強的攻擊火力。正是由於地效飛行器具有這種超出常規的獨特性能,令西方世界聞風喪膽,被賦予了一個可怕的外號:「裏海怪物」。

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綜合國力大大下降,基本上放棄了大型高速地面效應飛行器的項目研發,使得這種新型裝備的發展陷入了低潮。但是,隨著近年來俄羅斯經濟實力的增長、大國雄心的恢復,加上國家安全的考量,俄羅斯加快了軍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根據計劃,俄羅斯新一代地效飛行器將於2019-2020年完成建造,2022-2023年完成各類測試並進行試航,2025年進入俄軍戰鬥序列,屆時將有效滿足俄羅斯在信息化戰爭時代對高速投送和戰略突防的迫切需求。

「裏海怪物」可攜帶6個ZM-80「白蛉子」重型反艦飛彈發射筒。

應對北極安全挑戰的「殺手鐧」

俄羅斯領土廣闊,漫長的海岸線幾乎包圍了大部分北極地區,北極對於俄羅斯安全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俄羅斯不止一次地聲稱對北極地區擁有管轄和開發權。但是,隨著近年來北極地區戰略地位的不斷上升,尤其是北極航路的開發,使得許多國家尤其是北極附近國家,如美國、芬蘭、加拿大等,都提出了對北極地區的開發權,使得北極地區的爭奪日趨激烈。

根據報導,此次俄羅斯研製新一代地效飛行器主要是部署在北極地區,用於應對該地區日趨嚴峻的安全挑戰。從目前公開的模型上看,這款新型地效飛行器是以蘇聯「鷂」型地效飛行器為原型設計的,但體量比「裏海怪獸」還要大,長93米,翼展71米,總重約600噸,適航性也將比後者更好。由於這款飛行器是專門為極地環境而設計,因此採用了專門的設計,改變以前只能在水面起降的局限,配備輪式起落架,並將對機翼進行相應的修整和優化,以滿足在冰面上起降的要求。此外,該飛行器還設有特殊氣墊,憑藉這個特殊氣墊,飛行器完全可以在海面,凍土冰原,以及沙漠環境滑行,擺脫了受環境因素帶來的制約。

「小鷹」是前蘇聯第一艘用於運輸登陸的兩棲作戰地效飛行器。

在功能定位上,由於這款新型飛行器主要設計用於在北極地區開展搜救工作,因此也被命名為「救援者」。根據計劃,俄羅斯將使用該型地效飛行器在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組建救援分隊,並為偏遠駐防部隊運送補給。根據俄軍要求,該型飛行器從值班狀態到做好飛行準備只需15分鐘,並且裝備最現代化的海上搜索救援設備,從而可以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此外,該飛行器還要具有很高的飛行安全性和舒適性,可提供專業的醫療救護,包括高壓氧艙、外科手術等。

總體上來說,隨著北冰洋冰層日益縮小,北極地區沿岸國家的權利聲索日益激烈,圍繞北極地區的爭奪與較量已經不僅僅是冰層之下了。由於地效飛行器的使用不受作戰環境限制,其陸海空「三棲」作戰性能使其不僅能夠勝任水面作戰,更可在沼澤、雪地等惡劣環境下使用,因此將極大有利於俄軍在關鍵地區進行快速反應,搶佔有利地點。可以預測,如果未來該型裝備順利服役並在北極部署的話,將有效降低俄軍運輸壓力,快速為極地部隊投送增援和物資,為加強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實力發揮重要的作用。

地效飛行器可有效降低俄軍運輸壓力,快速為極地部隊投送增援和物資,為加強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實力發揮重要的作用。

角色定位模糊或制約發展

從未來發展來看,地效飛行器由於具有眾多其它常規武器所不具備的優勢,不僅可充分發揮其載荷大、適用性強的優勢,用作人員和貨物運輸平臺,擔負沿海、島嶼和艦隊之間的快速機動和補給,而且還可藉助其機動性能好、不易被敵發現,悄無聲息地快速接近目標的優勢,用作搶灘登陸平臺,編入快速反應部隊,實施反艦作戰、反潛作戰、掃雷布雷等多種支援和戰場保障任務,同時如果在它們機背上或者機翼上裝上飛彈等武器的話,還可以擔負進攻任務,作為大型攻擊機實施精確打擊,成為近海作戰的神秘「殺手」和攻擊航空母艦的「殺手鐧」武器,具有比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此外,隨著高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新一代地效飛行器的綜合性能還將繼續提高。例如,現代戰爭對武器裝備隱身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地效飛行器也將會採取更先進的隱形技術,降低雷達、紅外、聲、光、電磁等物理信號特徵,並採用更為先進的綜合電力超導推進系統,來消除噪聲和紅外輻射,提高飛行器的整體隱形能力,並實現飛行器的快速機動能力和突防能力。正是由於具有如此光明的發展前景,世界各國都有積極研發地效飛行器。例如,作為另一個地效飛行器的研製大國,美國依託強大的科技基礎,成功研製出「美洲航線」號、「加林頓」號地效飛行船等,並在不斷突出其軍事用途。此外,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等國也都紛紛加入了地效飛行器研製的行列。

地效飛行器機背上或者機翼上裝上飛彈等武器的話,還可以擔負進攻任務。

雖然地效飛行器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面臨著較多的限制因素。例如,地效飛行器對技術要求很高,特別是由民用轉為軍事用途,需要很複雜的技術轉換,面臨著眾多技術難題。例如,蘇聯在進行「鷂」型地效飛行器試驗中就多次出現技術故障,直到服役也沒有完全解決;而其在20世紀80年代以「裏海怪物」為基礎研製的「花尾鴿」大型反艦飛彈地效飛行器雖然具備強大的攻擊力和獨特性能,但始終因為眾多技術難關未能克服而未能服役。而且,目前世界上除了俄羅斯外,尚未聽說過其他國家研製出了專門軍事用途的地效飛行器,即便是美國也是如此,其技術難度可見一斑。

由於地效飛行器既像飛機,也像軍艦,是一種集飛機和船舶的許多優點於一身的新型兩棲運載平臺,使得各國對其角色定位始終不明,也成為制約未來地效飛行器發展和軍事領域運用的重要因素。雖然各國目前都認識到了地效飛行器的重要性,但很難定位其作戰用途,不知將其歸為空軍裝備還是海軍裝備,因此也很難將地效飛行器像核武器、航空母艦和戰略轟炸機那樣列為軍種發展重點裝備,這種角色定位的認知「盲區」,延緩了各國的研製進度。

(兵韜志略是由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凌雲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一周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每周一期,不見不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戰鬥地效飛行器發展淺析
    蘇聯提出了地效飛行器戰鬥使用的概念,考慮了此類飛行器的所有優點。地效飛行器的優勢包括:與艦船相比,速度快;對魚雷武器「免疫」;與飛機相比,重量較重(因此,射程大、作戰負荷多、高適航性、火力強和生存能力強);雷達信號低(隱蔽性突出);不易受防空武器的攻擊。
  • 首發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由於不明事理,美國軍事專家就給這種飛行器起了個「裏海怪物」的名字。不過,在其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裏海怪物」似乎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已經被人遺忘多年的神秘東西,卻開始頻頻在媒體上露面,還被人們譽為掠海巨鷹。甚至有報導說,俄羅斯或將重啟對「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的研製,並打算把這種大殺器用於北極地區,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能力。
  • 走近「地效飛行器」
    俄羅斯的專家們經過幾十年艱苦不斷的努力,已經解決了地效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結構強度、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問題及其相應的結構材料、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保障問題,並成功地研製出不少最近幾年才被逐漸披露的具有各種用途的地效飛行器。原蘇聯「裏海怪物」大型軍用地效飛行器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就開始研發地效飛行器。目前正在服役的地效飛行器在海面、湖面行執行救援搜索的任務。
  • 【航空科普】走進「地效飛行器」
    俄羅斯的專家們經過幾十年艱苦不斷的努力,已經解決了地效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結構強度、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問題及其相應的結構材料、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保障問題,並成功地研製出不少最近幾年才被逐漸披露的具有各種用途的地效飛行器。
  • 俄正復活蘇聯「怪物飛行器」
    報導稱,俄羅斯「奧蘭」級地效飛行器,兼具艦船與飛機的特徵。據俄羅斯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稱,根據最新的十年防務計劃,俄羅斯將在2027年之前研製這種能夠裝備飛彈的地效飛行器。軍事評論員彰海雄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俄羅斯駐防北極的部隊數量有限,距離遙遠,如果僅靠破冰船和飛機執行巡邏和補給任務十分困難。
  • 【防務要訊】DARPA將開發地效飛行器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於8月18日向工業界發布了一份信息請求(RFI),尋求能夠支持其開發新型地效飛行器(GEVs)的技術。
  • 地效飛行器:未來戰場的「掠海巨鷹」
    除此以外,地效飛行器還可承擔偵察反潛、警戒巡邏、排雷破障、布雷設障、搜索救援、醫療保障等很多任務,甚至可用於防空反導。  如果從「裏海怪物」被發現開始算起,系統和廣泛地開展地效飛行器的研發,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數十個國家積蓄了較強的技術實力,有的還製造出了地效飛行器。其中,尤以俄羅斯表現突出,其次是美國。
  • 俄羅斯地效飛行器
    地面效應飛行器就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貼近水面、冰面或平坦地面飛行的飛行器。根據飛行器對地面效應的依賴程度,地面效應飛行器可分為A、B、C三種類型。A型是指無法在地面效應範圍以外高度飛行的地效飛行器;B型是指可以短時間在地面效應範圍以外高度飛行的地效飛行器,其短暫飛行高度不得超過規定的最低安全飛行高度;C型是指可以長時間在地面效應範圍以外高度飛行的地效飛行器。
  • 揭秘三棲「怪物」:地效飛行器的誘人特質
    地效飛行器也稱作翼地效應機,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地效飛行器有效載荷大,節省燃料,航程遠,在水面、地面都能自由高速飛行,因此,有人戲稱之是「上帝之手」託起的「飛船」。
  • 全球唯一一艘可實戰的地效飛行器,起飛重量380噸,載有反艦飛彈
    但能把一種類型的飛行器做成自己國家名稱獨享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地效飛行器。一、俄制的獨享地效飛行器的集大成者便是蘇聯的功勳設計師阿列克謝夫。他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地效飛行器,由於成果巨大,因此他所命名的「Ekrano」成為了特指詞彙。
  • 地效飛行器是個啥東東?進來就告訴你啊!
    兩棲性地效飛行器不僅可在水面、冰面、雪地上低空掠行,且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力,它不受航道環境和碼頭條件限制,可以快速將人員和貨物運往灘頭。  良好的隱蔽性和突防能力 地效飛行器通常都是貼水面或地面高速掠行,所以一般都處在敵雷達盲區內,很難被發現。即使被發現,它也能規避敵艦載或陸基防空武器的攔截,突防能力很強。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8臺渦噴發動機,猶如外星巡洋艦!
    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研發了代號903工程的鷂級地效飛船(簡稱GEV)是最為成熟的一種地效高速飛行器。
  • 美指責俄在北極搞核試驗 「核彈之王」在這裡誕生
    根據我方對核武器研發的理解,有理由認為俄羅斯的核試驗活動助其發展了核能力。」美國與俄羅斯不同,美方尚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因此不受條約約束。 據美媒報導,除了阿什利所在的美國國防情報局,有美國政府官員宣稱,其他情報機構也持同樣觀點。美國政府官員沒有透露俄羅斯核試驗的規模,比如相當於幾磅TNT炸藥爆炸威力的小型爆炸,還是要大得多。
  • 7月28日地效飛行器在宋崗碼頭成功試飛,在淅川建飛行器試飛基地指日可待!
    明日天氣:小雨 溫度:24°C至30°C  爆料微信:133337777367月28日,交通部海事處處長馬磊、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教授、博士生導師夏友富、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書武(大校)、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穆京懷等軍、政、學界人士一行6人蒞臨淅川考察觀摩地效飛行器試驗
  • 解放軍「裏海怪物」僅此1艘 部署中俄邊界任務特殊
    裏海怪物已鏽成廢鐵 俄卻想重啟地效飛行器徵服北極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海面風平浪靜,氣候宜人。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淺以及最冷的大洋,天寒地凍,風暴肆虐,布滿浮冰,除巴倫支海南部全年不凍外,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僅有50%或1\3的時間能夠通航。
  • "海雕"將大幅提高我軍投送力|裏海怪物|地效翼艇|地效飛行器|獨家...
    有人說海雕680是中國版「裏海怪物」地效翼飛行器。但從它的布局上來看,其更類似於鷂式地效飛彈艇的救援型。海雕680地效翼飛行器一旦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其將大大提高我國海洋方向的投送能力。地效飛行器有何特殊本領地效翼飛行器也叫地效翼船,其利用的是地效原理,當飛機貼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
  • 【總師說】地效飛行器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上)
    國際海事組織在《地效飛行器安全性臨時指南》中對地效飛行器的定義是:一種多狀態船,在其主要使用狀態下利用「地屏效應」在水面或者是其他表面上空飛行,與這些表面沒有接觸,主要靠機翼機身和其他部分生成的升力保持在空中飛行。該組織把地效飛行器視為「能飛行的船隻」,而非「能航行的飛機」。
  • 彩虹T1地效無人機,專門打航母的軟肋
    其實從地效飛行器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東西。所謂地效飛行器,也稱作翼地效應機,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此時氣流滑過機翼後可以和水面產生一股反作用力,讓飛行器獲得更快的飛行速度。早在冷戰時期蘇聯就研發出了被稱為「裏海怪物」的大型地效飛行器,最高時速也可以達到800公裡,航程可以達到7500公裡。而這款彩虹T1又絕非是「裏海怪物」的單純複製品,它是以地效飛行器為載體,結合無人機技術而形成的專門反艦武器。
  • 【講堂308期】前蘇聯神秘的地效飛行器,長相怪異的VVA-14水上反潛機
    文|老白308 前蘇聯神秘的地效飛行器地效飛行器是指利用地面效應提供支承力而飛行的運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