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飛行器是個啥東東?進來就告訴你啊!

2021-02-15 航佳技術

地效飛行器的性能:

  高承載性與高速性 地效飛行器的載運量可達自重的50%,而著名的波音747飛機載運量僅為其自重的20%;它可完全脫離水面或地面航行,需要克服的阻力只有水的1/800,因此其飛行速度比一般船艇速度高9-14倍,比大多數高速船也快2-4倍。

  高運輸經濟性 與飛機相比,客運地效飛行器單位公裡耗油量基本上與現代先進飛機相當,但它卻不象飛機必須從投資大的機場跑道起降,而自身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允與船艇相比,貨運地效飛行器每千克負載以500公裡/小時的航速運送5000公裡的運輸費用僅相當於常規船舶以40公裡/小時航速的運輸花費,即0.3—0.4美元而比900公裡/小時速度的飛機的運輸費要少一半還多。

  多航態營運特性 地效飛行器一般都具有低速排水航行、中速氣墊狀態航行和高速離水航行等特性。

  高耐波性與適航性 由於地效飛行器採用動力氣墊增升等技術,大多都能在3級海情下順利起降,在浪高小於3米時穩定安全地巡航航行。

  兩棲性地效飛行器不僅可在水面、冰面、雪地上低空掠行,且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力,它不受航道環境和碼頭條件限制,可以快速將人員和貨物運往灘頭。

  良好的隱蔽性和突防能力 地效飛行器通常都是貼水面或地面高速掠行,所以一般都處在敵雷達盲區內,很難被發現。即使被發現,它也能規避敵艦載或陸基防空武器的攔截,突防能力很強。

  較強的作戰能力 地效飛行器比現有的飛彈快艇速度要快、機動性要好,可利用其高速性和突防能力對敵艦進行有效的攻擊,而敵人的水雷、魚雷不會對其構成威脅。

  多用途性 在軍事領域,地效飛行器除可用於攻擊敵艦艇及實施登陸作戰外,也可用於執行運送武器裝備、快速布雷、掃雷等任務,還可為海軍部隊提供緊急醫療救護。在民用領域,地效飛行器不僅可用於客、貨運輸,還可用於資源勘探、搜索救援、旅遊觀光、遠洋漁船和鑽井平臺換員運輸、通信保障與郵遞等。

技術障礙:

  儘管地效飛行器使用前景廣闊,但至今發展尚有不少技術障礙。

  首先是地效飛行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與常規飛機設計不同,這種飛行器由於在飛行中,不僅受地面效應影響,還會受到海情、浪高的許多隨機因素的影響,在整個航行過程中大都處於非定常飛行狀態,空氣動力原理十分複雜,特別對飛行器操穩特性的控制和操縱面的設計帶來很大的難度,因此這種飛行器的設計大量依靠風洞試驗和水面實際試航,不僅費時費錢,還很難得到一般規律。 此外,這種飛行器要經常從水面進入大氣,又要從大氣進入水面,這兩種介質的交替使用會給機體造成特別大的衝擊載荷(就像我們在跳水時不小心可能受「水拍」一樣),並使飛行器的氣動力受到強烈擾動,造成翻轉、強烈顛簸,嚴重的會破壞機體結構折斷機翼、機身等。

  地效飛行器的發動機設計也必須給予特別的考慮,因為它使用的介質既不是純空氣,也不是純水流,而是含有大量水氣的空氣,在貼海飛行時會吸入浪花,在貼地飛行時會吸入地面碎石和雜物。

  飛行器的選材也是一大難題,既要能經受海面的衝擊和振動,又要能耐海水的腐蝕既要足夠的結實,又不能太重,還應有更好的耐應力疲勞性能。

  正是存在以上許多未知或不定的對安全性和舒適性有很大威脅的因素,給地效飛行器的設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可以深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上問題必將一一得到解決。

成功案例

  2015年4月,我國第一艘12座海洋地效飛行器在南海海域進行各項飛行測試後,宣布試飛取得成功。該項技術填補了我國在地效飛行器領域的空白。

  這艘由海南英格製造生產的CYG-11型地效飛行器,飛行高度1-4米,飛行速度達210公裡/小時,核載人數12人,載重量為1200千克,百公裡耗油28升。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地效飛行器
    地面效應飛行器就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貼近水面、冰面或平坦地面飛行的飛行器。根據飛行器對地面效應的依賴程度,地面效應飛行器可分為A、B、C三種類型。A型是指無法在地面效應範圍以外高度飛行的地效飛行器;B型是指可以短時間在地面效應範圍以外高度飛行的地效飛行器,其短暫飛行高度不得超過規定的最低安全飛行高度;C型是指可以長時間在地面效應範圍以外高度飛行的地效飛行器。
  • 走近「地效飛行器」
    地面效應是飛行器由於地面或水面幹擾的存在,飛行器升力面(通常指機翼)的下洗作用受到阻擋,使地面或水面與飛行器升力面之間的氣流受到壓縮,即機翼下面的壓力升高,因而增大了機翼升力,同時減少阻力(即機翼誘導阻力因氣流流過的條件改變而減小)的二種空氣動力特性。從1897年法國人最早進行地面效應飛行試驗至今,人類對地效飛行器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試驗已有了上百年的歷史。
  • 【航空科普】走進「地效飛行器」
    俄羅斯的專家們經過幾十年艱苦不斷的努力,已經解決了地效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結構強度、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問題及其相應的結構材料、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保障問題,並成功地研製出不少最近幾年才被逐漸披露的具有各種用途的地效飛行器。
  • 首發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由於不明事理,美國軍事專家就給這種飛行器起了個「裏海怪物」的名字。不過,在其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裏海怪物」似乎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已經被人遺忘多年的神秘東西,卻開始頻頻在媒體上露面,還被人們譽為掠海巨鷹。甚至有報導說,俄羅斯或將重啟對「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的研製,並打算把這種大殺器用於北極地區,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能力。
  • 俄羅斯戰鬥地效飛行器發展淺析
    儘管在飛行過程中並未與水面接觸,但根據國際分類,地效飛行器被歸類為海洋船。它的學名應該叫「空氣動力地效翼船」,最先被稱為「衝翼艇」(即衝氣機翼),20世紀60年代至今,還被稱作「地效翼飛行器」、「地效飛機」、「地效飛船」、「地效艇」等等。雖然有時叫做飛機,但它通常只能貼近水面飛行,無法翱翔高空;雖然有時叫做船、艇,但它的速度卻比普通船舶快十幾倍,接近現代飛機的速度。
  • 揭秘三棲「怪物」:地效飛行器的誘人特質
    地效飛行器也稱作翼地效應機,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地效飛行器有效載荷大,節省燃料,航程遠,在水面、地面都能自由高速飛行,因此,有人戲稱之是「上帝之手」託起的「飛船」。
  • 地效飛行器:未來戰場的「掠海巨鷹」
    由於不明事理,美國軍事專家就給它起了個「裏海怪物」的名字。不過,在其後的幾十年時間裡,它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如今,這個已經消失多年的神秘東西,可能要重現人間了。今年9月21日前後,特別是11月初,國內外媒體對有關「裏海怪物」的動向,連續透出的重磅消息。果真如此,則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在戰場上將會出現另外一種超級大殺器,這就是被人們譽為「掠海巨鷹」的地效飛行器。
  • 【總師說】地效飛行器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上)
    國際海事組織在《地效飛行器安全性臨時指南》中對地效飛行器的定義是:一種多狀態船,在其主要使用狀態下利用「地屏效應」在水面或者是其他表面上空飛行,與這些表面沒有接觸,主要靠機翼機身和其他部分生成的升力保持在空中飛行。該組織把地效飛行器視為「能飛行的船隻」,而非「能航行的飛機」。
  • 【防務要訊】DARPA將開發地效飛行器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於8月18日向工業界發布了一份信息請求(RFI),尋求能夠支持其開發新型地效飛行器(GEVs)的技術。
  • 兵韜志略|俄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部署北極加強控制能力
    點評:地效飛行器是一種可以在水面或地面上數米高處掠地飛行的多用途設備,具有高升阻比、突防能力強、用途廣泛等優點,被世界軍事大國廣泛關注。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地效飛行器的國家之一,整體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在積極研發新一代重型地效飛行器和以此為基礎重建地效飛行器艦隊。
  • 7月28日地效飛行器在宋崗碼頭成功試飛,在淅川建飛行器試飛基地指日可待!
    明日天氣:小雨 溫度:24°C至30°C  爆料微信:133337777367月28日,交通部海事處處長馬磊、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教授、博士生導師夏友富、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書武(大校)、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穆京懷等軍、政、學界人士一行6人蒞臨淅川考察觀摩地效飛行器試驗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8臺渦噴發動機,猶如外星巡洋艦!
    這是一種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新型高速飛行器。與飛機不同的是,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利用地面效應飛行。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
  • 全球唯一一艘可實戰的地效飛行器,起飛重量380噸,載有反艦飛彈
    但能把一種類型的飛行器做成自己國家名稱獨享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地效飛行器。一、俄制的獨享地效飛行器的集大成者便是蘇聯的功勳設計師阿列克謝夫。他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地效飛行器,由於成果巨大,因此他所命名的「Ekrano」成為了特指詞彙。
  • "海雕"將大幅提高我軍投送力|裏海怪物|地效翼艇|地效飛行器|獨家...
    有人說海雕680是中國版「裏海怪物」地效翼飛行器。但從它的布局上來看,其更類似於鷂式地效飛彈艇的救援型。海雕680地效翼飛行器一旦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其將大大提高我國海洋方向的投送能力。地效飛行器有何特殊本領地效翼飛行器也叫地效翼船,其利用的是地效原理,當飛機貼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
  • 【講堂308期】前蘇聯神秘的地效飛行器,長相怪異的VVA-14水上反潛機
    文|老白308 前蘇聯神秘的地效飛行器地效飛行器是指利用地面效應提供支承力而飛行的運載工具
  • 俄正復活蘇聯「怪物飛行器」
    由於俄羅斯在地效飛行器研究中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因此,研製這種快速高效的地效飛行器就成為一個現實選擇。」「奧蘭」將使用反艦飛彈地效飛行器之所以被稱為「裏海怪物」,其實是源自其優異的性能。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當接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飛行器與地面間的氣流要受到壓縮,底部的壓力增大,從而產生一個附加升力,這就是地面效應,簡稱地效。
  • 彩虹T1地效無人機,專門打航母的軟肋
    根據社交媒體的報導,國產彩虹-T1地效無人器或已經批准生產。根據目前的公開數據稱,該地效飛行器可以貼近海面0.5-1米的高度內飛行,實際攜帶的有效戰鬥部或炸藥的重量高達1000公斤。也可以選擇搭載偵察、探測設備進行飛行。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文/王軒飛機是人類用來翱翔藍天的工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種飛機,它不能飛上藍天,只能貼著地面或海面飛行,這就是翼地效應飛行器
  • 【科普】地效翼船--會飛的船
    地效翼船的學名應該叫「空氣動力地效翼船」,最先被稱為「衝翼艇」(衝氣機翼的意思),上世紀60年代至今,還被稱作「地效翼飛行器」、「地效飛機」、「
  • 貼海飛行的地效翼船被中國造出來了!
    怎麼個怪法呢?這大傢伙既像飛機又像船,和水上飛機比,它幾乎是貼著水面在航行,但和艦船相比,他又不是完全落在水裡,而是距海面有一定距離,且速度驚人。秉承著弄不明白就是怪胎的原則,西方給它起了個名字——「裏海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