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308期】前蘇聯神秘的地效飛行器,長相怪異的VVA-14水上反潛機

2022-01-30 武器大講堂

 文|老白

308 前蘇聯神秘的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是指利用地面效應提供支承力而飛行的運載工具,地效飛行器裝有固定機翼,能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機翼下表面離地面很近,形成氣流的堵塞,使機翼升力增加,稱為地面效應。俄羅斯在上個世界研究地面效應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例如大名鼎鼎的裏海怪物以及今天我們將要說的VVA-14水上反潛機。

▲講堂308期視頻

長相怪異的VVA-14水上反潛機

VVA-14是蘇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於1972年研製的水上反潛機,這款飛機非常的獨特,採用了組合式機翼,在機翼部位是一個巨大的機艙,裡面可以安裝一些飛行的設備,例如發動機和燃油以及電子設備。

整機長度為25.97米、高度為6.79米、翼展為30米,要推動這個大傢伙,就需要比較出色的動力系統。VVA-14原來計劃的時候,是在機身中部安裝升力發動機,用來獲得垂直起降的功能。

不過當年的蘇聯科技水平和很多原因的限制,造成這一設想未能成功,所以在後來的VVA-14的機頭部分安裝了的這兩臺帶有推力偏轉器D-30M型發動機來實現垂直起降的能力。這個原理是在起飛時這兩具發動機向機翼下方噴氣,從而增加飛機的升力,實現超短距離的起降。

VVA-14使用地效時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60千米/時,而要實現水上起飛降落,就必須要能夠保證這款飛行器能夠浮在水面上,因此VVA-14在機身兩側的機翼根部,安裝了兩具巨大的充氣式浮筒滑板,能夠讓這款飛行器在水面上浮起來。

VVA-14能夠在各種複雜的氣象條件下從海上作戰水域起降。與傳統的飛機和直升機不同的是,這種在水上漂浮的飛機很難被敵人發現,因此作為反潛機是非常的合適的,同時擁有巨大的浮筒,可以在海面上進行航行和地效飛行,在雪地中同樣也可以飛行,機動能力在當年可謂是響噹噹的。

作為一種中型水陸兩用飛機,VVA-14是一種革命性的飛行器,本身的設計完全是基於1962年開發的水陸兩用飛機MVA-6建造。搭載目標搜索和追蹤系統,安裝有反潛武器和加油系統,可執行航程1200-1500公裡的潛艇搜索和攻擊任務。

再加上當年這款飛行器的機身造型在可謂及其不尋常無比的前衛,集各種奇特的科技於一身,雖然由於經費問題和技術原因沒有正式量產服役,但是它的試飛收穫了豐富經驗和重要的數據,從而為巨型的A-40信天翁水陸兩用機的開發起了推動作用,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關注武器大講堂獲取節目索引-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合作聯繫QQ:3257147515

微信:haobuhaomagg

相關焦點

  • 號稱「超級大海怪」的VVA-14
    地效飛行器是一種利用提供支承力而飛行的動載工具。地效飛行器裝有固定,能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機翼下表面離地面很近,形成氣流的堵塞,使機翼升力增加,稱為地面效應。作為貼海面或水面高速行駛的運載工具,地效飛行器兼具艦船及飛機的特點,具有快、承載量大、隱形效果好、抗風浪性強,適航性優異等特點,並且造價低廉,在近海軍事行動中有廣泛的用途。
  • 首發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鷂級「花尾鴿」號地效飛行器,實則是蘇聯時期秘密研製的一款「航母殺手」反艦武器。這類大殺器,它第一次為世人所知還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當時,一顆美國的間諜衛星在一次對蘇聯裏海地區進行的例行偵察中,發現那裡正在試航一種奇怪的龐然大物。它外形既像艦船又像飛機,可以貼著水面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航行。
  • 走近「地效飛行器」
    不過因種種因素的制約,很多國家在該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遠不如在水上和空中運載工具方面那麼明顯,在這方面獨領風騷的是俄羅斯。俄羅斯的專家們經過幾十年艱苦不斷的努力,已經解決了地效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結構強度、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問題及其相應的結構材料、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保障問題,並成功地研製出不少最近幾年才被逐漸披露的具有各種用途的地效飛行器。
  • 俄羅斯戰鬥地效飛行器發展淺析
    蘇聯/俄羅斯是作戰應用地效飛行器領域的領導者,曾研發出2種類型的戰鬥地效飛行器。從而產生了藉助屏障效應而飛行的車輛的想法,即地效飛行器(Ekranoplan)的出現。蘇聯工程師在該主題的研究中起了主導作用。
  • 【航空科普】走進「地效飛行器」
    危急時刻奇蹟出現了:飛機跌至距海面10米左右便鬼使神差地不再下跌,竟然保持這個高度緩緩前飛,安全著陸。是什麼力量在千鈞一髮之際止住飛機下滑?是神靈的保佑嗎?不是!是神奇的「地面效應」託起了飛機,躲過了滅頂之災。
  • 地效飛行器:未來戰場的「掠海巨鷹」
    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間諜衛星在一次對前蘇聯裏海地區的例行偵察中,發現那裡正在試航一種奇怪的龐然大物。
  • 【總師說】地效飛行器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上)
    國際海事組織在《地效飛行器安全性臨時指南》中對地效飛行器的定義是:一種多狀態船,在其主要使用狀態下利用「地屏效應」在水面或者是其他表面上空飛行,與這些表面沒有接觸,主要靠機翼機身和其他部分生成的升力保持在空中飛行。該組織把地效飛行器視為「能飛行的船隻」,而非「能航行的飛機」。
  • 俄羅斯地效飛行器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早在1923年,原蘇聯著名空氣動力學家尤利耶夫就開始了「關於地面效應對飛行器機翼的空氣動力特性產生影響的」研究工作。1935~1939年,空氣動力學家謝列布斯基和比亞邱耶夫就地面效應問題在理論和實際上展開了研究。30年代後期,格羅霍夫斯基成為原蘇聯製造地效飛行器的首位設計師。
  • 兵韜志略|俄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部署北極加強控制能力
    曾令西方聞風喪膽的「裏海怪物」俄羅斯地效飛行器的研製歷史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由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牽頭負責項目地效飛行器的設計和原型機的建造,該機構一直是俄羅斯地效飛行器、水翼船隻、氣墊船研發領域的翹楚。
  • "海雕"將大幅提高我軍投送力|裏海怪物|地效翼艇|地效飛行器|獨家...
    地效飛行器有何特殊本領地效翼飛行器也叫地效翼船,其利用的是地效原理,當飛機貼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8臺渦噴發動機,猶如外星巡洋艦!
    這是一種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新型高速飛行器。與飛機不同的是,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利用地面效應飛行。蘇聯於1923年開始研究翼地效應,有兩個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製造船隻。
  • 揭秘三棲「怪物」:地效飛行器的誘人特質
    地效飛行器也稱作翼地效應機,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地效飛行器有效載荷大,節省燃料,航程遠,在水面、地面都能自由高速飛行,因此,有人戲稱之是「上帝之手」託起的「飛船」。
  • 貼海飛行的地效翼船被中國造出來了!
    原來前蘇聯秘密研製的這個「裏海怪物」是一種地效翼艇。所謂「地效」是地面效應的簡稱,指飛行器在低高度飛行以及在起飛和著陸過程中地面產生出一種使機翼誘導阻力減少、升阻比增加,飛機升力顯著提高的效應。由於在地效區飛行的飛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託起,所以有人也將「地面效應」戲稱為「上帝之手」。聽起來還挺浪漫的樣子呢。
  • 網紅級前蘇聯海邊打卡合影聖物 - 裏海怪物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在對前蘇聯裏海軍事基地的一次照相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說起地效飛行器,最著名的是蘇聯的「裏海怪物」,當時蘇聯在實驗這款飛機時被美國間諜衛星拍到,而拍到的圖像不是很清晰,看上去即像飛機又像船,所以美軍將其命名為了「裏海怪物」。蘇聯於1923年便開始研製研究翼地效應,但開始時並未得到很大的投入,其研究也主要是為了輔助研製水上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只有蘇聯堅持了下來。
  • 俄正復活蘇聯「怪物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已非「吳下阿蒙」「蘇聯/俄羅斯是名副其實的地效飛行器大國,先後研製了大中小型地效飛行器,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裏海怪物』『鷂』和『小鷹』。」彰海雄說。「地效飛行器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它的操控性不太好,反應比較遲鈍,其次它的飛行高度低,起伏的地形和海上的波浪都會影響它的飛行,乘坐舒適性不佳;再次,大型地效飛行器要實現高速飛行,必須配備多臺大功率發動機,造價並不便宜。」彰海雄告訴記者。「特別是地效飛行器後期缺少高層支持。冷戰時期,美歐對地效飛行器的研究不是很熱心,這使蘇聯部分領導對地效飛行器並不感冒。
  • 地效飛行器是個啥東東?進來就告訴你啊!
    地效飛行器的性能:  高承載性與高速性 地效飛行器的載運量可達自重的50%,而著名的波音747飛機載運量僅為其自重的20%;它可完全脫離水面或地面航行,需要克服的阻力只有水的1/800,因此其飛行速度比一般船艇速度高9-14倍,比大多數高速船也快2-4倍。
  • 【講堂595期】偵查出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二戰功臣,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
    文|老白595 水上飛機發展背景在上個世紀20年代,世界各國剛剛從一戰結束的硝煙中緩衝過來,在一戰中德國使用大量的潛艇橫行一時,讓當時的協約國非常被動,也蒙受不少損失,於是戰後美國海軍開始尋求新一代的遠程水上飛行器
  • 它精通「水上漂」,能貼著水面飛5000公裡
    利刃/冬陽被稱為裏海怪物的一款蘇聯地效飛行器冷戰期間,蘇聯研製了大量極具創新意義的武器,"裏海怪物"在這些武器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