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編歷史九下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

2021-02-13 部編初中歷史

了解二戰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史達林格勒戰役和諾曼第登陸戰;知道雅爾達會議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實;認識法西斯走向滅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走向勝利的發展過程,探究雅爾達會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收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二戰資料及影視資料,分析歷史信息,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體驗學習歷史的快樂;通過自主閱讀能簡述史達林格勒戰役、諾曼第登陸戰、攻克柏林戰役以及美、蘇、中參加對日作戰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作用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全世界人民團結戰鬥的重要性,認識到正義的力量只有加強聯合,才能有效地戰勝邪惡勢力;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永恆主題有認同感,確立為人類和平和進步事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點:

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諾曼第登陸戰和雅爾達會議。

教學難點: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與雅爾達會議的影響。

一、導入新課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80周年。回首這場戰爭,警示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痛和摧殘!

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希特勒下令以「閃電戰」的方式,執行進攻波蘭的「白色方案」。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託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軍閃電式的進攻使波軍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這是波蘭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領教「閃電戰」的滋味。不到一個月,波蘭滅亡。9月3日,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21年後,為什麼德國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戰?這一場戰爭的結果如何?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二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圖文信息,從時間和空間上認識二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的出現。

設問:圖一是發生於何時的什麼事件?該事件有何影響?圖二反映了什麼事件?該事件有何意義?

提示:圖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圖二是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歸納總結:二戰爆發與主要戰場

(1)局部戰場: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2)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3)主要戰場:隨著戰爭的推進,出現了歐洲西線、北非、歐洲東線及太平洋等主要戰場。

2.在學習上述圖文材料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歐洲西線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戰況。

目標導學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

1.結合二戰爆發後主要戰場的戰況,理解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歷史意義。

設問:此漫畫反映了什麼歷史信息?中、美、蘇、英等國是如何走向聯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籤署《聯合國家宣言》,它的發表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

歸納總結:《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材料,理解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和諾曼第登陸的歷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澤東說:「像希特勒這樣的法西斯國家的政治生命和軍事生命,從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完結,它的生命也就完結了。」

(1)毛澤東這番話是對蘇德戰場哪次戰役的評價?運用史實佐證毛澤東對該戰役的評價。

提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因為史達林格勒戰役後,德軍元氣大傷,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2)教師在上述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總結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歷史意義。

提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此後,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3)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諾曼第登陸」圖片信息,講述諾曼第登陸的概況。

【圖解戰役】

目標導學三:雅爾達會議及戰爭結束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認識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內容與影響。

設問:圖片再現了哪一歷史事件?圖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誰?說說該事件的積極影響。

提示:雅爾達會議;圖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別是邱吉爾、羅斯福、史達林;進一步協調了盟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行動,加速了戰勝德、日法西斯國家的步伐。

歸納總結:教師指導學生採用分組形式自主學習雅爾達會議、波茨坦會議的相關內容,小組代表展示成果。

2.閱讀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實,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設問:日本法西斯是何時投降的?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蘇是如何對日本作戰的?日本投降有何歷史意義?

提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1945年8月上旬,美國在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也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參加對日作戰。日本投降,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歸納總結:(1)法西斯投降

①1943年9月,義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

②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籤署無條件投降書。

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捲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三、課堂總結

由於德、日、意三國結成了法西斯同盟,軸心國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發動戰爭,準備充分。通過「閃電戰」「偷襲戰」等方式,在二戰初期,法西斯侵略屢屢得手。法西斯不斷擴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走向聯合,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從此,反法西斯國家協調作戰、相互聯合,最終戰勝了法西斯。歷史告訴我們: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

本節課條理比較清晰,從七七事變、德國「閃電戰」突襲波蘭開始講解戰爭的爆發,到德軍進攻蘇聯,日軍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可以說,環環緊扣,步步深入,能夠讓學生在教學內容的逐步展開中掌握知識,形成自己的態度與情感。本節課有待改進的地方是給予學生問題討論的時間尚不夠充裕,學生尚沒有充分地展現自己的觀點,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觀點的碰撞比較缺乏。


本資料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您可下載微信電腦版,在電腦端免費複製此資料,【微信電腦版教程】。

相關焦點

  • 重點:九下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常考點匯總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四、二戰的進程(共10點):①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②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③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稱衛國戰爭);10月,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粉碎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④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3單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初期的世界》單元提升
    牢記要點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1918.11)1、背景:①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2、開闢新時代(1)建立蘇維埃政府: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大會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農代表蘇維埃。(2)大會通過《和平法令》,建議各交戰國立即和談,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
  •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德軍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爭初期,德軍勢如破竹。1941年,德軍進攻蘇聯。同年,日本偷襲位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面對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1942 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籤署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相約相互支援,協同作戰。
  •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凡爾賽條約》(2021·遼寧阜新)4.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示意圖,圖③的歷史事件是(   )BA.莫斯科保衛戰    B.史達林格勒戰役      C.諾曼第登陸     D.德國投降(2021·雲南昆明)5.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突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
  • 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步微課、知識點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945.8)一、二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1、東方戰場: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2、全面爆發: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4、諾曼第登陸:1944年6月美英聯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二戰進入最後決戰階段。三、雅爾達會議及戰爭結束1、雅爾達會議(1)目的: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最後勝利;解決戰後問題。(2)時間:1945年2月,蘇(史達林)、美(羅斯福)、英(邱吉爾)。
  • 九年級下冊歷史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步練習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課時訓練一、選擇題1.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崩潰的標誌是
  • 統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步微課、知識點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945.8)一、二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1、東方戰場: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2、全面爆發: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4、諾曼第登陸:1944年6月美英聯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二戰進入最後決戰階段。三、雅爾達會議及戰爭結束1、雅爾達會議(1)目的: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最後勝利;解決戰後問題。(2)時間:1945年2月,蘇(史達林)、美(羅斯福)、英(邱吉爾)。
  • 九下歷史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知識點
    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
  • 91 第二次世界大戰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教訓等。 考點: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4.(2014年新課標2文綜)(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3分) 後果: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分)  (4)啟示:對侵略和擴張行為不能姑息縱容,也不能犧牲他國來保護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國共同維護,要警惕歷史重演。
  • 八年級上冊第15課《北伐戰爭》教案
    第15課 北伐戰爭【課標要求】簡述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
  • 第二次世界大戰
    ④歷史原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各種矛盾發展的結果二、二戰的交戰雙方法西斯軸心國集團(德意日)VS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中、美、蘇、英等26個國家)三、二戰的主要戰場東方主戰場、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四、二戰的進程:①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
  • 好書·推薦丨 「視覺歷史」叢書·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戰役
    多次受邀擔任歷史頻道、發現頻道、國家地理和BBC等電視頻道專欄中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紀錄片的顧問和解說嘉賓。「盟軍於1944年6月6日成功實施了諾曼第登陸,在西歐開闢了第二戰場,這也預示了希特勒納粹德國的滅亡。」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色彩照片欣賞
    二次世界大戰的黑白照片集,由Colourisehistory Group著色。戰鬥隊「 C」的海軍陸戰隊,第2/7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海軍陸戰師顯示了23天的緊張和疲勞,這裡顯示了在格洛斯特角戰役中俘獲的日本戰旗。
  • 《第二次世界大戰》考點匯總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9.1—1945.9.2)
  • 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會戰:德國人的見解
    >從50年代出版的《歐洲爭奪戰》到70年代出版的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整整20年,可以說是歷盡滄桑,有不勝今昔之感。不過,有一點卻令我們始終感到遺憾,那就是所有的資料都是來自英美方面,而德國方面的資料卻幾乎完全缺乏。
  • 刷了個題 | 世界歷史大事件之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步,辨析選項。圖中「Operation Overlord」譯為「霸王行動(諾曼第登陸的代號)」。上述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諾曼第登陸戰役。A項:正確。諾曼第登陸發生於1944年6月6日。B項:正確。諾曼第登陸的目的是: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奪取一個戰略性登陸場,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最終擊敗德國創造條件。C項:正確。
  • 備戰期末 | 《第二次世界大戰》知識點+練習
    >6.以下示意圖呈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誌是(    )A.九一八事變B.盧溝橋事變 C.德國突襲波蘭D.日本偷襲珍珠港8.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時間,史學界有三種說法:1931年說、1937年說、1939年說。
  • 毀滅中的創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創造了多少新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馬上就要奏響終章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在戰爭開始一路高歌猛進、鐵蹄橫掃整個歐洲大陸,仿佛如同拿破崙重新回到了人間一般的德意志第三帝國軍隊,成為了戰爭的最後失敗者。高開低走的宿命仿佛是歷史造物主的又一次黑色幽默,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折戟沉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一次走向了毀滅,這難道就是歷史的宿命嗎?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爭奪戰
    因為今天還是要仰仗這個同盟的力量,所以對於上次實際中的情形實大有詳加研究之必要,而尤其是對於那些高級將領,像艾森豪、蒙哥馬利、布萊德雷等人的成就,也非常值得加以評價;他們這些人的功過一直都還沒有定論,而且他們現在又都還是負有重大責任的人物。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
    德國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幅度提升國家凝聚力大大增強希特勒的個人威望也達到了頂峰擁有了德國的一切權力,成為獨裁者之後希特勒立即開始瘋狂追害猶太人其中猶太人的財產被隨意沒收猶太兒童被趕出學校,最後猶太人被大批地趕進集中營的毒氣室然後扔進焚屍爐化為青煙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屠殺的猶太人總數在六百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