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堪比驅逐艦 臺軍「塔江」級巡邏艦將成「航母殺手」?

2022-01-23 鳳凰網軍事頻道

據中國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臺軍「塔江」級飛彈巡邏艦首艦「塔江」號7月27日提前交艦。

臺「中央社」報導稱,臺防務部門稱,為了應對解放軍軍機的頻繁巡航,原規劃2025年完成3艘「塔江」艦,與龍德造船廠協調後,改為今年完成作戰測評,2023年前完成6艘。而目前馬上就能交付一艘,因此進度已超前。

臺媒稱,「塔江」級巡邏艦是臺軍的「航母殺手」,是臺軍「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不對稱作戰有效兵力。

那麼,「塔江」級巡邏艦戰力如何?「航母殺手」的稱謂名副其實嗎?

「塔江」級飛彈巡邏艦首艦「塔江」號。


從「沱江」到「塔江」

「塔江」級是「沱江」級艦的升級版本,「沱江」級首艦「沱江」號在2014年12月交付。「沱江」這一艦名是為紀念在1958年9月2日料羅灣海戰中被我人民解放軍擊毀報廢的「沱江」號炮艦(沱江為長江上遊四川段支流)。

「沱江」號長60.4米,滿載排水量約600噸,採用穿浪型雙體船型,並採用隱身設計,最高航速可達38節。「沱江」號雖然排水量只有約600噸,卻堆砌了大量武器,包括1門MK-75 76毫米艦炮,1套MK-15「密集陣」近防系統,兩座MK-32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器,4挺12.7毫米機槍、「雄風」2和「雄風」3反艦飛彈各8枚,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沱江」號在海試和使用中暴露出浮力不足、航行時震動過大、航速大幅降低等問題。外界多次傳言,「沱江」號的拖曳陣列聲吶因航行時艦體產生的震動和噪音較高而使用效果受影響。儘管臺海軍方面多次否認,不過,後續量產型「塔江」級飛彈巡邏艦還是取消了拖曳陣列聲吶和反潛魚雷發射器。

「沱江」號在海試和使用中暴露出浮力不足、航行時震動過大、航速大幅降低等問題。作為「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的量產型,「塔江」號於2019年5月24日在龍德造船廠開工,2020年12月25日下水。艦名「塔江」二字中的「塔」取自臺東縣瓦塔溪,搭配臺軍巡邏艦命名模式「江」字而成,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化」的又一表現。

相比「沱江」號,「塔江」級長度增加至65米,寬度增加至14.8米,滿載排水量增加至685噸,吃水深度為2.1米,續航能力由「沱江」號的約2000海裡下降到約1800海裡。結構上,「塔江」級將「沱江」號水線下船體的兩個片體底部由V形改為U形,並對艦橋、駕駛室外形、桅杆等進行外形調整,將排煙口位置從兩舷外側水線附近移到內側水線以上兩米,增強隱蔽性。

武器裝備方面,「塔江」級相比「沱江」號有不少變化:取消反潛魚雷發射器,將「雄風」2、「雄風」3反艦飛彈的數量分別減至8枚和4枚,增加了16枚「海劍」2中程艦空飛彈及其配套的CS/MPQ-90「蜂眼」X波段單面相控陣雷達,在不配備「海劍」2艦空飛彈的情況下,反艦飛彈數量也可增至16枚。

此外,臺灣海巡署也計劃建造12艘以「沱江」號為基礎設計的巡防艦「安平」級。「安平」級巡防艦尺寸相比「沱江」號有所放大,滿載排水量增加到約700噸。由於沒有裝備反艦飛彈,其航速能達到44節以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安平」級巡防艦預留了飛彈發射艙和接口,可在戰時加裝「雄風」2和「雄風」3反艦飛彈、「密集陣」近防系統等武器及相關系統,24小時內就可完成平戰轉換。「安平」級巡防艦目前已交付兩艘。

雖然排水量只有600多噸,但「塔江」級卻堆砌了大量武器,包括76毫米艦炮、反艦飛彈、艦空飛彈和近防炮及機槍等。

難堪大任的「航母殺手」

客觀來看,「塔江」級確實解決了「沱江」號存在的一些問題,但其囿於設計理念落後和能力不足等,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採用穿浪型雙體船型的設計對臺海軍來說似無必要。穿浪型雙體船型雖然具有適航性好、減少興波阻力、利於上層建築布置等優點,但也存在結構重量偏大,不利於大型化和橫穩性偏高等缺陷。

首先,穿浪型雙體船型的兩個片體和上層建築都比同噸位的傳統單體船複雜,需要更多材料,結構重量也大得多。為了減重,雙體船多採用鋁合金建造,「沱江」和「塔江」兩級飛彈巡邏艦也不例外,這必然導致採購和使用成本水漲船高,如採購1艘「塔江」級飛彈巡邏艦就需花費超過5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1.56億元)。

其次,穿浪型雙體船型的兩個片體之間,連接結構比較複雜,當兩個片體距離較大時,連接結構必須採用結構強度好的鋼材,勢必會增加結構重量,減少有效載荷,降低經濟性,限制其大型化。

「塔江」級最多可攜帶16枚反艦飛彈,火力堪比驅逐艦。最後,穿浪型雙體船寬度較大,橫穩性較高,但在海況較高時,其產生的橫穩力矩更大,搖擺頻率更高,造成適航性下降。同時,穿浪型雙體船的縱搖並未得到緩解,據臺媒報導,「沱江」號適航時就因縱搖過強導致艦員嘔吐情況較為嚴重。

目前,臺海軍急需的是能夠替代老舊「錦江」級飛彈巡邏艦。「錦江」級全部退役後,繁雜的巡邏任務只能由臺海軍護衛艦負責,將更快消耗其本就不多的使用壽命。「錦江」級裝備有聲吶、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具備基本的反潛能力,而「塔江」級完全不具備反潛能力。

可見,臺灣方面建造「塔江」級飛彈巡邏艦真實目的並非是計劃中規定的那樣替代「錦江」級,而是要研製一型反艦飛彈發射平臺,加強其海軍整體反艦能力,提升其所謂「以武拒統」能力,有些臺灣媒體甚至還將「塔江」級稱為「航母殺手」,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一方面,儘管「塔江」級最多可攜帶16枚反艦飛彈,火力堪比驅逐艦,但也因此擠佔艦體空間,只能安裝簡單電子設備,導致其極度依賴友鄰作戰平臺和作戰信息網絡,獨立作戰能力極弱,在成體系海空打擊面前,友鄰作戰平臺和作戰信息網絡很容易被各個擊破,獨立作戰能力欠缺「塔江」級更像是「大號飛彈艇」。而且所裝備的「雄風」3超聲速反艦飛彈號稱達到400千米的射程,但這是飛行高度超過1.5萬米才能達到,容易被攔截,如果採用低空彈道,射程只有150千米左右。

另一方面,「塔江」級自衛能力不足。臺當局稱這兩級飛彈巡邏艦已經實現了隱身化,但臺灣在隱身技術方面積累不多,實際效果存疑。防空方面,該艦配備了「密集陣」近防 「海劍」2艦空飛彈,飛彈最大射程約30千米,採用傾斜式固定發射箱,這種設計不僅限制了飛彈發射角,而載彈量還少。雖然「塔江」級具有一定的自衛能力,但如果對方反艦飛彈發射平臺在30千米外發動飽和攻擊,「塔江」級將應接不暇,容易被對方反艦飛彈「淹沒」。像「塔江」級這些比較新式的武器肯定是戰時被重點關照的對象,彈道飛彈和各種類型的反艦飛彈都是「塔江」級的噩夢,幾乎沒有機會對對手的航母發動攻擊,「航母殺手」的稱謂名不副實。

「海劍」2艦空飛彈由「天劍」2空空飛彈改進而來。

「國艦國造」計劃的門面?

「塔江」級是中國臺灣地區所謂 「國艦國造」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可以說是雄心勃勃,臺軍和海巡署將合計建造238艘各型艦艇。

這一龐大造艦計劃,先不說資金是否充裕,僅是目前臺灣方面日益萎縮的造船業就無力承擔。如著名的「慶富弊案」,慶富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早年建造民船,2014年獲得臺軍6艘獵雷艦的合同,計劃以所謂「國艦國造」的方式完成訂單。

慶富公司背後一邊從美國購買獵雷具系統,一邊委託義大利建造首艦,自己則忙著轉移資產、套取貸款,最終被發現,而這其中還牽涉臺政軍界人士。臺灣造船業之弊病由此可見一斑。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就認為,如此龐大的造艦規模,實在與臺灣的實際造船能力不相符。

「海劍」2艦空飛彈採用傾斜式固定發射箱,射界受到限制。除造船業萎靡外,相關配套軍工產業的研發能力也不斷下降。如「海劍」2艦空飛彈,其研製方臺「中科院」1999年就宣稱取得了兩項涉及艦空飛彈垂直發射的關鍵技術,分別是飛彈推力矢量系統和「冷發射」技術。但直到2007年,臺「中科院」對外展示的還是落後的傾斜式固定發射箱,垂直發射系統一直沒有下文,現在只能求助於美國。「海劍」2在 2019年使用購買的美制MK-41垂直發射系統進行了首次陸上實彈射擊測試。

如果說研發、建造能力下降還能想辦法彌補,那麼臺政軍界、科研部門和造船業的理念之落後則是其難以彌補的最大短板。還是拿「海劍」2飛彈舉,臺軍計劃將「海劍」2安裝在那些老舊護衛艦上,以增強防空能力,但囿於艦體結構、內部空間和彈體長度,有些護衛艦並不適合安裝垂直發射系統,那麼傾斜式固定發射箱也可勉強作為提升防空能力的辦法。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臺軍內部卻分成了「傾斜發射箱派」和「垂直發射系統派」,雙方互不相讓,甚至需要防務部門高層出面調和折衷。而臺「中科院」在垂直發射系統大行其道的21世紀,竟然還在琢磨傾斜式固定發射箱,甚至研製了所謂「整合型版殼斜射式發射架」,也就是考慮隱身問題的傾斜式固定發射箱,目的是為不破壞艦艇的隱身外形。

「塔江」級飛彈巡邏艦是臺當局所謂「國艦國造」計劃中目前運行較為良好的項目,但也暴露出臺灣方面在造艦能力、技術和理念已全面落後等問題,也難以撐起所謂「國艦國造」的門面。

相關焦點

  • 技術派|臺灣「塔江」艦提前交付,所謂「航母殺手」名不副實
    臺「中央社」報導稱,臺防務部門稱,為了應對解放軍軍機的頻繁巡航,原規劃2025年完成3艘「塔江」艦,與龍德造船廠協調後,改為今年完成作戰測評,2023年前完成6艘。而目前馬上就能交付一艘,因此進度已超前。臺媒稱,「塔江」級巡邏艦是臺軍的「航母殺手」,是臺軍「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不對稱作戰有效兵力。那麼,「塔江」級巡邏艦戰力如何?
  • ​臺軍「漢光」演習戲不多,說說塔江艦吧
    9月9日,臺海軍700噸級巡邏艦塔江艦正式成軍值得一說。當天,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與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等人赴臺海軍蘇澳基地,參加「塔江艦成軍暨快速布雷艇2號艇交艇儀式」,蔡英文宣布了塔江艦成軍命令,並在致辭時吹噓該艦的入役讓臺海軍「如虎添翼」,該艦已成為「臺灣之光」。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
  • 臺灣「航母殺手」是否名副其實?沱江量產型艦2023年底提前完成6艘!蔡英文戰時可做海上逃跑工具
    ,屬於「沱江」級的第二艘,命名為「塔江」號,被臺媒吹噓為「航母殺手」。「塔江」號所裝備的「雄風-2」或「雄風-3」反艦飛彈最大射程不過100多公裡,這意味著軍艦要駛進至距離航母100公裡附近的位置,然後發射反艦飛彈,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我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至少在800公裡以上,足以對該艦實施數個波次的打擊,別說是一艘就是一群也早已被擊沉了,根本不可能突防到距離航母如此近的位置。
  • 對岸「航母殺手」下水,平戰兩條線生產,總數將達24艘
    12月15日,對岸沱江級巡邏艦後續量產艦首艦塔江號命名並下水。該艦後續將進行舾裝工程,預計明年7月交付。量產艦改進頗多,具備攜帶8枚「雄二」、4枚「雄三」反艦飛彈,以及16枚「海劍二」防空飛彈的能力,飛彈數量不亞於一艘大中型艦艇。不過這型高密度的艦艇,實際性能如何,還需存疑。
  • 對岸「航母殺手」下水,平戰兩條線生產,總數將達24艘!
    12月15日,對岸沱江級巡邏艦後續量產艦首艦塔江號命名並下水。
  • 量產型「臺版022」飛彈艇交付,自吹「航母殺手」,強化防空能力
    航母殺手」的「沱江」級雙體飛彈艇量產型(高效能艦艇後續艇)「塔江」號(PG619),正式交付省軍區水師。圖片:「塔江」號交付雖然噸位不到700噸,但「塔江」號極其重視火力,畢竟和我們相比,省軍區水師的主戰艦艇數量和質量完全處於下風,因此在艇體中部堆砌了大量的飛彈,設計上可以攜帶12-16枚雄風3號超音速反艦飛彈或雄風2號高亞音速反艦飛彈,他們希望這兩種飛彈達到「亞超結合」、「飽和攻擊」的攻擊效果。
  • 臺灣新型警衛艦能威脅航母艦隊?600噸小艇,配16枚反艦飛彈
    據悉「安平級」巡防艦是臺灣海巡署在此前「沱江級」巡邏艦基礎上,研發的新一代立足於近海防禦的小型作戰艦艇。該艦排水量只有600噸,不過卻能攜帶16枚「雄風」反艦飛彈,不少臺灣媒體稱其為「航母殺手」。有分析稱,臺灣希望借建造眾多小型重火力巡邏艦來支撐臺軍「非對稱」作戰的能力,最終目的在於讓任何對臺灣的進攻都變得昂貴且困難。
  • 只因肩負打航母的重任
    蔡英文親自出席下水儀式,可見對岸對這艘小型軍艦的重視程度,不少臺媒已經將新時代"航母殺手"的名號給了這艘小船。那麼,客觀來看,對岸下水的這艘巡邏艇技術水平究竟如何呢?在至關重要的武器方面,沱江級配備最多達到16枚的雄風二型和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各8枚),將來為了補充防空能力,還會加強海劍二型防空飛彈。同時,還裝備了一門76毫米艦炮,以及一座密集陣速射炮方陣。從表面上看,其配置的武器還是比較齊全的,尤其是16枚反艦飛彈的配置,已經使其達到了主戰驅逐艦的火力設備。
  • 臺軍自造「航母殺手」昨天下水,臺媒聲稱:很多國家極感興趣,想購買
    原創海峽導報社有「航母殺手」稱號的臺灣沱江軍艦後續艦首艘,昨天舉行下水典禮,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親自主持,並以原住民涵義命名為塔江軍艦
  • 曾經的航母殺手:改裝後的現代級驅逐艦,對我軍還有多大價值?
    考慮到137「福州號」與杭州號均是956E型現代級驅逐艦,雖然尚未完成改造,但預計改造後效果與杭州號接近。近些年中國海軍服役了大批先進驅逐艦,但仍改裝現代級延長服役時間,這與現代級優秀的設計是分不開的。
  • 蔡英文心心念念「航母殺手艦」出息了,產量、交付時間竟成「數字遊戲」
    所謂的「高效能艦艇」要後續量產,最新進展就是以「沱江艦」為藍本打造的後續艦,首艘下水,蔡英文親自主持儀式,名為「塔江」,象徵臺艦臺造政策執行的成果。臺海軍現役有「沱江級」飛彈巡邏艦,但只有一艘,就是「沱江艦」(舷號618),排水量600噸,但據稱航速快,有強大反艦火力。號稱是「不對稱作戰戰力整建」的代表船型。
  • 受不了將領吹噓「航母殺手」 臺網友:「熊三」只會打漁船
    海外媒體稱近日有臺軍將領竟稱,臺軍擁有號稱「航母殺手」的「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可反制解放軍航母,結果遭到島內網友嘲笑。
  • 唐駁虎:「航母殺手」擊中漁船,居然沒擊沉
    除了對不幸遇難的船長哀悼之外,筆者還關心這起事件中,暴露出的「航母殺手」雄風-3飛彈的真容。雄風-3飛彈,對臺灣地區的軍事愛好者來說,已經憧憬和寄予厚望了近20年。據媒體報導,雄風-3飛彈的技術來源可追溯至美國,由沃特公司研發的ALVRJ衝壓發動機和其對應的STM超音速飛彈,在1976年完成開發。
  • 中國現代級驅逐艦脫胎換骨,換裝國產「航母殺手」,依然世界最強
    航母殺手個頭可不小並且末端制導系統加裝了抗幹擾系統,一般對方很難攔截,最大射程可達到120千米,(後一批兩艘956EM裝備了改進型,最大射程220千米)這一武器性能超越了所有國產裝備,也被稱為「航母殺手」。
  • 臺灣「沱江艦」正式成軍 被稱「航母殺手」
    圖為沱江艦。報導稱,沱江軍艦速度快、可匿蹤,有「航母殺手」稱號;磐石軍艦則身負油彈補給和國際救援任務,成軍後大幅強化臺灣海軍制海戰力。   報導稱,沱江艦是臺灣首艘匿蹤飛彈巡邏艦,採雙船體設計,特色是速度快、具匿蹤外形。臺灣前防務部門負責人嚴明曾稱讚沱江艦是「亞洲最快、火力最強」的艦艇。
  • 臺島航母殺手下水,解放軍高新恢復戰巡,專家:出其不意幹得漂亮
    解放軍在12月15日的高新戰巡,讓臺島感到了異常的緊張,這是因為臺島當天進行了所謂「航母殺手」的沱江級巡邏艦第二艘的下水儀式,當天下水的沱江級第二艘被命名為了塔江號,舷號PPG-619.沱江級巡邏艦是一款被吹噓成「航母殺手」
  • 蘇聯留給俄羅斯的「航母殺手」大殺器,美國人還畏懼嗎?
    這種蘇聯紅海軍的重型反艦飛彈如果在當時能夠保留下來,我們豈不是手頭又多了一種可以威脅到美軍航母的「航母殺手」?提到3M80「白蛉」和它配套的956級驅逐艦大家都不會陌生,就是咱們之前提過的、中國海軍戰鬥序列裡的4艘「海上鐵拳」,長期以來都是我海軍反艦能力最強的「王中王」。但是,「白蛉」儘管在我國海軍尤其是軍迷群體裡被稱為「航母殺手」,放在上世紀80年代的蘇聯紅海軍戰鬥序列裡,戰術地位比起上面提到的雜七雜八的Kh-35、X-29Л、Х-31П也好不到哪去。
  • 臺灣「沱江艦」亮相 臺媒稱可奇襲大陸航母
    臺媒稱,由臺灣自行設計的首艘「穿浪型雙船體」隱身飛彈巡邏艦,14日在宜蘭蘇澳舉行命名典禮,由臺軍海軍司令陳永康上將命名為「沱江軍艦」。強大的火力,是臺海軍壓制大陸航母戰鬥群的「殺手級」軍艦。  據《臺灣蘋果日報》3月15日報導,負責興建的龍德公司董事長黃守真說,沱江軍艦艦體採鋁合金打造,一般磁性水雷無法吸附引爆,也增加其安全性。  黃還說,也因用鋁合金打造,沱江軍艦重量才能減輕至502噸,較以一般金屬製造減重一半,也因此才能在裝載16枚反艦飛彈情況下,還可以每小時行駛71公裡。